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庶族无名 > 第六十八章 升官

庶族无名 第六十八章 升官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47: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风从书院掠过的时候,已经带了几许凉意,陈默这次是应蔡邕之邀前来给学子们上一堂课,最终的结果却是还在安邑的人都来了,或许是为了给陈默捧场,也或许是真的想听听陈默的授课。

岳丈的面子,自然是不能不给的,何况蔡邕入住安邑的这半年来,的确给陈默吸引来不少人才,虽然这些人都是来书院的,但并不妨碍陈默拉拢,将其中一些愿意出仕的人进行一些安排。

而平日授课,也多是这些人来做,蔡邕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将汉书编纂完成,授课那得看心情。

陈默这次被拉来,其实也有蔡邕想让陈默展示一下学问,让这些慕名而来的隐士什么的人心服的心思在里面。

至少目前来看,还是很成功的,陈默没教过人,但学问是没的说,这些人问到的东西,哪怕再偏,也很少有陈默未曾涉猎的,就算偶尔有,以陈默如今在文学上的造诣,也能推测出一些来,他身为一方君主,自有一股属于自己的气势,言语间更是有股让人不自觉认可的力量,哪怕是心有不服的人,也会生出类似的认同感。

虽然带了几个竹简,不过陈默从头到尾都未曾看过一眼,一直到结束时,竟让人有些意犹未尽之感。

“今日天色已晚,此番授课便至此结束吧,所言皆是一些浅见,若有错漏,还望诸位莫要见怪。”放下手中的竹简,陈默微笑着看着众人道。

众人这才纷纷醒悟,天色已然不早,连忙起身行礼告辞。

要说有多大感悟那不可能,不过一课而已,再厉害的人也没这本事一堂课便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不过陈默讲课比较随心,未必就是照搬书卷之上的,更多的还是从各种角度来讲,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让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一件事情所处角度不同,看到的可能就是天差地别了。

“伯道之学问已足以为人师,以后若是无事,多来书院看看。”蔡邕对于陈默今日的表现自然是十分满意的,甚至有些感慨陈默为何要从政,若一心做学的话,他日成就恐怕远超自己。

“岳父谬赞,很多东西,默也是一知半解,哪有资格为人师表?”

“但以老夫所观,伯道讲得颇为畅快。”蔡邕笑道。

人吗,其实骨子里都有些好为人师的,陈默自然也不例外。

“主公,长安有使者前来,距离安邑只余三十余里!”一名亲卫匆匆赶来,对着陈默躬身一礼道。

“老师可要同去?”陈默看向蔡邕询问道。

“不了。”蔡邕摇了摇头,王允死了,他却高兴不起来,大汉经过王允这么一折腾,未来会如何,蔡邕甚至不敢想象,如今他已经决定抛开俗世,留在安邑教学、著书,至于朝廷的事情,他不想再管,也管不了。

陈默点点头,对着蔡邕一礼,告辞匆匆离开。

长安之乱,种拂死在了长安,这次来的是赵温,李傕等人攻入长安之后,因其名声,让其做了侍中,后又迁为司空,总之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陈默自然不会怠慢。

“默见过赵公!”安邑城外,陈默亲自带人将赵温迎入衙署,正式见礼,这礼数上的事情,陈默不会有半分怠慢。

“陈使君莫要多礼,伯喈兄最近可还安好?”赵温也微微还礼,双方宾主落座后,赵温微笑着询问道。

“因为河东这边文卷不足,岳父这些时日一直在四处找寻和考证,如今不在城中,还望赵公莫怪。”陈默微微颔首道。

“唉~若非子师,焉有今日?”赵温叹了口气,将诏书递给陈默道:“老夫与伯喈兄年岁相差不大,说来,也可厚颜做使君长者,此番朝廷应允伯道为并州牧,并加封为长陵侯,但伯道这般要挟朝廷,却有些……”

“默也知道此事有些不妥,然赵公也看到了,西凉军不懂政事,只知劫掠,若我不将弘农占据,安定流民,这秦川八百里沃土将成何等模样,恐怕无人能够说清,若无此位,朝廷只需一封诏书,便可令关东群雄来攻,在下也是出于自保,不得已而为之。”陈默一脸无奈道:“这六月开始,到如今不过一月时间,赵公可知光是弘农这边就涌入多少流民?如今并州府库钱粮,几乎都用在安置流民之上,去岁难得有个好收成,如今全部填了进去,在下但有半点私心,任这些流民自生自灭便是,何苦如此?只是在下幼时也曾流离失所,深知百姓之苦,实不忍这路有饿殍,易子而食的惨事再在这里发生。”

