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六百六十七章 麦

三国骑砍 第六百六十七章 麦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止是魏延需要调动,关羽还要调动文聘、田豫二人。

文聘留在襄阳纯属无用,你让一个南阳人去守襄阳,隔着汉水跟南阳的北府对峙……显然存在一些情理上的问题。

不出问题还好,出了问题,那责任就在自己违背用人原则。

于是文聘移镇江夏,回到熟悉的江夏,担任江夏郡守,将这里马超留下的尾巴收拾干净。

随后轮到田豫,田豫以持节、护匈奴中郎将的身份前往兖州……这是个代表汉室天子,抚慰、指挥南匈奴仆从军的边境将军,常常与度辽将军搭配干活。

五月十七日,田彭祖送父亲田豫离开江都,途径糜城。

荆湘驰道南北纵横,糜城处于驰道十字路口,原本有一座乌扶邑,是一个比较繁华的聚落、市肆,是江都北边的外围第一据点。

现在糜城已开始拆解,自南阳、湘州动员来的三千劳役正在糜城之北,荆山山脚之下为皇后田嫦修筑宫室。

田嫦暂时对庞大、奢华的宫殿群缺乏认知,也没有那么多的想法,所以按着她的要求修筑出来的宫室……更像是豪强的坞堡。

什么复道、楼阁、花园、人工水池、游戏园林统统没有的,只有傍山纵横开挖,周长约在六里的宽阔地基……按着地基修筑而成,赫然就是一座依山建立的军事据点。

田豫、田彭祖父子在此分别时看到施工迹象,不由面面相觑。

按照惯例,太子东宫是没有武库的,可皇后、皇太后的宫室里是有武库的。

以田信的为人,肯定会从南阳、湘州轮番征集守宫卫士,进行府兵模式的轮番当值。又有坚城,还有合法储备的重装军械……那么有所变故,皇后将拥有一支可以迅速投入战斗、镇压的重装军团。

轻装部队除了剿匪还有点用外,对付其他武装唯一可靠的就是重装兵。

装甲力量,就是正义。

皇后的懿旨,在以孝治国的大汉,往往紧急情况下可以代替尚书台的诏书,弥补政变的合法性不足的问题。

如果皇帝没了,皇后成了皇太后,那太后的诏书……影响力更大,盖过尚书台里正规的诏书,也是有例可循的。

一个活着的太后,就是一个合法的诏书印章。

一种引狼入室的想法陆续浮现在这对父子脑海,现在就看皇后支持谁。

是支持母家,还是支持今后的儿子、夫家。

四位长公主,显然都有些出嫁为夫的意思;现在大汉的皇后今后会着重考虑谁家的得失?

应该会是帝室的得失,帝室的得失,就是她的得失。

按着董允、费祎等人的想法,要将汉室内战引申发展为田氏内战……这样能最大程度压制内战爆发的可能性,田氏内战的胜负,并不能直接决定汉室社稷的灭亡,因此后来的汉室忠臣还有回旋的余地。

只是他们的计划失败了,如果是田嫣当皇后,那效果会更好一些。

只要当皇帝的还是先帝血脉,哪怕今后再娶田氏女,再再娶田氏女……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渡过这最初艰难的时刻。此后天下一统,人心思定,都会压制田氏家族。

董允、费祎等人的想法、行为失败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现在一个宫室修筑、守宫卫队都要依靠娘家人的皇后,有一种人身被守宫卫队软禁的嫌疑……这样的皇后,今后即便心里向着汉室夫家,可敢不敢勇敢发声?

事情就是这么奇妙,田豫、田彭祖父子此刻就在思索怎么拆掉另一支田氏的根基。

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只能心中推敲、计算全局,徐徐推动之余,绝对不能跟人商议。知道的人越多,那所有人一起完蛋的可能性就越大。

田豫经过南阳时,恰逢南阳进入双抢时节,可谓是不分男女老少是官是民,都忙的不可开交。

就这段时间,整个南阳的政务是停歇的,所有衙署都是封门停工,官吏都在外面田野上奔波,既有指导百姓收割、抢种,也有计算辖区亩产量、总产量、集体公粮的政务。

除了正规的岗哨、游哨和武库值守外,几乎所有人都在田野,许多等待收割的田垄边上会安排专人结庐而居,以预防兽类踩踏或火灾之类。

展现在田豫面前的除了忙碌的人影外,就剩下光秃秃的田野,或金灿灿等待收割的田野。

双抢时节最为繁忙,但因为冬小麦比水稻早收半个月,所以人力还有个前后调整的机会。

南阳也没有推广湘州、江东的双季稻,没有早稻、晚稻的说法,只有一季稻。

所以主要是抢收冬麦,种植豆类;然后又抢收稻子,种植其他杂粮。

而荆湘驰道路边多是河渠灌溉水系丰富的地区,所以不存在土地轮耕、休耕的现象。

这一路北上,田豫走走停停不时调查,对南阳地区的夏粮收获也有大致认知,不知兖州方面农事生产恢复如何了。不过也多有期待,毕竟马良是第一个吃田信所做麦饼的重臣,对麦子的重要性有足够认知。

兖州气候比之南阳远远不如,仅仅降雨量就没法比。

虽有黄河过境……可引黄河水灌溉两岸,就现在来说有些没必要。

兖州旧有的主粮就是米粟,从产量和充饥效果来说,都不如小麦的适应性广泛。

在兖州推广小麦,是因地制宜的最佳办法。

可想到马氏兄弟与田氏的纠葛,就担心马良意气用事,宁死不吃一口麦,平白惹来灾祸。

不能高估任何一个人的道德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也不能低估任何一个人的脾气。

甚至有可能马良主动推广麦子种植,可下面的官吏为了避免触怒马良,会虚张声势种植小麦……毕竟就兖州的风俗、民风来说,就没有吃麦子的祖传习惯。

麦子,是灾荒应急时才大规模种植的东西,在磨坊出来之前,麦子还不如豆类。

见过了南阳冬麦丰产,若在兖州倍感失望……不敢想象,那自己还能否坚持本心?

以患得患失的心情,田豫带着恩主鲜于辅的骨灰、随身物品、鲜于辅修复后的鎏金盔甲向兖州进发,他还要联系亲家、魏国中书令孙资,好把鲜于辅的一切归还其家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