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六百四十章 转化

三国骑砍 第六百四十章 转化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腊月二十七,田信离开江都返回南阳。

明日,也是皇帝大婚之日,紧赶慢赶总算在章武四年的年尾完成了婚事。

朝中许多事情也迅速落定,这个年关,许多人可以安心畅饮,或与家人过一个平安、稳定的年。

首先是尚书台九人,尚书令黄权;右仆射郭睦、左仆射蒋琬;吏部尚书郤揖、兵部尚书马谡、户部尚书甘述、礼部尚书孟光、刑部尚书许慈、工部尚书刘干。

原来的兵部尚书邓芝改任零陵郡守;户部尚书李朝改任金城郡守;刑部尚书庞宏改任江夏郡守。

三位尚书的升迁途径,已经确定了今后六部尚书的晋升起步点就是郡守;蒋琬由吏部尚书升右仆射,突出了吏部的权重、影响力之大。

朝中权位排序依旧是上公、三师、三公、三孤、九卿、次卿、两千石的尊卑顺序,上公即大将军、丞相、大司马,三位上公没有增置的传统,以三位极限,也是一种习俗。

三师就是太师、太傅、太保三种加官,以体现荣誉、地位为主,这个从先秦时期出现时,就是以三为极限,也没有给田信新开辟位置的余地。

而大汉三公只在开国时期设立了三公,随着糜竺、许靖老死,三公也就成了空位。

因此,这一轮的朝中调整,从高至下,依次是大将军、太师、执宰宋公羽;丞相、太傅、益州牧武乡侯亮;大司马、太保、总督关东四州军兵事的卫公飞。

其下,是仍然空置的三公;再下就是当仁不让的田信了,原来三孤级别的加官太子太保再加官太子太师。换言之,今后田信出游,队伍前面可以分别打太子太保、太子太师的旌旗。

而重要的,唯一竞争对手马良依旧是‘汉太子太傅兖州牧右护军马良’,这就真的足够了。

继关羽、诸葛亮、张飞、田信、马良之后的第六人,就是赵公、并州牧马超。

再下,就是朝中九卿:太常卿秦宓、卫尉卿安南乡侯夏侯兰、宗正卿阳泉侯刘豹;光禄勋显明亭侯向朗、太仆卿郿侯孟达、廷尉卿李严;少府卿杨仪、大司农王连,大鸿胪卿陈震。

三独坐:御史中丞徐庶、江都尹彭羕、司隶校尉空缺。

不可细说的执金吾陈到。

随后是次卿位的重号将军:卫将军当阳乡侯赵云、掌前将军印的荡寇将军商侯关兴、右将军西乡侯张苞,左将军陈仓侯马岱;镇东将军魏延、征北将军田纪、镇南都督李恢、伏波将军士徽、

还有许多重要领军将军属于官秩两千石的郡守级别,却掌握重兵,如虎牙将军谢旌、鹰扬将军罗琼;还有许多不是将军,胜似将军握有实际兵权的重要岗位,比如丞相府司马就是总掌后军、益州军、南中军军吏考核、升迁、委任大权;还有中军四大部督。

如果诸葛亮的丞相府是个小型王国,那么丞相长史就是个小丞相,相府司直就是御史中丞,司马就是大将军、大司马一类的实际考核武官的最高机构。

朝中大致如此,田信在皇帝婚礼前一日离开,准备赶回去与家人一起守岁。

李严送行,与田信并马而行,不见继任的江都尹彭羕出现在送行队伍,李严口吻不满:“公上待彭永年甚厚,却不见此君来送,仆引以为憾。”

“呵呵,正方公何必小题大做?”

田信脸上已经裹了围巾,呼出白气呵呵笑说:“当年先帝使彭永年入我北府担任护军,我亦明白先帝用意,却使此人去编纂《北府战纪》,时人多讥笑彭永年趋炎附势。多赖此君多方走访不辞辛苦,才编好这部书。”

田信看得开,李严看不到田信面容表情,但也能感受到田信语气里的惬意:“正方公,当时彭永年奉先帝深意来我北府,却肯低头去编书,先帝有不满,也是不满我专权,也不满彭永年辜负使命。算起来,是我欠彭永年一个人情,如今这人情正好两清。”

总不能因为彭羕在北府做过护军,就能把彭羕当成自己家臣、追随者、伙伴来看待。

李严已然明了其中的区别,彭羕不是自己人,现在两清了。

点着头,李严又叹:“可恨不能执掌州郡,追随公上尾翼,造福于民。”

对此田信呵呵做笑,直接拆穿:“朝中无人,廷尉实属重责,总不能滥竽充数。数遍天下,除张惠恕外,只有三人适合做这大汉廷尉。不对……还有一人勉强适合,可惜却自误前程。”

廷尉这种专业素养高的职务,既要业务精通,还要有威望、有资历,远比军事主官的要求更高。

李严听了仰头哈哈陪笑,也笑的得意。

论汉律的解释,如今的汉律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两汉汉律,一部分是蜀科,一部分是田信提倡、推动的。

当年一起编纂蜀科的法正、刘巴、伊籍已经病逝,就剩诸葛亮、法正,这两个人都适合执掌廷尉府。

诸葛亮、李严之外,就剩陆议适合担任廷尉卿,陆议有这方面的素养,也有这个威望;另外半个就是潘濬,潘濬纵然选错了路,可论专业,担任廷尉卿也算是绰绰有余。

此外徐庶也适合做这个廷尉卿,不管专业素养还是人脉、影响力,徐庶都够;只是御史中丞是个重要的岗位,不宜轻动。

目前为止,朝中重要岗位缺员,补员的优先考虑重点是专业素养,其次才是资历、功勋、人脉、影响力之类的;否则宁可空着,搭起一个架子,也不会任命主官。

再过十年,下一代人成长起来,朝中岗位必然人才济济,有充足的备选。

也因为田信此番‘五共原则’,朝中旧人之间的竞争会宽松很多。起码,两代人以内,不会出现朝中争位而翻脸的情况。

矛盾自然不会凭空消失,只是将各方竞争公卿之位,改为了旧臣轮班担任公卿,当代降臣继续熬着,等待补位。

将原来的竞争矛盾,转化成了旧臣、降臣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中,田信站旧臣,就这么简单。

李严目前也就适合做廷尉卿,不止是专业对口;也因为李严的产业需要逐步转移。转移了产业,李严才能心满意足离开中枢,去地方上做一做封疆大吏,当一当土皇帝。

就放权来说,先帝愿意放权;关羽不想放权也由不得他;而田信,自然是乐意放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