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232章:独掌高丽,再谋新罗

任何时代,从来不缺乏聪明人。

就算李泰是个傻子,他的手下这么多世家大族的人才,谋士。

也会给他分析出现在的局势跟状况。

太子曾经就安排过纥干承基刺杀他,如今高丽大局被太子所掌控。

他还去高丽王都,那就是自投罗网了。

原本李泰心灰意冷,觉得夺嫡无望,毕竟现在太子势力威武太大。

即便影响了名声跑路,也就无所谓了。

然而张亮的这句话,顿时让李泰看到了希望。

“父皇密诏,让张尚书班师回朝?”

李泰再次确认道。

张亮肯定的点头道:“是的,这是密诏,还请魏王一看。”

张亮也不迟疑,从怀中掏出密诏来,递给魏王。

李泰接过后,仔细看了起来。

里面的内容很简短,寥寥几句,也没说什么,就是让张亮立即班师回朝,高丽方面,交给太子掌控就行了。

看完后,李泰看了看崔盛玉,也没避讳张亮,问道:“父皇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因为太子?”

其实李泰心中已经感觉到了,父皇正在忌惮太子,但还是想确认下。

崔盛玉点头道:“是,恐怕陛下也已经察觉到了太子的问题。”

“太子夺走了李道宗的兵权,这等行为,令陛下不喜,或是有其他安排。”

听完了,李泰看了一眼张亮。

张亮却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微微偏头,保持沉默。

太子,魏王,还有陛下之间的这些事情,他可不想参与进去。

夺嫡,大统之争,臣子参与进去,那就是炮灰了。

对于张亮来说,以他的能力达到如今官职,已经算是个巅峰了,就没必要去冒险了,反正听从陛下的命令即可。

见张亮不搭腔,李泰也不在乎。

这就跟先前不同了。

先前是他在没有得到军令的情况下,强行跑路避开太子。

现在可是父皇的诏敕。

这里头含义完全不同。

最为主要的是,父皇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他开始对付太子了。

这些安排,就是避免太子更加壮大。

“魏王,我先告退去筹备回朝之事。”

张亮开口作揖道。

李泰点点头:“有劳张尚书了。”

即便张亮没有投靠他的意思,李泰也不会去特意得罪他。

本来大部分的朝廷重臣,都不会选择站队,等多的是两不相帮,只按照陛下的诏敕行事。

李泰也没有了看风景的心思,赶忙回去,把柴令武,房遗爱等人召集起来,分析情况。

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是陛下亲自下场对付太子的话,这以后的太子位,还不是要落到他头上吗。

至于太子是否会赢,李泰就没考虑过。

父皇何等人物,怎么可能输给太子。

——

安市城。

一切都在有条不絮的情况下进行着。

大量的民夫被一批批的安排回家。

更多的唐军,或者说跟随而来的大唐民夫,只要愿意的,就能留在高丽当官。

县尉,捕长,武侯,主簿,乃至于县丞,县令。

或是成为武官,队正,旅帅,校尉。

李承乾已经开始在筹备高丽各地建折冲府了。

没有强迫跟随唐军而来的民夫,民兵,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

只要愿意的,就可以进行安排。

高丽这么大的地方,李承乾要对所有的地主豪绅进行审判,打倒所有的贵族,彻底颠覆高丽地方阶级,重新划分财富。

如果在大唐搞这样的事情,必然会失去民心,群起而攻之。

但这里是高丽,是战败的高丽,完全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只要敢阻拦的,全部处死,彻底将高丽揉成李承乾想要的形状。

消息传到底层,人心涌动。

“这可是个好机会,太子殿下亲口许诺,咱们留还是不留。”

“我不想留,老婆孩子都在家等着呢,正赶着回去过年。”

“蠢货,这是多好的机会,你脑子进水了吧,这可是一步登天,直接当官啊。”

“就你这样的,回去也要被老婆孩子骂。”

“可这里是高丽啊,这么远。”

“远?从河东道去江南道当官远吗?多少读书人,寒窗苦读,最后中举,去了江南道,跋涉千里,还能有这远?”

