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54章:十息之内,若不束手就擒,杀!

“贺兰楚石被抓入万年县官署大牢后。”

“太子直接派出东宫左内率陈云超,还有上百缇骑,直接去到万年县官署强行抢人。”

“一百缇骑,可是东宫几乎所有的缇骑了,而太子得到消息后,没有丝毫迟疑。”

听到房玄龄说起这事,李泰也有些可惜的说道:“是啊,如果不是太子亲自出面,可不会让他带走贺兰楚石。”

直到现在,想起这件事,当初太子对自己的嚣张摸样,李泰都感觉有些胸口堵得慌。

房玄龄提醒道:“难道魏王就没想到,为什么太子对贺兰楚石这么看重。”

“是因为他仅仅关乎到东宫的颜面?”

“又或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如果只是颜面的问题,太子又何必亲自出宫。”

经过房玄龄这么一说,李泰顿时醒悟过来,当即道:“房公是说,贺兰楚石参与了太子谋反的事情。”

房玄龄点头道:“极有可能,否则太子不会这般强势。”

“贺兰楚石这人,看似英勇,实则不过是门荫酒色之徒,太子当然是知道的,所以担心他在万年县大牢里,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为保万无一失,在让陈云超率领百骑后,更是亲自离宫。”

李泰懊悔道:“早知如此,就应该在抓了贺兰楚石后,直接对他进行审讯,肯定能把太子谋反的秘密爆出来。”

“太可惜了,错失良机。”

李泰可惜的是,那个时候房玄龄还没彻底站在他这边,如果房公出手,大有可为。

想明白后,李泰问道:“所以房公最近是在想办法对付贺兰楚石。”

房玄龄道:“老夫自有安排,魏王若有什么想法,切记不可擅自行动,跟老夫商议方可。”

他就是担心李泰脑门子一热,又想个什么法子去打草惊蛇。

李泰吃了齐王的亏,自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房公放心,我若有想法,肯定先知会房公,征得房公同意后才行动。”

李泰此刻在心里,大骂柴令武是个废物。

要是有房公一半的筹谋,太子之位,早就到手了。

这个时候,他已经深刻体会到,房公的谋算有多么厉害。

房玄龄继续道:“魏王可知,此次征伐高丽,陛下打算派遣何人当主帅。”

李泰显然还没意识到房玄龄这句话的深意。

想了想道:“应该是卫公吧,不过卫公年纪大了,又身体不好。”

“或许父皇会派侯君集去,毕竟当初灭高昌,就是侯君集干的。”

听到这话,房玄龄沉默,只是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没有回答魏王的意思。

李泰有些迷糊,房公这是几个意思?

是我说错了话?

跟柴令武比起来,李泰感觉跟房玄龄说话真的很难受。

柴令武有什么想法,都会直接说出来。

而房公这里,说话只说一半,还要自己连猜带蒙的。

看到李泰无动于衷,房玄龄也很无奈的放下茶杯。

“魏王可知,这贺兰楚石的丈人是谁。”

李泰下意识回道:“贺兰楚石的丈人,不就是”

说到这里,李泰顿时醒悟过来。

语气一滞,惊呼道:“房公的意思是,侯君集也是太子的人。”

这下子,李泰就感觉到大麻烦了。

侯君集是征伐高丽的主帅,如果他是太子的人,相当于整个征伐高丽的大军,都在太子的掌控下。

如果是这样,就像他想用高丽人在战场上杀死太子那样。

太子只要稍微用点手段,就能让自己死在战场上。

死在高丽人的手里,神不知,鬼不觉。

哪怕是父皇责怪下来,也不会怪到太子头上。

顶多是责罚侯君集统帅不力之罪。

侯君集自然会无所谓,受些责罚而已,等到太子登基,从龙之功,自然飞黄腾达。

这时,李泰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了。

他也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为什么太子在芙蓉园刺杀案这事上,如此的好说话,甚至都没有要动手陷害自己的意思。

原本自己在太子的眼里,早就成了个死人。

“房公,房公,这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届时,太子肯定会想办法杀了我的。”

“房公救我!”

