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庶族无名 > 第两百章 帝王时代

庶族无名 第两百章 帝王时代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47: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安六年,天子于睢阳皇宫漪澜殿内遇刺身亡,天下大哀,北方正在混战的三大诸侯各自止戈,陈默率兵退回洛阳,曹操领兵回睢阳,而袁绍也暂时停下了剿灭境内叛贼的步伐,三军缟素,以示对天子遭遇不幸的哀悼。

在此之后,袁绍命韩猛继续率部平叛,自身则星夜赶回邺城,与众人商议如何应对眼下变局,不过数日,便选拥立刘和为新天子,定都邺城。

刘和乃已故幽州牧刘虞之子,当初刘虞出任幽州牧,刘和则留在朝中做侍中,后来李郭乱朝,刘协密令刘和逃离长安,前往幽州请刘虞出兵迎奉天子,在当时刘协心中,外人终究不如自家人靠得住。

当时陈默尚未得函谷关,刘和只能走武关绕道去往幽州,途经汝南时,被袁术扣留,并致书刘虞,要跟刘虞一同出兵,当时公孙瓒和刘虞尚未反目,公孙瓒制止刘虞出兵却被刘虞拒绝,公孙瓒担心袁术知道自己曾阻止刘虞,先派其弟公孙越去见袁术,并暗中与袁术联合,吞了刘虞人马,公孙瓒和刘虞之仇,也是自此开始明面化。

刘和也是倒霉,好不容易从袁术那里出逃,却又被袁绍扣住,再然后,公孙瓒杀刘虞,刘和也就彻底无家可归,在袁绍覆灭公孙瓒之后,便顺势留在了冀州,也不出仕,事实上,就算他出仕,地位也很尴尬,毕竟袁绍名为一方诸侯,但实际上跟冀州皇帝也没什么区别,虽然没有明面上做过什么,但在事实上却在不断削弱大汉在河北的影响力。

实际上不只是袁绍如此,诸侯除了刘表、刘焉之外,几乎都在这么做,像关中大兴,关中百姓只知陈默而不知天子,曹操、孙策、袁术乃至刘表、刘焉治下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也因此,汉室宗亲,除了在刘表、刘焉治下还能有些地位,在其余诸侯治下,地位都是比较尴尬的。

刘和也不愿意受那怪异气氛,是以虽然留在了冀州,却并未出仕。

而刘和本身能力也不怎么样,所以袁绍对刘和的态度,也就是可有可无。

但现在刘协突然驾崩,曹操以往握在手中的大义没了,袁绍自然希望新天子能在自己手中,事实上,以前他就想过改立刘虞为帝,只是被刘虞严词拒绝之后,曹操又迎回天子,他也没理由再立新天子,现在却是有机会了,刘和可不只是汉室宗亲,也是正经的光武之后,其父刘虞更是名满天下,刘协一死,刘虞这一支是现今有名望的汉室宗亲中,最有资格继承正统的一脉,否则当年袁绍也不会想要拥立刘虞了。

如今刘虞虽死,但刘和就在自己治下,拥立刘和成为新帝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一次三大诸侯之中,袁绍反应可说是最快的,陈默、曹操不是不想,而是这个阶段,他们二人各自回去之后,便立刻将弑君之名望对方头上扣,同时也是将这次的恶果尽量消除。

曹操回到睢阳之后,立刻下令撤去荀彧、曹昂、曹洪等人的官爵,不管如何,天子是在他们的看管下被害,就算安抚那些世家豪族,也必须处置这三人。

当然,官爵虽然撤了,但该管什么还管什么,荀彧、曹洪可说是曹操的左膀右臂,而曹昂也是曹操默认的接班人,自然不可能真的直接扔了。

忙完这些,又安抚群臣之后,曹操便开始让荀彧专门负责将弑君之名扣在陈默头上,而事实上,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但这件事跟陈默脱不开关系,也不算冤枉了他。

至于拥立新帝,曹操这边的汉室宗亲倒是不少,刘晔就是不错的人选,但此人才智极高,而且人脉也颇广,有佐世之才,若立此人为帝,恐怕难以控制,而刘晔一直以来也十分低调,发生这件事之后,便立刻称病不出,谢绝见客,显然也无意帝位。

但除了刘晔之外,睢阳宗亲虽然不少,但合适的却不好选,刘协的死,也影响着曹操对汉室的态度,刘协不死,虽然天下诸侯割据,但却无人敢称王称帝,但现在刘协一死,袁绍火速拥立刘和继位,陈默那边,恐怕也会迅速推举一位新帝继位,接下来,恐怕就是帝王时代了。

