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五百零三章 鹿门

三国骑砍 第五百零三章 鹿门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鹿门山,还是散养性质的教学方式。

讲师轮流讲学,前来求学的学生挤在一起听讲,师生关系并不固定,只有主讲跟学生有较为深厚的关系。

这是个老师讲学过程中寻找优质学生,学生听讲时寻找合乎自己理念的老师,是个的相互寻求过程。

邓小满、蒯涛被赵云削职后,短期内回不了武当道理学院,只好来鹿门山听讲。

都是单身,没有养家的负担,缺钱了跑到汉津去打工,攒点钱再来鹿门山听讲,日子倒也过的潇洒。

邓小满又在北府培养军吏的训练中学习过猎户、渔家技艺,不管是山中埋设陷阱,还是捕鱼笼子,都能带着蒯涛一起吃些肉。

北府军吏教育后,只要是个勤快人,就没有被饿死的可能性。

唔,也有乱吃东西把命丢掉的例子。

山中不知年月,某日清晨因夜间降雨,晨雾弥漫。

邓小满、蒯涛两个人结伴入山,搜索战果;捕兽夹、大型陷阱之类的需要工具太多,邓小满采取的是麻线搓编的绳套。

先在一处阳坡灌木丛中找到一个被鹰吃的只剩下皮毛、头、腿,将要风干的兔子,残存的腿还被绳套绑死。

蒯涛遗憾不已,又神色悻悻,这是自己没有检查到,遗漏的兔子。

邓小满也没有说什么,鹿门山周围太多山陵,分开搜索绳套时有所遗漏也正常。

没什么好抱怨的,没人会故意忽视一顿肉餐,这事不能怪蒯涛。

抓了只鲜活山雉,两人当即朝鹿门山赶去,讲师讲课是随缘的,听讲也是随缘的。

因为昨夜降雨,两人回来时见周围只有百多人在活动,不见讲师踪迹,邓小满略有得意,低声:“看吧,我猜就这样,昨夜降雨,上山路滑,山下道路又泥泞,没几人能上山,几位先生自不肯厚此薄彼。”

蒯涛点着头,看到习忠、庞宏在远处树荫下闲聊。

彼此不是很熟,虽说父辈还算熟悉,也仅仅是认识,谈不上交情。真要说交情,要从祖父一辈才有些交情,可历经乱世,乡党情谊早就淡了。

邓小满也看到了这两人,低声询问:“阿涛,太子之名,可是跟庞巨师一样?”

“不甚清楚,我隐约记得庞士元投奔陛下时,习氏一分为二。习文祥兄弟三人与马季常等人追随丞相投奔陛下,另一支则与庞士元友善,投陛下后皆受军职。”

蒯涛低语回答:“刘景升大治荆州以来,时人以军吏为贱业。自公上创立北府以来,军吏复为良吏。”

陈太子田平的平字来源于舅舅关平;于是就有许多传说,一种传说是田信受庞宏、习宏影响,认为庞宏的宏字,是庞统从习宏这里借取的。

习祯的妹妹是庞林的妻子,习祯兄弟三人以参赞、县令、郡守起家;习珍、习宏兄弟则更亲近庞统,似乎是庞统带大的小兄弟。

两个家族很亲近,习珍、习宏追随庞统,由庞统教授才学,也存在这种可能性。

反正鹿门山是庞家的,也是习家的,最多有个客居讲学的司马徽。

当年的司马徽,就如现在的徐元直一样,哪怕是首席主讲,可鹿门山依旧是庞家、习家的。

邓小满有许多好奇,求证一条不知真假的流言,见徐元直这个颍川人从馆舍里走出,就问:“听闻当年庞士元公曾往颍川求学于司马德操公?”

“是有此事,庞士元至时,司马德操正骑在桑树吃桑果,畅谈甚欢。”

蒯涛语气寻常,邓小满听过这个说法,只是有些不敢相信,司马徽竟然会骑在桑树上跟庞统交流。

见徐庶与庞宏、习忠交谈几句返身就回馆舍,两个人互看一眼,就提着鲜活野雉去馆舍。

终究出身北府,一个蒯氏子弟,一个邓氏子弟,族系再偏远,也是大族末裔,两人驻步先与庞宏、习忠打招呼。

庞宏对这两人有些印象,就说:“侍中廖公渊不日将往北府主持军中考核,此次选士两倍于往年,你二人终究是北府旧吏,又无新罪,可往参考。若考中,就学武当,也能省去三餐奔波。”

两个废弃军吏再去参加军吏考核,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以军吏身份去武当求学,三餐有保障,可以专心求学,这几乎是最大的幸福了。

“谢巨师先生提点。”

两人施礼道谢,又一起去馆舍里给徐庶送野雉改善生活。

习忠见两人背影:“巨师,不妨再做等待。朝廷绝不会任由陈公专美于前,必会征集全国学者、雕工于一堂,专司字典编纂。陈国虽富裕,但人力寡少,缩编字典仅限启蒙,也算是量力施为,远远比不得朝廷器量恢弘。”

“不能再等,陈公有所征,我若婉辞,必使外人笑话。”

庞宏耐心回答:“公上做事,谋定而后动。待朝廷凑齐人员、物力着手编录,陈国字典已然畅销郡国矣。”

“话虽如此,可以陈国之力,绝无可能编纂大典、正典,唯有朝廷才有能力召集当世学者。到时候朝廷所征,陈国学士、物力还不得为朝廷所用?此去麦城,纵然有所得,今后必有所失。”

习忠继续规劝,陈国编纂的字典绝对算不得大字典、正字典,唯有大汉朝廷才有这个资格。

陈国哪怕编好字典,汉室朝廷稍作删减补充,那就是大汉的字典,平白为朝廷做了嫁衣。

除非陈国卡死朝廷的印刷渠道,让朝廷即便编纂出字典,也无力大规模印刷,只能以誊抄、石经的方式存留、传播。

可陈国会卡死朝廷的印刷渠道?

陈国不会,很多方面,陈国的先进技术都是乐于分享的。

所以习忠断定陈国不可能独力编纂字典,耗费人力、物力编出的字典,会迅速被汉室朝廷拿走,改头换面,到头来一无所获。

因此最大可能性是陈国与朝廷协力编纂字典……这样主导地位是朝廷的人。

现在急着去麦城加入启蒙字典的编纂团队,固然能积累经验,可今后编纂大字典,绝无可能再跻身于主导地位,会丧失许多文字的解释权。

庞宏担任过一年多的北府主簿,北府机密他几乎都知道,就连田信与曹丕的书信联系,也是他经手整理的。

总的来说庞宏对曹丕没有多大恶感,曹丕即位之初,青徐不稳,曹丕率军巡视到谯郡,期间做了许多抚慰人心的事情。

比如听说庞林妻子习氏抚养孤女的义举,就派人送了一套生活器具、服被,以改善习氏母女的生活状况。

而陈国与汉室的关系早晚会发生变革,特别是如曹丕信里推论的那样,维持目前的状态,对陈国最好,对此田信也是认同的。

天下一统,朝廷内的核心问题就从统一,发展为削藩、强干弱枝、裁军、休养生息,处处都跟陈国的发展相矛盾。

在这个天下一统的前夜,庞宏断定陈国字典肯定会加速编纂,还会卡死印刷技术,赶在大汉字典面世之前,将陈国字典送到各郡各县!

这种话,是不能对习忠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