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有港来信 > 第 127 章

有港来信 第 127 章

作者:三三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9 23:56: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雪融化是青》在威尼斯电影节第三天首映。

毕竟是艺术总监亲自邀请来的片子,又是从戛纳那儿虎口夺食,主办方给足了红毯排面。早在首映日之前,就有传闻说这个导演那个巨星将会前往观影,无论哪个名字单拎出来,都是家喻户晓如雷贯耳。

威尼斯红毯对前来追星的影迷十分友好,只以一堵半人高的围墙阻挡,只要到得够早,牢牢占据第一排,就能与明星亲切互动。小道消息既然已经传得如此有板有眼,气氛烘托到了这儿,于是首映日当天,不过上午十点,第一排的追星位就已经被瓜分霸占完毕。

中国与意大利时差为七小时,下午四点,首映红毯开始时,国内是晚上十一点。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此时正是洗漱后上床玩手机的休闲时刻,《雪融化是青》顺利攀上热度高峰。

艳红的地毯横贯于电影宫前,与白色古典建筑相得益彰。其实说不上多气势恢宏,甚至比不上国内时尚杂志和电影节的红毯,但因为受到全球影人的瞩目,从礼宾车上下来的前一秒,应隐的心跳还是微微凝了一下,铮的一声,宛如一根琴弦被拨出前奏。

礼宾车由官方赞助商提供,所有嘉宾一视同仁。在数百支摄影枪炮与意大利电视台的直播中,应隐挽着手拿包,从benz的后座俯身而出。

她的裙子太美,淡翠青的抹胸乔其纱,没有用裙撑,是恰到好处的柔软和蓬松。随着落车的动作,她脸颊微侧,脊和颈都婉约俯着,两片蝴蝶骨舒展。大面积的玉色,薄而莹润的肤光。天色暗了,在黑色礼宾车和红毯的衬托下,真如清水菡萏,南国之春。

栗山与她同乘一辆车,绕过了车尾,在她身旁等她,领她入场。

“准备好了吗?”在响彻暮色的快门声中,栗山苍老的嗓音仍然显得无比的清晰。

应隐轻轻地吸气,呼吸回落时,她已经熟练地换上了笑容。@在红毯另一端,意大利知名电视台主持人手持话筒,对着镜头播报:“压轴登上红毯的是《雪融化是青》剧组。女演员应隐,现年三十岁,这是她第二次登上丽都岛的主竞赛舞台。她拥有丰富的国际A类电影节履历,所主演影片曾四次入围各大主竞赛,其中《再见,安吉拉》曾获戛纳金棕榈。这是一位美丽、演技出众而富有魅力的演员,在中国享有盛名,我们期待她的新作。”

在媒体区做了充分时间的亮相和合影后,到了电影宫正门前,应隐走下台阶,来到围挡前。

虽然影展期间整个威尼斯的衣食住行都涨至天价,但还是有不少留学生从欧洲各国赶来,在现场用中文呐喊应隐的名字。见她过来,都不敢置信地尖叫蹦跳起来,骚乱异动甚至引保安警觉。

应隐招手致意,手上叠戴的高珠很多,但套在无名指的婚戒和粉钻存在感丝毫不减。

粉丝将手中海报和签名本都递得很高。应隐接过马克笔,一边熟练地签着,一边闲谈天般地问:“都买票了吗?”

“没有!”因为太激动,本该遗憾的回复听着像很理直气壮。

应隐懵了一瞬,歪过脸,下意识“啊?”了一下。后排小视频捕捉到,传回国内,评论区全是【好可爱!】

粉丝又哭又笑,语无伦次解释道:“首映太难抢了,购票系统就是垃圾。”

应隐笑了一声:“这样,没关系,后面还有场次。”

“隐隐隐隐!看我看我!”有年轻姑娘举起卡片机,要跟她合影。

应隐配合地凑过去看镜头,一时间几个姑娘都挤到景框里。自拍完,几个人不约而地问:“姐夫没陪你走红毯啊?”

应隐继续垂眸签着,闻言一笑,说:“他哪里会走红毯?”

“会啊!”那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喊:“星河奖走得那么好!”

