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古代当匠神 > 第四百三十二章 老实人

回到古代当匠神 第四百三十二章 老实人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4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三月,下旬。

其实按照年历来算,被称作献帝的刘协已经退位,不管是否被曹丕所害,这建安的年号其实已经不适合再用了,但刘备登基称帝还未举行,曹魏的年号显然不可能拿来再用,所以在荆蜀之地,暂时还是延用了建安年的称号,等待刘备登基称帝之后,会改年号。

这一年,对于整个天下来说,是相对平静的一年,曹丕在积极的恢复内政,以陈群、司马懿为首编纂的九品官人法已经开始逐渐加大了推行力度,刘备在为称帝做准备,如今治所已然迁至汉中,南阳地区在经历了这一年多的修整之后,开始恢复元气,至于东吴,则在继续加固江淮一带的防线,刘毅的几个弟子已经开始在荆襄一带扬名,更在为汉中新城做设计,南郑作为帝都,哪怕不是久居之地,但该有的气派还是不能少的。

这一点上,刘备其实是希望刘毅能够亲自来主持新都的设计和建造,但南中未平,刘毅这段时间捷报不断往上传,也不好临阵换将,况且在整个脸刘备集团的规划中,汉中也只是临时都城,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等人,包括刘毅在内,心目中最理想的都城是长安,汉中……终究是偏了一些,若非战略需要,成都显然比汉中更符合作为都城。

刘备显然知道自己很难看到天下一统的那一天,所以他想拼一把,这些年都在用诸葛亮之策,逐渐规范吏治,但曹魏推出的九品官人法无疑会对原本已经成型的蜀中法治造成冲击,毕竟九品官人法算是大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伸,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而且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其时效性,在后世看来,九品官人法无疑是霍乱的根源,但在这个时代来说,九品官人法在推出的时候,起到的作用无疑是良性的,至少眼下,九品官人法的推出,让曹丕得到了治下门阀的鼎力支持,也使曹魏的综合实力,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迅猛的增长。

这个增长,不是说政体,而是说曹魏能够执掌的势力在飞速攀升,曹丕也因此迅速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其实在刘毅看来,诸葛亮的制度其实算是一种跨时代的进步,已经有了一些类似后来科举制度的萌芽,当然,也只是一丝而已,在文化普及度不高,人才集中于少数人之中的时候,九品官人法其实更适合这个时代,因为人才基本都出自这个圈子里,而诸葛亮的法度更注重公平,对底层百姓的照顾,加上荆蜀二州这两年来虽然资金亏损,粮食也有些紧张,但潜力却是不断被刘毅挖掘出来,有足够的条件让他一点点将自己的制度推行出来并不断完善。

如今算是两个制度的碰撞,在受到九品官人法冲击的同时,也会受到这边新法的冲击,刘毅在各地新建的学院如今已经全面运转起来,中下层百姓而言,同时书院中提供的藏书楼中,有大量印刷出来的纸质书籍供学习。

诸葛亮的新法,在于选拔制度的先进,各地书院中通过考核来选拔人才,而书院之中的学子,则以有功将士家属子女优先入学,也带动了治下百姓从军的热情。

至于双方推行出来的新政最终谁能胜出,那只能等待时间来验证了。

“幼常以为如何?”刘毅将蜀中送来的情报放下,看向马谡微笑着询问道。

“难说。”马谡摇了摇头:“各有优略,就眼下而言,曹魏显然占据上风,但若以长远来看,先生之法更有利一些。”

即便再厉害的智者,也无法看到未来,诸葛亮的新政的确很有想法,但终究是有些超前了,它的对手不但来自曹魏的新政,同时也有来自内部的压力,这两国之间的战争,很多时候并不只是军事上的碰撞。

刘毅点点头,这相持之势已成,他不知道诸葛亮这新法之中,有多少是参考了自己的意见,但眼下并不是关心这个的时候,高定还没解决呢,南中蛮兵已经开始聚集,他必须在这些蛮兵到来之前整合各郡的力量,尽可能的拉拢蛮族为己所用。

“对了,王上已经按照亭侯要求,得了一块稀世之玉,最近该会送来,这传国玉玺之事,谡以为,比高定更重要。”马谡微笑道。

“嗯。”刘毅点点头,刘备定下的称帝之日是在五月,确实没多长时间了,为了做出最好的作品以配得上传国玉玺的身份,刘毅必须调整状态。

“那就在那玉石送达之前,先平高定!”沉默片刻之后,刘毅认真的说道。

“善!”马谡点头应道。

“报~”张苞快步进来,对着刘毅躬身道:“亭侯,那高定已然答应了亭侯邀战,约在明日双方在城外交战。”

