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据

三国骑砍 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据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相隔三百步,魏兴自然听不清楚田信在说什么,就见田信提着那张据说能射杀岭南妖鬼的来福弓,朝自己走来。

田信穿过第二道栅栏,这里距离城墙二百步,紧接着是最里头那道栅栏,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

站在上风口,田信隐约能看到城墙垛口晃动的人头,人脸攒动,甚至有的军士还踮脚,或骑在其他袍泽背上把头探出来……满是好奇。

不用想,也知道他们在争着看自己,看自己是不是真的三头六臂,有搬山赶海之能。

魏兴也不例外,但要眯着眼看,风力强劲吹刮尘土,远处天际、山头有白色云彩,更远处是铅色的云。

南山的秋季大霖雨很恐怖,平日也常有降雨,夸张的时候雨云频繁过境,一日能有三场雨。

魏兴只是瞥了一眼可能的雨云,对此并不抱期望,现在还没到大霖雨的时间,就算降雨也是阵雨……甚至黑压压雨云会从头顶飘过,一路闪电闷雷响彻,但不见几滴雨。

气候上的事情,凡人哪能说得准?

只能根据经验判断,不能报以希望。

见左右吏士争相观望田信,魏兴抿了抿沾染尘土的唇,依旧把头缩在垛口,皱眉:“诸君,夏公来此何意?莫非,欲迫降我等?”

“应是如此,听闻夏公神射无双,曾在南山射杀巨鲸。”

一个军吏不清楚:“巨鲸?”

魏兴这时候笑了笑:“巨鲸……我少年时曾在东海见过,此物浮尸海岸,仅其肋骨就有丈余。”

带着一点挥之不去的惆怅、遗憾,魏兴继续观察田信,难道要射杀这些观望的吏士?

如太史慈那样神射,以打击守军士气?

难道对面不知道,守军的真实情况?

这段时间以来,就眼睁睁看着北府兵在外面修筑三道栅栏,城中守军没做一点滋扰。

除了找不到机会下手外,不愿意去打也是原因。

自汉中之战以来,大战连连,其实整个诸夏之地及周围,只有两股势力有发动战争的心情。

一个自然是连战连胜,兼并南匈奴、河西诸胡联军的吴质雍凉军团;关中荒废不假,可草木繁茂,非常适应吴质麾下的游牧部族放牧。

吴质麾下的仆从军也效仿北府营坊、部坊结构,分立大部千户、中部五百户、小部百户,星罗棋布于关中,游牧休养。

只有有草、有水,有冬季避风的棚圈,这些放牧生产的部族就能安稳生活,在吴质引导下渐渐过渡为半耕半牧;有畜力优势,农耕渐渐成为主流时,那么农业带来的充足粮食,将使关中人口急速增长。

可以说是欣欣向荣,效仿北府带来的生产优化,和制度优势,现在的雍凉军队充满了活性……就怕大魏突然舍弃关中,或关中被夺取。

一个光明、璀璨的明天在等待吴质军团,因此战斗意志是真的顽强,他们的战斗,更倾向于保护未来控扼关中的庞大收益、优渥、富足的生活。

边塞的风沙吃多了,现在来到关中,谁都不愿意离开!

另一个有战争主动性的势力不是北府,北府也累了,是鲜卑、东胡,这种战争主动性根植于他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发展为掠夺习俗。

可是呢,吴质雍凉军团有极高的战意不假……可自己麾下的这三千人却没有多少战意。

其中千人是河北的士户出身,另外两千人是商县、上雒征集来的地方兵。

兵力结构就是这样,北府又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风气……指望地方兵跟北府死磕,根本不现实。

而北府又没有杀降的先例,就张辽做下那样的事情,也只是对张辽最后顽隅负抗的部队执行十一抽杀……已经太仁慈了。

作为一个从乱世里走来的二代将军,河北士户可以说是祖孙三代人从黄巾之乱打到了现在,对于战争的残酷性有深刻认知。

如何从战争中保命,这都是祖传的经验……可以指望他们去跟胡虏喋血拼命,却不能指望他们主动去死。

因此,整个城墙上没人去操作弓弩,都争着看田信,不知道他会不会走到城下,然后许诺一个合情合理的劝降条件。

投降……生存么,不可耻。

可惜,田信就驻步一百五十步外,右手戴好指套,调整呼吸,左手持弓去看上雒城各处插着的旗帜。

那么多人头挤在一起,也不知道哪一个是主将,随意射杀没有意义。

哪怕小概率一击致命,第一箭射死主将……也没啥意义,上雒守军就三四千,虽然是坚城,随时都可以吃掉。

拖着不吃,就两个原因,第一是逼迫魏军派遣援军,连续挫败援军,能更深刻的打击、压制魏军全线士气;如果魏军没有成规模、像样子的援军,那么各处据点的魏军见上雒无援失陷,自然会动摇。

第二个原因,就有点可笑了,前锋部队围住上雒,可以猛攻夺取……之所以不打,是留给自己来吃的。

所有人都在提倡、宣扬第一个原因,可田信总觉得第二个原因才是主要的。

不仅仅是讨好自己,更在于不断强化自己的名望,可以最大化威慑敌军,使之震怖、畏惧,不敢反抗。

望着城头旗帜,田信调整呼吸……自己的‘强弓’天赋并非万能,有个极大缺陷。

虽然能在自己射箭的一瞬间调整偏差,使箭能朝着自己瞄着的目标飞去……可没有计算提前量的说法。

即,射固定靶,自己是真的神射手;射击移动靶时,这个提前量需要自己计算,天赋无法校准、纠正。

毕竟,这只是引导箭,加命中的;不是追踪箭。

瞄着城头最大的四方土黄底子,黑色魏字战旗拉弓,这是魏军的军一级战旗,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大纛’。

风中,厚重的纛旗勉强招展,不似其他旗帜猎猎作响。

“哚!”

“嗡嗡~!”

魏兴见田信射箭,与周围吏士下意识缩头,就听七八步外手臂粗的旗杆被一箭击折,纛旗倒在门楼,勉强被托住,没有坠地。

田信的朱漆箭击折旗杆后力道虽减,但还是射中门楼木柱,箭钉入半尺,箭羽急促振荡作响。

“西斯~!”

魏兴抬头,又见田信张弓,又是一声箭矢钉入木板的振荡声,自己的战旗……一面刺绣‘振威将军’的旌旗也被射断旗杆,这个旗杆更脆,当即折断,落在城墙。

面面相觑,魏兴与几个发小、故交互看一眼,都想起了少年时的事情。

辕门射戟。

那时候,他还是温侯吕布的帐中侍从,他既是给吕布喂马、保养盔甲的小侍从,也是吕布的内侄儿。

整个城墙静默无声,就看着一杆又一杆旗帜被射落。

“吴质完了。”

几乎不用想,每一个出现在战场指挥的魏将,只要暴露身份就会被射杀。

哪怕主将存活,战旗被射断,那大军也就乱了。

等田信停下后,魏兴口吻干涩:“我闻陛下与夏公交情深厚,夏公若去信陛下,我等家眷或能保全。”

他看一眼左右,没人第一时间反对,也没人第一时间支持。

一个同样是吕布旧部出身的故交讪讪开口:“夏公信誉名满海内,若能得夏公字据,我等……也就……呃呃,尚有退路,不至于身死破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