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

三国骑砍 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博望军营,邓艾穿一套新发的北府号衣,只是没有标示番号隶属、军阶高下的负章,肩章。

这件号衣穿在身上,中秋前后的季节里,温暖宜人。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这里北府军各营正在进行晨跑,不管识字不识字,会不会写字,北府吏士都在唱《千字文》。

押韵的篇章才算是文,不押韵,不对仗的则称之为笔,随笔。

押韵的文章,朗朗上口,是可以歌唱的。

就跟小学生运动会一样,晨跑的各营分作三个曲队,经过田信大帐时改为列队阔步前进,格外用力齐呼。

“北府强兵,天下之冠也!”

邓艾听到一名同行的军吏赞叹,他也是默默点头很是认可。

晨跑队列、军纪展现出来的团队素质,证明这样的军队能在战场上完成许多高难度战术。

比如枪阵冲锋,比如交替变阵。

大帐正中天窗下烧着一炉旺盛木炭,五头山羊大小的老虎趴卧在炉边,炉上汤水沸腾弥漫肉香。

边上军吏将昨夜推演的沙盘恢复如初,敌我兵棋放到盒子里。

做完这一切,田信才传见邓艾这些人。

人是会成长的,有变化的。

比如现在的神将关羽、张飞,也是打了三十年烂仗磨炼出来的。

之所以关羽、张飞能成为万人敌,当时神将,原因大概就三个,第一是本身有这个资质、潜力;其次是刘备愿意培养,给他们练手的机会,最后是因为他们活到了现在。

有这样资质的人不少,可活到现在的,还有机会领兵练手的,也就关羽、张飞了。

同样的道理,邓艾只是有这方面的资质,今后能不能成长起来,受太多的因素干扰。

比如这里有没有可供邓艾发挥、锻炼的舞台,邓艾会不会中途夭折等等。

所以,保持平常心即可。

邓艾跟陆议没法比,陆议已经成长定型。

比如田纪,成长潜力就可以跟邓艾作比较。

不是田纪厉害,而是自己厉害,自己说的话,田纪会听,田纪能逐步改掉不好的习性,能保持耐心手不释卷去学习,几乎可以视为吕蒙模板。

不只是田纪,只要是受自己感染的亲兵,都会听从自己的话,改去恶习,积极学习。

自己才能杀多少人?

真正恐怖的是田纪这些人对自己命令的执行效率,起个带头、楷模作用,自己再以身作则,那么军纪想不好都难。

邓艾因为体型高瘦,站在最后一排跟着入帐,就看到五头胖乎乎的半大老虎蜷缩在帐内呼呼大睡。

这些军吏互看一眼,并无多少畏惧表现,跟着李衡来到一侧的沙盘。

邓艾没见过田信,动作慢一拍,与其他七名来降军吏一起施礼:“拜见夏侯。”

“我已听闻宛口之事,司马懿残暴嗜杀,他日两军遭遇,我自会为遇难义士复仇。”

田信说着轻拍沙盘:“宛口以北,魏军如何布置,尔等各抒己见,罗列出来。”

一名叫高琼的军吏最先拱手应下,田信让李衡提铜壶来给众人倒茶,褐红茶汤色泽透亮,这些普遍消瘦的军吏双手捧着小饮,相互低声议论,找出魏军各部的兵棋,摆列在宛口一带。

如果是浑浑噩噩混日子或只顾性命的军吏,才不会关心魏军各部驻防信息。

这两千被打散编入屯田部的吏士,经历了大魏朝廷的遗弃,妻离子散……在汉军这里没受过的罪、苦难,在魏军自己人那里经历了一遍。

这些吏士若还能心平气和为大魏出神入死,才是咄咄怪事。

本就是于禁临走选拔的新锐吏士,几乎可以视为于禁七军中的骨干苗子。

说的庄重一点,于禁当时选走的两千人,最差也是良家子出身,都是有籍贯可查,父祖信息可查,自己有名有姓还有表字的体面人家。

但在魏国严酷的军人投降、逃亡连坐法律之下,这些人不再体面,两年时间里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伏。

现在家室破裂,对曹魏的仇恨,还在田氏、田信之上。

这些军吏相互议论,补充,有条不紊摆列魏军兵棋,邓艾插不上话,也没人理他,只是站在桌子边观察沙盘,回忆自己总结的信息。

宛口一带的军情与汉军侦查的类似,并无明显的差异。

田信也在旁观地图,能不能看懂地图,是中级军吏与低级军吏的根本差距。

自己领着夷兵营向夏侯兰报到时,夏侯兰让自己看地图,何尝不是一道考验?

地图都看不懂,也配当营督?

有一件事情小学生常常忽略……三国武将都是识字的,哪怕王平‘不识字’,也有不错的文化素养。

很显然,自己当时通过了夏侯兰的考验。

摆完兵棋,高琼表示:“下官曾往叶县运输粮秣、器械,也有袍泽往昆阳运输器械,但叶县城小,昆阳只有一座邸阁。自汝南、颍川而来的粮秣、器械,有往尧山调动迹象。”

也有军吏跟着表示:“叶县以西,乃张文远督管之地,不需我等外军涉足。叶县所储粮秣,多有转运尧山迹象。我等怀疑张文远有退守尧山,存依山固守之意。”

高琼也跟着说:“下官系陈留高氏子,曾与乡党相遇,他任职于河内。说河东郡守赵俨集结河东、河内人力,从河内清水口走延津向摩陂所屯之曹洪部卫军输送器械、粮秣。”

清水口是袁绍讨董时驻军地,故名意思,是清水汇入黄河的入河口。

清水口正对着的就是延津,是黄河中游重要的渡口之一。

与延津常常一起出现的官渡,则是鸿沟、汴水之间的渡口,是东西走向的渡口,不是沟通南北的渡口。

河北、中原之间的渡口,主要是延津、濮阳津、高唐津等。

高琼口吻确信:“张文远前军之北,是曹洪卫军。卫军已得三河输运粮秣、器械,自不需要从汝南往北运。故,下官等推论,张文远意欲储粮尧山,欲自置死地。”

说着他拱拱手:“夏侯天下无敌,张文远自度难守宛口完整,应是有意放弃澧水两岸,好集结兵马于尧山,倚仗地势固守。”

宛口长城算什么?

几乎是一捅就破的防线,越是倾注兵力于此,越是容易总崩,很可能打成第二场昆阳之战。

叶县是一座城,可这座城无险可依,修在那里适合收往来客商的关税,却不适合当军城。

自然地,最适合张辽的就是敛众,背依尧山立寨,放一条口子让汉军进场。

只要尧山阵地在,汉军就无法倾巢出动。

这是逼着汉军来打尧山,借山地战的防守优势来消耗汉军锐气,也能很好的保存自身。

粮食、水源稳定,援军又在不远处,张辽有把握守到老死。

这跟田信推演、预料的差不多。

而邓艾则是目瞪口呆,这个陈留人把话都说完了,自己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