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庶族无名 > 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荐才

庶族无名 第一百一十九章 蔡邕荐才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47: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悠扬的琴声徜徉在四周,并没有再见到蔡琰,心里多少有些失望之感,不过这次过来见蔡邕,并非是为婚事而来。

“贤侄对此番诸侯起兵之事如何看?”蔡邕转了转手中的酒觞,看向陈默道。

“外人都说我谦虚,有才。”陈默抿了一口酒笑道:“能打仗,有谋略,知进退。”

蔡邕点点头,看着陈默,他不觉得陈默是专程跑来自己这里炫耀的。

“默此前也一直如此认为,可以改变大势,我与那些人不同。”陈默放下酒觞笑道:“最近默回顾过往方才发现错了,而且错的很可笑,我改变不了任何事,只是在每一次大事降临时选择了最正确的一方,或者说,我以为是对的一方,但当我试图去改变他们的想法,说出我认为最正确的道路时,却发现……”

“什么都做不了?”蔡邕的笑容中也带着几分沧桑。

“嗯。”陈默眼中的光芒似乎都黯淡了几分:“初入洛阳,默的志向是匡扶汉室,自认为如今大汉的弊病已然看的透彻,只要手中有了一定的权利,便可以力挽狂澜,扶大汉以倾危;宦官、士人以及大将军之间的争斗,默看的很清楚,在大将军和宦官交锋时,我选择了大将军,后来先帝驾崩,我又选择了交好本初公,再后来,董卓进京,我劝本初公立足未稳之际,驱除董卓,稳定朝局,当本初公决定离开时,我便投奔了董卓。”

“每一步都没有错。”蔡邕欣赏的看着陈默,一个无依无靠,没有多少背景的少年,能够在每一次大事降临的情况下都选对,这很不容易。

“但也不过是顺势而为。”陈默叹息一声,举起酒觞怔怔出神道:“我想匡扶汉室,今日朝堂之上,天子加封我为光禄勋,统领洛阳禁军,兼领河南尹,默今年不过十六,十六岁之龄,位比九卿,放眼古今,怕也少有人及,权势不可谓不大,然似乎更加无能为力。

我欲匡扶汉室,但每一次当自觉站稳脚跟,想要扭转局面时,却都失败了,距离当初的想法,似乎越来越远,伯喈公或许不知,默如今正一点点变成自己认为错的人,不知道为何,不想,但能看到的路,似乎只能这般走,公可否为我解惑?”

“老夫也不明白,不过老夫如今在守自己的底线,老夫与你不同,当老夫迷茫之时,会停下来,不作为,但依旧难改朝局。”蔡邕仰头,将觞中之酒饮尽,涩声笑道:“不止老夫,子干也是这般。”

“然很多事情,终究要有人去做。”陈默晃动着酒觞笑道:“默不能停,不忘初心又能如何,默没忘,却又无能为力。”

蔡邕叹了口气,摇头道:“此番诸侯起兵勤王,你可曾想过谁会赢?”

“战场上,诸侯赢不了,洛阳有坚城守护,诸侯心思各异,打不进来,而董卓也无力东进,但他们会拿到他们想要的。”陈默失神道。

至于诸侯想要什么,陈默没说,蔡邕也没问。

“默也会拿到默想要的。”陈默突然笑了,年纪轻轻,但笑容中却有着这个年纪所没有的沧桑和无奈:“最终输的,也只有陛下了。”

汉室气运,在经历董卓废立之后在不断消散,地方有了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朝廷诏令,各地开始拥兵自重,如现在这般,各地诸侯哪来的军队?按照汉制,这些郡守、刺史所拥有的军队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能够拥有的上限。

不过陈默也没资格去指责人家,因为他本身拥有的兵力,同样远远超出了自己的上限,就算诸侯成功击败董卓,那也不过是多了另一个董卓而已,或许名望大一些,能暂时稳住局势而已,天子成了真正的傀儡。

就如陈默先前所言那般,匡扶汉室似乎真的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就算陈默自己,要让他现在立刻放下手中多余的兵权,陈默也是抗拒的。

蔡邕看了陈默一眼道:“你与琰儿的婚事……”

“待此战之后,默将家母接来。”陈默笑道。

“你似乎并不担心关东诸侯拦截?”蔡邕挑眉道。

“他们不会的。”陈默笑道:“默自有方法让他们恭恭敬敬的将母亲送来洛阳。”

“万事小心,老夫能助你的不多,老夫有位记名弟子,颇有才干,可荐于你,只是能否令其助你,老夫也不敢肯定。”蔡邕笑道。

“伯喈公弟子,自然是大才。”陈默闻言笑道:“却不知是哪家子弟?”

