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书台

三国骑砍 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书台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晨鼓第三通擂响之际,李严与徐庶至江都尹衙署。

此时,江都北城、南城城内的都亭亭长已开始动员亭卒,征发本都亭青壮逐步封锁各处街道。

许多街道口依旧被栅栏围着……城中有常备栅栏是正常的,夜禁时在暮鼓擂响时,栅栏就会封锁街道口,由本处都亭亭长负责巡夜安排。

也只有城镇才会施行夜禁,正常情况下只有夜里产妇临盆、家里殡丧之类涉及生死、人伦的大事,才能在夜禁时走动。

另有晨钟暮鼓的说法……其实清晨、入夜时,都是钟鼓交替擂响,区别是先后顺序不同。

江都尹衙署前,李严刚一下马,就嘱咐围上来的属吏:“布告北城、南城士民,紧闭门户,不得收藏、隐蔽案犯。若有包庇,以案犯等罪!”

随即迈步登石阶,在衙署台阁门槛前又扭腰转身,对徐庶说:“元直公,麦城、邓城是街坊制度,江都是都亭之制,两者类同,可有较大差异?”

街坊制度最初源自北府府兵军屯时的据点,小的有营坊,大的是部坊;麦城、邓城修筑、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引用了熟悉的街坊制度。

跟都亭制度一样,一个个都亭辖区、一个个街坊辖区都是一个独立的片区,本身就有一道土墙或木墙、栅栏围起来,留两到六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始终设立守门的人。

没有路引,没有担保人,外人就很难进去。

都亭制度汲取了街坊制度的严格一面,所以从治安、防盗方面来看,两者功能一致。

要说区别,那就是街坊的辖区面积更大一点,坊内宅院面积、规格固定,没有超规格的宅院;所以每一个街坊的常住人口数量是稳定的,而多出的面积则是规划的菜地。

每一个街坊的四周有一圈菜地,外围有围栏,菜地与街坊住宅区也有一道栅栏用来隔离小孩、鸡鸭鹅等禽类。

徐庶大概理解李严问这话的意思……因为街坊制度设立之初就留了日常所需的菜地,街坊里的百姓外出的需求较少,减少了许多无谓的流动,可以集中在街坊里从事手工业生产。

同时各个街坊之间,算前来有三四道围墙阻隔,还有两道菜地这么大的空阔区域做隔离带,因此任何企图非法跨越街坊的贼人,都要冒很大的风险。

又因为有菜地满足日常生活,街坊内常住人口固定,突然出现一个生面孔,是很刺眼的事情。

两相对比,江都的各都亭之间就一道墙壁做隔离,又人口流动频繁,看似已经网格化管理,可依旧有太多的破网之鱼。

徐庶不想讨论北府制度的优越性,李严擅长这个,真跟李严讨论,会被李严从各个方面折服。

于是,徐庶略作思索:“正方公言下之意是?”

“别无他意,只是各都亭之间易于贼人奔窜、潜匿。”

李严说着两手比划:“是故,应张大网,逐次搜捕。凡搜捕过的都亭,士民也当紧闭门户不得出入。街道有奔窜者,论罪!”

徐庶稍稍考虑也就轻轻点头,事情必须要快速、干净的完结,不然会牵连许多人。

涉案的人太多了,又是表面上‘前程似锦’的那么一批人,所以在江都城中有各种千奇百怪的人脉。

这些你平时巴结,拥有良好关系的人跑到你家里,你帮他还是揭发他?还是拒之门外?