应隐将马克笔还给当中一人,抬抬眼神:“他在里面等我。”

又给一些海外粉丝签了名后,应隐回到红毯上,与剧组主创一起接受了电视台的简短采访。聊的都是套话,比如再次来到威尼斯感受如何,对电影节有什么展望。应隐回得一如既往的得体。

她在海外还没有那么大的星光,履历尚浅,意大利的观众在晚饭间听着报道,冷不丁抬头时,其余一概不知,只记住了这张中国面孔美得过分。

七点多,红毯结束,剧组在艺术总监达福的介绍下走上舞台。

这座历史悠久、拥有一千零三十二个座位的的Sala Grande大厅此刻座无虚席,灯光庄重地昏暗下来,随着主创登场,交谈的嗡嗡声很快回落,取而代之的是不约而同的掌声。他们看到女主角穿翠青色,正贴片名,有点题雅意。

商邵直到先前一秒都还在通电话讲公事,掌声如浪涌,对面的合作伙伴听到了,率先笑,意味深长地说:“看来不该打扰邵董您看电影了。”

商邵勾了勾唇,寒暄数句挂断,将手机调至免打扰模式。

他谢绝了主办方的好意和缇文的安排,让康叔代为购票入场。康叔想必是花了些心思的,否则位置不会这么居中正好。这次不像《天经地义》点映,前来观影的都着正装或晚礼服,他置身期间,虽仍矜贵,倒也不再那么格格不入。

在最后一波掌声中,大厅灯光暗下,巨大的荧幕亮了起来。

中国南方工业城市,车水马龙声里先于画面出现。从这声浪中,观众似乎已经看到了灼热的白昼,嗅到混合着尾气味的尘土。尹雪青从医院出来,把检查报告揉作一团,投进道边的垃圾桶中。过了两秒,又转身回去,像掏废品的大婶一样,把自己的诊断书掏了回来。抚平,在掌心抚平,嘴角撇了又撇。又看了半晌,一鼓作气地撕了,厚厚的一沓雪花片,尽数扬在了垃圾桶弥漫着烂水果味的洞口,

这是商邵第一次从头至尾、完完整整地看这部片子。上一次在游艇上,他中途来,结束前走,狠狠抽了一支烟后,独自一人在书房里练了一晚上的字。

很奇怪,这一次,从一开始便认真地看,他不再把屏幕上这个女人和应隐联系起来。

不似当时看黎美坚时,为她看沈籍的眼神而嫉妒,而爆发难以言喻的痛心和危机感。

他看着故事,流淌的影像,动人的呼吸,跟周围所有观众一样,蹙眉屏息。偶尔出神,想的都是这场戏当初是如何拍的,忆起旧事,脸上浮现温柔而会心的笑意。

也会心梗。也会心梗。

想到除夕,想到她在片场的危险时刻。

一个半小时后。

在经久不息的谢幕掌声中,商邵跟着全剧院的人一同起身,将暗红色的西服口袋巾抽出,盖在了掌心。

他的掌心布满薄汗。

声浪如潮水,涌过半环形的阶梯,涌过他衣冠楚楚的周身,自明亮起来的灯辉和红色帷幕下,涌向舞台,涌向一身轻盈青色的应隐。

她鞠躬致意,随着一起轻轻鼓掌,眼中热意和微笑是同等的动人。

首映结束是记者招待会,这之后是after party,各大媒体、发行商和海内外的业内都在受邀行列。

对于一部有野心的电影来说,参加海外电影节着实是一项不费的开资,庞大团队的行宿、置装、

车马费、红毯、宴请,百万美元轻飘落水,而对于志在以威尼斯为前哨站,一路深入杀进北美颁奖季的电影来说,这只是刚刚开始。

应隐还不知道缇文的打算和商檠业的赞助,一直把冲奥斯卡当笑谈。结束了记者招待会,她迫不及待,高跟鞋自漫长的通道里由缓至急,又由急促顿住。气喘几秒平复呼吸,她推开今晚专属于她的休息室的门。

商邵果然在里面。

不能抽烟的男人。

只好坐在沙发上,指尖掐着烟管。头被搭在沙发靠背上的手支着,眼眸垂阖,看上去形意懒散,

黑色西服扔在一旁,不知道是睡了,还是养神。听到开门和脚步声,他也没睁眼,直到应隐投到他怀里。

“这么难看啊,都看困了?”应隐故意说,一膝跪在他腿间。

商邵这时候才睁开眼眸,微凉的手指贴在她光洁的后背上,另一手在她唇角抚了抚。

“没有。”

应隐的纱裙层层叠叠,此刻都拢作一团,堆在两人之间。那翠青在灯光下很鲜灵。商邵压下了应隐的脸,极细微地勾了勾唇:“怎么回来得这么慢?”

