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七百九十四章 时代变了

三国骑砍 第七百九十四章 时代变了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潼关、风陵渡处。

自上游漂浮而下的火筏虽不密集,但也持续干扰木桥的修建进度。

这些火筏都是上游东岸释放,在风陵渡这片水流平缓之处往往被漩涡聚在一起,或沉没,或顺着水流向南岸岸边冲来。

木桥施工处上游二三十步处,是两道从南岸向北延伸出去的浮桥,作用就是遮挡骚扰的火筏。

同时府兵舟船往来,收拢、拖曳熄灭的魏军火筏。

木桥修筑速度超出许多人的预料,途径潼关的满宠也很是惊讶。

他驻马北望,见河心舟船拖曳,反复锚定,为的就是将一根巨木钉入河心。

这是一条精心加工的木桩,木桩底座直径约在五尺,打磨成锥状,同时加挂增重的石料。

这种石料打磨成瓦片状,包在木桩中下段以方便木桩下沉,接触河床。

北岸的魏军只敢放火筏骚扰,白日里再无其他举动。

再看更上游的渭河口、泾河口,那里北府水寨相连,似乎在做反制。

只要对岸魏军乘船顺流向南,他们就从上游杀出。

所以目前在这个黄河拐弯处,魏军、府兵都抢占到了上游……谁先出手,谁就处于下游、遭受劣势。

因此,真正的激烈战斗将在木桥即将接通之际。

此刻满宠审视两岸双方水寨,再细细观察水流、漩涡,总觉得河东守将赵俨会来一个狠的。

正常防御手段,是无法破坏木桥进度。

如果……满宠眨眼间就想到了有效的破坏手段,却依旧一副思索模样。

身边护送他入关的北府军吏询问:“公乃当世名将,若居河东,可有破解两侧?”

“急切间并无良策。”

满宠举起马鞭指着河面:“黄河入冬偶有结冰,可会影响工作?”

“结冰?”

这军吏听了只是笑笑:“这怎会碍事?若能来一场厚冰,反倒省却许多琐事。”、

满宠也是恍然,跟随军吏前往轨车车站,从这里可以乘车抵达长乐坡。

人在车上,满宠更专注的观察渭水河口的府兵水寨,思索其他破解之策。

风陵渡上游的渭水、泾水时常有不稳定的洪水,还有黄河不稳定的结冰期,所以风陵渡一带河面水流平缓……也不适宜建造浮桥。

以目前的技术和人力,只能在河中定立木桩,以此作为桥基。

绝不奢求什么石桥、大桥,或百年不坏的木桥,能用十几、二十年就能达标。

只要修造出第一座桥,然后踩着第一座桥修建第二座桥……就能简化很多工序、人力。

两座并行的桥,不仅利于通行,也利于今后的修补。

在风陵渡一带修筑桥梁架通关中、河东之地,绝不是北府一家的想法。

此前魏国就有类似的想法,修好桥梁,能方便物资、人员快速往来,加速军资运输效率,节省成本。

满宠来到长乐坡时,正好见修筑第一座街坊的劳役正从昆明渠运船里搬运石料。

渐渐入秋,长安周边八条水系日益茁壮,加快了材料运输的效率。

田信则带人检查各处修好的排污渠……这里虽不是黄土高原,可也是黄土塬,大口子渗水……应该会蚀空土壤形成地下空洞,应该注意施工,避免其形成。

而排污渠引导污水、粪便集中到东北角处的低洼处。

会集中堆肥之余……或许还能源源不断的制造土硝,简单的提纯后,再加上南洋的硫磺,或许能提前进入排队枪毙时代。

出乎满宠、曹丕等人的预料,似乎田信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当日并未安排接见满宠。

夜里,田信正在观察一个划时代的玩意儿。

这是一个很原始的锅炉,锅炉燃烧会有蒸汽,加上气缸、活塞、齿轮、推拉杆……这种很粗糙,却充满力量感的蒸汽活塞运动令田信感到由衷的亲切。

哪怕不是什么理科生,目前也觉得齿轮、气缸十分亲切。

马钧站在一侧也很是忐忑,这些年以来,最初是田信与麦城工匠改进了纺织的旋车、织机;新式纺织机到关中后,马钧在吴质的领导下,出于政治目的又改进了麦城织机……这是一种更大型,且精密的织机。

吴质没有力量也没有时间去推广这种大型织机,这种织机又经过马钧、北府匠坊的改良,成了目前最新式的织机。

这种织机缺点是很明显的,根本不适合家庭人力催动,不是手摇、脚踏板就能带动的。

牛马驴子这样的畜力也不行,不够稳定、持久。

这种新式、大型织机是建立在水力之上的……这也是今后织机的改良、发展的趋势,会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会与民间现有的家庭纺织机脱钩。

今后织机改进、生产,绝不是为家庭、庄园服务。

现在,随着锅炉蒸汽的爆发力被转为固定的机械能……大型织机的另一个限制被解除了。

今后的纺织工坊不必再严重依赖河渠水力……毕竟水力这东西,你能用河渠引流,利用水力;那洪流也能顺着河渠冲毁你的工坊!

蒸汽动能纺织机、冲压铸币、铸造、锤锻……把锅炉转移到船上去划桨、转移到轨车上去用齿轮推动车轮运转。

不需要田信细细点拨,蒸汽的宏伟力量前,不止是马钧,其他工匠也都联想到了各种可以应用的场景。

甚至,可以让轨车脱离木轨,行走在平地,去冲击敌阵!

如果车能运动起来,甚至不需要冲击,仅仅是依靠高温蒸汽的冲刷,也能杀敌无数!

时代,终于变了。

田信心情难以描述,此刻最多的是惋惜……最适合蒸汽机诞生、爆发的应该是武昌一带。

在这里,就能以便捷的长江水运,汲取上游、下游的材料;然后以更低的成本向长江流域倾销……

可这里是关中,必须维持技术优势,去剥削、汲取周围地区的血液。

唯有这样,才能从下到上刺激工匠、官吏、士民们积极生产、积极改进、相互竞争。

自己不需要身体力行,引导、控制这个集体不断壮大即可。

或许有更先进的管理理论,能引领技术革命造福百姓……可自己不懂,还是搞原始、血腥的比较好,方便自己控制、理解。

好控制的,才是稳定的。

甚至到现在,什么高炉,难道是那种很高的冶炼炉?

对机械的理解就这么浅显,对技术革命的认知就停留在羊吃人、珍妮机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