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90章 一战封王耶律休哥

于越是辽朝最高官衔,位于百官之上,是辽国皇帝能给与臣子的最高奖励。

只有立下不世之功的臣属才有这样的资格,于越是辽国大于越的首辅。

没有具体的掌控的职位,实际上就是极品,到头了。

大辽享国二百一十年共九位皇帝,也不过仅仅有十位大臣享受这一殊荣。

比较有名的包括拥立阿保机称帝的耶律曷鲁,拥立耶律兀欲和耶律璟登基的耶律屋质,拼死救下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的耶律仁先。

于越是指萧太后主政时期武将耶律休哥,他在宋朝名声已经到了可以止儿夜哭的地步。

实际上他不仅是宋朝小孩的梦魇,还是北宋王朝的噩梦,也是北宋武将最大障碍。

无论曹彬,潘美,杨业还是田重进都不是他的对手。

赵二的高梁河车神就是耶律休哥一手培养起来的。

“众所周知,耶律是大辽国姓,而耶律休哥是皇室远亲。”

“东丹王耶律倍、耶律德光族兄弟,世宗、穆宗族叔,景宗叔祖,圣宗同族曾祖。”

“他是隋国王耶律释鲁之孙,父亲耶律绾思做过总管军马的南院夷离堇,也就是——南院大王。”

“这样的家世,对耶律休哥的仕途自然有利。”

“耶律休哥从一名契丹族宗室之子,最后成为辽朝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成为一代名将。”

“辽穆宗耶律璟执政时期,北方的乌古和室韦二部发动叛乱。”

“辽穆宗派遣北府宰相肖斡领兵去平定乌古和室韦二部的叛乱,耶律休哥作为基层军官也参加了平叛的战斗。”

“此战后,因耶律休哥成功平叛有功,被授封为管理皇族政教事务的惕隐。”

“不过室韦、党项等都是开胃小菜,耶律休哥真正的大餐还在后面。”

“公元976年,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

“赵光义由于得位不正,为了证明自己能力高于赵大。”

“于是在登基第三年,带领数十万宋军意气风发出兵灭北汉,历时三个月的战役北汉投降。”

“公元978年5月随后不顾三军疲敝和众城的反对,直接挥军直扑南京,这是赵光义第一次碰遇见耶律休哥。”

“当时,驻守幽州的是辽国萧太后的情人南京留守韩德让、辽国名将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以及北院大王耶律奚底。”

“耶律斜轸带兵抢占了幽州城北的要地——得胜口,与幽州城互为犄角。”

“宋军攻到时,耶律斜轸用疑兵之计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但宋军毕竟人多势众,四面攻城,幽州形势岌岌可危。”

“幽州被围的消息传到辽国,耶律休哥自请率五千骑兵增援北京。”

“在这种情形下,韩德让向朝廷求援。”

“辽主辽景宗立即让耶律休哥代替耶律奚底为北院大王,率军增援幽州。”

“当时赵光义的注意力全部在幽州城上,竟不派兵阻截援军。”

“虽然曹彬一再提醒,但赵光义自觉深通兵法,所以不采纳曹彬的意见。””

“耶律休哥领兵奔赴北京后,决定采取夹击战术。”

“他率军与辽朝名将耶律斜轸两路一起趁夜色夹击宋朝大军,面对辽军的夹击。”

“宋军顿时军心大乱,首尾不能相顾,见形势逆转。”

“幽州城中的也韩德让命辽军立即出城应援,三路大军夹击之下赵光义惨败而逃。”

“但耶律休哥也负伤了,但他依然率军猛追宋军。”

“混战中,赵光义大腿中箭,坐上驴车逃跑。”

“最终,耶律休哥还是没能生擒赵光义。”

“但高粱河之战,成为耶律休哥的成名之战,辽景宗对耶律休哥大加赞赏。”

“耶律休哥于980年12月被封为于越,位极人臣。”

“后来又被加封为南面行军都统、南京留守,全权负责对宋作战事宜。”

“几年之后封为北院大王,并总领南面的军事事务。”

“高粱河战败后,车神赵光义整天想幽州想得睡不着,总是想挽回颜面。”

