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65章 长孙无忌:等太子攻下百济

在天竺王都那宏伟壮丽的宫殿之中,王玄策身着大唐华服,身姿挺拔,已在这宫殿中度过了数月有余。此刻,他正与戒日王曷利沙相对而坐,言谈甚欢。

戒日王面带微笑,关切问道:“王使者,这数月于我天竺王都,起居安适否?”

曷利沙自然不懂得汉语,两人旁边都带着翻译。

王玄策拱手作揖,恭敬回应:“承蒙王上悉心照拂,王都繁华,款待更是周详,玄策铭感五内。只是太子殿下所托之重任,玄策时刻铭记于心,不敢有丝毫懈怠。”

戒日王微微颔首,旋即话锋一转:“听闻大唐太子殿下腿疾缠身,不知可有起色?本王亦一直挂念此事,这几日已着人搜遍王都,寻得诸多珍稀药材,望能助太子殿下缓解病痛。”

王玄策听闻,眼中满是感激之色:“王上这份厚意,玄策定当如实转呈太子殿下。殿下对自身腿疾一直忧心忡忡,此疾不仅关乎他个人,更与大唐之未来息息相关。若此次能于天竺觅得良方,殿下定会对王上铭记于心。”

其实这段时间王玄策也一直在奋力寻找,只是那所谓的白玉断续膏,如太子殿下所料,完全是子虚乌有之事。

治疗腿疾的医生也有,可听说了太子殿下的情况后,却一个个表示无能为力。

好在太子殿下似乎也没有真的把治疗腿疾的希望放在这边,这让王玄策少了很多压力。

戒日王摆了摆手,说道:“太子殿下乃大唐储君,日后大唐之主,本王能为殿下略尽绵薄之力,实乃荣幸之至。不知太子殿下此次领军出征辽东,如今战事进展如何?”

这番话算是明知故问了,自从大唐使团过来后,曷利沙就多方打探大唐的情况。

大唐东征的消息,虽说有些延迟,但大致的情况还是了解的。

王玄策神色间尽是自豪之情:“不瞒王上,太子殿下英勇非凡,谋略出众。此次出征辽东,一路所向披靡,现已成功攻克高丽、新罗。不日将要一统辽东之地。”

戒日王听闻,不禁惊叹出声:“太子殿下如此年轻,竟有这般卓越的军事才能,着实令人钦佩不已。”

王玄策微笑着点头:“殿下自幼便痴迷于兵法,勤奋好学,且胸怀大志。此次出征辽东,亦是殿下向天下彰显大唐国力之良机。如今大唐在太子殿下的统领下,军威赫赫,四方来朝。”

戒日王眼中闪过一丝向往之色:“本王一直对大唐的繁荣昌盛心生倾慕,如今太子殿下在军事上又获此大捷,天竺更是期望能与大唐缔结更为深厚的情谊。若能与大唐携手,互通有无,必能为两国百姓带来福祉。”

王玄策郑重说道:“王上的心意,玄策定会传达给太子殿下。大唐向来秉持友好往来之邦交理念,对于真心与大唐交好之国,必定以诚相待。此次王上对太子殿下腿疾的关怀,以及对波斯皇帝的庇佑,太子殿下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相信在殿下的支持下,大唐与天竺的邦交必将更进一步。”

戒日王满意地笑了:“如此甚好。本王亦期待能与大唐展开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两国的友谊。”

此时,一名侍卫匆匆步入大殿,神色慌张,单膝跪地禀报道:“王上,刚收到密报,阿拉伯帝国近日调集大批军队,似有进犯我天竺之意。且他们宣称,因我等庇护波斯皇帝伊嗣埃三世,要求王上将其交出。”

