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六百零四章 紧迫

三国骑砍 第六百零四章 紧迫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算是和平兼并魏延所部五千西府兵,这也是做出来给老丈人看的,得给老丈人找一点做事的理由。

魏延虽然配合,可心里自然不高兴。

等他回到少陵塬军营时已到午夜,与郭攸之、傅肜一起开会。

到目前为止,北府兵并无相关调动,也没有派人接收西府兵,根本不怕西府兵逃跑,或抢劫物资后逃跑。

魏延有一种不真实感……一般来说都是杀将夺兵。

自己去跟田信吃了个饭,又全须全尾回到自己军中,难道就因为吃饭时田信被朝廷惹得不高兴,说要夺走自己的军队,自己军队就被夺走了?

是的,有一种荒谬感,自己的军队这点凝聚力都没有么?

有是有,可累了,饿了,一切都受制于人,仰人鼻息而活。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可魏延有一种直觉,等明天田信派人来接受军队时,这支军队会顺利融入北府,哪怕是暂时融入,也会出奇的顺利。

起码,自己面前的郭长史、傅司马跟北府绝大多数军吏是故交、同僚。

作为北府曾经的留守长史、留守司马,郭攸之、傅肜在北府自有人脉、影响力在。

现在一个重新融入北府的机会就摆在面前,不需要他们积极奔走,只要默不作声,就能顺利完成融入。

想明白这些事情,魏延对这场内部会议有些心不在焉,莫名生出一点恼恨,总觉得当年兵制改革创立北府,是田信欺骗了先帝。

府兵制度是一个新的东西,完美的让田信完成军权集中的过渡;过渡的过程中还自己实现了工具生产和粮食、布帛自足。

虽然北府始终不插手军械生产,军械依赖朝廷拨付、战争缴获和维修……看着被朝廷抓住了一条可控的尾巴,可以北府铁匠坊的技术储备,制造军械、铠甲难道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最重要的军饷、军粮都能自我满足,还有军中教育、选士、晋升、外调,从里到外都摆脱了朝廷的控制。

已然是个庞然大物,别说自己这区区五千远道而来的疲兵,就是马超的左军,想吞也就顺手吞了。

毕竟田信曾经是左军副将,与左军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左军的军吏主要来自关陇地区,也天生亲近北府。

魏延不时走神,勉强集中注意力听郭攸之讲述北府击败吴质的过程,以及主要斩获数据,还有战后各方面的安排。

不提斩获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情,现在朝廷唯一能插手进来的就是官员委派。

关陇地区目前初步和后续能受北府控制的郡县很多,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司隶、凉州,还有并州刺史部的上郡、西河郡,算起来也是并入了北府管制范围。

凉州牧马超是老资历的州牧了,汉中王国时期的凉州牧,马超一个关中扶风茂陵人,去当凉州牧,也是很符合官员异地主政的基本要求,没人能挑刺。

而关中都督射援籍贯凉州安定郡,一个凉州人来做关中都督,也是符合基本任用规矩的。

可惜吴质丧心病狂清洗关中大姓,强迫北府出兵以来……关中许多大姓就此凋亡,射援在关陇地区的影响力、人脉算是废了大半。

射援是北地诸谢的同族,是皇甫嵩的女婿,影响范围是很大的;可惜,现在射援已经无法聚合关陇大族,无法为朝廷钳制北府。

所以,射援已经废了,没用了。

一个没用的射援,朝廷也不会力保,所以田信换掉射援,另选一个人来做关中都督,朝廷这里也不会太过反对。

如果射援还有用,朝廷肯定会力保射援,除非田信杀了射援或继续软禁射援,否则无法拿走关中都督一职。

可惜啊可惜,吴质把关中大姓杀的太狠,斩断了射援的人脉,导致田信可以轻易拿下射援,换一个真正的亲信、心腹担任关中都督。

而郡守一级,将获得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弘农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安定郡、天水郡、陇西郡、金城郡、张掖郡、武威郡、西平郡这些大郡、强郡、名郡的控制权。

还有一系列如南安郡、新平郡等曹魏析分、增设的小郡,这些小郡按着田信一贯作风,会并入原来的辖区,直接省略,以节省冗官、编制。

冗官少了,每个郡保底的一个孝廉名额也就没了……可田信不在意这点收买人心的勾当,对此朝廷的态度肯定是复杂的。

各地因为战乱,大郡、名郡被一分为二、为三的例子太多了;为的就是弱化郡守的实力,增强控制力,以及增加当地士族出仕的渠道。

关中一役后,田信将获得十四个郡,以现在田信跟朝廷的关系,肯定不会让朝廷安插人选。

因此,田信将在交州、广州十三郡、湘州五郡、南阳二郡之外,另外得到十四个郡,前后三十二个郡。

这些郡守三五年后,就能向朝中公卿位置发起冲锋,或向其他职位发起挑战,会进一步渗透全局。

至于郡守下一级的县令、县长、陵邑长、道长,以北府的选士、晋升渠道来说,也有足够的军吏转任为地方官吏。

不计算军职功勋的晋升渠道,仅仅这三十二个郡带来的晋升渠道,将不断冲击朝廷格局。

铁打的朝廷流水的公卿,总有一天,三公九卿的岗位会逐步被北府出身、亲近北府的人担任。

郭攸之、傅肜跟宗预吃饭……肯定有吃饭的用意在。

宗预急着吃这顿饭,就是要把许多重要的信息传达给这些老乡,免得他们看不清形势,走错路、说错话。

郭攸之不断讲述,告诉魏延一个很不幸的消息:十四个郡都已被北府、左军瓜分,没有给朝廷插手的余地。

朝廷想要安插人手,就要让出位置,进行一轮对换。

首先是凉州,凉州牧马超,苏则代替宗预担任左护军,随马超返回凉州,兼领金城郡守;马岱兼领陇西郡守,其他如第二秀、杜翼等关中籍贯的将军调任凉州充任郡守。

射援的关中都督被罢免,由田信的近卫少将姜良担任,同时一批凉州籍贯的将军担任关中地区、上郡、西河郡的郡守。

这种关陇二地相互任官的方式……其实跟《三互法》是相互违背的,可现在谁还在意三互法?

只要按着现行的方式发展下去,关陇地区会发生一轮高密度的官民勾结;我管理你家乡,跟你的亲党好好合作,挤压异己分子;你管理我家乡,跟我亲党好好合作,挤压异己分子……不出十年,关陇将经营成铁板,水泼不入。

什么豪强、世家,在这种组合面前,就一句话: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容不下第二个声音……朝廷必须采取手段,从郡守到县令长,朝廷最少要安排三分之一的职位,才能延缓这种事情的发生。

只要拖住,后面还有转机。

可要拿出什么条件?

北府想要什么……宗预没有说,郭攸之猜到也不能说出来,他只负责把最可怕的事情说给魏延,让魏延向朝廷去说,看朝廷怎么处理。

一桩桩的交易,维持整体的和睦,延缓局部的败坏……这就是朝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