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六百五十四章 权

三国骑砍 第六百五十四章 权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城南郊,昆明渠北的一片鲜绿原野上,正举行一场盛大的‘二月社’,即二月初举行乡社聚会。

随着冰雪消融,此时也算春暖花开,起码处处浅草萌发,早春绽放的蒲公英已然如繁星点缀。

今年也是田氏家族统治关中第一年,也是最初的开始。

每年的春耕很重要,春耕前的二月社也是很重要的。

聚集此处的除了周围的百姓、府兵家庭外,还有许多休假的府兵吏士。

府兵毕竟是轮番服役,正常情况下只有五分之一的吏士会番上当值。

往年二月社就是乡社聚会,商讨集体事务,以及聚会、交男女朋友、找姻亲对象等等之类的内容。

今岁的二月社,因休息的府兵吏士加入的原因,让二月社聚会时多了一种上下有序的阶层感。这种阶层分离现象始终存在,别说这么大的地域乡里聚会,就是两个家庭聚餐也会有交际层。

只是和原来的不同,原来是长者聚会饮茶,壮年、中年及有影响力的青年旁听,未婚男女相互瞅对象,儿童、少年玩耍春游不同。

这次是北府军吏们成为乡社的话事人,讨论周围的地貌、河流、水利、耕种相关,还有村庄合并、土地规划、交易之类的事情。

关中跟完全放弃管理的豫州不同,豫州的管理阶层是混乱的,是一缸浑浊的水,唯有静置不管,才会渐渐澄净。

豫州牧庞林现在想做什么,都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这才放弃折腾,自己不折腾,也约束了官吏的手脚,不让他们折腾,充分给与百信自我休养、适应的余地。

这种无为而治,是不得已。

而关中不同,有那么多的俘虏要养活,还有那么多名义上的奴隶、汉僮要驱使,使之有事情做,有饭吃;而北府吏士打回关中,正欲大展拳脚建设家乡,自然有极高的行动力和积极性。

虽说人口惆敝与豫州类似,可精气神不同,是有筋骨组织的,恢复速度肯定比豫州要快。

而现在的二月社,就是一场乡社级别的小范围自治会议……就府兵的兵役、百姓的徭役来说,肯定是有服役时间限制的。可役期完成后,府兵、百姓民壮返回原籍,除了农忙时节外,肯定有多余的空闲时间。

官府不方便再次组织他们进行集体劳动,但二月会时的乡社集议,能让北府军吏凭借影响力获取话语权,以及决策能力。

可以籍此制定乡社范围内的工程计划,这些工程肯定方便乡社集体,不论是道路平整,还是河渠支流疏通,或者开发荒废坡地种植林木。

长安本地的乡老虽一同参与聚会,可本身人数少,影响力又不如北府军吏,如今也只能跟着点头。

田信带着妻子佩戴北府流行起来的口罩,还戴着黑纱斗笠,穿的细麻外袍又宽敞,还有一领粗麻半旧褪色的斗篷……一同参与青年之间的活动,对于北府军吏、乡老之间的会议缺乏兴趣。

聚会附近的草滩,女子多在外围与亲近、熟悉的人聚在一起,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心都是青年们竞技、玩乐的场地。

常见的是摔跤,总要选出一个最能摔跤的人,今年摔跤场上都是新面孔,许多单身吏士更是竭力表现,获取乡社内部的勇名、知名度,这样也好脱单。

还有长短兵器竞技场,只是单纯的竞技,这里主要吸引的是本地青少年男子。不仅仅是尚武的原因,主要是长短兵器竞技场的参赛者普遍是积年老兵,或者是军吏,这都是对技击武学有一定了解、掌握的人。

同时连年的战争红利,这些军中十里挑一、百里挑一的豪杰不缺钱,上场比赛挣个高低总喜欢设置彩头。

赌博么,古往今来就是很吸引人的活动,自然聚集了许多本地青壮年、少年来看热闹……只有技击经验浅薄,也没多少积蓄,或不喜赌博的人才会去摔跤场。

此外还有一个田信、关姬围观的蹴鞠场,两人之间立着一杆泛白粗帛遮阳伞,与许多本地孩童、结伴而来的少女观看蹴鞠竞赛。

蹴鞠选手,普遍出身于军吏,此刻都穿着木钉皮靴,宽松四方短裤,以及背心、短袖双层上衣,头上扎着红蓝两色护额巾带,以区别敌我。

蹴鞠是皮革缝合,内部填充鸡鸭鹅羽绒。

不过此刻,蹴鞠在场上被称呼为‘权’,场上赛手争夺‘权’,一脚脚踹出,权在彼此争夺中来回翻滚,直到进入对方的‘命门’为止。

“权!进一权!”

陆延头扎红色护额,一脚把权踹进命门,扭身对着场地边的邓艾大呼,相隔有些远邓艾听不清陆延呼喊,但还是按着规矩将一面红旗插在左侧,右侧是蓝旗。

“那是陆伯言长子陆延字公续,乃公上麾下主簿。”

杨先与姜维才赶来,两人走向其他选手休息区,边走指着场上活跃的选手做介绍:“那是蓝队队长李衡字叔平,出自襄阳士户,乃公上元从旧人,为人宽厚敢言,又诙谐大度。《北府笑谈》就是此公闲暇所记,伯约闲暇时应阅览一番,其中多有公上口语。”

见杨先说的严肃,姜维也是郑重应下。

他是今年天水选拔的两名孝廉之一,与押解贾逵、贾穆的队伍一起抵达长安。

北府笑谈里也有许多围绕田信发生的误会,最为人称道的是许多骂人的黑话。

杨先又指着蓝队主力选手的郤纂说:“此益州刺史郤俭之孙,乃公上侍从,其父今岁迁拜吏部尚书。”

东汉以来就尚书权重,就灵帝时期,三公的公府负责征辟人才,虽然参与政务,但诏书政令出自尚书台。因此,长期担任尚书的卢植,虽然只是官秩六百石的尚书,可卢植就是权重。

如今季汉继重设三恪制度后,进行新一轮官职改革就是尚书台改制,拿走了许多三公、九卿的职权,其中最为权重的就是吏部、兵部、户部。

今后,每一个官秩二百石以上的官员任命文书,都要经过郤揖的签字,这就是吏部尚书的权位、影响力。

今年关陇举的第一批孝廉如何派遣,也归这位吏部尚书裁定。

姜维听着杨先细细讲述,大致也看明白了,场上红蓝两队,实际是两个交际圈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