原本掌握在曹操手中的大义名分将荡然无存,这天下不只将出现几个朝廷,所以这件事上,曹操不能等,在仔细选拔,又与朝臣商议之后,从睢阳的一众宗亲之中选出刘威作为新帝。

刘威乃沛献王刘辅之后,皇室族谱中有清晰地记载,血统纯正,而且也有名望,只是身世坎坷了一些,其父在前年病死,一直都是朝廷出钱养的,年纪……八岁,但胜在血统纯正。

而陈默拥立新帝几乎是跟曹操同时拥立,相比于曹操,陈默能选择的范围可没那么大,洛阳朝廷虽然是朝廷,也有汉室宗亲,但根正苗红的却不多,与赵温、杨彪、钟繇等一众朝臣讨论数日之后,最终选了广陵思王刘荆的后代刘能为新帝。

刘能年方十八,人不算太聪明,之所以投奔陈默,不是因为这里是朝廷,而是因为当初陈默给的待遇不错,要知道,陈默这些年来,满朝公卿的俸禄可一分没发过,但汉室宗亲只要肯来,陈默这里的待遇就不会差,刘能是个败家子,家财被他败光,父亲被他气死,最后自谋生路却又无生财之道,只能仗着汉室宗亲的名头四处蹭饭,后来听说陈默这边待遇不错,就来了。

陈默这边汉室宗亲本就不多,因此选择起来,反而容易,血统纯正的,就刘能这一个,事情自然也就变得简单了许多,除了刘能之外,其他汉室宗亲多是旁族或没有录入族谱,虽然刘能本身并不优秀,但对于如今的天下来说,天子……不需要优秀。

而陈默回洛阳之后,还迅速处理了两件事,其一便是向曹操泼脏水,指责曹操弑君,其二便是命武义屯驻于中牟一带,将张绣送入武义麾下听命,同时调徐晃入河内,余昇则被调往武义麾下,专门负责中牟、开封一带的防线布署。

除了这两件事,还有一件事情,陈默门下幕僚贾诩因多日不曾理政,被陈默下狱,当然,贾诩平日里就没什么存在感,而且官员旷工这种事可大可小,陈默如此做法,显然也有整顿风气的意思,相比于如今关乎天下的大事而言,贾诩被下狱这种小事,很难引起旁人的注意。

北方三雄在天子驾崩之后不久,便迅速拥立新帝,也让其他诸侯看到了脱离掌控的希望,几乎是在陈默、曹操拥立新帝不久之后,江东孙策也迅速做出了反应,拥立刘基为帝。

刘基乃刘繇长子,而刘繇乃是高祖之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后。

孙策横扫江东,击败刘繇之后,刘繇逃往投奔刘表,却在次年于豫章一带病逝,后来孙策讨伐江夏时,途经豫章时,悼念刘繇,并将刘繇之子带回来善加礼遇,而刘基今年刚满十六,姿容美好,有威仪,颇得孙策喜爱,如今天子驾崩,孙策第一时间便想到立刘基为帝。

在与刘基以及江东文武商议之后,便迅速定下决断,在刘能、刘威登基一月之后,在柴桑登基称帝,孙策领大将军之职,总览江东军政。

虽然有些自娱自乐之嫌,不过以刘基的出身,拥立为帝也的确够格,所以孙策这个大将军还是有些分量。

四帝先后被立,之后,刘表和刘璋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尊帝?尊哪家?称帝的话,他们出身倒是足够,但自立为帝的话,没人听,荆州士族并不支持刘表称帝,而蜀中刘璋虽然继承益州已经有几年了,但人心未附,也担心陈默因此出兵攻蜀,所以迟迟举棋不定。

最终,刘表自领楚王,刘璋见刘表称王之后,便自领了蜀王,至此,天下双王四帝,虽然格局没变,但政治形态却出现了变化,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算是彻底过去了。

南阳,吕布其实在看到四周人称王称帝,也想立个帝王,便找张辽来商议此事。

张辽觉得自己挺苦的,既要当将军,还时不时充当吕布军师的角色,吕布的思路是对的,以吕布现在的家底,拥帝肯定不行,但拥王的话是没问题的,但是……

“主公,南阳何来汉室宗亲?”张辽看着吕布,无奈道。

“没有么?那刘爽……”吕布愕然的看着张辽,他记得有个叫刘爽的主簿。

“主公,刘爽只是姓刘,并非汉室宗亲,不是姓刘就是汉室宗亲,这得有皇室族谱确认,或是自家族谱也行,再或者得众人认可。”张辽无奈道,天下汉室宗亲虽多,但并非随便拉个姓刘的出来就能当这汉室宗亲的。

吕布有些失望的点点头,不过他的烦恼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袁术称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