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吾父嘉靖 > 第76章 乱国奸臣

吾父嘉靖 第76章 乱国奸臣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苑万寿宫。

无逸殿内。

气氛显得格外凝重。

即便是最受圣宠的霜眉,今日也只敢蜷缩着身子,趴在殿门下的门槛上,贴着门框小心翼翼的盯着满殿绯袍。

当朱载壡赶到无逸殿的时候。

只见朝堂中枢该来的人,已经全都到了。

严嵩身后放着一把软凳,却没有如往常一样坐等皇帝升殿,老头子脸色也稍显阴沉。

至于夏邦谟、文明、屠侨等人,亦是紧绷着脸,即便是太子赶至,也不曾有所反应。

倒是吕本、闻渊这些人,神色显得从容些,只是眼里却也同样泛着寒芒。

跨过殿门。

朱载壡也没了往日那般逗弄霜眉的兴头,进到殿内,行至严嵩等人面前。

“严阁老,张阁老,吕阁老。”

严嵩默默的点了点头,颤巍巍的拱手,与张治、吕本两人一并朝着储君行礼。

张治看着学生赶至,见其脸上带着凝重,心知他应该也知道发生的事情了,只能是默默的摇了摇头,示意其莫要慌张。

朱载壡一路走到皇台御座前,属于自己圣前观政的位置。

而他的目光,则是不安的看向内殿方向。

如今出了这等大事。

天知道老道长会发多大的火。

更不知道局势又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在目前斗而不破的前提下,这件事若是真要处理起来,便是个天大的麻烦和难题。

就在满殿之人各怀心思的时候。

一声悠长的铜磬声自内殿传出。

众人为之神色一振,赶忙躬身。

随后便是脚步声,和皇帝那熟悉的诵诗声。

远远的。

皇帝的声音飘入众人耳中。

“生在儒家遇太平。”

“悬缨重滞布衣轻。”

当皇帝穿着那一身轻飘飘道袍出现在众人视线里后。

嘉靖已经是踏着四方步,走到了皇台上。

看着面前的臣子们。

嘉靖面色平静,让人猜不出此刻皇帝心中所思所想。

而他,也念出了这首诗的最后两句。

“谁能世上争名利。”

“臣事玉皇归上清。”

念完后。

嘉靖坐在了御座上。

他的目光投向自己的三位内阁辅臣。

“严阁老,朕自修玄,垂拱而治,欲仿文景行黄老之术,何故琐事多烦忧?”

朱载壡侧目看向老道长。

又是这种明知出了大事,却还是要打着机锋的样子,让人猜不透其用意。

不过如今他也算是明白了一二。

不是不直接了当的说话,而是许多事情就不能一开始说明白了。

若是不留有余地,事情就会直冲着皇帝本人而来。

严嵩则是心中一沉,眉头皱紧:“皇上垂拱,百官揽权,自皇上登极即位二十多年以来,民间多有嘉靖之治一说。文景二帝旧事,多少君王效仿,成一时之治者又有几人?”

“我大明富有四海,中原两京一十三省,文武十万,兵甲百万,黎庶亿兆,一家一日事,天下一日万千事。家事烦忧,国事更甚。”

“皇上清修为国亦为民,臣等掌朝,身居中枢,好似代上天行云布雨于五色土地,地有干旱水患,蝗虫病患,此非天之过,而是臣等施政无能有过。”

这就是严嵩的好。

这就是他能当帝国二十年的首辅原因!

皇帝一首诗,他便将所有的过错都揽在了人臣者身上。

君父在上,无有过错。

此言,自然是引得吕本等人,目露鄙夷,心生讥讽。

嘉靖则是淡淡一笑,两鬓微颤,抿着嘴带着那修长的胡须,扫向在场每一个人。

“纯阳子这首诗,朕最喜前两句。”

“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重滞布衣轻。”

说着话,嘉靖一挥臂,卷起衣袍,手捏着衣角。

“朕虽为皇帝,肩负祖宗社稷,天下苍生。”

“幸有诸卿儒生入仕在朝,朕才可着这粗布道袍一袭。”

这些年在朝为官,本就与严党不合的刑部尚书喻茂坚,立马抬头看了皇帝一眼,心中愠怒暗生。

喻茂坚转而又看向每每都要为皇帝开脱的首辅严嵩。

这位执掌国家刑名之事的六部尚书,当即冷哼一声。

“严阁老!”

“皇上这些年垂拱而治,中枢朝堂,天下各省,一应权责皆付于我等。”

“如今胶州生出这么大的乱子,难道就是一句乃我等人臣者之过,便要遮掩过去了吗!”

这话明着是冲严嵩这个当首辅的人去的。

可暗里,却又是对皇帝表达了不满。

原本玄之又玄的气氛,瞬间变得清冷,殿内锋芒毕露。

喻茂坚这时候又抱起双手,看向皇帝:“皇上,今日中枢接到山东来奏,臣闻之骇然。”

“先有皇上和朝廷信重,委以重任于高拱、杨继盛二人,命其二人操办山东莱州府胶州开海试行一事,兼办检校考成法,可是如今不过月余时日,现在又是如何?”

“胶州四千百姓力夫几乎是原地揭竿而起!”

“皇上,太子,还有朝廷,为便高、杨二人行事,允其拨付粮草,给付工钱。”

“可他二人却是如何做的?”

“克扣钱粮,盘剥百姓,身负皇命,却行此腌臜贪墨之事。”

“兼任检校考成之法,却知法犯法!”

“如今胶州民情如火,而高拱却早早的将莱州知府张祥下狱,于莱州府及胶州行一言堂,目无王法,目无纲常!”

“杨继盛引兵弹压,以致所征百姓,伤亡数百人。”

“此等大恶之事,臣当真是十数年未曾听闻过!”

“皇上圣明,臣请皇上降旨,问罪高拱、杨继盛二人,另从中枢择贤赶赴胶州,安抚民心!”

皇台上。

朱载壡默默的看着喻茂坚这位刑部尚书痛心疾首的弹劾高拱、杨继盛两人,俨然是将高、杨二人说成是那乱国奸臣。

然而,这一次闹出的事情,就如喻茂坚说的一样。

至少明面上看。

应当就是高拱和杨继盛两人,沆瀣一气,依仗着朝廷的信重和放权,在胶州贪墨克扣百姓工钱,然后事发为百姓知晓,矛盾激化。

也应当是两人眼看生出民乱,就调了开海卫所兵马前去镇压闹事百姓。

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朝廷看到的那样。

大军镇压,百姓自然是伤亡数百。

这在如今的朝堂上,那就是最严重恶性的政治事件!

是能毁了无数相关官员的!

殿内,随着喻茂坚这位刑部尚书率先开火。

气氛再次凝重起来。

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朝堂上今年以来,各方所积攒的所有不满,都要在这一次借着胶州民乱一事,彻底爆发。

大明朝嘉靖二十八年的朝堂争斗。

终于是正式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