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 第二百六十章 方腊被捉,尘埃落定

宋江面圣回来,将赵俣给其部官员将士的升赏带来,使得原来的宋江义军现在的虎贲军气势如虹。

在这样高昂的气势下,虎贲军顺江西进,接连攻克富阳、新城、桐庐、建德……一直打到了方腊的老家睦州清溪县。

与此同时,刘法也带人攻克了歙州,目前正在收复歙州所属婺源、祁门、绩溪、黟县等地,将方腊部的方腊义军全都赶回睦州,准备与虎贲军合围方腊部的方腊义军。

这里顺便说一句,之所以刘法的进展没有宋江快,不是刘法率领的西军的战力不如宋江率领的虎贲军的战力,而是从赵俣到童贯再到刘法,制定的战略都是用宋江义军消耗方腊义军,这虎贲军才充当起了剿方腊义军的主力。

到了清溪县,宋江命人出去打探方腊义军所躲藏的帮源洞的地形。

结果,得知那座高山,整座山恰似一尊天然的覆钵式白塔,主峰搁船尖海拔数百丈,有东南诸山之祖的赞誉,拥有最神秘的硅质岩峰墙地貌,怪石嶙峋,奇峰罗列,构成了复杂的山地地形。

这里还有“石门九不锁”的独特地势,十道天然石门有的是山势拢聚成似天然城门,有的是山中原居民的先辈们从岩石上开凿出来,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地形。

其山地处歙州、杭州、睦州三地交界处,与临安、淳安两县交界,东北有千亩田七尖,西边是嶂山清凉峰,南边是白际山脉,东南是金紫峰,北边是东西俩天目山、昱岭山脉。

总之,这里既险要无比,又四通八达,轻易攻打,不仅难以攻克,还有可能使己方造成巨大伤亡,而且还可能让方腊义军利用复杂地形四处逃窜,死灰复燃。

宋江深知,此战关乎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安宁,也关乎他及麾下虎贲军的荣辱,所以不敢有丝毫轻率。

宋江召集手下一众将领、智囊、参谋,围坐于临时搭建的军帐中商讨剿灭方腊的对策。

“帮源洞地势之险,非比寻常,若强行攻关,必损兵折将,且难以奏效,万一教方腊借小道逃离此地,或将前功尽弃,为朝廷留下大患,诸位畅所欲言,该当如何是好?”宋江问道。

“为今之计,唯有重金悬赏,找到熟悉帮源洞地形之人,方能为我军指引路径,绕过险峻,直击贼巢,一战定乾坤。”张所建议道。

“大善。”宋江说:“传我军令,即日起,凡能提供帮源洞地形详图或能引领我军寻得隐秘路径者,赏黄金千两,若立有大功,朝廷再有封赏,上不封顶。同时,派遣探子深入周边村落,秘密探访,务求寻得熟悉帮源洞地形之人。”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禀报相公,外面有一个箍桶匠求见。”

宋江有些愕然,‘怎么,连箍桶匠都敢来求见我了吗?’

不想,一旁的宇文虚中却“腾”地站了起来,大喜道:“陈箍桶!”

经过宇文虚中的提示,宋江才反应过来,来人是方腊的重要谋士陈箍桶。

宋江暗自思量,‘这陈箍桶既是方腊的心腹智囊,必对帮源洞的地形了如指掌,此番前来,莫非是上天助我?’

宋江忙说:“快请!”

反应了一下,这还不够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关键,在这个节骨眼上,陈箍桶若真是来投奔朝廷的,那就等于是官渡之战许攸因袁绍多疑而转投曹操。

如此,他宋江即便不学曹操未及穿鞋便赤脚相迎,也得亲自出迎,方能显示出朝廷的诚意。

念及至此,宋江不及束好外袍,三步并作两步疾奔出帐。

宇文虚中等人见此,也跟着出去迎接陈箍桶。

晨光中,只见陈箍桶戴着破毡帽,身上穿的短衣衫和草鞋上沾满泥尘,一副普通老农的样子,但仔细一看,他身上却有一种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神态,给人一种他很不凡的感觉。

宋江整了整衣襟,快步上前躬身一揖:“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宋江三生有幸!”

陈箍桶笑着还礼:“相公折煞草民了,草民不过山野箍桶匠,岂敢当此大礼?”

