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25章 退无可退,不如一搏!

李崇带着大军进驻白道后,成功吸引了东面叛军的注意力,使得东面叛军不得不往南边移动。

甚至还派遣精锐游骑组成多支分队,从各个方向突围试图往武川城里面传递消息。

先不管能不能与武川的人一同夹击叛军。

起码也要让武川城内的军民们知道,陛下没有放弃他们,朝廷没有放弃他们,大魏没有放弃他们,帮助他们稳定住军心。

只要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李崇亲自披甲,在亲卫的陪同下,骑马来到前军的军营外查看情况,出了白道后,往武川城的方向便是一望无尽的草原。

这样的地形对擅长骑射打野战的叛军来说,极为有利。

“明日,再往前进军,佯装要强攻,将叛军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李崇所率领的兵力,并非全是骑兵,而是步骑结合,他将精锐步卒大量的调派到前军,让前军突出,骑兵作为机动力量则在两侧随时准备接应,掩护,甚至突袭。

精锐步卒面对骑兵的时候,只要士气不崩盘,结阵迎敌,并不会惧怕骑兵冲锋,甚至还挺克制骑兵的冲锋,因为冲击骑兵比重装步兵要珍贵的多,用冲击骑兵换重装步兵极其划不来。

作为战场上进攻的决定性力量的冲击骑兵,不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消耗上。

只要将敌军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他便可遣人去给囤兵五原的崔暹送去军令,令其迅速北上先解怀朔之围。

解除怀朔之围后,朝廷势大,叛军势弱,便能遣使者去说动一直在观望的柔然人。

届时最理想的情况下,便可三面夹击叛军,一举将叛军击溃,彻底解除六镇的隐患,就算退一万步来说,即便还是打不过四镇叛兵,也能媾和招安不是,总好过现在这种情况。

又过两日。

前军已经彻底出了白道进入到塞北的草原地带,在李崇的军令下突出的很激进。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打窝不放足饵料怎么让鱼儿上钩?

每日回营的斥候源源不断的带来最新消息,李崇则根据收集到的情报,一直站在舆图面前推演叛军的走向,从而来做出应对。

手指指着舆图上所标记的叛军所在位置,李崇极为满意,他的一番调度已经初见成效。

“明日便可遣人快马传消息于季伦,令其北上了。”

坐回案前,李崇提笔便要手书一封亲笔信。

崔暹出了太学后,便进入尚书省担任尚书郎一职。

就是当初张彝长子张始均担任过的职务,专门给高门子弟准备的‘清要职务’,属于是文职。

此番朝廷任命崔暹为抚军将军,品级很高,但却要受李崇节制,说白了就是跟着李崇北上一起来混军功,拿到军功之后再熬个几年,熬点资历出来,便可外放担任刺史之类的实权官职或者是升职成朝廷中的公卿。

让崔暹这种从未踏足过军营的人一上来便担任要职掌兵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

但谁让人家出自博陵崔氏?

早在羊水这道人生的分水岭,就已经跑赢同时代99.9999%的人。

因此,李崇特意派遣心腹、亲卫陪同崔暹北上,又亲笔手书事无巨细,将一切能够考虑到的点都写下来,细细叮嘱。

崔暹这一支奇兵,一旦成功得手,那便是大功一件。

李崇写到一半。

却听见自己大帐外一阵急促慌乱的脚步,很快……一熟悉的身影慌慌张张的跑进大帐内。

此人唤做李智宇,是他早年亲卫的孙子,颇为聪慧,也多次随李崇征战,令李崇极为放心,因此特意派去协助崔暹。

可眼下?

李智宇披头散发,灰头土脸,极为狼狈,身上还有多处伤口。

完了。

李智宇还没开口,李崇便已经猜的**不离十。

“大都督……末将有罪啊!”

李崇连忙起身,来到他身前,追问,“到底发生何事了?”

李智宇面露愧疚,极其痛心的回答道“我军本来按照大都督军令在五原扎下军寨,可三日前,抚军将军得到斥候传回消息说叛军大营空了,抚军将军便下令全军出击,结果此乃叛军贼首破六韩拔陵设的陷阱,行军途中被叛军伏击,我军全军覆没……”

听到这噩耗,李崇差点眼前一黑,胸口积郁了一股邪火,一口老血差点吐了出来。

他愤愤的抓起李智宇,怒斥道,“我不是早就言明,未得我军令大军不可北上吗!你为何不劝阻抚军将军?为何不拦着他!”

李智宇有苦难言,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末将,末将……”

李崇恼怒的将其一把推开,但那股上头的气性过了之后,他又很快平复了情绪。作为一个老将,他也知道他方才那话多有问题,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哪可能完全按照既定规划运行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就是这个道理,但他在崔暹出发前千叮咛万嘱托,觉得会万无一失……

他不应该觉得会万无一失的。

回过头来看着倒在地上狼狈不堪的李智宇,眼中闪过一丝不忍,语气也平缓了许多,“抚军将军呢?”