王玄策身边的翻译,把侍卫的话进行告知。

戒日王闻言,仰头大笑,笑声爽朗,震得大殿嗡嗡作响。

片刻后,猛地一拍案几,眼中寒光一闪,朗声道:“哈哈哈哈!这阿拉伯帝国,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来威胁我天竺!想让本王交出波斯皇帝,简直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他目光如炬,直视王玄策,接着说道:“王使者,我天竺历经多年征伐,如今四海归一,实力岂容小觑。那阿拉伯帝国虽看似强大,可本王又岂会惧怕于它!多年来,我南征北战,麾下猛将如云,士卒精锐。我天竺的象兵,更是战场上的无敌神兵,所到之处,敌军无不望风披靡。”

戒日王曷利沙是一位极具个性与能力的君主,对整个印度的历史都有莫大的影响力。

通过多年南征北战实现了天竺的统一。

继承王位后,便以首都曲女城为中心,征伐四方,历经六年战争,收复诸多领地,确立了在北印度的霸主地位,并不断扩张,最终其势力范围东达布拉玛普特拉河,西临印度河,北到雪山,南至纳巴达河,成为继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之后又一个基本统一北印度的政权。

建设了庞大的军队以维系帝国的统一,还建立一套“刑政甚肃”的等级制官僚机构来辅佐统治,重视利用宗教进行封建统治,倾向于大乘佛教,采取佛教与印度教兼容并包的政策,以此巩固政权。

实际上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对于戒日王来说,也很是忌惮。

不过阿拉伯帝国向天竺进军首先要面对的是兴都库什山脉。这一山脉地势险峻,有许多高耸的山峰和陡峭的山谷。

复杂的地形使得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非常困难。军队要翻山越岭,后勤补给线难以维持。辎重部队很难通过狭窄的山路运送足够的粮草、武器和其他物资来支持大规模的长期战争。

还有气候差异,阿拉伯半岛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军队适应了干燥炎热的环境。而天竺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这样的情况下,戒日王本土作战,自然不惧怕如今强势的阿拉伯帝国。

王玄策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王上,这阿拉伯帝国显然是在借机寻衅,庇护波斯皇帝不过是个托词。他们对天竺觊觎已久,此次或许是想趁此机会扩充势力。”

罗马公主入住东宫的消息,王玄策自然已经知晓,况且太子在吐蕃的布置,也表明了对大唐之外的野心。

阿拉伯帝国的强势,对于大唐,尤其是太子殿下来说,都不是好事。

交好天竺共同压制阿拉伯帝国,才符合大唐的利益。

戒日王冷哼一声:“本王岂会不知他们的狼子野心。我天竺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昌盛繁荣,岂容他们来此撒野。若他们真敢来犯,我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让他们知晓我天竺的厉害!”

戒日王言语中满是不屑,说道:“兵强马壮又如何?我天竺军队的勇猛与坚韧,岂是他们能比的。想当初,我以一己之力,平定天竺各方势力,历经无数恶战,从未有过退缩。此次面对阿拉伯帝国,本王更是毫无惧意。”

王玄策目光闪烁,说道:“王上,我等不妨联合周边诸国,共同抵御阿拉伯帝国。以大唐之名,向周边各国发出倡议,组建联盟。相信各国亦不愿见阿拉伯帝国势力膨胀,威胁自身安全。”

戒日王双手抱胸,傲然道:“此计虽妙,但即便周边各国按兵不动,仅凭我天竺之力,也足以与阿拉伯帝国一战。本王不仅要守护天竺的每一寸疆土,还要让他们为自己的狂妄付出惨痛代价。”

曷利沙是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算是开国君主了。

戒日王又想到一事,神色一凛,说道:“王使者,还有一事。听闻阿拉伯帝国近日还扬言,要挑战大唐的威严。他们似对太子殿下在辽东的胜利心怀不满,想借此机会试探大唐的实力。”

王玄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怒火:“这阿拉伯帝国实在是狂妄自大!太子殿下的军事才能岂是他们能挑衅的。他们若敢轻举妄动,大唐必定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戒日王点头赞同:“不错,大唐国力强盛,太子殿下英勇神武,岂是他们能轻易招惹的。而我天竺,也定会与大唐并肩而立,让这阿拉伯帝国明白,挑衅我们的后果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王玄策分析道:“王上所言极有可能。所以我等必须尽快行动,加强天竺的防御。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商议联盟之事。此外,我也会修书一封给太子殿下,将此处情形详细禀明,恳请殿下指示。”

