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贤者与少女 > 【小剧场:评论区的生态】

贤者与少女 【小剧场:评论区的生态】

作者:Roy1048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8: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嗯,总算恢复较为稳定的节奏,可以维持两天一更了,所以我再摸一次鱼写个小剧场给大家乐一乐。

诸位可能也注意到了,本书似乎拥有一种吸引......让我们用“有趣”(英文)吧——的读者,的能力。虽然感谢本书的两位版主(以及总是抽风的起点,虽然常常误伤就是了),基本上有不太对味的书评,它们都会及时地人间蒸发。

但是不巧还是有一部分的言论或多或少地进入了我的视野。由于职业病的缘故我总喜欢分析然后归类,而今天工作完成之后一时兴起,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动物世界——啊呸。

人类社会,之,评论区的生态。

大评论家的分类以及亚种篇(附个人吐槽)。

好,鼓掌鼓掌。

那么首先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大评论家的类型——

我将其命名为:量身定做型。

经典言论:

“这里的剧情写得太长了,背景介绍不要放在开头最好放在结尾,主角的名字太长了别人记不住,女主角太少了最好多几个,剧情展开不够紧凑,魔法的描写成分太少,最好按照这样这样开始修改,否则读者不会喜欢,这本书这样写会失败,这样写很让人不舒服。”

嗯,乍看之下是不是很有道理,好像说得头头是道在指出作者的不足在为作者好,对不对。

好那么让我们转换一下概念。

“这本书字太多了,看得让人很累,作者这样写让读者很不舒服。作者应该都去画成漫画,这样看起来才舒服,不这样做读者不会喜欢。”

咦,是不是味道开始不对了呢?

那么再继续转换一下概念。

“这本书虽然有图画,但是台词还是要用文字表达,看起来很不舒服,作者最好能搞出来有配音。不然这本书不会成功,不然这本书读者不会喜欢,会失败。”

(耸肩)嗯,是不是觉得我在扭曲话题。

但是,平心而论,这些真的有区别吗?

每个读者都是不同的人,就算经历过类似的教育,本身的学识和理解能力的不同,看待同样事物的观点也并不一致。

他喜欢后宫,喜欢多女主的。你就很厌恶后宫,厌恶多女主。

他喜欢主角是个魔法师的,你喜欢主角是个剑客的。

他喜欢细腻风景描写的种田文,你喜欢一笔带过的爽快升级文。

这两者之间,有对错,有因为某一个点不符合他或者是你的口味,就会注定失败吗?

没有。

本身网络里头存在这么多个分类,就是因为大家众口难调。这本书你不喜欢不和你口味那你可以去看别的书啊。

“不合我口味,就是错的。你的这里这里,要改,你的这里也要改,你的那里也要改,还有那里也要改。”

这位大爷,还要不要我专门去帮您把这本书给做出来,再精心鞣制牛皮封面,上黄铜书角,然后包装好亲自送到您的面前呢?

不要动不动就把在下那么多位性格丰富多彩的可爱的亲爱的读者老爷们给代表了啊?

您觉得很啰嗦的风景描写,人家觉得很细腻很有画面感很舒服。

您要我改,行啊。

你要我改得完全合您的口味,行啊。

你得给钱不是么?

改得合您口味,那么那些不喜欢了的读者流失的这部分收入您得给我补上不是吗。

要量身定做,那你给钱啊。

“不改我就弃书”

那您就弃啊,祝您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世界不是绕着你转的,亲爱的。你不喜欢这本书,也有别人喜欢。我付出的努力得不到你的肯定,也有别的人肯定。

(这是我称呼这种类型为量身定做型大评论家的原因,他们会提出分明是自己喜好的问题,然后强行上升到读者喜好的高度,甚至于上升到写作本身的高度,攻击我没有资格写书。噢,当然,也有不少这样搞分析的人自己也是作者,肯定的,我是没资格写书,因为我有这么多他们列举出来的错误,例如我这一段话用了这么多个逗号,甚、至、乱、用、顿、号,所以当然,犯了这么些如此致命错误的我,在写作方面是远远不如他们这些完全不会犯错,写出来的书轻而易举就可以举世闻名的,超级作者。

前提是,他们真的写了书(耸肩))

嗯,第一种因为过于常见所以写得有点长了,那么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第二种。

真实世界型大评论家。

这种的话,引用两个确实曾经在我的书评区存在过的书评,各位自行体会。

“真实世界第一次杀人怎么可能是这种反应,作者乱写的吧。”

(对不起啊,我没有杀过人,所以我只能猜着写。能不能请您发表一下您的人生经验呢,最好顺带告诉一下我您最近的派出所还有当地的报警电话——)

“作者这个龙的描写是错误的,参考了鸟类的骨架,真实世界的龙根本不是这样的”

(.......)

