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 第七百二十九章 美国的解决办法

第二天一早,夏尔选择跟德约卡一起去工厂上班。

说是上班其实是关注各方面的发展进度。

“夏尔B1”坦克顺利进入量产,此时已生产了20多辆并初步通过测试。

夏尔把这种坦克当作秘密武器,等存到一定量后再突然投入到战场上,这样才能给德军以震撼。

这阶段,夏尔将前线的坦克兵调一批回来在工厂内秘密训练。

“夏尔B1”跟“夏尔A1”坦克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两人驾驶。

人数越少越容易协同,对于“夏尔A1”这种小坦克,炮手兼车长用脚踢一踢前方驾驶员,他就明白该往哪个方向开了。

它基本不需要协同训练,只要知道如何操作就能轻易开上战场。

但“夏尔B1”不同,它的坦克乘员有4人,分别是车长,炮手、装填手和驾驶员。

这需要几人互相配合紧密协同才能发挥威力,有时甚至还要考虑步坦以及各坦克间的协同,否则有可能还不如“夏尔A1”。

夏尔认为在这方面保持足够的谨慎是必要的,再加上目前“夏尔 A1”还能对付,因此没急着让它服役。

斯托克斯那坦克炮的研发也进行得很顺利,他将法国75炮与英国6英寸榴弹炮相结合,又从火炮生产线那挖了一批有经验的老师傅,此时已生产出坦克炮的原型正在测试。

夏尔听到这消息有些小激动。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到只装备一门75炮的坦克了。

“夏尔B1”坦克上的两门炮:一门37炮再加车体内的一门75炮,这种布局是对战场的需求做出的妥协,它实际存在很大的缺陷。

比如当这种坦克被敌人步兵正面接近时。

旋转炮塔的37炮俯角有限,对付敌人坦克的同时很难兼顾近身的步兵。

车体内的75炮口径大、威力大,用它打近身步兵不仅是浪费,弹片和冲击波还会威胁到友军甚至是自己。

因此,最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像现代一样把两款炮合而为一,用改短的75MM口径专用坦克炮取代,然后再在车体内增设一挺航向机枪。

如果可以,还可以在炮塔上增设一挺同轴机枪。

用机枪对付近身步兵会比射速慢、威力大的火炮要有效得多。

夏尔想了想,觉得能做到,因为到时车身内的75炮就移除了,会增加许多空间。

大致走一遍后就已经是下午了,夏尔这才回到德约卡的办公室。

“一切顺利吗?”德约卡一边签着文件一边问夏尔,脸上挂着微笑。

“一切顺利。”夏尔回答。

“所以,你这次又包围了30几万德国人?”德约卡抬头瞄了夏尔一眼。

相比起工厂里的东西,德约卡对夏尔战场上的事更感兴趣。

德约卡多少有点遗憾。

他有时忍不住想,夏尔有如此惊人的军事天才,是不是意味着自己至少也有点?

那么,他如果走上战场是不是也能获得成功?

不过当然,这只是德约卡偶尔的幻想,已进入不惑之年的他知道战场的可怕不是身处和平世界的人能想像的。

因此,他时常对卡米尔说:“我们应该感谢夏尔,是他让我们远离了炮火和苦难。”

“是的。”夏尔的回答很简单。

他不想在这方面过度讨论,报纸上已经登载了,大致是对的,除了一些机密和细节。

德约卡察觉到了这一点,他马上转移了话题,从抽屉里取出了报表给夏尔递上:“我们在英法比的生意进行得很顺利,目前,一个月的盈利已突破1500万美元了。”

军火、保险,还有航运以及矿产,这些都是一本万利的东西,全让夏尔抓在手里。

夏尔听出了德约卡的弦外之音,他随手翻着报表,漫不经心的问:“这么说,美国的生意不顺利?”

德约卡起身冲了杯咖啡给夏尔递上:“这么说吧,你在战场上的成功给我们在其它国家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在美国却是相反的。”

“什么?”夏尔抬头望向德约卡,一时没听明白。

“很简单。”德约卡扬了扬自己的咖啡坐回椅子上:“你越是成功,美国就越认为没有加入这场战争的风险和必要。所以,是的,美**方缩减了我们的订单,他们现在全心全意应对国内的情况。”

这回夏尔听明白了。

在此之前局势不明朗,同盟国与协约国打得有来有回,虽然夏尔取得了胜利,但俄国和英国却处于令人沮丧的失败中。

美国认为他们将来很可能会被拖进战争,因此才增加订单。

但现在。

夏尔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俄国也有突破,再加上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的加入,同盟国瞬间四面楚歌。

在这情况下,所有人都以为同盟国要完蛋了,美**方也不例外。

那么,美国还要增加订单为战争做准备吗?

“他们似乎找到了新的解决办法。”德约卡说:“我认为是美**方不愿被我们拖着鼻子走,因此打算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打击黑帮?”夏尔问。

德约卡点了点头:“他们对黑帮展开了几次大规模的围剿,看起来颇有成效。”

夏尔笑了笑,黑帮可不是“围剿”就有用的,这只是治表不治里,根源在于美国的法律制度没跟上,给黑帮留下了很大的运作空间。

“我们需要收缩美国的产能吗?”德约卡问:“现在已有大批商品积压在仓库里,尤其是头盔,约瑟夫认为它没有生产的必要,或者运到法兰西出售……”

“不。”夏尔坚持自己的想法:“会有转机的,父亲。”

俄国的情况很快就会出现变化了,夏尔想。

布鲁西洛夫的攻势原本可以一举将东线的德军打垮,毕竟整个奥匈军队都处在崩溃中,德军侧翼也遭到威胁。

但遗憾的是,这时总是会有人跳出来拖后腿。

(上图为俄国西方军事集团指挥官阿列克谢.埃弗特上将,他在布鲁西洛夫取得胜利时没有给予配合,使俄国在一战时错失了唯一有可能翻盘取胜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