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庶族无名 > 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

庶族无名 第一百五十一章 信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47: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孟津,古称盟津,位于洛阳东北方向,是当年周武王召集各方诸侯歃血为盟的地方,位于河水之畔,是一处小渡口。

此地地形多山丘,有老人将这一带的地势概括为‘三山六陵一分川’,而孟津就卡在这一分川的地方,自河内往洛阳唯有这里可走。

孟津原本的守将叫周勇,本是徐荣部下将领,后因功被提拔为校尉,诸侯叛乱,孟津的位置自然不会被人忽视,只是孟津只是小关,在徐荣的推荐下,周勇便来此驻守。

“末将参见右将军!”孟津城外,见到陈默的调令之后,周勇方才开城,放陈默进去。

“周将军不必多礼。”陈默点点头,挥手示意道:“今后这孟津便由在下掌管,这是周将军调令。”

周勇接过调令,确定无误之后,对着陈默一礼道:“末将这便整点兵马赶往成皋。”

“慢走!”陈默点头笑道,对于周勇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陈默是欣赏的,虽然跟徐荣接触不多,但从他先败曹操,再败孙坚,后来更是配合吕布将联军打的不能渡河来看,这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待周勇离开之后,陈默开始重新布置孟津防御,若有细心一些的来看,会发现陈默设置的防御,更多的是防向洛阳方向,同时,陈默还在河边修整渡口,将渡口加宽,如今既然已经入主孟津,他可以随时乘船渡河,自河内退回河东,若水流不急的话,还可逆流而上,直抵河东。

总之,如今对陈默来说,已经是处于随时可以脱离董卓的状态,下一步,就该跟诸侯取得联络了。

洛阳方面,董卓用了陈默之计,将吕布徐荣调回,放弃荥阳、敖仓,命徐荣镇守虎牢,吕布则率军回洛阳,董卓更是亲自领兵,前去迎战袁术。

不过让陈默无语的是,董卓这边已经撤兵,袁绍却迟迟不肯渡河,眼看着时间已经到了八月,天气开始转凉,再这么下去,大谷关的战事可能都要打完了。

“主公,您找我?”余昇来到大厅,对着陈默一礼道。

“嗯。”陈默想了想,将一封书信递给余昇道:“我要你去一趟酸枣,为我送一封书信给曹操,他你是认得的。”

余昇乃是当初西园八校时候就跟在陈默身边的,自然认得曹操。

余昇有些疑惑的接过书信,也没多问,只是躬身一礼,转身离去。

看着余昇离开的方向,陈默揉了揉太阳穴,回河东之前,他需要将自己的名声给洗一洗,否则等董卓撤回关中之后,自己恐怕要成为诸侯首要的攻击目标,这可不行,他更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来发展。

不管董卓有什么苦衷,一旦退回长安,对陈默来说,他就成了董卓的桥头堡了,冀州、幽州都能来打他,反倒是防备董卓,更容易一些,而且一旦退守长安,对董卓来说,很有可能就是盛极而衰的征兆,毕竟董卓已经老了,董卓若有什么意外,西凉军中可没人能替代董卓,陈默不冒这个险。

……

酸枣,诸侯大营。

经历上次被吕布偷袭,杀了王匡之事以后,诸侯的大营经过重新布置,相互之间更紧密了一些。

曹操满身酒气,有些疲惫的从袁绍大营中出来,自上次被吕布和徐荣虐了一遍之后,袁绍显然是要等到冬天河水结冰之后再渡河,如今诸侯整日醉生梦死的,也不知道这场仗,什么时候才能开始?

相比而言,那袁术倒是果断许多,听说已经攻破了大谷关,曹操觉得这个时候,董卓肯定会集结兵力去跟袁术作战,正是他们的机会,想要劝袁绍趁机出兵,谁知却跟一群人喝了一天的酒。

摸了摸肚子上的赘肉,曹操有些无奈,再这么下去,自己会不会也变得跟这些人一样?

“孟德!”刚刚回到大营,便见夏侯惇迎上来。

“来的正好,为我备些清水。”曹操看着夏侯惇笑道。

“这个不急,今日有人过来,说是下军校尉部麾下军司马余昇,想要见你,从洛阳来的。”夏侯惇看着曹操皱眉道:“此人你可识得?”

“余昇?有些印象。”曹操有些晕,一时没反应过来,一边走一边喃喃念着这个名字,走了几步,突然顿住,让一直跟在他身后的夏侯惇差点一头撞上去。

“下军校尉?”曹操扭头,看向夏侯惇:“余昇?”

“正是此人,你认得?”夏侯惇点点头。

“此人乃陈默麾下将领,颇得陈默信赖,他可有说来此为何?”

