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吾父嘉靖 > 第71章 为君者仁

吾父嘉靖 第71章 为君者仁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翻纸声沙沙作响。

定园前厅。

朱载壡屏气凝神,一字一句的翻阅着翁万达这位坐镇九边近十年的老臣,今日呈上的治九边疏。

如果抛开所有的成见。

朱载壡必须要承认,翁万达的这份奏疏写的是绝对的好。

仅从当下大明和蒙古的关系,以及未来双方的争斗纠缠去分析,翁万达就写的没有半点错漏,而他甚至列举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

单论这份奏疏。

即便是放在朝堂之上让群臣共议,也必然是能得到认同和支持的。

可正是因此。

正因为翁万达确实毫无半点藏私的将一身本事书写呈治边疏,却是让朱载壡无比难以抉择。

幽幽一声轻叹。

朱载壡发自内心的肯定道:“当今九边,忠勇之士辈出,能臣干吏云起。然,若如少保此番真知灼见,放眼九边百万人,无人能出其右。”

忠臣?

能臣?

这就是如今摆在朱载壡面前的难题。

虽然都是褒义词,可二者之间却又决然不同,其中有着天壤之别。

翁万达对自己的治边疏本就有几分笃定,此刻见储君如此言语。

他亦是面色平静的开口:“自我大明太祖皇帝立国以来,成祖皇帝奉天靖难,五征草原。关外蒙古各部,能者此起彼伏,先有鞑靼,后有瓦剌,今则俺答。各部不同,却皆有窥视我中原汉土之心,属狼子野心,不服王化。”

“臣操事九边近十载,料定今之俺答步步做大,他日必当裹挟大军叩边南下,侵我大明,掠我财货,杀我子民,不可不防。”

这就是有能力人的眼界和对未来的预料。

朱载壡放下手上的治边疏,看向翁万达:“所以少保此篇治边疏,首推修造长城,垒土为基,砖石包裹,大建戍堡,控扼险要。”

翁万达点点头:“蒙古精骑众多,兵势迅速,唯有长城可阻其纵横,亦是因此,自去岁俺答叩边以来,臣上疏朝廷,请拨钱粮,营建长城戍堡。”

“长城阻敌,九边各镇屯田种粮,总督、总兵人等操练兵马,刷新吏治,整饬兵备,严惩贪墨,重聚军心。长城可御敌,然杀敌却需士卒冲锋陷阵。臣所言诸事,皆不可不做。”

“蒙古多良马,擅骑战,来势汹汹,我朝所依仗唯有长城坚墙,兵马军心,亦要大造火器,铁丸破敌,砂砾杀敌,工部、将作监不可为无能辈窃据而尸位其上,须有大能力者居中运筹帷幄,覆我二郎以神兵利器。”

“自孝宗时开中崩坏,九边军粮难解,边军儿郎食不果腹,自是无心与战,闻战必逃。振奋军心,粮草为先,三千里漕运不可有一日中断,漕船不可有一艘沉江,每岁四百万石漕粮不可有半斗漂没!”

“惟修长城、建戍堡、整军备、严操练、惩贪腐、清吏治、炼利器、屯粮草,方可复二祖时,我大明雄风,马踏大漠,驱逐贼寇万里!”

翁万达觉得自己今日之后,大抵就要和高高庙堂诀别,也正因此,说的便有些多,话也有些直。

朱载壡目光如炬的盯着这位已经官居少保的归京边臣。

心中感怀良多。

他将手扣在那道治边疏上,低声询问:“国家文官两万,武将八万,何人可操此军国事?”

翁万达嘴唇一抖,目光有些迷离,缓缓低下头:“臣……不知。”

朱载壡清冷一笑,默默摇头:“少保所言修筑长城戍堡,则需户部、工部、九边巡抚总督一干人等通力协作。整饬兵备、严惩贪墨,又需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兵部、五军都督府齐心。开中制崩坏至今,若要重整积弊,则山西、山东、两淮、浙江等处盐场人事皆需汰撤,两京数省座座衙门、处处宅邸,皆需弹压。而那三千里漕河,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何夕有一船不沉?京畿关辅大仓四百万石粮草,何夕无有硕鼠蠹虫窃食?”

他站起身,手掌压在桌案上。

目光直直的锁住翁万达。

“翁少保,你是在给本宫出难题啊!”

朱载壡笑了。

脸上满是笑意,却无笑声。

修筑万里长城戍堡,朝廷每年就要为此投入数百万两钱粮还有无数人力。

而整饬九边军备,严惩军中贪腐?

从山海关到雁门关,那又是多少勋贵武将、王公大臣、文臣士绅的利益所在?

至于说盐政和漕运,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不是翁万达在给自己出难题,又是什么?

翁万达仰头看向站在面前的储君,此刻心绪已经坦然,他面露笑容:“储君雄心壮志,试行开海不触东南,检校考成,二事圈于一地,必当成事。成事之后,亦必定行之天下,无人可指摘。圣驾巡营京营,命殿下先行,成国公世子朱时泰坐营三千兵马,一经练成,则京营亦可整饬,兵强马壮不过数载时光。九边、国中三两事,何以能难殿下?”

朱载壡眉头一动。

自己要做的事情,所算计的谋划,浅试京营,竟然都被这位刚刚归京的边臣给看穿了。

他不由一笑,侧目斜觎看向桌案上那一份至今未动的辞呈。

“少保今日说,要以少保上辞乞骸骨,免君臣离心,止天家受污。”

朱载壡目光闪烁,字字珠玑。

“可少保若当真辞了这大明的官,恐怕我朱家便要背上一个不仁之名,落得一个苛待功臣之罪!”

翁万达肩头一颤,叩拜在地:“臣不敢。”

朱载壡一挥袖:“少保是不敢,可我大明朝有的是人敢!”

他目光冷冽,语气冰凉:“为君不仁,国家动荡,天下生乱,黎庶哀哀,百官戚戚,百年之后史书又会如何付墨我家?”

“仁义礼智信,儒家圣训,仁字当先,饶是本宫,也不敢忤逆。”

翁万达多了几分疑惑和迷茫。

他抬起头,一知半解的出声:“殿下……?”

朱载壡这时终于是伸出手,将那道辞呈收入手中,没于袖袍内。

“翁少保。”

“今日本宫不光不会废黜了你,还要重重的用你。”

“这道辞呈,本宫先替你收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