“崔将军说他无颜面对大都督,此时正在云中。”

“我知道了。”李崇点点头,没死就好,“来人啊,带他下去疗伤。”

他又快步回到舆图面前,看向一直被他所忽略的西面。

“破六韩拔陵……竟被他看穿了我的计策,三日前……”

李崇看着舆图上武川、怀朔两镇之间的距离,又看了自己标记的东面叛军所处的方位。

“不好!”

“来人!快,快传我军令,令前军速速撤退。”

李崇的军令终究还是晚了一步,突出的前军被东面叛军从三个方向合围,他眼里的中军精锐,其实也就比元彧从州郡内临时募集征调的农兵要强上那么一丢丢。

或许在洛阳校场内时,他们可以看旗号便迅速结阵。

可到了真正的战场上,亲眼目睹成千上万的骑兵朝着自己冲杀过来,早就被吓破了胆,哪还有心思结阵不乱?

军阵一旦乱了,被冲击切割,步卒就是骑兵的待宰羔羊,随意宰杀,没有任何反抗能力。

谁跑的快,谁就是前排。

丢盔弃甲,大量的粮草、辎重被叛军所缴获。

叛军原本围困半载,已经粮乏,这次算是李崇作为运输大队长,给叛军送上了最需要的给养,解决了叛军的燃眉之急。

看着前方传回来的军报,李崇面色几度转变,最终也只能看向北方叛军所在的方位,重重的叹了口气。

“竖子不足与谋!令老夫功亏一篑!”

“传我军令,速速撤军!”

李崇连忙率领大军一路撤退回云中,将白道弃守。

回云中后。

李崇召来军中众将欲要商议对策,结果崔暹都来了,临淮王元彧却迟迟不见踪影,最后才得到消息……得知崔暹与李崇兵败后。

元彧便连夜出城,说身体有疾要去洛阳面见陛下。

得知这消息,李崇都气笑了。

显然……

元彧觉得朝廷大军接连吃败仗,武川、怀朔肯定守不住,到时候叛军南下,他第一个就要遭殃。

毕竟李崇等人可以率大军离开,他这个刺史又不能跑。

索性在叛军南下前,找个借口溜之大吉,这刺史谁爱当谁当。

李崇都气笑了。

“云中乃是南下的关键要道,若是云中也丢,汾州、并州、肆州都会面临威胁。”

“然眼下叛军势大,我军需避其锋芒,需留一人在此处镇守,诸君觉得谁最合适??”

众人面面相觑。

这不就是留下来等死么?

最终李崇拍板决定。

“费穆将军,久经沙场,便由你亲率大军坐镇云中,我会上表朝廷,奉你为朔州刺史。”

费穆成了这个倒霉蛋,但他没法拒绝,只能咬牙接下这个任命,还得谢谢李崇呢。

“谢大都督提拔。”

留下两万步骑给费穆,李崇便带着大军一路向东南,前往大魏故都平城,与恒州刺史广阳王元深(也可叫元渊)汇合。

随后又亲自上表说明情况,让崔暹带着公文回洛阳去了。

叛军这边。

原本士气低迷的叛军借助着朝廷这个充电宝和回血包,又重新恢复了状态。

之前大败李叔仁,眼下又接连击败崔暹、李崇大军,更是令崔暹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又缴获了大量的粮草辎重。

士气大振的叛军,当即便围着武川城,不断的在外叫喊,说朝廷平叛大军已经败了的消息。

一开始,武川城内还没当回事。

李崇带大军前来的消息确实已经传入武川城内,可过了大半个月,便再也没有任何消息,聊无音信,再加上叛军推来的那一车车说是中军的首级。

别说城内的军民。

就连镇将张博垚等人都知道……叛军大概率没有骗他们,朝廷的平叛大军应该是真的败了。

武川城内众人士气低迷。

张博垚坐不住,令人将高羽全都给叫到自己府上。

“这几日巡逻队已经杀了近百名扰乱民心者,诸位可有办法?”

短短三两日便杀了近百人。

这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城中民心浮动,杀人都已经震慑不住百姓,一旦百姓们乱了,那么城中士卒也会跟着受到影响。

众人纷纷摇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城中粮草已经见底,最多再坚持二十天,我等便会耗尽城中余粮。”

贺拔胜见状,起身道,“那就弃城向南突围,跟叛军拼了!”

这并不算是一个好办法,只能说是被逼到绝路后,逼不得已的选择。

张博垚也叹了口气,“叛军携击溃朝廷大军之势,士气正盛,又人数众多,我等兵少,强行突围怕是……”

贺拔胜却反驳道,“已经没有余粮,朝廷大军刚刚被击退,短时间也不可能前来救援我等,难道就在这城中等死吗?出城突围还有一线生机。”

这话也有一些道理,但即便是突围出去,也会损失极大,甚至是可能死在突围的过程中。

渐渐开始有不少人同意贺拔胜的提议。

“突围吧!眼下只能突围。”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出城去跟叛军拼了!”

“…………”

独孤信、侯莫陈崇等人的视线停留在高羽的身上,都想看看他会不会提出什么意见。

高羽还真开口了。

“我觉得,强行突围不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