赵温听得也是深有同感,李傕、郭汜执政以来,整个关中就没消停过,之前董卓至少也会讲些规矩,但现在,李傕郭汜没粮了直接就纵兵强劫掠,哪有半分仁义可言。

这么算起来的话,陈默这么做虽然有些趁人之危的意思,但似乎也没错,赵温想了想,点头叹道:“难得使君当此世道仍能心念百姓,老夫佩服,只是你这般要挟,那李傕、郭汜之辈岂会罢休?他们如今忙于争权夺利,是以无暇顾你,但他日朝局稳定下来,伯道恐怕危矣。”

“此事我也想过。”陈默叹了口气道:“但也不能只看这这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我等做学之人,哪个不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我辈要做的不止是传承学问,该站出来之时,默以为必须有人能够站出来,纵使逆流而上,粉身碎骨,也该有人能够担当这百姓,这天下兴亡之重任,默虽不才,但既然事情到了我面前,岂有回避之理?”

赵温往前探了探身子,低声道:“使君既然有这般济世之心,可曾想过驱逐逆贼,匡扶汉室?”

陈默闻言看向赵温,微微眯了眯眼睛道:“默本就是汉臣,匡扶汉室自是义不容辞,但奈何……兵微将寡,恐难胜任!”

赵温沉声道:“子师行事虽有不妥,但其心终究是为这汉室江山,然如今李傕、郭汜之辈,无德无能,安敢把持朝政?朝中有无数义士早有除贼之心,奈何苦无兵权在手,伯道若是愿意,朝中自有人愿意相助。”

陈默心中一喜,点头道:“默却有此意,只是无兵无粮,如今四周都是难民,如今赈济百姓已然入不敷出,更遑论征募新军,要出兵的话,便是有心也无力。”

赵温会意,点头笑道:“此事伯道莫要担心,我会暗中与朝中义士商议,捐一些粮草于伯道,助你渡过此难关。”

“若能如此,默愿代这关中百姓,多谢赵公及朝中诸多义士之慷慨。”陈默连忙站起身来道。

“此乃关乎国家之大事,我等虽不能似伯道这般征战沙场,但略尽绵力还是能够做到,如何言谢?”赵温摇头道。

陈默点点头道:“如此,我这便命人去征募精壮入伍,伺机起兵。”

“善!”赵温点点头道:“我等会在朝中积蓄实力,他日伯道挥兵前来之时,我等也能助使君一臂之力!”

陈默凛然道:“默定不负众望!”

正事谈完,陈默也接了朝廷封赏,不但是并州牧,还成了长陵侯,长陵乃是京兆县城,陈默一步直接越过乡侯成为了县侯,在爵位上,陈默几乎已经达到了能够达到的极致,接下来,跟赵温聊聊学问,又吃了宴席,本想留赵温住几日,但赵温想要尽快回长安去为陈默筹措粮草,与一众士人商议迎接陈默之事,最终还是婉拒了,陈默将他一路送出了城门方才停下。

“主公,我们有那般缺粮吗?”看着赵温车仗走远之后,典韦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他记得去年并州可是大丰收,还从袁绍那里弄来了不少粮草,这次迁民虽然耗粮,但也没到这个地步吧?

“白给为何不要?”陈默好笑着看了典韦一眼:“现在不缺以后也会缺啊,再说了,以后出兵不要钱啊?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粮怎么打仗?还要招兵买马,你说我现在缺不缺粮?”

“缺~缺~”典韦点点头,这么一算,那哪还有个尽头啊,再多的粮都不够的:“主公,我们要打仗了?”

上次攻弘农,几乎都是兵不血刃,唯一应该有些难度的潼关,也随着杨定的投降不战而下,接下来更多的是治理,典韦基本没啥事做,这可把他给憋坏了。

“应该不会太久,这李傕郭汜还没怎样,便已经惹了众怒,这关中让他们继续治下去,我怕这八百里沃土会变成焦土,尽快招募兵马,战争不会太远。”陈默点了点头,这才一个多月,本来该休养生息的关中,如今却乱糟糟一团,陈默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再这么下去,自己的地盘都不够接收流民的。

“不过怎么打,还需要商议商议。”陈默思索道,眼下长安可说到处都是内应,但陈默要的自然不止是攻破长安这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