“非是望族,其祖上也有人出仕,不过家道中落,如今算是寒门,不过结交广泛,你若能得此人,必能助你成就一番大业!”蔡邕叹息道:“只是不知你二人相遇,于这天下而言,是福是祸。”

陈默挑了挑眉道:“敢问是何人?天下名士,默都有些了解。”

“不算名士。”蔡邕摇了摇头道:“此人姓郭,名嘉,表字奉孝,颍川阳翟人士。”

陈默摇了摇头,没听过,不过能得蔡邕如此推崇,这人他倒是要见上一见。

“你未听过也不奇怪,此人只结交有才之士,不与他人交往,是以所知者不多。”蔡邕笑道:“此人生性有些放荡不羁,你……”

“伯喈公放心,能者总是有些怪癖的。”陈默笑道,恃才傲物吗。

“那你为何没有?”蔡邕好笑道。

“默自幼尝尽世间险恶,常年寄人篱下,没这资格。”陈默叹道:“默于未来,也颇多迷茫,自难自信起来。”

“痴儿,你只是背负了许多常人所不曾背负的东西。”蔡邕叹了口气道。

“时间不早,叨扰多时,默先告辞了。”陈默起身道。

蔡邕点点头,着人送陈默出府,看着陈默有些摇晃的背影,蔡邕叹了口气,许子将那句话还真没说错,若这是清平治世,陈默这样的人,定能为社稷栋梁,但眼下这天下,哪有半分清平可言?

乱世之英雄?

看着陈默远去的背影,蔡邕摇了摇头,此子性格谨慎,虽有公心,却亦有私心,识时务,知进退,不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若真是乱世,多半是个枭雄,但这能怪他?

陈默怀着复杂的心思,走在洛阳的街道上,迎面吹来的晚风让他头脑清醒了一些,自己刚才是否说的太多了?

回头看了一眼蔡府的方向,陈默只觉脊背有些发冷,喝酒误事,以后定不能再多饮了。

……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再上朝时,有人送来前方战报,袁绍已经抵达酸枣,并在酸枣扎下大营,邀请各方诸侯于酸枣会盟。

一时间,满朝皆惊,陈默也表现出一脸惊愕和不敢相信的样子,虽然他早就知道这事,但这朝中,有几个是不知道的?

刘协目光看向董卓道:“太师,眼下该当如何?”

“陛下放心!”董卓对着刘协一礼道:“洛阳有雄关守御,又有雄兵十万,何惧关东鼠辈?”

“太师此言何等可笑?”殿中一人闻言冷笑道:“袁绍、袁术四世三公,公孙瓒戍守幽州,乌丸人闻其名而退,这等英雄,也叫鼠辈?”

陈默闻言,诧异的看了一眼袁隗和袁基的位置,把这种事拿来说,这是嫌这两位死的不够快?亦或是说,有人想要他们死?

董卓闻言,却不堪那人,而是扭头看向袁隗道:“太傅,老夫可是有做错之处?旁人起兵反叛也就罢了,为何袁家四世三公,也要做此叛逆之举?”

袁隗只是双目微阖,仿佛没听到一般,一旁的袁基却是出列,躬身道:“太师,袁绍、袁术虽是袁家子弟,但他们此举,我等并不知晓。”

“袁绍、袁术二贼,乃此番叛乱之主,若无袁家支持,如何有今日之势,尔等是当老夫无知?”董卓说到最后,声音已然变得森然无比。

命数已尽!

陈默看了看两人,叹了口气,两人的命数在这一刻正在疯狂削减,气运也在极快的消失。

“太师!”袁基急了,连忙想要辩解,却被袁隗阻拦住,微笑着看向董卓道:“看来太师今日是定要杀我等?”

“太傅见谅。”董卓叹息一声道:“老夫不想老夫出兵之时,洛阳却被人从后占据,断了老夫归路。”

“所言不差!”袁隗叹息一声道。

“太师!”陈默想了想,出列道:“次阳公乃天下名士,如今敌情不明,臣以为不可枉斩,他日那袁氏兄弟当真攻来之时,也可以之要挟,令贼人有所忌惮。”

袁隗闻言,有些诧异的看了陈默一眼,微微颔首,以示谢意。

一旁的王允见状,也出列道:“光禄勋所言不错,太师,擅杀名士,恐失人望。”

朝中一众臣公也纷纷出列,想要保住袁隗、袁基。

董卓闻言点了点头道:“那便先将袁隗、袁基以及一众袁家族人下狱,若那袁绍、袁术当真不识进退,再行问责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