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古代当匠神 > 第二百零二章 对问

回到古代当匠神 第二百零二章 对问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4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首水调歌头渐渐在将军府中传播开来,要说惊艳全场自然是不可能的,毕竟这词与当下流行的主流风格格格不入,在许多人眼中,这首诗很怪,文风怪,按说算不上什么好词,但偏偏给人的感觉却颇有几分难言的意境。

这个时候,所谓名士之间的高下也就能一目了然了,大多数人都觉得这词不好,或是根本就人云亦云,也只有真正对诗词有着深入研究的人,能够体会到这诗词之中的意境,选择了沉默。

对于诗才之名,刘毅不怎么上心,争议就争议吧,自己又不靠这个吃饭,而且在这个年代,自己所知道的大部分词,跟这个时代的风格都是有着不小差异的。

不过倒是没人再来从这方面来为难他了,这一关也算过去了,不过宴会的气氛才刚刚到了高潮,刘表文治荆襄十余年,也养成了荆襄之地文风鼎盛的风格,却又不似后世宋朝那般抑武崇文。

想想也不难理解,这等乱世,若荆襄之地真的抑武崇文的话,恐怕别等曹操,江东打过来怕是都挡不住。

对刘毅来说,这宴会算是结束了,黄忠和魏延纷纷过来跟刘毅叙旧,喝了些酒之后,又被刘备招过来,对于刘毅,刘备如今是越发看重,能造奇物,能批量生产兵器装备,还能带兵打仗,治理地方也有些手段,算不上最顶尖的那种,但这种面面俱到的全能型选手却是最适合独当一面的。

夜风微凉,吹散了几分酒意,正厅中的欢宴之声还在继续,几点灯火下,刘毅与诸葛亮并肩走在将军府的庭院之中,看着那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诸葛亮扭头看向刘毅:“听说新城建设已经到了尾声?”

“说不准,秋收已过,就看今年能否招够万人吧,这今年荆州农桑大兴,我也算是功臣吧。”刘毅摇了摇头,这几个月来虽有储备,但一想到入冬后那每日百万的开支,心情就有些抑郁,如今因为渔乡的事情,整个荆襄之地,农桑养殖大兴,对整个荆州来说无疑是好事,但渔乡的生意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明天得好好跟刘备商量商量这事儿,看能不能给他捐出一个亿来。

诸葛亮是何等人,刘毅一开口,诸葛亮就知道刘毅想说什么,摇头叹息道:“伯渊有所不知啊,虽然今年税赋颇丰,但主公刚刚在荆襄之地立稳脚跟,招募兵马、囤积粮草,修缮城池,兴修水利,这方方面面都要钱,福库之中余钱不丰呐!”

“孔明……”刘毅无语的看向诸葛亮,自己还没跟刘备开口,诸葛亮把自己的路都给堵死了,这算哪门子朋友,刘毅好笑道:“你编这些理由之前,可否考虑考虑我,招兵买马、囤积粮草便算了,这修缮城池、兴修水利,我为匠作中郎将,我怎不知道?”

如今刘备已经习惯了刘毅的建筑带来的种种利好,若真有这些工程,怎会绕开他?怎么现在觉得自己好坑,坑起来都不走心了是吧?

“准备。”诸葛亮哈哈一笑道,倒是难得见他这般模样,随即却是正色道:“不过如今主公正值收拢人心之际,荆襄士人对伯渊……”

刘毅看了诸葛亮一眼,默默地点点头,诸葛亮虽然没说完,但他大概明白这其中的意思了,刘备对刘毅太好,让这些新投奔的人心中生了不忿,御下之术,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均自然不是平均分配的意思,但分配原则,至少得让大家觉得合理才行,如今刘备已经许诺了长沙两年税赋不需上缴,再加上墨城的税赋抽成以及渔乡的暴利,如果这个时候刘备再大量给刘毅拨钱的话,恐怕会让更多人心生不满。

而刘备如今,要控制这份不满情绪继续蔓延,是为了维持稳定,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刘毅,只是这话刘备不好说,只能假诸葛亮之口了。

“对了,那乐进与文聘如何了?”刘毅不想再提这些事情了,想起自己抓捕的两员大将,笑问道。

“文聘已被主公说降,他本就是荆州将领,昔日赤壁之战前,曹操虽然对他颇有笼络之意,但对荆州军却多有防范,如今归降,却也不难,只是那乐进……”诸葛亮说到乐进,默默地摇了摇头:“誓死不降!”