李泰是真的急了。

“魏王莫急,征伐高丽还须等到秋收之后。”

“只需要在此前,揭露太子谋反之事,自然就不会有事。”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策反贺兰楚石,拿到太子跟侯君集私通的罪证。”

房玄龄平静的安抚道,同时眼底有些唏嘘。

魏王这么没有胆气城府,又怎么能成大事。

李泰连连点头:“是,是,房公说得对,首先是贺兰楚石。”

房玄龄沉吟道:“不仅是贺兰楚石跟侯君集,我还怀疑,在陛下的身边,也有太子的人。”

“既然太子能跟侯君集暗中私通,那太子必然可以收买更多的人。”

“太子是储君,是正统,面对太子的招揽,很少有人会拒绝。”

李泰呼吸一滞,心神震撼。

太子原来这么厉害,暗中串通了这么多人,连父皇身边,都有太子的人?

对于房玄龄的猜测,李泰当然不会怀疑,便问道:“房公父皇身边,谁跟太子勾结。”

房玄龄微微摇头:“暂且没有线索,不过倒是有个怀疑人谁。”

“是谁?”李泰追问道。

房玄龄道:“隐太子属官,如今陛下身边宿卫统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

李泰惊呼:“是他!”

这个人很是出乎李泰的意料。

要知道李安俨一直以忠诚著称。

当初大伯在玄武门败亡后,李安俨可是为大伯拼死搏斗,才得到父皇的欣赏。

这么忠诚的人,怎么会背叛父皇,投靠太子。

房玄龄说道:“只是猜测,暂且还不能确定,不过在我看来,若太子想要行谋反之策,必然是要买通陛下身边护卫。”

“各宿卫统领中,唯有李安俨最有可能。”

房玄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世民身边八成的护卫统领,他都认识,且相熟。

有几个跟房玄龄关系还很不错。

当初房玄龄总领军务,军中的骁勇谁不认识。排除掉这些人后,剩下的人选,自然就不多了。

李安俨就进入到房玄龄的视线里。

李泰此刻是大受震撼,或者说今日心跳速率就没下来过。

一波又一波,完全没有停止的意思。

此时李泰才明白,自己在跟太子的对弈中,情况已经有多糟糕了。

或许太子根本就一直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如果没有房玄龄帮助的话,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这时,李泰突然脸色一喜,道:“如果能找到贺兰楚石,帮助太子跟侯君集私通,还有暗中勾结父皇身边宿卫的证据,那就能彻底坐实太子谋反的事情了。”

说到这里,李泰才明白,自己去找齐王,是干了多么愚蠢的事情。

就像是房玄龄说的那样,如果把这两块的证据找到,石锤太子谋反,那太子讲再无翻身的可能。

可如果齐王那边的事情爆出来,说自己跟其商议合谋污蔑太子。

父皇肯定会觉得,其他人也有可能被污蔑的。

证据是一方面,父皇信不信,又是一方面。

房玄龄设下的太子必废之局,自己去自作聪明的去给开了条口子。

此刻李泰别提心里有多难受了,真想抽自己两巴掌。

届时要真是因为齐王夺嫡失败,让太子逃出生天,李泰感觉自己可能要吐血三升。

房玄龄嘱咐道:“这段时间,魏王最好跟清河崔氏保持些许距离,还有操练府兵的事,既已成定局,那就多去看看,也可安排一些自己人进去。”

“世家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那些府兵,往后都是魏王手下精锐,全都掌控在他人之手,也不是好事。”

“如果魏王身边有值得信任的心腹,且懂些粗浅军事之道者,自可安排过去。”

房玄龄话都这么明显了,李泰自然听懂了。

这是让他安排房遗爱去接管府兵之事。

早先房玄龄其实不想搞这么多事的,也不想让房家参与到兵权里去,毕竟他自己对军队的影响力太大,容易让陛下生疑。

不过现在跟魏王这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就少了些顾忌。

“请房公放心,我”