宋江说:“先生过谦!非止宋江久闻先生胸藏丘壑,陛下亦听过先生大名。”

这回,陈箍桶是真有些诧异了!

宋江一直在江南,还跟方腊是死敌,知道他陈箍桶的名字很正常。

而赵俣可是远在东京汴梁城的皇宫中,居然也知道他这小小箍桶匠的名字,这怎能不让他感到意外?

陈箍桶心中暗自揣测着宋江话中的真假,面上却不露分毫,依旧保持着那从容淡定的笑容:“陛下竟也知晓草民,真是让草民荣幸万分。”

宋江知道陈箍桶不信,他也没有立即就解释,而是侧身相让,“帐中备了粗茶,还请先生移步入内一叙。”

军帐内,宋江亲手给陈箍桶倒了杯茶,才说:“前些日子我回京赴阙,谈起方腊时,陛下言,方腊手下三人最可惜,包康、吕将、陈箍桶。包康乃忠臣之后,却弃朝廷而从贼,实乃朝廷之失;吕将‘挥师直取金陵,扼守长江天险’之谋,乃谋取江南良策;先生‘杀徽、严以示威,长驱渡江,结人心以入长安耳’之谋,更为陛下所赞,陛下称乃王者之略,寻常草寇岂敢用这成王之策?”

宋江这话,不,是赵俣的点评,正中陈箍桶的心坎,要是方腊采用他的谋略,肯定不会输得这么惨,所以,他眼神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激动,却仍保持着冷静与矜持,缓缓地说道:“陛下谬赞,草民不过一介箍桶匠人,所为皆出于无奈,哪有甚么王者之略,不过是乱世中的一点微末智计罢了。”

宋江看出来了陈箍桶已经被说动,只是还差一点点火候,所以,他又加大了力度:“陛下还曾言,先生‘天下势犹桶板,能箍则合,不能箍则离’之论,实乃洞察世事之金玉良言。这世间万千州郡、黎民百姓,恰似桶之木板,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紧密相连。朝廷若能如强箍般以仁德为绳、以政令为钉,将天下人心紧紧聚拢,那我大宋自会坚不可摧,任凭风雨侵袭,亦能稳如泰山。”

听宋江转述了赵俣的这番话,陈箍桶彻底动容,在他看来,朝政积弊丛生,贪官污吏横行,士绅地主疯狂掠夺土地,不给百姓活路,这就像那锈蚀断裂的桶箍,渐渐失去了束紧木板的力量。方腊揭竿而起,正是瞅准了这桶箍松动的契机,才搅动了天下风云。若早有明君贤臣领悟此道,以雷霆手段修复那断裂的桶箍,又何至于让方腊之流有机可乘?

不想,赵俣竟然一点就透,完全明白了赵宋王朝的症结所在。

陈箍桶心中激荡难平,不禁感叹:“桶箍若松,则水必漏;人心若散,则国必危。陛下能以此喻治国,足见其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实乃我大宋之福,百姓之幸也!”

“成了!”

宋江心中一喜,接着直言不讳地问:“小可听闻帮源洞地势险要,十门九锁,不易攻打。先生若能指点迷津,解朝廷燃眉之急,宋某愿以剿匪首功相赠,更会如实奏明陛下,保先生才华不被埋没,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陈箍桶这次过来,就是投降赵宋王朝的,又得知赵俣已经注意到他了,怎么能不顺势帮赵宋王朝解决方腊,使自己上岸?

陈箍桶也没废话,而是直截了当地说:“帮源洞于山谷幽深、地势险要之处,地形复杂多变,又险关重重,非本地常跑山人,实难找到地利之便,而此地之人,要么教方腊诛杀,要么早已从贼,而我亦非本地人,上下山皆须靠本地人指引,于此事之上爱莫能助。”

说这话的时候,陈箍桶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周围人的神色变化。

确实有不少人在听陈箍桶这么说了之后,露出失望之色,甚至有恼羞成怒的意思,但宋江等主要人员还是很能沉得住气的。

陈箍桶暗自点了点头,又说:“我虽不熟悉帮源洞地形,但知晓有一人必对帮源洞了如指掌,且一定愿助我大宋一臂之力。”

宋江问:“何人?”