戒日王满意的点点头:“若有大唐相助,阿拉伯帝国定然不敢来犯。”

——

彼时,长孙无忌正率领着队伍,在通往辽东的大道上悠悠前行。这日,他们抵达了一处名为清平镇的地方,此地市井繁华,热闹非凡。长孙无忌瞧着眼前景象,突然下令:“就在此处安营扎寨,咱们多留些时日。”

随行的参军赵平满脸惊愕,赶忙上前劝阻:“长孙司徒,陛下严令咱们速速赶赴辽东,时间紧迫,耽误不得呀。咱们在此滞留,要是延误了大事,陛下怪罪下来,咱们可担待不起啊!”

长孙无忌抬手轻抚胡须,目光深邃,悠悠说道:“赵参军,莫要操之过急。你看这一路奔波,弟兄们疲惫不堪,马匹也都瘦得没了精神。”

“在此好好休整一番,既能让大伙养精蓄锐,也能让马匹恢复体力。况且,我听闻前方道路近日因大雨有些泥泞难行,咱们等路况好些再出发,也能走得更顺畅,岂不是一举两得?”

赵平眉头紧蹙,内心仍觉不妥,可又不敢违抗长孙无忌的命令,只能无奈退下。

几日后,赵平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趁着夜色,来到长孙无忌的营帐外。

“长孙司徒,末将赵平,有事求见。”赵平声音虽轻,却透着股急切。

帐内传出长孙无忌沉稳的回应:“进来吧。”

赵平撩开帐帘,大步走进帐内,单膝跪地,忧心忡忡道:“长孙司徒,末将实在寝食难安。咱们已经在此耽搁多日,辽东那边局势瞬息万变,太子行事果敢,咱们若不能及时赶到,万一出了岔子,这责任谁能扛得住啊?”

长孙无忌放下手中书卷,起身走到赵平身旁,将他扶起,长叹一声:“赵参军,你这份担忧我完全理解。但你有所不知,我之所以放慢行程,实则另有深意。”

赵平满脸疑惑,抬头望向长孙无忌:“长孙司徒,还请明示。”

长孙无忌微微踱步,神色凝重地说:“太子此番攻打百济,志在必得。我听闻前方战事正胶着,太子正全力进攻百济王都。我在等,等太子攻破百济王都的消息。”

“等这个消息?这是为何啊,长孙司徒?”赵平更加困惑了。

长孙无忌目光坚定,解释道:“一旦太子攻破百济王都,这场战事便大局已定。届时,我再前往辽东,一方面,能以祝贺之名,缓和与太子的初次见面氛围;另一方面,也能更清晰地了解当下局势,清楚太子在百济的实际掌控情况。”

“如此一来,我与太子交谈时,便能有的放矢,更妥善地传达陛下的意思,也能更好地协调各方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赵平这才恍然大悟,可仍有些担忧:“长孙司徒深谋远虑,末将佩服。只是咱们这样等,会不会等太久,错过最佳时机呢?”

长孙无忌拍了拍赵平的肩膀,宽慰道:“放心,我已安排了眼线密切关注辽东战事,一旦有确切消息,咱们即刻启程。”

“这几日,你也督促弟兄们好好休整,同时整理好此次携带的物资名册,到了辽东,咱们可有不少事要做。”

赵平心中的疑虑彻底消散,拱手应道:“谨遵长孙司徒令,末将一定照办!”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

他已经得知,去往神武宫的御史一直没能见到太子殿下,这已经表明了太子的态度。

难道他去就能见了?

太子如今,已经是坚定了心思要一统辽东之地,这不是他能左右的。

与其如此,不如等到百济被破后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