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骑砍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

三国骑砍 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汉兴郡,源于房陵、西城、上庸三郡整合,这东三郡本是汉中郡的东三县。

因襄樊战役期间刘备在汉中筑坛称王,当时东三郡整合完备,兆头吉利,故名汉兴郡。

八月十二日,上庸城渡口,汉兴郡尉、真乡侯、建信将军申仪在此等待,颇是徘徊。

其兄申耽战死是一件坏事,可也是好事,对整个家族来说是好事。

现在郡守孟达躲在南阳郡军屯不出面,汉兴郡九县由县令长各自为治,反倒有一种另类的和睦。

说是九个县,编户齐民的人口加起来也不到两万户,最少也有一半人口处于隐匿、离散状态,所以汉兴郡是很贫瘠的。

贫瘠就养不了兵,征不来太多钱粮,豪族的武力也相对低很多。

至于汉兴郡豪族险固的地形……没什么用,孟达所部是汉军二流部队,当初从秭归奇袭房陵就已经证明其部山地作战能力。

汉中之战时,刘备更是率领主力部队绕开阳平关,从定军山穿插绕到阳平关后,就那么突然的出现在魏军背后,阳平关天险不攻自破。

何况田信为了赎回申耽首级、汉兴郡战死的士兵付出了很大代价。

现在田信在群山里浪荡一圈要走,申仪及远近豪强都来相送。

刘备筹建羽林、虎贲时已从豪强、军中遗孤子弟中筛选一遍,可谁家都有多余的子弟,多谋一个出路也是好的,跟着田信还能学习文字……简直太赚了。

何止是汉豪强,一些西部深山里的板楯蛮首领也出现在这里。

众人未等多久,就见十余艘小船出现在上游。

申仪引领三十余人上前迎接,田信下船就在岸边一同用饭,与申仪坐在一起说:“昭阳邑地广人稀,有汉水、丹水、湍水、淯水之利,实乃天下膏腴之地。郡中若有山民原迁居昭阳邑定居者,可依麦城户律析分户口授予良田。”

“若是天下大定,平原之地必然富庶,人口滋生快于山地。此时不去,待北伐建功后,恐无余地安置。”

田信也环视四周停下筷子的汉豪强、荆蛮、板楯蛮首领:“麦城至今我只征集千余人为部曲兵士,今后昭阳邑除了邑内徭役外,不会征发兵役。要征,也是我来征部曲。”

一名板楯蛮首领说:“君侯,某有意迁居昭阳邑,可部中生民多依赖山地狩猎而生,不会农耕技艺。”

“这都好说,陛下以武当县为我封邑,我会遣人教授耕种技艺,若实在学不会,可在武当或山都周边山谷生活。”

田信打量这些名为蛮部首领,实际跟汉豪强言语、风俗相近的首领:“我生长于汉中之地,深知山民艰辛。故租税、徭役、兵役之事会秉持公正征发,在此也向诸君担保,若是迁移原野生活不如山中舒适,诸君再迁回山中不迟。我可立石碑为誓,悉听山民自便。”

又有一位荆蛮首领拱手:“我等愿服兵役,所求不多,只望君侯能视我等为麦城旧民。”

“这就是诸君孤陋寡闻了,我以法治民,此法不变,何有新旧之分,我皆一视同仁,不分新旧。”

田信说着一笑:“也不瞒诸君,我心怜山民生计艰辛,又实爱山民果劲。我已有部曲三营,欲以昭阳邑、武当为根基,再征四营部曲。若是诸君愿随我下山屯种,那我将征山民编两营部曲。”

马超在羌氐诸胡中为什么威望高隆,因为能打胜仗,能让这些部落出兵后带着战利品回家。

申仪这时候开口:“君侯,某愿迁宗族、亲党于昭阳邑。”

田信略诧异,就听申仪说:“听闻君侯在汉水北岸筑造新城,申氏愿迁入新城为民。”

《麦城户律》下,连田信的宗族都被析分户口了,其他豪强迁移到麦城,也要按着户律析分大户为小户,户口都析分了,家产也要跟着析分。

依照麦城户律,一个户口合法情况下最多只有三名成年丁壮,是祖孙三代;若孙辈又有成年的,则要剔出去另立一户。

单身的话就是独户,与未成年做户主的弱户、女子当户主的女户一样,是税租减半。

有申仪做表率,许多人即便不迁,也要分出一些旁系迁移到昭阳邑。

山民生活虽贫瘠,可平原上杀的人头滚滚,山民依旧能顽强生存。

申家不一样,申耽战死前时是员乡侯食邑千户,食邑千户是承认了申耽对部曲的控制权;汉兴郡成立,申耽战死后,申仪又受封为员乡侯八百户食邑。

申氏家族一门两侯,食邑一千八百户,从汉兴郡迁移离开后,依旧是生效的。

区别也有,迁到南郡、襄阳郡的话,他们还能带着部曲开荒,建立坞堡,又能继续吃一千八百户的食邑。

迁移到昭阳邑,那申氏家族与部曲亲党都会遭遇《户律》析分,彼此从属关系会淡化。

这种淡化也不算委屈,今后天下平定,朝廷肯定要进行针对性的淡化,服从还好,不服从就会打击。

主动接受淡化,自然会有回报。

田信不可能给他们税率之外更多的优惠,否则这对荆南迁移来的五溪蛮不公平。

维持公正即可,昭阳邑也不需要容纳太多人口,前后凑集三万户即可,再多的话就太过显眼。

不是田信求着这些山民内迁,钱不迁随他们,所以这只是一场简单的会面。

一顿饭吃饱,田信引着三十余名随从继续出发;不能走安逸的汉水,这条路绕的有些远。会翻山越岭走山路,沿途筑水、沮水都有接应点,抵达后乘船即可。

除了田信、虞忠外,余下人都背着背篓,装载生活物资;另有六个人背篓里是六位圆滚滚的大爷。

这些大爷似乎真的很有天赋,自幼就很适应被人照顾的生活。

没心没肺懒洋洋躺在背篓里,看着摇晃的天、树林、山峰,在颠簸中背井离乡。

不止田信喜欢,跟他前来的随从也喜欢照顾这些大爷。

基本上顿顿都是新鲜嫩竹,远近采集到的水果也都是人吃了后,才给这些大爷喂。

沮水上游接应点,李衡等在这里,递交军情奏报:“君侯,张文远已入屯君侯所造宛口大营,贼军侦骑昼伏夜出,已扩散到宛城、新野周边。”

他说着叹息一声:“君侯归期不定,陛下在江陵朝会封赏群臣,可惜君侯不能亲至。”

虞忠怀里抱着个大爷:“我看是叔平没看上热闹才可惜吧?”

李衡嘿嘿笑笑,伸手想去摸虞忠怀里的大爷,不想这位爷扭头所在虞忠怀里,留了个背影。

田信开启漆印,研读这些江陵发来的信息通报:“世有无当兵,岂有无所担当之侯?我欲在武当县修兵主庙,县名不易更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