就在李泰说话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喊声。

紧接着,柴令武就闯了进来。

李泰顿时皱眉:“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没看到本王在跟房公聊事吗。”

他现在怎么看柴令武都不得劲。

以前没感觉,还挺依赖,可现在跟房公一堆比,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井底。

柴令武神情焦急,没感受到魏王话语中的疏远,连忙道:“汉王带了东宫的卫士,把崔长公子的府邸给围住了,说要抓他去进行审问。”

“什么!”李泰顿时就坐了起来。

刚想有所动作,随即看向房玄龄。

“快些去吧。”

房玄龄知道崔盛玉跟魏王之间,肯定有所苟且,要是被太子那边抓了人,指不定会有不少麻烦。

魏王心急火燎的出门。

他现在遇到了当初,跟太子救贺兰楚石一样的情况。

如果崔盛玉扛不住审讯,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对于魏王来说,那可是大麻烦。

李泰算是体会到当初太子的感受了。

真就是感同身受啊。

——

群贤坊,长安西市靠西,金光门附近。

崔盛玉的府邸便是在这里。

清河崔氏内部,派系林立。

其中可以大致分为改革派,守旧派。

崔文圣就是守旧派,而崔盛玉则属于改革派。

比如对商业的看待。

清河崔氏拥有庞大的田产、庄园和众多的佃户。这些土地资源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收入,使他们无需依赖商业贸易来维持家族的生计。

但因为政治资源遭受到以关陇门阀,李世民的打击,以至于清河崔氏政治影响力变得虚弱。

守旧派是希望通过参与到魏王的夺嫡之争,重新进入朝堂。

而像是崔盛玉这样的改革派,是希望通过别的路子,比如增加队商品市场的占有,从而累积更多的财富,甚至是打造属于清河崔氏的私兵。

严格来说,崔盛玉现在的做法,跟李唐早期很像。

所以崔盛玉来到长安后,就把府邸的位置,定在了西市。

这里有着大量的商业活动,还有来自于全世界的商人。

然而此刻,他的府门前,已经被东宫卫士给围住了。

汉王李元昌,坐在马上,看着前边的护卫,冷笑道:“一群刁民,也敢阻拦本王?”

“再不让开,本王今日便将尔等全部射杀于此。”

随着李元昌的话音落下,周边的缇骑们,纷纷从马囊里拿出强弩。

跟陈云超不同,李元昌作为汉王,胆子更大。

他是真敢杀人。

所以东宫卫士们出来的时候,李元昌就让他们带上强弩。

在没有盾牌这样的防御器具面前,强弩的杀伤极其恐怖。

很显然,崔盛玉府中的护卫,也不可能有盾牌。

此时,崔盛玉已经来到了门口,面对周边强弩的瞄准,神色平静的说道:“不知在下犯了大唐哪条律法,又何其有幸让汉王亲临。”

崔盛玉虽是一介白衣,但清河崔氏长公子这个名头,已然能比得上三品官员。

李元昌呵斥道:“怎么,还要本王提醒你不成。”

“芙蓉园的刺客,你清河崔氏,有最大的嫌疑。”

“现在,本王要拿你审问。”

“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说完,李元昌丝毫不含糊,直接拿起强弩,朝着崔盛玉旁边的护卫,一箭射去。

咻!

十多米的距离,弩箭转瞬即至,直接射在了护卫的大腿上。

在如今这个时代,这条腿可以说几乎就废了。

谁也没想到,汉王竟然会如此直接,果断。

“快扶进去,叫大夫。”

崔盛玉都被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后,立即喊人送护卫回府医治。

“汉王,你要知道,我来长安,不过数月,且大多时候,都在城外练兵。”

“芙蓉园刺客的事情,跟我没关系。”

此刻,崔盛玉都有些维持不住淡然的神情。

李元昌呵呵一笑:“本王说你有嫌疑,你就有嫌疑。”

“莫要废话,十息之内,若不束手就擒,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