“咱们这可是赶上了好时候啊,太子殿下拿下高丽,正是缺人的时候,咱们这些平头百姓,摇身一变,直接就当了官老爷,这岂非天降福泽,若是错过,老祖宗都要从坟头爬出来打你几巴掌。”

当官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哪怕只是个最底层的队正,捕长,武侯,那也是吃皇粮啊,跟曾经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完全是两个概念。

有些想要回家的,顿时被骂得狗血淋头。

这等天赐良机,对于普通人来说,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机会,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有了。

“真是傻帽,在这边当了官老爷,把父母妻儿接过来享福,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事了?”

这么一说,群情沸腾,原本还有些迟疑的大唐百姓,争先恐后的去报名,要留在高丽。

尤其是河北道的百姓。

河北道距离高丽才多远,不过几百里路程,就紧邻着,这都不用想,必然是留下。

远点的,也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

这么下来,所有人都愿意留下,没人愿意离开。

谁都不想放弃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反馈很快到了李承乾这里,对此完全在意料之中。

当官啊,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就是一步登天了。

这样一来,李承乾就等于有了十几万的汉人在。

毕竟高丽有着三百万的人口,十几万人管理三百万人,其实还是有些少的,好在当年隋朝也有许多汉人逃亡过来。

跟满清不同,大唐可还在呢,而且还是高丽的宗主国,百姓也不会有太多抵触心理。

曾经只有高丽王族贵族才能学习汉语汉字,现在普通百姓也能学习了。

这么算下来,身份好像还提高了不少。

“殿下,侯君集跟李勣,突然带着大军离开了,向西南方离开。”

“看这意思,似乎是准备班师回朝,不来安市城呢。”

苏定方过来汇报情况。

李承乾眉头微皱。

他还准备着夺走李勣的兵权,再次壮大自己的实力。

“立即联系侯君集,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为何突然撤走。”

李承乾也不是神算子,眼看就要过来会师,现在就这么离开,几个意思?

是侯君集另有想法?

“是,殿下。”

“对了,他们并未带走那些高丽民夫,除了一小部分,其他的全留了下来。”

苏定方回道。

李承乾想了想,道:“留部分精锐,其余的按照先前的安排,都遣散了吧。”

苏定方作揖:“是,殿下。”

李承乾深思一番,很快就猜到这是二凤在搞事情。

没有二凤的命令,侯君集跟李勣,敢这么大剌剌的离开,连跟自己这个太子面都不见?

只是侯君集,为何要这样做。

难道他要背叛?

不可能。

谋反这种事情,侯君集心里肯定也是有谱的,他没有背叛的可能,那是自寻死路。

所以,只能是有一种可能,侯君集被李勣给控制了。

大概还是二凤的授意。

对于李勣能控制住侯君集,李承乾也不意外。

如果有二凤密诏,李勣跟自己设鸿门宴一样,先发制人,有心算无心,侯君集入了套,也是正常不过。

这就跟同事喊你吃了饭,谁能想那么多,却偷摸安排了一大批人,给你绑架了。

除非是提前得到消息,否则很难有所准备。

次日。

苏定方带来的消息,证实了李承乾的猜想。

李勣那边也没瞒着,直接告诉来使,侯君集已经被陛下废除了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官职,按照陛下诏敕,由他代任,且立即班师回朝。

“殿下,卑沙城也传来消息,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奉陛下诏敕,已然准备班师回朝。”

苏定方上报道。

李承乾点点头:“看来陛下是在担心啊,这是要给孤一些压力了。”

苏定方回道:“殿下准备如何做。”

