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七百九十章 正

三国骑砍 第七百九十章 正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是夜,平乐观。

议事大厅里,田信双臂怀抱望着沙盘,这是一座西起葱岭东到瀛洲,南北囊括了北冰洋、南洋岛域。

如果没有意外,现在岭南已经开始战争动员,将以横海军为前锋,沿着交州海湾向南直趋各岛。今后半年的时间里,将会在各岛设立据点修建围楼设施。

赶在明年台风期到来前,横海军主力战舰会携带战利品返回南海国;休整三月,再次向南洋进发,输送补给、兵员,然后再把轮番的兵员、战利品带回来。

如此循环,就能从南洋获取源源不绝的奴隶人口、珍贵硬木、各类宝石,地方特产。

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时间细心拓展,南海之利输送岭南,自能加速岭南的开发。

哪怕土质不好,也能通过石灰、鸟粪,南洋岛域焚烧的草木灰进行改良。

需要一千多年世世代代农民含辛茹苦改良、培育的土壤,可以加速到百年以内。

可惜,现在这个计划可能会受到干扰、破坏。

岭南从南洋收获的资源是很丰盛,如果再兜售奢侈品、珍稀物品到江都,就能两头汲取资源,加速岭南的开发、孕育。

不过就现在的岭南,已经不是朝廷可以啃动的。朝廷不向岭南动手还好,若是动手,岭南自会挑起湘州、南中的动乱,令朝廷得不偿失。

所以目前只能放养岭南,任其先发展。

田信目光又移向雒阳、山西之地,不能再拖了,明年秋收前必须拿下山西、雒阳。

山西,不仅仅是河东郡、平阳郡、太原郡,还有雁门郡、代郡、云中郡。只要拿下山西,就能与司马懿的幽云六镇接壤,到时候与司马懿就好谈判了。

河北平原,很适合包饺子。

可怎么才能吃到这个饺子?

这个饺子一口吞到肚子里,河北魏军、关东四州的汉军主力相当于一网打尽。

不对,曹叡不可能硬顶汉军,所以关东汉军不可能去征战河北,哪怕自己进兵包围邺都,关东汉军也不会主动去河北平原。

所以,包饺子合理位置应该就在河东,围绕河东盐池展开。

因此,朝廷断掉关陇的盐路……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北方战事焦点,不在雒阳,不在邺都,就在河东的盐池。不管是河北魏军,还是关东汉军,都会合力进驻河东,堵死自己获取盐池的通道。

以己方的调兵速度,能在关东汉军主力抵达河东之前,横扫赵俨的河东守军,先拿下盐池。这样的话,关东汉军就很难调动起来,会让战事陷入相持阶段,反而不利于统一。

关陇的食盐储备可供军民半年使用,算上夏州各种小盐井,凉州的一些食盐产出,自己食盐能撑到明年夏秋之际。

如果降低民间食盐供给,保留足够的战备食盐,那么军用食盐可以支撑三年。

这已经很宽裕了,只要能撑到明年冬天,就能解决问题。

今年冬季做出全面进攻河东,夺取盐池的姿态,足以迫使河北魏军,让他们追随曹叡加速融入汉军,形成表面的归附、易帜。

那么,明年冬季河北、关东的主要兵力都会集中到河东一带,以抢占地利。

正好,以己方骑军的绝对优势一举断掉归路,围困迫降,那整个北方的战事就算结束。

一年半,解决北方。

这一年半,必须堵住南阳通道,不能让江都的朝廷主力军通过南阳,否则前军、中军、卫军干预中原战场,会破坏自己诱敌、集中到河东郡,包个大饺子的设想。

岭南已经有既定的发展规划,贸然调头北伐江都,有鸡蛋碰石头的嫌疑。

所以这场与朝廷的全面对抗,岭南置身事外即可。

岭南不动,那江东的诸葛瑾、关兴就有理由按兵不动……他们需要防备岭南与贺齐的夹击。这个理由很充分,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江东降臣普遍去了岭南,再加上江东名将贺齐驻军上游,一起夹击,根本不是关兴、诸葛瑾能抵挡的。

江东境内又有三光道信仰流传,江东士兵又早被自己杀破胆魄;而关兴麾下的东府兵精华,又在汉口夜战里被关平赔了大半,现在的东府兵对待自己的态度是复杂的,是可以争取的。

同时,因北方战略更重,自己不可能调关陇军队返回南阳配合岭南方面夹击江都,这个粮食输送损耗太大了,也不利于关陇威慑周边。

所以南方暂时打不起来,田纪守邓城、宛城两座坚城,还是没问题的;武昌的贺齐进攻力量不足,自守也是没问题的。

丞相不会干看着,或许益州的后军、南中军、益州军也会调动,积极参与全局对抗。

后军镇压益州不会轻动,南中军、益州军很有可能跟着丞相出益州,至荆州等待新的部属。所以江都方面的机动兵力有五支,卫军、前军、中军、益州军、南中军,总兵力约在十二万、十三万。

拖到后年,进行全面动员后,这五支军队的规模可以达到二十万。

受限于铠甲储备,真正能参与一线搏杀的甲兵规模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不管今年冬天,还是明年的冬天,江都那里实际参与搏杀的甲兵规模始终在七八万左右。

只是军队的规模越大,携带的补给辎重就越充足,可以打准备更充分的仗。

可征用丁壮人口越多,对农业的破坏、干扰就越大。

所以这一仗打完,荆州、湘州、益州的这些年休养恢复的成果就会倒退,会跟关中、江东持平。

饥荒、疾病肯定会蔓延,第一波损失的,恰恰是这几年出生的婴孩。

江都集结重兵,短期内并无什么好担忧的。

关平、赵累汉口兵败实在是太惨,加上江东归顺……所以朝廷手里并无什么水军力量;目前湘江、长江流域最为活跃的水运力量是北府的,是徐祚旧部。

这意味着老丈人想再打一场襄樊之战,也会缺乏水军优势,无法对北岸发起有效的进攻。

反而己方水军优势,一旦襄樊地区开战,别说襄阳,就是江都一带,都在己方穿插、破坏的范围内。

没有优势水军,那长江这条运输干线对朝廷来说就是死亡线。

大军出征,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借助水运便捷,还要处处提防。

因此江都要跟自己开战,首先要有一支可靠的护航水师。

所以,今年益州方面不会有大的动作,只会乘着目前还未全面对抗,会竭力向江都运输粮食。

等明年,朝廷有了新的,可靠的水师,才敢动手。

田纪、贺齐还有最多一年的时间做战争准备,足以经营出铁通一样的阵地。

特别是田纪,南阳驻留府兵虽说有三分之二迁徙到关中……可他们的铠甲军械依旧留在南阳。

铁甲、皮甲三万余套,足够田纪守住南阳。

思想前后,还是决定先吃河东的大饺子。

就欺负江都目前缺乏战舰,不敢率先翻脸;也吃定了朝廷死抓着盐路不肯放手这一心理。

做出决定,他转身拿到朱漆笔,将沙盘上邓城的邓字抹除,在边上写出一个血色的樊字。

朱漆笔放回,对身边的杜恕说:“发信南阳,改邓城为樊城。樊城,樊笼之城。当年大将军受困于樊,今年亦当如是。另,夺情令先,拜征北护军。”

杜恕当即起草文书,补充说:“公上,令先已改名,为正。”

“郤正?”

田信呢喃一声,点点头:“好名。”

见田信认可,杜恕起草公文里就无郤纂了,只有郤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