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 第五百三十六章 MTY装甲架桥车

埃尔温虽发现了危机,但他却没有声张。

他认为声张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士兵知道夏尔的坦克能越过防坦克壕让他们陷入恐慌。

虽然这样下去恐慌不可避免,但能坚持一时是一时。

于是,战斗有条不紊的进行,士兵们在前指的命令下朝进攻的法军开火,他们希望用弹雨给进攻的敌人以压力,但大多都被坦克的装甲挡住没能发挥作用。

密集的枪声中,埃尔温坐在踏跺上考虑了一会儿,接着起身往后方跑。

他找到了步兵炮团指挥部,团长是个叫本亚明的年轻少校。

战争持续到现在由于战损严重,前线高级军官已逐渐年轻化、低衔化。

没等埃尔温说话,本亚明少校抢先报告:“中校,我炮兵死伤惨重,希望上级支援。”

“不会有支援了,本亚明。”埃尔温态度坚决而冷酷:“我们只能凭手中的装备和人员战斗到最后,目标是坚持三天等到援军来临。”

“可我们只有12门炮了。”本亚明眼里闪着恐惧。

他真正害怕的其实是敌人的炮兵。

刚才的炮火准备打出的弹药量,说明法军至少需要10个炮兵团。

即便敌人坦克无法越过防坦克壕,德军炮兵团也会在敌人的轰炸下全军覆没。

埃尔温没多说什么,他带着本亚明沿着交通壕走了一段再从战壕冒出头,指着敌人中的几个位置说:“看到那些坦克了吗?还有这个,那里也有,命令你的士兵瞄准它们,优先把它们干掉!”

埃尔温点出的是抬着钢架的坦克。

“那是什么?”本亚明好奇的问。

“你不需要关心这个。”埃尔温回答:“你要做的只是瞄准他们,然后开炮,明白吗?”

“明白,中校。”本亚明脸色苍白。

身为炮兵团长的他明白这无异于催命符。

敌人的炮兵正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一旦开火就意味着暴露了自己的藏身处。

然而,77MM火炮的存在就是为了这个,炸毁敌人坦克!

想到这,本亚明就硬着头皮带着部下走上炮位指挥。

埃尔温却对77炮的还击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发现火箭炮的轰炸似乎都是以量的形式存在,每次动辄几百枚攻击同一片区域。

而德军的77毫米步兵炮分散在阵地各个角落,且数量不多,火箭炮就没那么容易对他们实施压制。

就算可以,也要浪费敌人不少弹药。

然而,发生的事却再次让埃尔温感到意外。

77炮才刚打几发,仅仅只来得及击毁两辆目标坦克,空中马上就传来像撕裂碎布似的啸声。

火箭炮炮弹居然分成几组,各自奔向自己的目标轰炸,分散的德军77炮不是被炸上天就是匆忙间撤回更深的掩体再也不敢冒头。

怎么回事?

埃尔温皱起了眉头,这些火箭弹从对面山体高处打下来的,这意味着这种火箭炮还可以被当作步兵炮使用!

埃尔温没猜错,这是陆军火箭炮。

它们被拆分了搬到高地和森林中,构筑好工事对准德军阵地。

陆军火箭炮除了机动方式与车载火箭炮不同外,其它的几乎一模一样,但战术和编制却完全不同。

车载火箭炮的确像埃尔温理解的那样,适合针对敌方目标实施大批量轰炸,他们更多的是以团为单位作战,营级及以下作战情况不常见。

而陆军火箭炮常常需要对付分散的步兵炮、机枪火力点,有时还要轰炸小单位突袭的步兵。

因此,他们常常以连为单位作战,3到4门一组对付一个目标。

它同样是“以数量弥补精度不足”,只是划分了更有针对性的小目标以提高轰炸效率。

那一刻,埃尔温就意识到这一仗要败了。

夏尔这款新装备已从火炮方面压制住了德军最倚仗的炮兵,还有那奇形怪状可能是用来越壕的“钢架坦克”。

埃尔温以为自己在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没想到夏尔做的准备更多。

埃尔温甚至觉得这不公平,同样是做准备,为什么夏尔的准备就能在自己之上从头到尾都压着自己打?

但想了想,埃尔温却服气了。

埃尔温的准备全是看得见且很传统,比如炮兵封锁公路,比如防坦克壕。

它们全是老一套的战术,如果说有什么新意,就只有防坦克壕能算一些。

然而,夏尔的准备却是满满的创意且极具针对性:新型火箭炮用来解除封锁,钢架坦克用来越过防坦克壕。

他处处算在埃尔温前头,又怎么能不压埃尔温一头?

战局的确像埃尔温预想的那样发展。

在埃尔温无奈的目光中,法军“钢架坦克”开始减速,它们缓缓驶到防坦克壕前,在“嘎啦嘎啦”的机械声中探出钢架。

钢架越伸越长,不久就越过防坦克壕,接着支撑点往下一放,一座拱形钢架桥就在防坦克壕上架好了。

整个过程不过几分钟,就架起了一座桥,而且是能让坦克通过的钢桥。

同样的事,在防坦克壕前不断发生,法军接二连三的架起了十几座钢架桥。

守在战壕中的德军士兵亲眼见证了这神奇的一幕,他们马上明白自己无法挡住夏尔的部队,一个个吓得脸色大变,就连枪声都少了许多。

有些士兵回头冲埃尔温大声询问:“我们该怎么阻止它们,中校?”

埃尔温无言以对,他能怎么阻止?

能做的似乎只有步枪和刺刀了!

……

那是夏尔专为装甲部队研发的苏式MTY装甲架桥车。

之所以选择这款架桥车,是因为它简单、可靠、易操作,几乎没有科技含量,可以短时间实现批量生产。

(苏式装备大多有这样的特性,缺点是性能数据会差一些)

(上图为苏式MTY装甲架桥车)

(上图为MTY架桥车的工作方式,它采用平推对接连桥方式架桥,比现代剪式折叠架桥方式简单许多,缺点是桥体只有18米,但对付一战时期的防坦克壕已足够)

坦克“嘎啦嘎啦”的驶上钢架桥顺利通过防坦克壕,法军士兵一队队跟在坦克后逼近德军防线。

而埃尔温,只能无力的看着这一幕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