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

三国骑砍 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一月末,冰雪覆盖关中大地,北府开始第二轮动员汉僮义从。

第一轮动员的义从则解散,发放长书,让他们驱赶猎物返回居住地,随后要在春季前依照百户建制完成聚落重组。

即退出原来的部族,跟随现在的百户一起驻屯。

到夏历二月时,田信会带人巡视关中,为各百户驻屯点划分草场、地界;其中一些百户会进行迁移,将占据适宜灌溉的农耕荒地让出来。

出于保护水土、林木资源的目的,六百个百户据点就是田信规划的上限,会随着开发迁移到山区、丘陵、山谷、河谷及林木密集之地。划分地界,让这些游牧为主的人口靠天吃饭,不要去过渡汲取地力、水资源。

畜牧生产的牛马,将极大丰富关中的农耕畜力。

至于第一轮的围猎,有两头老虎配合驱赶,不仅兽群易驱赶,诸胡也因神秘崇拜而积极参加,即达到了围猎训练军事配合的目的,也初步磨合了汉僮义从。

至于他们名义上是田信奴隶一事……这些人会反感么?

不会,这是对他们的保护。

说的难听了,各地办事的吏员,经手时不欺负这些诸胡俘虏、败者就很不容易了,更不可能积极去改善诸胡俘虏的生活。这些吏员,自己家族发展还来不及呢,怎可能去扶贫诸胡俘虏?

各地吏员第一想做的是在关中新时代里发展自家、家族;然后是自己的仕途;其后是公务要求,最后才是关中籍贯百姓的生活改善诸事。至于扶贫诸胡,公平公正对待……大汉主义从未经历过衰退,吏员、关中百姓甚至北府吏士普遍是傲慢的。

如果不明确处置关中诸胡,那十二万户人口会在今后三十年的时间里消亡殆尽,要么忍不住欺压逃亡出走,要么成为家奴、部曲。

北府在南阳清查部曲、奴籍人口,以征发税租、口赋的方式,逼迫南阳豪强放弃了许多奴役的人口。这些人口是南阳豪强几代人攒下的家业,以关中、中原、南阳本地破产百姓、受灾流民为主。

解除他们的奴籍,授予他们自由身份,是符合舆论大势的。

而这股自由之风,是吹不到诸胡身上的。

捕掠诸胡为奴,隐然是一种时代的正义和呼唤。

如果正常处理诸胡,那么这十二万户人会渐渐消亡,沦为劳动积极性很差,还需要监管的,甚至只服务于私人的劣质劳力。

唯有保护诸胡,才能保证他们积极性的同时逐步吸收,完成同化。

而将他们划归为田信本人的奴隶,那所有事情就暂时都能得到解决。

奴隶就是财富,短期内谁敢欺压、窃取、伤害田信的财富?

诸胡改编为汉僮后,也要执行分户法;每个百户区域内,能供养的牲畜、人口是有限的。因此,田信会根据分户法以户为单位收取税收,繁衍超出的人口,则做迁移处理。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诸胡又不傻,世上哪有主人无缘无故处死牛羊的道理?

不过一口气多了十二万户奴隶,田信需要一个专业的机构来管理这批‘家产’;此前茶庄、铁坊、木坊都是委任官吏管理,造成了一些混淆。

比如委任的官吏是北府编制内的官吏,那么他们管理的产业,是官产,还是私产?

直到三恪制度建立后,这批官吏身份才得到真正落实,以陈公国的官吏,即田信的臣属的身份去管理这些产业,这些产业也就成了私产。

到目前为止,唯一性质不明的是武当的道理学院山长一职;此前是虞翻、虞世方以陈国奉常、夏祭长的身份兼任道理学院的山长,以及兵主庙的主祭。

后来补偿夏侯兰,让夏侯兰担任道理学院的山长,而夏侯兰最大的俸禄来自于汉室朝廷,所以道理学院的成分又有些复杂。

现在不管方方面面,汉室朝廷都准备设立少府一职,那陈公国也有必要设立一个类似少府的机构,以管理公室私产。

归根到底,是北府这个招牌已经镇不住场面,现在需要一个更高级、功能更全面的机构来统合这些组织。

这个机构的设立、名称,都需要在下一轮江都谈判里产生,唯有关羽这里许可,这个机构才能合法存在于汉室朝廷。

这个机构设立之前,有必要先设立管理公室私产的机构。

就在月末时,也因第二批汉僮动员引发的琐碎政务,陆议向田信建议此事。

关中三辅地区,京兆尹由鹰扬将军罗琼兼任,鹰扬二卫就驻屯骊山南北;左冯翊由扬武将军孟兴兼任,扬武二卫驻屯在临晋、蒲坂津一带;右扶风由虎牙将军谢旌兼任,虎牙军三卫驻屯陈仓、五丈原、武功一带,围绕着成国渠、渭水驻屯,以方便种植冬小麦。

动员汉僮仆从军,需要三辅郡守、各军的联合支持,政务压力极大。

如今还忙着统计人口,厘清税务,三辅整个冬季都得不到空闲,还要分出精力协助调转诸胡,政务压力极大。

也缺乏一个中转调度的机构,无法单元对接,所以公文交接存在迟滞、延误,甚至忙里出错,把公文发错位置。

从制度上来说,秦国的内史一职就能承担这一切政务运转,甚至还能兼管三辅。

秦国的内史职务太过权重,分成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这三辅三个辖区。

所以新的机构不可能复兴内史,权柄还要继续细分,一个负责汉僮仆从部队的检阅、集训、征调;一个负责汉僮家庭的征税事宜。

不能让一个人管着军队又管着钱粮,特别是眼皮子底下,更不能松懈,要从开始杜绝这种源头。

田信与陆议骑马游猎于雪原,田信询问:“此事合乎实际,的确不该拖延。只是关陇处处需要人手,我恐无人能担负此任。”

“公上过谦了,如今公上麾下英才济济,何谓无人?”

陆议小胡子油亮精致,爽朗回答:“夏侯靖国沉毅大度,可堪一用。”

田信当即摇头觉得不妥:“如今正是跟朝廷相争之际,靖国兄擢入中枢,必左右为难,无地自处。”

给朝中报功的请封二十一侯表里,夏侯平被田信举为上郡郡守、食邑三百户的昌达亭侯。

陆议略作考虑,又说:“骁骑将军统军威严,可否借来一用?”

田信还是摇头:“我已表为安定郡守,不宜再动。”

陆议所举的夏侯平适合治民理政;马岱长于军略和抚慰诸胡,如何搭伙一起工作,一个管兵役征调,一个管户口税收,三五年里不需要再调整。

见不妥,作为提案发起人,陆议又提议:“公上麾下侍从许文行,谨慎细微,或可一用。另有西府兵白虎营督王平,为人廉勇,行事苛刻,倒也适合目前所用。”

许践字文行,汝南籍贯,当年夷兵营七曲长中的土曲曲长,目前是安远率上校率长。

王平就比较倒霉了,魏延为了增强所部战斗力,临时将轮戍汉中的王平所部拉着走子午道。

田信略略想了想,许践转职管理汉僮的税务,王平负责征调工作,两个崛起于微末的寒门军吏,应该能配合、搭档。

起码,许践不会歧视王平。

至于这个机构,不妨做的复杂一点,可以暂时归入陈国郎中令衙署。

郎中令衙署也要跟着建立,以王平做个奉义中郎将负责汉僮征调,许践可以担任辅翼中郎将负责税租征发。

可谁适合做郎中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