“送信,但我要他将信拿来,他却不肯,非要见你。”夏侯惇皱眉道。

曹操来回踱了几步,询问道:“此事可还有旁人知晓?”

“这倒没有。”夏侯惇摇了摇头道:“陈默此时送信过来……”

“不知道,我那小兄弟的心思,可滑着呢,不过此时应该与战事有关,我去清醒清醒,你带他来见我。”曹操说完,径直去往自己营帐,用冷水洗了一把脸,顿时感觉清醒了许多。

不一会儿,夏侯惇带着余昇进来。

“末将余昇,参见将军。”余昇对着曹操肃容一礼道。

“你我也算旧识,我与你家将军也算至交,不过如今却是各为其主,不知他此时让你来此,所为何事?”曹操坐在胡床上,看着余昇笑问道。

“末将不知,主公只命末将将书信送来给将军。”余昇从怀中将陈默写的竹简取出,递给一旁的夏侯惇,让夏侯惇交给曹操。

“不错。”曹操有些欣赏的看了余昇一眼,这余昇他也知道,平日里沉默寡言,埋头做事,如今看来,也知道不该问的不乱问,是个不错的手下。

陈默这个时候送书信过来,曹操倒是有些好奇,自己这小兄弟莫不是刚收拾了袁术,现在把主意打到自己头上了?当下展开竹简看起来。

孟德吾兄:

昔日上东门一别,至今已有年余,弟甚思念……

数百字,有一大半是在回忆往日在洛阳无忧无虑的岁月,只有最后几句点到了重点,如今董卓已经撤掉敖仓、荥阳兵马,只留徐荣于成皋驻守,以弟愚见,盟主当速发兵占据二城,则进可攻退可守,已立于不败之地,弟会设法谋得一处关城,以迎大军。

曹操放下竹简,揉了揉太阳穴,看着余昇笑道:“我那贤弟可有其他交代?”

“未曾有。”余昇摇了摇头道。

“回去告诉他,我已知晓,至于能成与否,无法保证!”曹操笑道:“如今天色已晚,在此休息一夜,明日再走不迟。”

“末将有军令在身,信既已送到,不便久留,以免将军难做,就此告辞。”余昇摇了摇头,起身道。

曹操闻言,点了点头,示意侍卫将余昇送出大营。

“孟德,信中写了什么?”夏侯惇看向曹操,好奇道。

“我那贤弟,想要倒戈。”曹操坐在胡床之上,摇了摇头道:“去将志才请来,有事与他商议。”

“好。”夏侯惇点了点头,转身离去,不一会儿,便将戏志才带来。

“深夜还将先生唤来,实在惭愧。”曹操看着戏志才笑道。

“主公将我唤来,必有要事。”戏志才坐下来,看着曹操微笑道。

“也不算。”曹操将竹简递给戏志才,待他看过之后方才道:“你说,我这贤弟想要洗脱名声,如今可还来得及?”

戏志才将竹简收起,闻言微笑着反问道:“主公可曾听闻,那陈将军自投董卓以来,可有做过何恶事?”

“这倒没有,甚至还曾仗义执言,救了袁公一家性命,虽说最终还是死于非命,但此事上,为他挽回了不少名声。”曹操笑道。

“在下可以肯定,此事乃这位陈将军传出,一来是逼两位袁将军下决心,二来也是为自己正名。”戏志才放下竹简摇头道:“其实主公若是仔细些,会发现陈默这一年多来在洛阳做的事情,中原很快便会知晓,比如平河东乱贼,数次仗义执言,被董卓排斥、群臣不解之下,却一直为朝廷兢兢业业不曾有半点抱怨,此外,前不久,洛阳士人似乎也在为陈默张目,虽然只有一段时间,但事实上,陈默在中原其实并无恶名。”

曹操也反应过来:“那小子一直在为今日造势?”

若非如此,怎么他那边有个风吹草动,中原这边便立刻传开?

这么一想,很多事情就说得通了,为何作为陈默老师的臧洪从来不说陈默半分不好,陈家也似乎从未担忧过陈默。

当时陈登离开时,恐怕已经跟陈默有了什么约定。

“不止如此!”戏志才指了指桌上的竹简笑道:“若不出意外,这只是开始,之后定然会有更多的好消息传来。”

“他早就料到有今日!?”一旁的夏侯惇有些吃惊道。

“那倒未必,恐怕是两边都有准备,若是此战董卓胜,恐怕我等是见不到这封信的。”曹操摇头笑道:“志才,你说这个忙,我是帮还是不帮。”

“帮吧,陈默如今居于河东,与主公暂时无冲突,反而能为盟友。”戏志才笑道:“而且就算没有主公,莫忘了臧子源还爱此处。”

“也罢,他欠我一顿!”曹操点点头,接过竹简笑道:“下次定要让他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