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月阑风烬起 > 第146章 鄠县遇熟人

月阑风烬起 第146章 鄠县遇熟人

作者:南宫仪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8:25 来源:小说旗

萧月卿一行,在运河水路最后一个畅通的码头下船,改走陆路。

此处是闵州与沧州交界的一处县城,不算繁华,但未受水灾影响,萧月卿让亲卫吩咐下去,让众人在此休整一个时辰,吃些热的饭食,顺便饮马补给粮草。

她和崔阑则在一处路边的吃食摊子上坐下来,要了两碗面,煮面需得要些时候,便先叫上了几个素包子。

萧月卿拿起个包子咬了一口,虽是素的,但面皮宣软,馅是冬菜拌的豆腐馅儿,一点儿不腻。

等面的空档,摊子前路过三五个衣裳破烂的人,看着像是逃难的流民。其中一个妇人手里牵了个小孩,孩子嘬着大拇指,看着蒸笼里雪白宣软的包子,馋得直咽口水。

崔阑看公主殿下一直看着那面,正欲说话,就被摊主抢了先。

摊主是对中年夫妇,男人掀开蒸笼,拿了个素包递给那小孩道,“吃吧。”又告诉几人,“县官大人在那头设了粥棚,你们快过去吧。”

几个流民连连道谢,朝摊主指的方向走去。

妇人同自家男人小声感慨,“也是可怜,还好咱们这里没有受灾。”

男人点头,“谁说不是呢。”

不多时,面条好了,是那手脚利索的妇人端上来的,对崔阑同做男装打扮的萧月卿道,“二位公子慢用。”

萧月卿问,“请问婶子,县中并未受灾,为何大人还设了粥棚?而且,我瞧此处也不禁止流民入城?就不怕生出乱子吗?”

这会儿过了饭点,油布棚子下头就她与崔阑两位客人,倒也不忙,妇人自是有闲心同他们多说几句。

“听官老爷们说上头下了政令,城中不得拒绝流民进城,听说前日朝廷派的押粮官到了,昨日咱们县官大人就叫人起了粥棚。逃难过来的人,官府都把他们安置在粥棚那边的草堂里,好歹能够遮风避雨。”

如此说来,此处县官倒是做得不错,萧月卿点头,“多谢婶子了。”

妇人道,“这有什么谢不谢的,二位快吃吧,一会儿面该坨了,尝尝味道如何。”

一旁崔阑适时递上银钱,那婶子见他递过来的是个银锞子,连忙摆手,“这两碗面钱要不了这么多。”

萧月卿道,“无事婶子,余下的给我们装些包子吧。”

听了这话,婶子才勉强收下,让自家男人麻利用油纸包些包子。

想了想又道,“小公子,我瞧你们像是富贵人家,若是要往沧州去,这路上可得小心啊。”

萧月卿道,“多谢婶子。”

车马又行了半日,进了沧州地界。逐渐能看到洪水退去之后的农田、村落,涨水时冲积起来的厚厚泥沙,被掩埋的东倒西歪的庄稼草木。

一路行来,流民也不是很多,偶有三五个结伴而行的。都是听说了县里或是郡里已有赈灾举措,设了粥棚草堂,能安置流离失所之人,供应吃食之后赶着过去的。

萧月卿坐在马车里,同车窗边骑马并行的崔阑道,“沧州境况倒比我想得要好许多。”

崔阑也道,“如今洪水已退,若赈灾举措施行得当,想必用不了多久百姓们便能重建家园了。”

萧月卿心想,果然还是银钱充足好办事,此次朝廷雷厉风行,又少了那些蠹虫,赈灾的银钱米粮都能实打实落到百姓手里,可不就能少些祸乱吗?

进了鄠县县城,沿着主街没走多久,就见了两处粥棚。有衙差维持着秩序,流民们正排队领米粥馒头。

萧月卿让车马在离粥棚不远处停下,自己同崔阑步行过去。

还未至近前,便有衙差过来询问,言若要领粥饭须得排队。

崔阑将身上令牌掏出来给衙差看了,衙差当即明白,这应当就是上头说的,朝廷派出主理赈灾的官员到了。

当即抱拳道,“见过大人,小的这便带大人前往县衙。”

萧月卿道,“不必,你既有公务在身,我们看完此处,一路沿主街问着路去便是。”

衙差听了只得从命,回到自己原本所在的地方站好,继续维持秩序。心说原来这位面嫩的才是主官,不过这位大人也生得太过好看了些。

萧月卿到了施粥的灶台边查看,见三口锅里熬的都是浓稠的米粥,箩筐里用白布盖着的杂面馒头也都个头结实,想来是能顶饱的。

至下一处粥棚时,则叫人开了米粮口袋,查看所用米粮是否有霉变之象,或是以次充好之嫌。

还好,走访查看下来,境况都还不错,萧月卿心下满意不少。

到了县衙一瞧,院里支着好几张桌子,有衙差帮着查阅核对户籍,百姓们正排队领赈灾贴补银钱。

好巧不巧,这位县衙堂官儿还是个熟人,正是当日在盛京城外粥棚与流民据理力争,磕破头被送医的陈宁。

萧月卿这会儿想起来了,殿试过后,陈宁为二甲进士,被外放鄠县为官,授予正七品县令之职。

陈宁此时也看了过来,一眼瞧见长公主一行人,连忙过来行礼参拜,“微臣参见长公主,公主千岁。”

他这耿直的一出声,倒把旁边的衙差及百姓唬得一愣,衙差还好,多少在衙门当差,听说了朝廷要派贵人下来。

百姓们则一时反应不过来。

啥?长公主来了?

就是这位长得唇红齿白的小公子?这也太好看了吧!

一个个呆头鹅似的抻着脖子瞧了半晌,才想起来要行礼这事。

萧月卿露出个笑道,“好了,不必多礼,早日将银钱给到百姓手上才是正事,诸位继续忙吧。”

说罢同陈宁一同到后堂说话。

众人愣愣站在原地回味,有挨得近的小声咬耳朵。

“没想到如长公主这般尊贵的人,也这么和蔼可亲啊。”

“这可就是你孤陋寡闻了吧,咱们大邕这位长公主,那可是鼎鼎有名的。”

“怎么说?”

“自个儿掏银子筹集粮草冬衣送往北境,核查军饷贪墨案,赈济雪灾,听说不久前刚从南边儿查私盐案回来,还怒斩贪官污吏,为民除害,百姓们可都拍手叫好呢!”

“嗬!这么厉害呐!”

“那可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