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议

三国骑砍 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议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气燥热、干旱引发的农业减产、时疫复苏才是关系国家存亡的根本大事。

与此相比,关平、张苞积累功勋反倒是小事,收复几乎沦为无人区、军事戍守区的江夏、武昌,也没有实际的强国意义。

打下这些地方,对荆州民力、物产增长并无实际意义。

若是战争因素导致复苏的时疫扩大,那真的是得不偿失。

这场战争自然无限期延迟,如何处理与东吴的关系成了目前要重新审视的问题。

关羽外出巡视江都城郊的屯田庄,长江四月左右本就是枯水期,水面下降,水流缓慢。

现在遥看江面,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可以从江都码头搭建浮桥通向江都中州,能从江都中州架设浮桥通往油江口。

长江,已经到了可以架设浮桥的地步!

可想而知四周的降雨量如何,降水就是如此,一处少,处处少。

关羽眺望许久,取出田信的回信交付身边幕僚查阅,甘述以荆州治中从事的身份参与这场会议。

“天之道,损之有余而补不足。昔汉水溢涨,我军得天时之利。然天数变化无常,又难预测。就恐今后数载时旱时涝,旱涝交叠而蝗起,兼有时疫忽兴忽灭。应鼓励生产,使士民休养生息,府库充盈,以不变应万变,可存保社稷元气。”

田信回复内容永远这么简单,会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听不听在你,出了事承担责任就好。

暂时停止关平、张苞东征,不算多大事情,内部将校吏士渴望功勋的情绪尚能压制。

可谁能压制数年?

甘述左右观察众人,他虽是关羽所开三府中荆州牧府里的头号副手,可资历与其他人没法比。

汉军连战连捷的底气是关羽荆州军打出来的,这是关羽的荣耀,也是荆州军的荣耀。

之前推动关平东征,就是要延续荆州军的荣耀。

田信虽出身自荆州军,还娶了关姬……可田信始终跟荆州军不同,田信根基在夷兵,在关陇兵。

作为一个身份敏感的人,甘述不得不思考的更全面。

北伐筹够,最显著的赏赐是扬武将军孟达拜为太仆……孟达够格么?

孟达不够格,可他是北府内资历、年纪最大的,在扶风老家,孟达跟田信就隔了个渭水,住的就是这么近。

只要光复关陇,那庞大的马政利益都将握于孟达手中。

正因为孟达不够格当太仆,离不开北府支持,所以马政等于我在北府手中。

推动孟达担任太仆,这换取的是今后北府的马政管理权。

所以这次关平、张苞东征,北府可以退让;为了帮李严积累功勋完成任务,田信还承诺为李严支出麦城积蓄、北府应急军粮。

北府拿到了未来的马政,为了推李严取得高位,所以做出种种退让和支持。

而荆州军是要拿眼前,现存的功勋……这也是北伐时,关平、张苞守卫粮道的报酬。

今年暂时停止东征,那荆州吏士能克制忍耐;如果明后几年都不能发动战争,荆州吏士如何能满意?

所以田信的回书,意思表达明确,也是言行合一,是希望荆州军缓一缓。

可问题就这么摆在面前,关羽能不能驾驭这辆疯狂奔跑的战车?

不能单纯认为荆州吏士贪功、喜欢战争……而是只有在战争里,许多人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许多人才能取得晋升通道,许多人才能吃饱肚子活的有尊严。

而且,这辆战车一旦停止,想要重新跑起来,又要需要新的磨合,效率远不如现在。

可现在时疫爆发,不管是否孙权的手脚,时疫是不管爆发原因的,只要出现,人参与,就会染疫。

甘述不言语,静静等候。

关羽的长史王甫就说:“宋公,陈公见识深远乃当世公认之事,非某一家之言。”

对此关羽抬手抚须不言语便是默认,他此刻胡须虽不见花白,但已不如之前浓黑。

张辽的死亡,吴懿的战死,吴班的叛逃,接连发生的事情对他有些打击。

作为一个固执且骄傲的人,任何违反认知常理的事情,都是一种打击。

王甫又进一步说:“此事上报陛下,陛下亦左右为难。今不若退一步,多做积蓄,即预防明岁旱涝灾害,也为北府积蓄粮秣。”

原计划只是向东把战线推到豫章,并无灭吴的计划。

如果灭吴,那益州方面开始北伐时,荆州方面就缺乏足够的军粮供应。

就汉中、陈仓道的转运条件,益州军北上时还能勉强供应,后期一定要吃荆州方面自武关转运的粮食。

所以孙权不必害怕,汉军第一目标是光复关陇,恢复版图优势。

既然无法灭吴,也无灭吴的心思,不若退一步,求稳,集中资源满足第一目标。

王甫是益州大族出身,益州人真想在朝廷里站稳脚步,只有一条路:恢复关陇。

到那时,荆州人、关中人中的核心成员会随着朝廷迁移到长安或雒阳,没必要扎堆往益州跑,益州人头顶上的大山就被搬开了。

随着统一天下的脚步越来越快,出现的官职空缺也就越来越多,就轮到益州人做人上人了。

虽说头顶还有元从北人、荆州人,关陇人,可肯定能把扬州人、青徐人、河北人压在脚下。

帝国的金字塔里,益州人能处于中层位置。

现在益州人对于战争,也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兴趣。

而王甫从兄弟三人,被益州人称之为三龙,王甫堂弟王士履历比较奇怪。

是一个益州人,却是追随刘备入蜀的益州人,战后论功举为孝廉,如今任职于中军。

帮刘备打下关陇,是益州人迫切需求,甚至比刘备本人还要着急。

从公从私来说,王甫做出了一个关羽预料之中的答复。

关羽又将目光看向同乡小老弟裴俊:“奉先如何看?”

“公上,为国家计较,臣以为国家所重非系东南,实乃关陇。”

裴俊也求稳:“臣以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又善。应使世子与吴使者交谈,迫其割让江夏、武昌二郡。此二郡,于吴人而言实属鸡肋,不能兼得,亦可不费寸功,割来江夏半郡。”

“孙权失德,吏民无治,故**频出。故时疫兴起,久难根除。”

裴俊换一口气,露笑:“我军经营江夏数载,自可厘清阴邪毒瘴疫气,不碍大军东征。否则今后再出征,孙权狗急跳墙,难免会有逆天害民之举。”

问题又回来了,关平到底缺不缺这笔功勋补足资历?

不缺,就凭他是宋公嫡长子,更与田信同袍浴血并肩作战过,关平永远都不缺军事威望。

所以这个选择摆在面前,关羽不需要为私事而为难,可以从公权衡利弊。

甘述做出判断,随着关羽目光移来,甘述起身回答:“宋公,职下附议。”

见此回答,关羽微微颔首夸赞说:“本以为承烈会有出奇之语,不想甘为人后。”

甘述面容平静:“职下投效汉室,所欲乃成汉室大业,而非成自家名望。诸公言之有理,职下又何必饶舌逞能?”

对此关羽深深认可,连连感叹难得。

萧规曹随,萧何难得,曹参也难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