“一点都不慢,才二十分钟。”应隐呼吸还有点急,“而且我是很努力跑回来的。”

商邵笑了笑,自相矛盾地问:“好,那怎么回来得这么快?”

“担心你。”应隐捉住他手,贴到自己脸上,阴阳怪气的挺可爱:“上次你只看了一半,在书房里写那么久的字。这里没有书房也没有毛笔,我怕你连夜上飞机走了。”

商邵气息带笑,注视着她,目光温沉:“我没有那么脆弱,也不至于那么没有欣赏水平。”

“可是你看完都没有找我。”

她指的是微信。

商邵牵住了她的一双手:“这是你的时刻,独一无二,我不应该霸占。”

应隐趴伏到他怀里,脸枕着他的胸膛:“那你现在说。”

商邵静了片刻,说话声带着胸腔的共振,直送到应隐心底“无与伦比,我的影后。”

应隐心里那把琴被这最后的四个字铮得厉害,抿住唇,一阵热度从身体里噌地冒出来。她抬起脸时,很小声的,像是控诉也像是嘟囔:"…听不了这个!"

商邵一时半会没懂她,展颜笑起,无辜地问:“怎么?”

应隐死活说不出个“怎么”,只好更紧地合腰抱他,将脸埋进他颈窝:“不怎么,不怎么"

商邵被她弄得无所适从且哭笑不得,一双手掌贴住她肩背,偏垂过脸问:“你觉得我心不诚?我是认真的。”

应隐从鼻腔里呜咽一声,蹭着他脖子摇一摇头。

她每每这样的时候,就是觉得窘迫的时候,这是从他们见面的第一天商邵就看穿的事。他蓦然懂了,沉了气息,凑到她耳边:“好,我知道了,是怪我平时情话说少了。"

根本就不少!应隐刚想否认,便听商邵意有所指地问:“晚上回去补上?”

在便捷的通讯面前,首映口碑炸裂的消息无时差地返回国内。

北京时间凌晨三点,中文互联网上有了第一批影评。

有媒体记者就地用手机写下长评:

【雪青首映完,我们几个老记者站一起抽烟,都默默。跑威尼斯今年是第十二年了,这份差事在别人眼里是美差,公费旅游,但年年来,很难说是旅游还是回家。又没有家那么亲切,mestre太远,

住宿太贵,早上坐错了公交船,起个大早的辛苦都泡汤。粗糙地想,这事就跟拍电影一样,有时候大费周章,其实只感动了自己。

自我感动是个陷阱,尤其是对于男性电影人来说。强如栗山,冷酷如栗山,在雪青这部片里,也有那么一些时刻是游走在这个陷阱边缘的。但栗山一直要掉不掉,快掉时,离奇地又给拽回来了。

好了,这就是关于雪青这部片唯一的缺点和批评,接下来全是好话。

太好看。故事芯子其实很简单,不剧透,但也不是能猜到的救风尘的故事。应该说,不管镜头还是结局,着眼点都不是救风尘,自始至终,亮点都在于尹雪青这个角色。@把栗山从流俗边缘拽回来的,是应隐的表演。早知道她好,有天赋,但在这个角色上脱胎换骨,

是一个演员遇到了命定的角色。联想到她发布会上说的“山呼海啸的力量”,此时此刻仿佛有了朦胧的认知。

尹雪青出场是妓女,那种经年累月讨好献媚训练出来的骚里面,有股凶悍的世俗力量,感觉能扇老瓢虫两个耳光:出来嫖还他妈的欠钱!(开玩笑,没有这个剧情)

