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七百八十一章 转移支付

三国骑砍 第七百八十一章 转移支付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漫漫武关道,继观星楼一众人迁移关中之后,每天都有南阳地区变卖家宅、产业的士民向关中迁徙。

李基拄着一条齐眉棍走在前头,拐过山脚见下一处亭社,不由驻步喘息。

他身后,孤寡的嫂子牵着一头驽马,马背两侧的背篓里是两个小女儿,半大的儿子就牵在她手里。

李基当年给嫂夫人一家置办的产业如今也都变卖给了南阳郡府,郡府开具了只在武关道亭驿系统使用的粮票,还有金票。

带着粮票,就能在沿途亭驿换取口粮和住宿;而金票更简单了,拿着不同面值的金票,就能在关中兑换相应的新五铢钱。

金票分发,是由田纪亲自监管、施行的;发出去多少金票,都得汉室朝廷买单。

田信曾答应每年给朝廷六百万新币,今年的六百万还没有调运。

整个南阳原先规划的府兵驻地、屯戍区内的田宅、林地,都已陆续折算由南阳郡府赎买。

这是一笔很庞大的财富,会优先扣除给每年给朝廷进献的六百万新钱。这连续几年的六百万五铢钱,显然无法衡量南阳地区的府兵财富。

朝廷若不支付这笔赎买府兵田宅产业的钱……那也好办,从今后南阳郡的税租里扣除,什么时候还清这笔欠账,就什么时候把南阳的民政、税政交给朝廷。

这已经是最后的底线了,关系府兵家庭的私人财富,容不得商量。

亭驿里,李基主动打水,先给侄儿洗脸洗手,与周围迁移的士民讨论着关中,普遍有着美好的憧憬。

迁移队伍里,以府兵家庭为主,产业由南阳郡守以略低于市价的价格赎买,所以府兵家庭复变轻装赶路。而普通的士人、百姓就倒霉了,他们的田地、宅地根本就卖不上价钱,只能贱卖给南阳郡府。

其他留守士民即便想买,受限于爵位,也无法乘机扩张。

不像府兵,有田氏家族兜底,玩了一个‘转移支付’,即使留守府兵迁徙关中后能保住财富,也给朝廷挖了一个不得不跳的大坑。

普通百姓就算有迁徙关中过好日子的想法,但不容易说服家人一起冒险。

跟随府兵迁移的,主要是士人家庭为主……不管是南阳大族分解来的士人,还是兖豫二州逃难迁移的士人,这些南阳的优质人口自然清楚今后关中意味着什么。

天下各州各郡都有可能在户籍上吃亏,而京畿的户籍绝不会吃亏!

虽说京畿里多有骄横权贵,可法制也是深入基层的,能保证普通市民的各方面权益。

而在地方上……这些都是随机数,来一个励精图治的好官,能过一段好日子;可好官不常有,多是不干人事的庸官。

贪图关中籍贯的好处,以及关中的长远发展,士人家庭积极迁徙。

哪怕一路乞讨跑到关中,也能活出一个人样来。

因此,南阳地区的优质人口就这样大规模流失,并带动了部分普通百姓跟着迁徙。

李基沉默寡言,听着这些迁徙士人的讨论。

这些士人高谈阔论情绪激动,似乎是出游踏青的,不是逃难的。

人离乡贱……这种愁绪也没见几个人有,普遍有一种正在赌命,还极有可能赌赢的喜悦之情。

而这些人讨论的焦点,正是南山。

南阳南阳,山南水北谓之阳;南阳地区,就是南山之南的这片区域。

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南山之北的关中大地,大家都饮南山水,一衣带水啊,理论上南阳也该归入司州才对。

如果能促成南阳并入司州一事,今后天下稳定,再回南阳养老,归葬祖坟不迟。

听着这些人讨论,李基则在忧虑自己的命运。

在岭南杀了太多人不算什么大事,一次清除到位,可以避免以后数百年的仇杀、争执。

问题是自己把周魴给砍了,还是当街拦住车驾砍死那种。

陆议没到岭南之前,这场案件涉及北府旧人复仇杀死江东降将,十分敏感,也就压制不判。

陆议不怕这种棘手的事情,剥夺他的军阶,将他遣返关中。

若不能复起,仅靠手里的金票……也就能置办乡下田宅,生活尚且艰难,更别说成婚、光大门楣。

若是能复起,会有军阶配套的军田、宅院,军阶补助,从此生活无忧,还有出头的机会。这样手里的金票就能做发展资金,做一些生意。

生活艰难,必须牢牢抓住复起的机会。

要出人头地,还要把侄儿送进南山学院,也要给两个侄女找体面人家,不能嫁给乡野粗鄙之人。

就在李基为个人命运、家族命运筹谋的时候,江都大将军府里的关羽将手里的茶壶摔的粉碎。

代表田纪来上表的郭攸之骇的面皮僵硬,如坐针毡,赶紧起身躬身长拜:“大将军息怒!”

“息怒?南阳做事不留余地,孤如何息怒!”

关羽气的哆嗦,喝问:“这是何人的主意?”

郭攸之支支吾吾不敢说,不能说的人,只有那么一个。

整个南阳郡府收购府兵产业花了多少钱?

一亿三千四百万!

也亏田纪敢开口,北府代朝廷支付,能拿出这么多新五铢钱?

肯定拿不出,那怎么解决?

还不是拿关中的宅地、田产或物品、粮食抵扣金票,估计能抵消九成!

“关中之土,是大汉的疆土,不是北府的!也不是他的!是司州的,是大汉司州的疆土!”

关羽指着郭攸之:“休想得逞!我只认三千万钱!”

见郭攸之还是一张愁苦的脸,不敢拿主意,也没授权拿主意。

关羽不由更气,有点想砍掉郭攸之。

抬手挥下:“且退下,此事我遣人去南阳跟着征北将军好好算一算账目!”

“喏。”

郭攸之如蒙大赦,赶快施礼告退。

裴俊瞥着郭攸之离去的背影,眨动眼睛思索模样。

关羽气呼呼落座,抬手抚胸似乎想把气捋顺,见裴俊模样就问:“奉先何故如此模样?”

“公上,郭攸之八面玲珑之人,如今怎会突受田征北刁难?”

裴俊说着微微欠身:“田征北器量颇大,有容人之量。臣以为,其中或许有一番内情。”

“不必理他,将此公文移交尚书台,看看我这三千万能否在年内凑齐。”

关羽说着将田纪的公文奏折捏起递给裴俊,赔三千万新五铢钱……朝廷无能为力;可若是三千万的等价物,还是不难的。

随着新五铢钱流通,朝廷也重新规定了金价。

依旧原来的汇率,一金等于一万钱。

北府答应给朝廷每年进献的五铢钱,再算上三年,这就可以抵消一千八百万,缺额也就一千二百万。

这一千二百万,等于额外给北府的钱……算是很给面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