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月阑风烬起 > 第143章 振聋发聩

月阑风烬起 第143章 振聋发聩

作者:南宫仪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8:25 来源:小说旗

早朝,萧承昭突然问起礼部这回登基大典相比之前的节省了多少银子。

礼部尚书曹勉之年近六旬,明年就是致仕之年,吭哧半晌没说出话来。

萧承昭道,“听闻前段时日曹尚书因病告假月余,未参与此次登基大典具体事宜安排,有所不知也能想见,是朕今日问得唐突了。”

曹勉之躬着年迈的身子行了个揖礼道,“是老臣失职,多谢陛下宽宏。”

萧承昭接着问,“此次登基大典是由礼部哪位大人主理?”

礼部侍郎崔互闻言后背一凉,但还是不得不出列道,“回禀陛下,是臣主理。”

“嗯,那你来说说,都节省出多少银钱?”

“这……这,实是前朝登基大典时,微臣未曾参与,其中花销比对还需查阅记档,再与户部核算,方能得出花费银两几何,节省了多少。”说到最后,崔互声音都不自觉低了下去,告罪道,“还请陛下恕罪。”

“嗯,也算情有可原,朕命你散朝后速速核算,于明日申时前上报,如此,可还有难处?”

“臣谢陛下宽宏,定然尽快呈报上来。”崔互只觉汗都要滴下来了,但又怕殿前失仪,不敢抬手去擦。

就在此时,忽然听得队伍最前头的长公主说话,“陛下,臣有本启奏。关于大行皇帝后宫众人安置一事,含出宫抚恤、宫室改造、供养月例等项,皆已与户部核算完毕,现将奏疏呈于陛下。”

萧月卿说完,自有近身伺候萧承昭的内侍下来接了奏本,恭敬递到他手里。

萧承昭打开看了道,“皇姐辛苦,户部此次做的不错。”

王敬因罪伏诛,时下户部一应事宜暂由侍郎郭玄代之。

闻言郭玄出列道,“谢陛下夸奖,实是长公主同太后娘娘在此事上十分尽心,拟定的章程详尽,条目明晰,户部核算起来才事半功倍,臣等不敢居功。”

“好就是好,郭卿不必推辞,若朝中官员皆如这般尽心,朕也可安心了。”萧承昭道。

这话一出,崔互一张脸白了又红,红了又白。

但这事儿还不算完,众臣只听长公主道,“陛下仁厚,既如此,恶人就由本宫来做。在其位,谋其政,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忠君之士,当尽君事。诸位大人饱读圣贤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懂,如王敬之流的尸位素餐之辈是何下场,大家有目共睹,还望诸位大人共勉!”

萧月卿一席话说完,金銮殿上登时鸦雀无声,除了一干问心无愧的清流老臣,仍旧老神在在的样子,其余人等个个缩头如鹌鹑。

萧承昭适时开口道,“皇姐一番话当真振聋发聩,虽说得直白了些,但也一心为公,还请诸位大人多多包涵。”

此话一出,列位臣工哪里还敢有二话,只暗自感叹长公主如今之气焰,就连刚继位的陛下都有避其锋芒之意,他们哪敢说什么。

于是众臣皆低眉顺眼道:“臣等不敢,敬受长公主教诲。”

散朝后,远远缀在朝臣队伍后头的崔互,刚一出金銮殿门,就听到旁边有人开口说话。

“崔侍郎请留步。”

崔互回头一看,崔阑头戴乌纱烟墩帽,一身缥碧色宝相纹曳撒,腰挎横刀,正立于合抱粗的廊柱下头,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哼了一声,崔互冷脸道,“崔提督有何指教?”

“无事,不过是来看看崔侍郎被御前斥责的狼狈模样罢了。”崔阑抱着手臂一副漫不经心的玩味模样。

“你!……你这竖子懂什么?!”崔互急赤白脸道。

“我是不懂,不过看到你过得不好,我就欢喜得很。”崔阑挑眉。

为了避免自己被活活气死,崔互甩袖匆匆走了。

期间张旭回了盛京,带回瓦剌人已于近期休兵的消息和谢自清手书一封,以及各色珠翠宝石十好几箱。照例由萧月卿先挑过一番,余下的送往颂雅阁,给能工巧匠们雕琢加工。

宋雅阁如今每季根据时节推出应季衣裳首饰,生意照旧兴隆,客似云来,财源滚滚。

张旭这趟前往北境,又周转了一批米粮盐糖之物送到谢自清军中。

谢自清手书上恭贺萧承昭荣登大宝,还让张旭的商队带回了一匹小马驹,正是之前萧承昭在信上说的请舅舅得空帮寻的好马。

而后同萧月卿说了近来北境局势,与瓦剌人是暂时打不起来了,今冬雪灾大邕十余州县均有受灾,北境更甚,瓦剌人以游牧为生,冻死的牛羊不计其数,甚至有为节省口粮,被族人抛弃的老弱妇孺,活活冻死饿死。

冬日刚开始时,瓦剌还有余力同镇北军打上几场,后雪灾日益严重,瓦剌大王子束特阿速也曾领兵多次主战,妄图能突破镇北军防线,从大邕边境城池掠夺些物资。

得益于萧月卿的重生,这一世早有准备,北境大军米粮充足,吃得饱穿得暖,后勤军备就占了优势,战场之上自是无往不利,瓦剌未能从谢自清手里讨到好,才有了偃旗息鼓之意。

无论如何,只要能休战,都是好的,无论任何时代,打仗苦得都是百姓,战乱之下,民不聊生。就算是谢自清所在的肃州,军粮不济时,百姓也要省出口粮先供给军中,毕竟吃饱了,将士们才能更好的戍卫边境,只有瓦剌人打不进来,百姓才有安生日子过。

萧月卿忙完,看了看外头天色,这都快至戌时了,也不见崔阑踪影,这厮此次回京就三五不时的消失,也不知背地里在忙什么。

消失的崔阑,此时正在城东看宅子,见天色不早了,决定看完这一处便先回公主府,余下的的明日再看,再不回去,殿下该等着急了。

(萧月卿:并没有呢。)

萧月卿刚吃了半碗糖蒸酥酪,崔阑就从外头进来了。

崔阑瞧着公主殿下专心致志吃酥酪,根本不关心他在外头做什么的样子,莫名就觉得有些不得劲儿。

巴巴凑过去道,“殿下也不问问微臣去哪了?”

“问你做什么?”萧月卿又吃了一勺,“难不成你还敢背着我做些不该做的事?”

“自然是不敢的。”崔阑道。

“那不就结了,男子汉大丈夫是该有自己的事做,我倒也不是那等事无巨细都要过问的操心劳碌命。”

崔阑无法,从怀里掏出个长条状的盒子,递给萧月卿讨好道,“殿下看看。”

萧月卿打开看了,红色漳绒托底的盒子,里头放着一支玉簪,簪头雕成百合花的模样,通体雪白莹润,应当是一整块儿的羊脂白玉雕成的。

“你这几日时常不见踪影,就是去做这个了?”萧月卿问。

“做簪子只是其一,但旁的事微臣现下还不能说。”

萧月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