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七百四十八章 钱窝

三国骑砍 第七百四十八章 钱窝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都,少府衙署。

年初大朝会以来,杨少府就闷闷不乐,就跟始终没钱花的皇帝一样,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

直到某一日中午,李严、廖立一起来拜访时,顿时让杨少府鼓起了精神。

“公务?”他翻阅两人的拜帖,难以置信:“如今能有什么公务?”

心情又有些阴翳的他挥挥手,属吏不敢多言,紧跟着去迎接李严、廖立。

毕竟是公务,迎接二人到正厅,一同落座。

杨少府一脸的委屈、狐疑:“正方兄,此来有何公干需小弟效劳?”

“不敢,是为变卖产业来此缴税而已。”

李严手里捧着的狭长的木匣,上前放到桌子上,推过去,才后退两步坐在左手第一的太师椅上:“此去关中任职,可谓千里迢迢。我唯有一子又在南阳奉公。父子俱在远地,又非江都尹籍贯,江都产业实属不便,有意变卖。”

杨少府看向李严的目光不由有些同情、惋惜……虽然自己没什么钱,自己的全部家产可能还不如李严的百分之一,可这些产业在李严手里,总好过在别人手里。

李严握着这些产业,自己不缺好酒……几十钱买一瓶好酒,酒下肚,瓶子卖个二三百钱也是很正常的。

酒瓶质量肯定有误差,有的酒瓶品相极好,买酒就跟抽奖一样。作为李严的朋友,肯定能买到好酒好瓶子。

本想劝李严,可又觉得这是在揭李严的伤疤。

跟李严、廖立比起来,自己终究还算个器量宽厚的好人,若因这么点小事引的李严记恨,岂不是很亏?

杨少府欲言又止的惋惜模样,让李严情绪更低落了三分。

廖立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就听杨少府询问:“莫非是公渊兄要购买李家产业?”

见杨少府那明亮亮的小眼睛,廖立大概能猜到这位在想什么,当即回答:“廖某家贫,焉有财力置办产业?实不相瞒,受陈公信赖,使愚兄兼顾陈太子夏侯殿下启蒙之事。故,今番是代夏侯殿下前来。”

“哦,原来如此。”

杨仪说着露出笑容,翻阅李严木匣里的地契、产业、雇工、奴仆的契约,还有一个总体的估值。李严的酒坊、陶瓷坊、茶庄、奴仆雇工,总估价在一千二百万钱,比市价略低一点。

李严的雇工要么是江东移交过来的,要么是李严的奴仆释放而来的,都签订了如同终身的契约。

这次交易,总价值一千二百万,夏侯平分三年缴清。

现在就是来少府衙署报税的,按照三十税一的交易税,要缴纳四十万的交易税。

自己全部的家产……还不到李严这次税款的一半。

杨少府心中念叨,又有些遗憾,遗憾就写在脸上。

督促江都公卿百官、勋戚交易产业时缴税,是他们三个人本要推动的政策;政策是通过了,可李严却被赶出了朝堂。

没什么理由,就是大将军觉得李严文武双全,更应该去建设西京、东都所在的司州。

分期三年缴清……按着现在的盈利,以及新钱的不断推广、流通,三年后怎么也能挣个千万钱,甚至更多。

新钱刚出来,与旧钱三兑一,会让新钱有一定程度的增值;等三年后更多的新钱流通,到时候的两枚新钱,大概也就能有现在一枚的实际购买力。

换言之,李严这里的三年分期付款,等于把下金蛋的母鸡借给了对方。

越看,杨仪越觉得心里酸兮兮的。

按着这封李严、廖立拟定的交易书契,夏侯平要在今年、明年、后年的年底分次偿还这一千二百万,却又没有规定每次偿还的具体数额。

甚至这四十万的税款也没有详细标注由谁来支付,恐怕也是李严先拿家资顶上来。

几乎等同于白送……不对,这是很大的一桩买卖,可惜自己没有没钱参与。

杨仪心情越发的复杂,安排属吏负责书写交易过户的证明文书,自己则与李严、廖立到了偏厅用茶。

心中越想越是郁闷,又为李严、自己感到不值:“我等忧虑国家,不想却成江都笑资。实在是可叹,可笑。”

长吁短叹,杨仪以宽袖遮脸擦拭眼角。心情复杂,渐渐把事情看明白了,有些感动的成分:“江都乃天下最繁华之所在,大司农主管商税,本与我无干系。只是处处产业皆使用草木、皮革、丝麻、盐铁,此皆大汉国土所产,平日税收与我少府衙署无关。可这产业交易,涉及国土资源,我少府衙署理应征税。”

商税是大司农府收的,这是国家财政的一部分。

可工坊、田产之类的产业交易,并没有相关的税务征收条例;而江都这里有浓厚的投资、创业环境,也有公卿、勋戚兼并产业的不良风气。

这种不良风气由来已久,谁都想多占点来钱的生意。

这类产业,在勋戚眼里就是钱窝,谁占着就是谁的,历来勋戚之间为争夺这类钱窝引发的争宠、诬陷、械斗等等之类,实属常见之事。

所以杨仪就有一个产业交易必须到少府衙署过户、公证的计划,草拟了相关的征税条例。

如果这个条例施行,那今后谁兼并产业又不缴税,那么就等于一头撞进了兽网笼套里,在少府衙署、廷尉府、御史台的三方绞杀下,除了三恪之外的家族,都将被绞碎,化为朝廷的资粮。

增加确实可行的征税条例……是符合朝廷开源的本意,大将军自然通过。

可通过后,又担心少府、廷尉、御史台大开杀戒,转手就把主要挥刀子的李严赶走,却把征税积极性高的杨仪留下了。

失去廷尉府的紧密配合后,少府衙署的这个新出台的征税条例……就如同一个笑话。

而现在,即将回关中任职、要展翅高飞的李严,临走却来送自己四十万的税款……如此厚重的心意,自是让杨仪感动。

新的征税条例已经施行,如果李严这里不管不顾直接把产业交易、让渡给夏侯小田平,那朝廷上下有几个人会跳出来说事?

没几个人敢说田信的儿子、大将军的外孙。

但所有人都会笑话少府衙署,笑话他杨仪。

现在好了,李严临走砸出一个四十万钱的大礼包,可谓是鼎力支持他杨少府征收新税,今后他自然能援引此事,向江都商业圈里征收这类产业交易税。

连夏侯小田平、公卿之一的李严之间的交易都要交税,谁还能比这两人地位更高?

杨仪越发看的通透,感动的一塌糊涂。

他这止不住的啜泣哽咽哭泣,李严反倒越看杨仪越觉得这家伙反应虽慢却不是很笨,只觉得顺眼、可信。

像丞相、廖立这样的聪明人,多少有些让他不舒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