陈箍桶答:“方庚。”

不用宋江再问,陈箍桶就主动说出:“方腊聚众起义,杀害方有常家四十二口,独教方庚跑了,我有一弟子知晓方庚在何处,必能说他来投。”

听陈箍桶这么说,宋江等人大喜,催促陈箍桶赶紧派人去说方庚投军。

陈箍桶点头答应下来,请宋江派人去寻他的徒弟过来。

陈箍桶交代完他徒弟去找方庚,又对宋江说:“方腊之侄方琼鹰视狼顾,天生叛主之相,应能策反……”

有了熟悉方腊义军的陈箍桶为宋江出谋划策,宋江重新布置军队,封锁了方腊义军逃跑的可能。

但借着帮源洞附近复杂险要的地形,方腊义军跟宋军还是周旋了月余时间。

陈箍桶告诉宋江等人,帮源洞的方腊义军大概二十多万,而且有众多摩尼教核心教徒统帅的精锐。

更麻烦的是,只要给方腊留一口气,那用不了多长时间,以方腊和摩尼教发展义军的速度,很快就能卷土重来。

为了不给方腊义军死灰复燃的机会,刘法亲率十几万西军驻扎在帮源洞的前面,宋江则亲率十几万虎贲军驻扎在帮源洞的后面,封锁了方腊义军逃走的所有道路。

待一切准备就绪,虎贲军首先向帮源洞的箭门岭发起进攻。

箭门岭是帮源洞的西侧门户,一旦被宋军打开,方腊义军被剿灭可能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因此,方腊亲率几万摩尼教的精锐,在这里堵击宋军。

仗着箭门岭这里易守难攻,方腊义军在十余日内一连打退了宋军的上百次进攻。

箭门岭的南面山腰上隐蔽着一条小道,这是进出帮源洞的要道,名叫南山口。

南山口被茂竹丛林覆盖着,十分隐蔽,不熟悉这里地形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

方庚投军后,在第一时间就把这条小道告诉给了宋江。

虎贲军在正面攻不下箭门岭的情况下,选择从小道迂回进入南山口,连夜架起了铁火炮,发动了进攻。

铁火炮一发接一发,只炸得南山口土飞石扬,烟雾弥漫。

在铁火炮的掩护下,卢俊义、林冲、徐宁、杨志各率领本部精锐猛扑过去。

方腊在部署兵力的时候,认为南山口隐蔽,宋军不会从这里进攻,所以只派了少量的兵力把守,进而被宋军从南山口攻了进来。

面对宋军铁火炮的轰击,和数万精锐从后面杀上来,方腊义军毫不退缩,他们边吟颂着圣歌,边凭险抵抗,与宋军展开了一场激战。

双方在这里一直激战到了深夜,方腊的第一军师汪公老佛在这一战中战死了,方腊本人也杀得马没了宝剑也丢了。

方腊义军的精锐在此战当中死伤不计其数。

同样的,宋军,主要是虎贲军,在这一战当中,也没少死人。

双方的鲜血将这箭门岭都染成了血红色。

后来,宋军不断增援,方腊义军不得不放弃箭门岭。

宋军且战且进,鸣镝纵火,拼命的压缩方腊义军的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刘法从正面也击败了包康、方七佛等人的防线,率大军从帮源洞的东面攻入帮源洞。

被围困在帮源洞中的方腊义军,不得不困兽犹斗跟宋军展开血战。

见方腊义军太过顽强,杀伤了他们大量的将士,刘法也是边杀、边漫山遍野的纵火焚烧,压缩方腊义军的战略空间。

双方从清早战至黑夜,从黑夜又战至天明。

经过数日苦战,方腊义军仅剩下七万多人。

这七万多人在包康、方七佛、吕将、管孙众、方世宗等人的率领下,继续跟宋军且战且退,寻找突围的机会。

而方腊一家和少数方腊义军则因为混乱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在一座极为隐秘的山洞中躲了起来。

跟方腊有血海深仇的方庚,利用熟人收买了方京。

方京交代,方腊一家和两百多方腊义军的骨干藏身在帮源洞的一个崖洞内。

方庚赶紧向宋江报告。

宋江当即就派鲁智深和武松率领三千精锐步兵去捉方腊。

在方京的带领下,鲁智深和武松找到了方腊所在的崖洞。

双方大战了一场之后,方腊和他两个儿子方定和方亳、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力竭被俘,至于其他人则全都被鲁智深和武松给击杀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