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七百一十二章 钱孔之间有大恐怖

三国骑砍 第七百一十二章 钱孔之间有大恐怖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兰台,徐庶与几名御史在此翻阅原始文档,主要是北府光复关陇后搜集到许多汉末长安城内储备的资料,这部分文档记载了董卓、蔡邕执政时期的朝中各类公文、记录。

李傕郭汜之乱,三辅大乱时,这个阶段的公文损毁、遗失严重,但也能看出当时天子、朝廷依旧有诏命关东的措施、影响力。

田信自然不会把宝贵的原始文档移交江都,他移交的是手抄版本。

如果可以,田信也不想移交这部分宝贵的文档……这些文档真的很贵,关系着长安、雒阳这汉室两座都城海量的铜器信息。

再加上吕布奉命挖坟,挖出的金银宝玉更是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

董卓退守贫瘠、衰败的关中,以劣势人力、物力,相持数年后反而能压着关东群雄打,已经说明这些财富有多么强大。

先秦、两汉有逢年过节、遇到什么事情就铸造铜器进行纪念的风俗,一座座宫室更是需要雄伟、金灿灿的铜器进行装饰、镇压风水。

普通五铢钱零碎细小,在民间流通过程中渐渐遗失,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可那么大的宫观铜器,怎么可能说不见就不见了?

哪怕董卓铸造过天下有名的劣钱,可具体为董卓执政操刀的是蔡邕、王允,蔡邕拿主意,王允的尚书台负责执行,劣钱数量并不多,又能消耗多少铜?

铜器不翼而飞?

不可能,所以肯定有个原因,让这些铜器不见了。

这就是徐庶带人常来兰台翻阅文档的原因,兰台是原始文档;东观是手抄后经过重新修编的版本,信息会有删减,或增加一些注解,这跟原始文档没法比。

可关中送来的是手抄版,增减信息绝对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管是出于维护董卓主簿田仪的目的,还是丑化关东群雄……北府送来的手抄本,一定有删减。

徐庶还是选择沉心研究,想从其中寻到蛛丝马迹。

这注定是徒劳的,田信并没有授意删减内容,只是把相关的文档一卷卷的选择隐藏,没有进行誊抄。

誊抄再修改,肯定会留下线索,可如果很多卷宗毁于战火,‘遗失’了呢?

不仅有目的的整卷、整部的隐瞒,还将其他不相干的文档随机抽选……只誊抄抽选出来的这一小部分,真能让江都方面找到线索,那也就认了。

反正这么多年过去,关中又长期被钟繇经营,谁能说清楚究竟还能剩下多少铜器?

田信有目的的阻隔信息,徐庶这里徒劳无功,但也不算无功。

午间用饭时,赵云也来了兰台。目的与徐庶一样,也关心这批铜器的下落。不像徐庶时间自由,赵云每日也就能挤出两三个小时,过来翻阅手抄。

他来时徐庶就在兰台外的走廊下用餐,盘坐在草席,面前小方桌摆着手抄文档、茶水、笔墨,食盒就放在一边。

见徐庶提笔书写,彼此也只是轻轻打个招呼,赵云就入兰台内了。

徐庶目送赵云背影消失,稍稍默然,还是继续书写:“已阅所抄七千三百余卷,未见分毫。因能断定,彼有所察觉,却不知进展如何。此事会移文少府,由少府遣使去查。若抢先一步,虽无千万万,也有其半矣。”

这些铜器本就是帝室财产,少府衙署过问、追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看杨少府肯不肯豁出脸面去查。迅读网

稍作停顿,蘸墨饱满后,又书写:“直百钱、新五铢之别,乃大司农、少府分内之事,公宜与少府杨威公协商议定,以免物价板荡,奸商豪强居中谋利,使上、下两伤。”

这是写给大司农王连的一份信,稍后又给杨仪写信。

怎么处理直百钱与五铢钱的关系……这是个容易让负责人粉身碎骨的问题。

从权限、管辖方面来说,应该由王连、杨仪联合协商解决,由他们拿出几个解决办法,再经过朝廷集议讨论长短优劣,最后由关羽选一个。

所以出了问题,责任大头也不可能在关羽头上,肯定出在少府、大司农两个单位,到时候借某人脑袋一用绝非什么玩笑。

直百钱范围之广,铸造之多,已经成了一个朝廷不愿意面对的信用灾难。

而直百钱最初的铸造、管理者,正是王连为首的这些南阳人。

现在益州豪强手里有大量的直百钱,这都是支持汉军战争时,由官府用直百钱收购物资时支付的……比起强行征收,也就给了贬值最少五十倍的直百钱,起码豪强们还可以安慰自己:毕竟是卖了钱的,不亏。

益州的物资支持了汉军最初的连续征伐,虽有仕途方面开放的名额,可海量直百钱就压在益州豪强的手里。

重新推行五铢钱,意味着益州豪强手里的直百钱最少贬值五十倍,或贬值百倍。

这个倍数很好计算,汉末粮食一石三百个五铢钱;乱世里物价飙升,钱币本就贬值,所以一石粮食折算一千个五铢钱;可用直百钱去买,十枚直百钱就能买。

卖粮食的自然不愿意,所以针对直百钱,物价会几十倍的疯涨……再涨,也追不上直百钱、五铢钱之间百倍的差别。

这是官方交易留到豪强手里的,豪强再通过雇工、购买土地、原料之类的方式,让直百钱流落到民间。

同时官方另一个直百钱的流出大头是……军饷。

这意味着所有的汉军,除了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吏士,其他吏士手里肯定握着积攒的军饷。

这可是卖命钱,如果直百钱彻底崩溃,那……

比起军心来说,恢复正常的货币、经济,也显得很重要;要经济恢复,还是要军心、要豪强之心?

执政的大将军肯定什么都要,那总得有人要倒霉。

直百钱的铸造者、总负责人王连就首当其冲,这么大的责任,已不是王连一个人的脑袋能打平的,最少还得加上一些人的脑袋,才能勉强平息直百钱引发的动荡。

至于铸造足额的直百钱,跟民间通兑,以保证劣质直百钱的信用……抱歉,直百钱铸造的实在是太多了,铸造技术也算不得上乘,真拿巴掌大、铜镜大小的足额直百钱去换鹌鹑蛋大的劣质直百钱,那你有多少足额直百钱,民间就能制造出更多的劣质直百钱。

直百钱因为劣质化,其实是已经当着五铢钱在铸造、使用。

可终究是官府铸造的百倍面额钱币,如果真的跟新发的新五铢钱通兑……

徐庶不敢深想其中的问题,自己作为一个外行人,都感觉到其中有着巨大恐怖。

更别说王连这位专家,现在王连患病,很大程度是惊惧、惶恐使然。

直百钱如果信用崩了,那丞相还怎么稳住益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