到后面,她像被雪洗过,一层一层地纯净起来,你甚至可以看到她一层一层的灰泥在扑簌簌地掉落,外面肮脏但坚硬的泥壳被洗掉了,露出纯净、崭新但柔软的内里。这内里无疑是要受伤害的,爱和被爱都不能保护她。

很难想像应隐是怎么把这些层次这么精准地呈现出来,浑然天成炉火纯青,能量之强,让你观影途中好像都被罩在了她的场域之中。你和她的情绪同呼吸共命运。看好拿奖。】

也有女影评人写,从完全不同的视角:

【应隐是《漂花》出道的,那年都灵国际电影节一鸣惊人,后来是《凄美地》,柏林展映好评如潮,到今天的雪青。很难相信中国有女演员会在自己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选择第三次突破常规。

这三个女性角色身上其实没有共性,唯一的共性在于导演都有用欲写情的野心。欲写的好不好,

不怪演员,全赖导演。哪些是美的,哪些是冒犯的,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导演讨巧的,观众其实门儿清。

雪青的尺度戏,难得是一种刚刚好,宛如把一枚螺丝立在了一根钢丝上。这可能得益于栗山的清醒,或者别的。因为在放映结束的记者会上,栗山也坦白,其实拍了很多片段没用上,他跟剪辑一直在做减法。我相信片场一定发生了一些故事,否则这减法如果这么好做的话,他不必跑到香港立项。

雪青对我来说是一部特殊的片子,主题也是新的。某些时刻,我感到胜似恐怖片,一想到这些镜头在生活里跟喝水吃饭一样,恐怖又成了一种令人脊骨发凉的发笑。尹雪青清纯与否、干净与否、爱与被爱否、做不做皮肉生意否,都不会改变她被凝视的实质。偏偏她在片子里有一个明确的身份的转变,如八卦阵旋转,黑白合一,你敢说你不在其中任何一面?天地之大,雪域之宽,到处没有眼睛,

到处都是眼睛。

片尾大约鼓了五分钟的掌,但我其实很想立刻冲出去吹吹海风热气。看这电影太冷了。】

这当然都是电影记者的手笔,虽然是信手写就,还不是专业报道,但仍有很强的参考性。

而来自普通观众的映反馈验就要直白得多:

【好看!以为冲奖文艺片会很沉闷,但整个过程很动人,没有走神的时刻。】

【很神奇,根本没煽情,但是结尾鼓掌时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流眼泪,出了电影宫开始狂哭不止,

想偷一张海报走(不是】

【男主没有出席红毯,好拽。天生电影脸,栗山真的有点审美在身上。】

【应隐贡献了有史以来最好的表演】

【映后媒体反响热烈,一扫前两天的低靡,吃枣要完的威尼斯本届暂时可以先不完】

【内地能不能引进还要打问号,但它会是一部在未来十年内都拥有姓名的片子。】

【从尹雪青雪中沐浴那场后开始封神,之后一路封神到结尾主创谢幕好几分钟后我都很难接受应隐的存在,不能接受她这么美丽健康明媚】

【真的好会演,稳了,这把真的稳了。】

有不少业内和好友都在关注首映口碑,应隐的手机震个不停。她赶着换装去赴宴,又要接电话,

分身乏术,便只能劳烦商邵。

其实储安妮和俊仪就在门外,但人家夫妻两个在里面,她们进去倒显多余。

商邵将那宝贵的、用来望梅止渴的烟给扔了,一心一意为应隐服务,为她摘项链,摘耳坠,为她解攀扣,拆鱼骨,最后将早先熨烫好的金色晚礼服取了下来。吊带的款式,后背很长一道隐形拉链。

应隐踩着高跟鞋,懒得脱了,双手环着他双肩,一脚跟着一脚地套进裙里。

嘴里还应答着电话,过了会儿,意识到什么,她抿唇忍笑一声。

商邵自正面抱着她,两手绕至她腰后,一边看着她,一边将拉链缓慢地拉上。拉好了,唇贴到她耳边:笑什么?”