帮的话,忠义名声是有了,可你绝对会死;拒之门外、或揭发,那么你名声就完了,社会人格会就此死亡。

如果不想牵连更多的人,就按李严说的办,用最苛严的方式把江都城过筛一遍。

大致思路确定后,就等陈到的到来,真正抓人的主力只能是执金吾陈到麾下的缇骑,其他人只能干一点外围工作。

毕竟,抓的是犯案罪官,不是别的什么。

尚书台已成摆设,在李严、陈祗入城见关羽的第一时间,就被关羽派人保护起来。

此刻太阳刚刚升起,尚书仆射郭睦、兵部尚书邓芝联合签字后,关于‘除中护军陈到为假执金吾’的诏书就摆到了黄权面前。

官职升迁有许多说法,如果是陈到加官、兼任‘假执金吾’,那么关羽当时会用加拜、兼领这样的口语,而非‘除官’。除,就是免除现在的职务,去担任新的职务。

毕竟,执金吾、中护军这两个职务叠加在一起,太过于沉重。

黄权硬朗的身影此刻仿佛缩水了一些,他提笔一勾一画签字,脸上看不出喜怒,签字后扭头去看庭院内阳光下明艳绽放的秋日菊花。

郭睦确认无误后,拿了诏书就去找关羽用印,完成最后一道程序。

邓芝却没有走,取来热水和晒干的今年菊花,加入一颗桂圆,几个枸杞和两勺茶粉烹煮茶汤,端一杯给黄权,才说:“黄公,据职下所知,长公主走时,已毁弃橘林馆。若非正方公极力规劝,麦城士民必然奉命砍伐林木。”

“伯苗,这本是一桩好事。”

黄权搅动自己的茶汤,还加了半勺红糖调味,依旧坚持自己的固有看法:“如今纷纷扰扰,意欲为何?还有大将军,为何姑息纵容?”

说着长叹,如果关羽态度鲜明一点,也不会让事情失控发展到眼前这一步。

关羽帮女儿、女婿并表态,天子近臣哪里敢做这些事情?如果关羽明确帮天子近臣谋算此事,长公主又怎么敢这么激烈的抗争?

黄权去过几次橘林馆,也喝过几次田信调制的薄荷水……现在好了,关姬临走前破釜沉舟,让麦城士民捣毁橘林馆,还用两头大象踩踏田信的小花园……简直不敢想象田信回来后的暴怒。

田信对财物、奢侈品没什么概念,这不是钱多钱少能解决的事情。

那可是田信一点点看护、培养起来的小花园,是精神寄托,就这么没了。

以黄权对田信的了解,在天子近臣的性命、小花园之间做个选择,田信很大可能会选择自己的小花园。

说的难听一点,在一百个天子近臣和一百个流民之间,田信有较大可能会选流民。

现在不用选了,小花园没了,妻子、儿子、妹妹被逼着走临沮避难……朝廷必须有所回应。

天子近臣这拨人不可能跑到关中自杀谢罪,那只好由关羽动手。

“嘿……世道。”

黄权唏嘘不已,越发觉得董允这些人在赌博……可赌注的收益、筹码有些不对等,不知道这些人怎么就这么偏执、疯狂,非要这么做。

不过也对,不是人人都那么理智,也不是时时都能理智。

邓芝思索着,也是跟着黄权叹息一声。

他瞥一眼现在依旧沉稳的黄权,推断黄权并不知晓真正的内情,不清楚势态波及范围之大。

现在就是不知道吏部尚书蒋琬、工部尚书李朝是否知情,如果知情不报,被查出来,那尚书台就真的变了。

特别是蒋琬,尚书台改制前是选曹尚书,选曹尚书郎是陈祗,现在陈祗捅出这么大的事情,蒋琬究竟知情多少?

或许蒋琬知情,陈祗知道蒋琬知情……可陈祗敢不敢供述此事?

黄权也在打量沉思的邓芝,身处角度不一样,思考事情的侧重点就不同。

这一轮事变后,尚书台肯定会变……以大将军追求中立、均衡的一贯作风来看,极有可能把邓芝踢出尚书台,外放做个郡守。

以免李严乘胜追击时纠集乡党、亲旧,形成另一股力量。

不同于理想化的廖立,廖立一言不合就敢辞职下野,跑回老家遥控指挥湘州的政务、民生;而李严事业心强烈,能待在中枢,绝不会去地方。

黄权饮茶之际又是一声长叹,邓芝外放,谁能做好兵部尚书一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