(......)

(没想到我的书还有异世界穿越客读者,好荣幸)

“欧洲历史上——”

(可我写的是奇幻)

“真实世界里——”

(可我写的是架空)

嗯~~

emmmm

请各位自行体会。

那么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第三种,这一种和第一种差不多常见,并且两者之间常常会重叠。

这一种,我称之为。

扣帽子型大评论家。

这也是当今的网络社会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相信各位在各种地方都能够见到不少。

正常来说,我们产生观点,是因为看到了某个东西,然后我们因为这个东西开始去推理,去论证,最后确认了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这是有逻辑的人的思考。

而扣帽子型大评论家,其独特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并不是经过推理论证之后才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是先产生了观点,之后围绕着这个观点推理论证只是为了证明它的正确性。

那么以下是我被扣的一个许多看这本书的读者都知道的帽子,及其辩证过程,请各位自行体会。

“这本书很日轻。”(提出论点)

“哪里日轻了?”(反方询问论点来由,为何觉得日轻)

“里头用了的‘少年’‘少女’这样的词汇”(注意,这是他的一开始的观点,也就是说他是‘因为这个’才觉得我的书日轻)

“这不是中文吗你居然可以看出来日轻,你让那些有少年少女词汇的文言文怎么办?”(强力干货反驳)

“不是日轻哪来的这么多废话,只有日轻才会这么多废话台词”(???roy问号,你不是一开始因为有少年少女这些词才觉得是日轻的吗)

“历史很多也台词很多啊,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有很多台词啊,歌剧还是用唱出来的台词表达的呢”(第二次干货反驳)

“你看这个修辞手法,中文哪里有这样用的,很明显是日轻翻译,还是错误的日轻翻译。”(......)

“那这一段英文翻译你要怎么翻译?”

“反正这是错误的,这是日轻。”(破罐子破摔)

嗯~~

给各位看得有点迷糊,容易被带节奏的读者老爷捋一捋。

依然是用转换概念的方式。

一般来说,我们判断一只马,是不是马,要如何判断呢?

如果是专业人士的话,可能会从各种肌肉啊,体格啊,颅骨形状啊,耳朵啊鬃毛啊之类的下手。但我们普通人要判断,当然就是看外观了,对不对。

外观上是只马,我们就觉得它是,然后后面被证明了这其实是一只骡子,我们就“啊——原来是这样”然后改变自己的观点,并且学习相关的知识丰富自己,确保下次不会犯相同的错误,对不对?

那么上面的那段对话,借用一个成语故事,再稍作修改的话,就变成了这样。

“这是一匹马。”(指着一只蛤蟆)

“呃,你为什么觉得是马呢。”

“因为它有明亮的眼睛。”

“因为它有健壮的腿。”

“因为它有这个,因为它有那个。”

像这样的持续转移话题试图证明自己论点的行为,是扣帽子型的特点。他们并不是因为看到了什么东西,而在试图通过辩证来证明正确与否,而是已经得出来观点,在通过辩证,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你问他他为什么觉得是这样,他提出一点,然后被你反驳,他就再提出另一个点。

他并不是因为看到了这个点,才觉得是这样。而是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之后有意地去寻找这些点,用来证明自己。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证实偏见”。

它表现为“忽视一切对自己的言论不利的证据,而只看到那些能够证实自己言论的证据。”

100朵玫瑰里头,有一朵是蓝色的,其他99朵都是红色的。他们就可以得出结论“玫瑰是蓝色的”。

然后以上三种类型,在自己跳出来搞事情,却被封禁了之后。

还会到处去别的地方宣传。

作者为人不敢恭维,作者人品不好,作者脾气不好。

嗯,我能说啥呢。

希望各位学会思考,学会辨别什么是真正通过逻辑思考得出的结论,不要被这些夹杂了个人主观观点的道德绑架所蛊惑,拥有自己的主见吧。

书好不好,自己看。别人说好不一定适合你,别人说不好那也只是他们自己的体会。

罗里巴嗦写了一大堆,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写了啥。

希望这个小剧场各位看得还算乐呵吧。

我猜我大概只是心情不大好,就想写点什么,忙碌起来不那么闲。

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