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庙

三国骑砍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庙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清楚诸葛恪究竟肩负着什么使命,反正现在肯定办砸了。

诸葛恪只是小事,十万石陈米也是小事,若是三十万石新米,则是大事。

以如今荆湘二州税制,征收三十万石米,大约需要八万户人口,其中一岁税粮十六万石,算上独户、女户、弱户的税收减免,八万户实际能收十四万石左右;余下的则由粮食充抵户调、徭役来抵充。

太多的百姓家里是没有织机的,五铢钱荒废,丁口钱肯定没法正常征收,才改为布帛为主的户调。

百姓想获取布帛缴纳租税,要么用布帛材料、粮食去跟豪强、商人兑换;要么用这些跟官府兑换。

总之,没有织机的百姓,在当下户调税制下是很倒霉的,要遭受粮租、户调、徭役三重剥削之外,还要经历豪强、官府的技术剥削。

稻米又不耐储放,三年以上的陈米很容易生虫、发霉,南方又湿润。

孙权给的十万石陈米,也就今年能吃;如果索要三十万石新米,最少能储放到明年冬季。

三十万石新米,大概是一个宜都郡的一岁收益;宜都郡兵、驻军、官吏也是要吃俸禄的,所以宜都郡也就能挤出一半的数额用在北伐。

也只有人口殷实的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能在今年各拿出三十万石粮食支持北伐,如果还想从南三郡征发粮食,就得用直百钱从豪强、大户身上强买。

不止是南三郡,南阳也是一样,南阳郡从编户这里也就撑死征发十万石粮食,更多的粮食、兵员人口握在南阳豪强手里。

唯有继续动员、维持南阳豪强联军,才能拿到南阳豪强手里的粮食,代价就是承认对方的合法编制,编制就是官帽子,是合法地位。

总的来说,江东若能给三十万石军粮,对北伐一事有决定性作用。

这意味着汉军可以再坚持一个月,一个月的对峙期限内,往往决定着胜败存亡。

诸葛恪甩袖离去后,刘备不以为意笑问:“孙权不能如数纳粮,孝先可愿移镇汉口?”

“为三十万石军粮,臣何惧辛劳,愿往江东登门讨要。”

田信有些纳闷,孙权、潘濬这对组合太过机敏,竟然洞悉了曹丕的贪婪。

曹丕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等待汉军准备充分后北伐,汉中有天险,魏军已经打出心理阴影,很难主动进犯汉中。

汉军主力集结于南阳,魏军更不可能来犯,现在的魏军拿汉军没办法。

拿汉军没办法,拿吴军有的是办法。

江北据点、淮南地,都是吴军的弱点,除非孙权丢弃这些据点,否则就时时刻刻受魏军威胁。

要么孙权老老实实听从曹丕的指示,曹丕可以放任孙权经营淮南地;孙权不是老实人,注定要被曹丕掐着淮南地,遭受要挟。

所以魏军、吴军必须围绕淮南地打一场,等到那个时候汉军是否干预,将直接决定孙权的存亡、吴国的存亡。

外交手段弄来的土地,始终是隐患,魏军、吴军为此打一仗,彼此也就服气了。

孙权、吴国存亡是今后的事情,三十万石军粮是眼前可以随时勒索入库的。

送财童子诸葛恪带来一个好消息,其后刘备又参观武当山下的兵主庙,庙两侧是六位大爷、十三头虎,各有围栏。

常有来此祭拜兵主的板楯蛮、荆蛮、汉军吏士带来新鲜竹子、猎物孝敬这些大爷、渐渐长大的虎群。

每天都有新鲜竹子,又有猎人抓来的竹鼠,反正这种小家伙也是大爷们的祖传点心,田信也就分立几个片区,以多余的竹子圈养竹鼠,当做大爷们的固定点心。

兵主庙规模并不大,只有百多名残疾军士住在这里侍奉兵主,自己开辟田园移植果木,种植蔬菜。

前来祭拜者,多少会带来一些饮食,饮食供桌上留一天后,就会落入这些残疾军士的肚子里。

留在兵主庙的军士都是严重残疾,无法继续耕种,属于被乱世直接淘汰的人。

如果腿脚残疾,还能学习铁匠、木匠技艺,虽影响耕种效率,但也能自己养活自己。

可丢一支胳膊,又不识字,真的是判了死刑,被遗弃实属必然。

刘备见状久久无言,脸上笑容敛去:“孝先从戎以来,置养残兵已有多少?”

“麦城有士七百余人皆在工坊效力,亦有断手、断臂不影响行军的军吏依旧留任军中,此辈负气顽强,多充督军之用。”

田信看着凉棚下得到赐宴的残疾军士,露出一缕笑容,算是问心无愧:“臣已尽心尽力。”

留任残疾的军吏一事,也惹来许多诽议。

认为残疾军吏活跃在军中,不利于军士心态,会让军士恐惧厮杀。

可残疾的军吏真的好用,能活下来的军吏,心灵经受过摧残、砥砺,多数具有酷吏心态。

能吏能做的事情,酷吏都能做;能吏做不成的事情,酷吏只要活着,就会努力去做。

刘备只是长叹一声,随田信走向兵主庙。

兵主雕像身高一丈三尺,不留面目,头戴特色鲜明的牛角盔,佩戴面甲。

庙前有供板楯蛮、荆蛮、汉军吏士、百姓参拜的遮雨凉棚,只是这些竹木凉棚下悬挂了太多的铃铛,或用丝绸,或用皮绳,或用麻线。

除了铃铛,还有悬挂的甲叶、玉片、骨片,或好看的小木雕,刘备还看到一些显目的巴掌大虎皮负章在风中轻轻摇摆。

田信目光也盯着那些虎皮负章,其中有一面是王直的。

凉棚内有十几名蛮人或顿首参拜,或静坐低声说着俚语向兵主祈祷。

兵主有战争、健康、生育、胜利、强壮、冶炼、工艺、弓艺、狩猎、驱兽、庇护蛮夷等神职领域,比太一神更受蛮夷部族喜爱。

刘备与田信走入兵主庙内,庙中只供着头戴牛角盔的蚩尤石像,两侧墙壁摆列一排排木板,木板上是田信誊抄的兵书,左侧是孙子兵法,右侧是尉缭子,都经过标点符号断句。

此刻庙内正有北府休假的军吏誊抄,多带一葫芦清水、炒粟米进来,笔墨、竹简由兵主庙的伤残军士提供,都静默抄录。

不管认识不认识,抄录简体字为主的两部兵法,真的不难。

这些军吏穿戴绢甲,肩章有标志性北府军阶,多是来丹阳乡征北幕府公干时顺道来抄录,有的兼带假期一起休,好一次抄录完成。

刘备看在眼里,不开口询问,也不祭拜蚩尤,只是转了转,就与田信走出兵主庙。

来到左侧围栏,这里刘备才说:“如今只有北府军吏来此抄录?”

“是,余下各军驻地遥远,能来武当者多系营督之上。”

田信说着微微摇头:“臣本想在宛城、襄阳立兵主庙,庞士衡说过犹不及,经典贵在专一。”

“孝先不可急躁,鹿门山非一日而成。”

刘备也是见过鹿门山气象的人,说:“朕欲使虎贲、羽林郎中、中郎来此参拜兵主,研习兵家典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