应隐挂了电话,得便宜卖乖:“商先生好像奢侈品店的sales。"

那些奢侈品店的男销售们个个也是衣冠楚楚,腕表香水领带一分不差,身高腿长,讲话款款温柔,并且,也会无微不至地为女士蹲下身整理裙角和珠宝。

商邵抬起手指,在她额间轻轻一点,似笑非笑:“那么女士,如果对我服务满意的话,是否该有什么奖赏?”

储安妮在门外见了她,端详一阵,掏出了一只口红。

她没别的意思,只不过是应隐自己补的妆略有疏忽。但应隐脸上热度未消,欲盖弥彰地咳嗽一声,此地无银三百两:“打电话耽搁了一会功夫"

@讲话声透过薄薄一道门,商邵听得一清二楚。他略笑了笑,为她在熟人前那种妹妹仔式的真和拙。

储安妮抬抬眼神,莞尔问:“商先生不陪你赴宴?”

脚步声和说话声渐远。

“不了,他说这是我们的场合。”

储安妮心领神会:“商先生怕喧宾夺主。”

资本名流不分家,什么沙龙宴会,到最后都不过是新老钱间的你来我往。商邵没兴趣去交换名片,他是来陪老婆出差的,除了应隐,其余免谈。

“我刚刚刷了会微博,这次不少中文媒体和影迷,评价很高,都说没想到。”储安妮说。

俊仪也“嗯嗯”点头,眼里放光。

到了宴会厅,应酬逢源片刻,等庄缇文得了空,也过来这么说。

“我先前还接了柯老师的电话。”应隐无奈地笑:“同样的话已经被你们挨个转述了好几遍。”

缇文跟她碰碰香槟杯她喝的是酒,应隐喝的还是白水。

“我本来担心他们的关注点会在尺度戏上,打开微博时都很紧张,还好是我多虑。”

应隐摇摇头,比她多一份经验,也比她多一份清醒:“会大老远来看首映的,要么是专业媒体,要么是专业影迷,关注的东西要更客观多面一点。”又笑道:答卷已经交出来,你就不要再想了。等这里结束了,回去安心睡一觉,明天我们去逛街?”

这是缇文的第一份事业,且欠下巨额债务,一朝不慎,说不定要给表哥打一辈子的工,叫她怎么安心?她哭笑不得:“在达福或者评审团暗示栗山前,我恐怕都没办法好好睡觉了。"

一个关于电影节的不成文的规定是,对于会拿奖的片子,评审团和主办方都会或明或暗地给出一些讯号,或者在私底下直白地挽留,请他们留到最后一天闭幕式。如果迟迟没有收到暗示,那剧组就可以收拾收拾走人了。

今年是女主大年,入围的片子都来势汹汹,来自奥地利的女演员德芙是奥斯卡最佳女配,柏林封后,来自韩国的郑允敏被誉为忠武路女神,来自伊朗的泰莉丝则是公认的影后遗珠,这一届直奔着沃尔皮杯来,开幕片就是她演的《进退两难》虽然《进退两难》反响并不好,媒体普遍的评价是昏昏欲睡,外加角色完整度不高,但她本人的表演没问题。

更致命的是,本届评审团里没有中国人面孔,这直接意味着在最终投票时,将没有“自己人”为雪青据理力争。

其实早在七月份,威尼斯公布了各单元入围片单后,完整的评审团阵容也终于揭开。看到名单的那一瞬间,栗山先是沉默,再是苦笑,最后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老达福不地道。”

三大拿奖全靠撕,这几乎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常识。评审里有没有自己人,很重要。

有自己人,力争到底,最次技术奖剧本奖,最高金狮银狮沃尔皮都不算做梦。如果没自己人,那就很难说了。电影不是无主之地,这里有国籍、肤色、种族、文化、经济与政治。历史上不止一次发生过评审团主席力排众议力保本国片的案例。

威尼斯的主竞赛评审团由一名主席和六名成员组成,这其中大部份的名字并不为普通影迷所知,

譬如作为主席的德国导演马特尔,成员英国剧作家肯特,阿根廷摄影大师罗德里格,以及美国演员霍格、奥地利导演卢得温.

唯一一张东亚面孔,是韩国人。

虽然没有明说,但其实剧组的每个人心里都做好了提前回家的准备。但主竞赛赛程过半,《雪融化是青》在华语场刊和外媒场刊中,评分一路领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