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坚

三国骑砍 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坚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曹礼的葬礼匆匆结束,配置给他的王府官吏,连同乐师共三十八人被一起弃市斩首。

配备给曹礼的王府卫士只有三个都伯,等同于汉军、北府的三个队,也就一百五十人,还是轮番当值的卫士。这些卫士依旧隶属于三卫,属于对外执勤性质,因此得以保住性命。

邺城的魏军就简单分为中、外两军,中军有又能分为三支,一支是武卫将军许褚统率的宿卫三军,即武卫、左卫、右卫。

左右卫军最先就出现在魏国兵制里,而非田信首创,田信的宿卫三亲军是近卫、左卫、右卫,还有南阳临时扩编设立番号的左近卫、右近卫。

武卫三军是魏国宿卫禁军,有别于各军;第二支是中军系统的中领军、中护军、中垒军、中坚军,即传统的中军;第三支规模较小,即传统意义上的北军五校,每校二三百人,属于闲散、清贵职务。

魏国的光禄勋只负责郎官和其他事务,不承担宫廷宿卫工作,这跟两汉不同;还有卫尉卿也不再监管宫门,也失去了管理宿卫、京畿治安兵的资格。

所以魏国军制简单明了,相对集权……谁掌握中军,谁的拳头就最大。

理论上,宿卫三军也是归属于中军的,皇帝没有中军系统之外的第二支宫廷卫队。东汉皇帝每次政变从外戚手里夺权,依靠的就是宦官、光禄勋麾下郎官组成的宫廷卫队。

郎官们是储备官员,有卓远见识,有自己的思想,哪怕不足千人……只要武装起来,最不济也能守住宫门,等待变数发生。

理论上,羽林郎、虎贲郎也是郎官,而现在的宿卫工作由宿卫三军负责,自然没必要创建汉室风格强烈的羽林、虎贲二军。

皇帝就是大义所在,皇帝发动政变……没有外戚将军能扛住这股压力,他能扛住,他的部属不见得能齐心、同进退。稍稍有几个向皇帝倒戈,那顷刻间就能攻守易势。

现在邺都,没人质疑自家军制存有隐患,整个大魏的中枢大臣们都围绕着满宠的提议展开讨论。

有人支持满宠,只要打碎马良的名望,那关羽、诸葛亮之间传承权力时,一定会发生不好的事情。目前也如满宠剖析的那样,田豫、马良是没有退路的,他们必须要打出一些战果,否则没法向汉室朝廷,向北府交待。

一个打不了胜仗的人,是没资格坐镇益州的。

即便北府不捣乱,益州、南中也不会信服马良,所以马良必须要独力博取一份军功。

马良,就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比左膀右臂还要重要,是左右腿,没有腿就站不稳,更何谈搏杀?

所以目前马良、田豫必须冒险,那主动权就在大魏,这是很宝贵的主动权,应该抓住机会一击致命,然后等待时间放任事态酝酿、发展。

可也有人反对满宠,理由也是很明确的,就是为了顾虑北府的态度。

己方吞掉中部、东部鲜卑后,在新式马具作用下,实际力量远远比外界估测的要高,高很多。

有新式马具的十万骑士……给两年时间锻造装备,大魏真的能拿出来。

所以多少有点信心跟北府再打一场决战,但这需要时间休养,休养过程中不能刺激北府,如果期间北府向河东地区用兵,那大魏就会很尴尬。

河东、太原形胜之地,若是白白丢掉,那十万铁骑还没成型,就会在北府侵烧下分崩离析;可如果死守,可目前真的有些守不住。

可北府向河东用兵,大魏尴尬,难道北府就不尴尬?

所以北府不会轻易把大魏弄死,这就是宝贵的翻盘机会……因此绝对不能刺激北府,还要示弱,宁肯吃亏,也要麻痹北府,必须让北府放松警惕心。

就这样两种截然相反,又对立的论调出现在魏国中枢团队里。

曹丕可能是精神恍惚很难集中注意力去专注思考问题,只觉得烦躁……偏偏这个事情直接关系胜败,不由心中恼恨满宠。

东边平原镇夏侯楙、西边河东镇赵俨两座防线都没搞事情,怎么就你满宠一天这么多事情?

如果满宠预估错误,非狠狠惩治一顿。

这些边郡将领,还是个酷吏出身的将领,最喜欢的就是夸大敌情,制造紧张气氛,好博取、诓骗更加丰厚的封赏。

可……满宠这个家伙又不傻,怎么可能冒着掉头的风险上奏?

曹丕实在是踌躇犹豫,越是思考越是觉得乏困,分不清哪些是真正重点,哪些是看起来很重要,实际上是骗人的话。

三省重臣争执激烈,现在问谁,都是非黑即白的回答。

没有一个立意超然,格局宽阔的贴心回答。

这种事情也不能问刚到中书省观政的儿子……自己儿子自己理解,曹叡除了长得最好看外还有些小机敏,当个皇帝自然是没问题的。

可缺乏毅力、恒心,做个守成之君尚可,就现在复杂的国际形势,远不是曹叡能应付的。

就国家长远来说,坠马而亡的曹礼如果正常发展、成长,很大可能比曹叡更适合。

作为曹家三代以来长得最好看的男子,曹叡自以为掩饰的很好,可自恋、刚愎、自私、反复无情的性格已渐渐展露。

不止是曹叡,还有其他宗室近支……给曹丕一种宗室已经垮掉的沮丧、挫折感。

这一代人,远不如自己那一代人,自己三兄弟各有所长不说,其他血亲、近支里还有曹昂、曹冲、曹休、曹真这样的国家支柱;再上一代人就更了不起了,远不是第三代人能比拟的。

既然第三代人不堪用,那只好重用第二代人。

抱着这种心态,曹丕集中召见谯王曹林、单父王曹宇、寿张王曹徽,以及所有兄弟都封王,唯一没有封王的中丘公曹茂。

其中曹林是杜夫人与武皇帝的长子,相貌在一众兄弟中实属拔尖,所以很受武皇帝喜爱。其胞弟曹衮酷爱读书,性格与曹植接近,所以曹丕也亲近这对兄弟。

曹宇是曹冲的同母兄弟,在一众兄弟中表现的平平无奇不上不下;曹徽则性格张扬行动力强,喜好兵戈,仿佛第二个曹彰……只是跟曹彰比起来,曹徽不够霸烈。

唯一不封王的,却被曹丕传见的中丘公曹茂就更简单了,这是个性格傲慢、懒散、无礼的人,武皇帝在时就很不受武皇帝喜欢,现在也不受曹丕喜欢。

曹丕也不想见曹茂,这是个很危险的人,不好把握对方的底线,总觉得这家伙不高兴了会突然拔剑当场砍人。

不过也大体能理解曹茂,这是个向往游侠生活的人,只是公侯世家、帝室之家限制了曹茂。

曹茂给他的感觉,其生命意义就是找一个拼命的对象,用命去做一件他眼中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不小心成为对方的拼命目标,还传唤到面前谈话、吃饭,那有可能会发生意外。

不过也不算什么,等曹茂几个孩子渐渐年长,曹茂总能醒悟,换一种处世态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