“这般忠诚?”刘毅诧异道,下场也没问,毕竟乐进是曹操麾下大将,若不能降,肯定也不会放回去他日再跟自己为敌,就算不杀,也是终身监禁了,刘毅自问做不到被俘后还能做到这种视死如归,但却并不妨碍他佩服这样的人。

“确是忠义之士。”诸葛亮点头笑道:“倒是伯渊荐来的两位将领,颇有才干,黄忠老成持重,颇似古之廉颇,那魏延……”

刘毅看向诸葛亮道:“其能不在刘封公子之下!”

刘封本事潜力都不弱,在刘毅看来,这天下三分之局一成,未来恐怕这个平衡的局面不会太短,就算没有夷陵之败,刘备能不能活到天下一统的那一天都不一定,老一辈的武将如今也折腾不了几年了,现在必须考虑十年后,等关羽、张飞这些人老去之后,新一代的将领由谁来接替关羽、张飞这些人。

刘封、魏延、关平在刘毅看来算是未来的佼佼者,至于邓艾还有那现在还不知道在哪的姜维得再往下推一辈,此外这些将军们的二代也必须尽早培养,刘毅记得,在历史上,这些二代们除了关羽的儿子关兴之外,其他都比较平庸,恐怕也跟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历练有关,毕竟从遗传上来说,应该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才对,单纯以生物学角度来讲,这些人到后来的声势及地位,有足够的条件去优中择优的去挑选配种的对象。

先天上没有问题,那二代缺乏人才,恐怕就得从后天方面来找原因了,甚至包括诸葛亮在内,都没有培养好自己的后代。

“此人的确颇为干练,但行事却颇为极端。”诸葛亮皱了皱眉道。

“这便是你与主公的区别所在了。”刘毅笑道:“还不择细流,顾能成其大,山不择细壤,方能就其高,我们如今是已经是一个大势力,自然会有不同脾性之人加入,能够将这些人才能为我所用,而容其弊端,方能成大事,若人人都如你一般性格,却没有你的本事,人再多又有何用?若将这些人才都排斥出去,这三分之势已成,短时间内,天下难归一统,说句不中听的话,关羽、张飞这些将军纵然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待他们老去,何人来支撑?”

诸葛亮闻言笑道:“伯渊似乎将我当成了心胸狭隘之人。”

“若是如此,岂敢与你结交?”刘毅摇头笑道:“只是我觉得,如今当重视年轻一辈的培养了。”

“伯渊有何高见?”诸葛亮笑问道。

“其实墨城时我便建了书院,只可惜,无人教授,我也只是传了些基础数术之理,后来州平兄代我接管,效果如何,倒是不得而知,如今我在新城之中建设了一座新的书院,效果更强,可将一些有功之臣的子弟送入书院就学,再挑一些战死将士的后代进入书院,一来可鼓舞将士用命,二来也可多培养些将才,一些伤残将领或是老迈将领可入其中教授兵法、行军之学,这些事,我此前与你提过,如今书院已经建立,只等新城建好便可送入其中。”刘毅笑问道。

这件事,是他在思索推广纸质书籍时想到的,既然如今不适合推广,倒不如借着书院的由头先做起来,等日后时局稳定了,完全掌控了话语权,再将这些东西全面推广出去。

诸葛亮闻言点点头道:“如今我军正是立业之时,军中许多将领确实对家中子弟疏于管教,如此做法,却也合适,我已与主公商议过此事,确实可行,只是那新城之中的书院……”

看向刘毅,目光中带着几分问询,刘毅做的东西,不会是表面那般简单,对此诸葛亮也有些期待。

刘毅默默地点点头,他明白诸葛亮的意思,问问风水如何吗,简单来说,是否有学习方面的增益能力。

“如此甚好。”诸葛亮点点头,他现在还没有后代,也可以让其他人来试试成效。

如今考虑这个事情其实有些太早,毕竟关羽、张飞这些老一辈将领还是春秋鼎盛之时,年轻一辈中的关平、刘封、魏延这些人也都开始崭露头角,如今的刘备,正是麾下人才最为鼎盛的时候,但诸葛亮觉得刘毅这个长远打算也没错,连他自都不确定这三分天下的格局,最后是否能够如他隆中对之中所言一般,成功兴复汉室。

“宴会已经结束。”诸葛亮看着远处开始往外走的士人,对着刘毅道:“伯渊随我来。”

“何事?”刘毅愕然道。

“主公相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