早就已经铁了心站在太子这边,苏定方也没什么好说的,左右现在跟起兵造反,已经没有了区别。

陛下会这样防备,很正常。

李承乾想了想,道:“三日后,前往高丽王都受降,同时传孤太子教令,命新罗王,善德女王金德曼,立即赶赴高丽王都迎接。”

新罗,也就是后世韩国真正的老祖宗,现在的大王是女王。

跟武则天差不多,搞政治斗争是个好手,新罗真平王死后,对手玺主美室纠结党羽,独揽大权,但随着金德曼的成长以及各种机缘巧合,金德曼在金庾信等的帮助下,一步步瓦解了美室的势力,最终登上王位。

可惜在发展国力方面,能力不怎么样。

在善德女王金德曼的统治下,新罗整体发展一般,受到高丽跟百济的左右夹击,陷落了大量城池。

现在高丽这边,就有四十座城池,是曾经新罗的。

这次大唐进攻高丽,新罗方面发兵三万配合,不过也没什么大的作用,另一边还受到百济的牵制。

——

新罗王都,金城。

其城市规划以宫城月城为中心,采取纵横交错如棋盘状的条坊制。

大唐使者快马入城,传递大唐太子教令。

月城内。

善德女王金德曼召集心腹商议对策。

金庾信,新罗著名将领,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经验。他是拥护善德女王的重要力量。

毗昙,新罗贵族,曾经拥护善德女王上位之一。

历史上,被善德女王任命为上大等。但后来他成为亲唐派领袖,并于647年正月联合廉宗等贵族以“女主不能善理”为借口发动叛乱,欲废善德女王,最终叛乱失败被诛九族.

金春秋,善德女王心腹之一,后来的新罗武烈王,新罗第一位出身真骨的国王。

新罗骨品制,圣骨相当于王族,真骨则是大贵族,世袭传承,阶级固化。

如今圣骨凋零,除了善德女王金德曼外,就只有她的堂妹金胜曼了。

所以才会出现女王。

“大唐太子占据了高丽,如今整个高丽,都被大唐太子掌控。”

“但是,大唐的太子跟皇帝,似乎并不怎么和睦。”

“在大唐太子大捷的情况下,如今其他唐军,却被全部撤走,班师回朝。”

“现在,大唐太子让我前往高丽王都迎接,诸位觉得,应当如何。”

金德曼有些担忧的说道。

她不怎么想去,国内本来就有很多问题,虽然她登临王位,但反对的声音不小,很多贵族都不怎么信服,毕竟她是女人。

可是面对大唐太子的命令,她又不敢不遵从。

如果惹怒了大唐太子,这个时候发兵攻打新罗,那可就糟糕了。

高丽都挡不住,新罗连高丽都打不赢,又怎么去抵抗大唐太子。

金庾信语气坚定的说道:“大王,若大唐太子想要强迫大王,我定然为大王死战。”

对于金庾信的表态,金德曼很满意,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罗并没有抗衡大唐太子的能力。

毗昙叹道:“大唐太子,是大唐皇帝都要忌惮的人,高丽的渊盖苏文这么强势,如今却成了丧家之犬。”

“大王只能遵从大唐太子的命令,从其在高丽的行为就能看出,大唐太子极其强势霸道,若大王违抗他的命令,恐怕大唐太子真的会发兵攻打新罗。”

“大唐太子手中的雷火,高丽挡不住,我们更挡不住。”

“渊盖苏文集结了二十二万大军,想要阻挡大唐太子,却被一战而溃。”

“我们招惹不起。”

一番话,大家彻底沉默了。

大唐太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个庞然大物,根本惹不起。

以大唐太子手中的兵力,覆灭新罗,轻而易举。

金春秋想了想说道:“我等只能是见机行事了,大唐太子命大王前往高丽王都,恐怕是有所交代,届时再看情况如何。”

“不管大唐太子怎么吩咐,我等也只能是先行答应下来。”

新罗没有选择。

大唐太子也不会给他们选择的余地。

弱小,就是原罪。

只看如何委屈求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