“明日吗?”马谡摸索着下巴笑道:“看来高定军中缺粮。”

缺粮是肯定的,蜀中也不宽裕,再加上去年的种种事件,每年州府往南中拨来赈济的粮食都被扣在了朱提,就算高定有些屯粮,之前被马谡一把火烧了不少,再从后方调集,这几万人的消耗可不是个小数目。

“永昌郡的使者已经派出,不过路途遥远,至少也需十日方能抵达。”马谡看向刘毅笑问道:“亭侯意欲如何来败高定?”

“明天派人再去烧一次粮。”刘毅随口道:“既然他的弱点在粮草上面,那就对这粮草猛攻!摁住粮草这一点,那高定便进退无路了。”

简单来说,我不跟你硬碰,也不指望能够劫粮成功,但就盯着你的粮草来打,如今高定缺粮,逼得你抱着粮草自守,想动都动不了,这支人马自然也就拖住了,接下来,问题就简单多了,等永昌那边动手,则高定不战自溃。

…………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刘毅便点兵出城,温暖的春风吹动头顶的红缨,赤色的披风在风中抖荡,形成一片翻滚的赤色怒涛,远远看去,犹如一片火海向城外蔓延。

高定的兵马自然没有这般军容,在南中这样的地方,能穿上铠甲的,都是将领,至于将士的服侍也是五花八门,不至于五颜六色,但很难从对方身上感受到太多的压迫感,人的精神面貌,很多时候都是衣装带来的,个人如是,军队亦如是,至少从军容上看,衣甲鲜明而整齐的汉军,很容易给人形成一种精锐之师的感觉,尽管他们不是,但气势上,就足以让对方先丢一分。

刘毅并未骑马,而是坐在一辆宽敞的马车上,在他身侧,马谡站在他身侧,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马车后方,吕玲绮、关兴、张苞、魏越、陈二狗一字排开,再往后,蛮兵和郡兵混编而成的军队裂开,以马车为中心向两边延伸,两万大军的气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股犹如山越一般的压迫感向对方碾压。

那股有如实质的压迫感和窒息感,让隔着两百步远的越嶲军出现一阵乱象,尚未开打,便先声夺人,高定就算有些莽撞,但也知道此时开战,于军不利,目光落在鄂焕身上。

鄂焕会意,一催胯下战马,来到两军阵前,他知道刘毅军弓箭的威力,是以不敢太靠前,距离一箭之地还有十几步便停下来,扯开嗓门儿吼道:“吾乃越嶲上将鄂焕,何人敢来一战!?”

南中的作战方式,这么狂野而原始吗?

刘毅有些愕然的看向马谡,这都什么年代了,谁还兴斗将这一套?

马谡自然明白刘毅的意思,点点头笑道:“南中人口本就不多,而且崇拜强者,一般两军交战之际,多数会以斗将来决定胜负,以保证不会因战争而出现大量的伤亡。”

“原来如此。”刘毅微笑着点点头:“原来是老实人,那便来欺负欺负他,让他明白何为兵凶战危!”

这种傻大胆儿的敌人,刘毅最是喜欢,因为收拾他们,不用浪费太多的脑细胞。

虽然不知何为老实人,不过马谡显然听懂了刘毅的意思,也是微笑着点头赞同,这种徒逞勇力之人,马谡是相当看不起的,但他不会说,毕竟刘备麾下有很多人是靠着武力被提拔的,这种人并不少。

看着那魁梧的身影,只从身量上来说,就是个打仗的料,不过可惜了,目光看向魏越,正想说什么,一旁的张苞见无人答话,怕弱了己方士气,当即朗声吼道:“蛮夷之辈,不知天高地厚,我来战你!”

说完,大马扬鞭,倒提长矛,便往那鄂焕方向疾奔而去。

刘毅:“……”

“夫人,安国,你二人去为他掠阵。”事已至此,说什么也晚了,看来张苞回来之后,自己该对他进行一次再教育,这种性格,他日若是上了中原战场,可不是什么好事。

“喏!”吕玲绮和关兴躬身一礼,各自策马出阵,为张苞掠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