“赵光义正式下令,全军兵分三路进攻契丹。”

“东路军以曹彬为主帅,率十余万宋军作为主力。”

“中路和西路分别由田重进和潘美各率数万宋军,作为佯攻,牵制辽军,配合东路主力。”

王阳明:耶律休哥,字逊宁,契丹族,出身辽国宗室,自幼饱读兵书。

辽应历十八年,耶律休哥因跟随北府宰相萧干征讨乌古、室韦二部有功,而被升为惕隐。

辽乾亨元年,宋太宗赵匡义在攻灭北汉后,发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役。

战役初期,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等皆被宋军击败。

宋军兵临南京城下,辽国震动。

为救援南京,辽景宗征调各地辽军精锐赶赴燕云,耶律休哥奉命率五院军从征燕云。

耶律休哥巧妙利用有利地形,在高梁河大败宋军。

赵匡义本人也在战斗中与宋军主力失联,大腿还被辽军弓箭射中。

最终乘着一辆驴车逃出战场,好生狼狈了得。

耶律休哥又趁宋军大败之际,率军追杀宋军三十余里,斩首宋军万余人,是为高梁河之战。

高梁河之战,耶律休哥成为宋军最恐惧的对手,也成了也是宋太宗赵匡义一辈子最大的噩梦。

同年冬,辽景宗命韩匡嗣、耶律沙等率军进攻北宋,以报复宋军攻打幽州之仇。

耶律休哥亦率所部军士协同韩匡嗣等攻打满城。

宋军以诈降之计,赚得韩匡嗣,但耶律休哥仔细观察宋军阵型整肃,不似败退之军,遂劝说韩匡嗣不得大意。

然而,韩匡嗣立功心切,满心欢喜地带人去接收满城。

不成想,却遭到宋军突袭,辽军大败,留下万余具尸体仓皇逃窜。

独有耶律休哥整肃军队为辽军断后,这才避免了辽军全军覆没得结果。

战后,辽景宗册封耶律休哥为北院大王,并率部在南面戍守。

辽统和元年,辽景宗去世,年幼得辽圣宗即位,太后萧绰临朝称制。

萧燕燕令耶律休哥总理南面军务,便宜从事,耶律休哥由此成为辽国对宋作战得前线总指挥。

耶律休哥整顿兵马、严修战备、积蓄粮草物资,使得边境安然无恙。

统和四年,赵匡义征发数十万宋军兵分三路北伐辽国,目标直指燕云。

是年为北宋得雍熙三年,遂称之为雍熙北伐。

当时辽国北院、南院及奚部兵马未到,耶律休哥只得以本部数万人,与数十万宋军周旋。

“此时辽景宗已经驾崩,辽朝实际话事人是萧太后,在老情人韩德让的建议下。”

“利用辽军骑兵的高机动性,先集中力量打击东路曹彬宋军主力,尔后挥师向西,击败中西二路。”

“而对付东路军的正是耶律休哥。耶律休哥不于与曹彬正面对决。”

“而是采取沿途不断袭扰宋军,入夜则出兵袭杀,并派骑兵截杀宋军运粮队。”

“然后派奇兵掐断曹彬的粮道,很快,东路宋军粮草耗尽,又得不到补充,曹彬只好下令全军退往雄州。”

“时当盛夏,暑热难当,契丹骑兵神出鬼没,宋军不胜其苦。”

“不久,萧太后又率契丹主力赶到。”

“曹彬只能下令后撤,耶律休哥却抓住战机,全力反扑。”

“宋军被契丹骑兵冲杀得溃不成军,瞬时崩溃。”

“由于东路大军的失败,宋朝的西路和中路大军也受到牵连。”

“至此,三路伐辽的计划彻底失败。”

“宋太宗赵光义发起的北伐战争遭到了惨败,宋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宋朝名将杨业也被俘后自杀身亡。”

“歧沟关之战成为耶律休哥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战役,它奠定了耶律休哥古代名将的地位。”

“此战之后,宋军再也无力收复幽云十六州,北宋完全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989年3月,耶律休哥因功勋卓越,被赐予只有太后和皇帝有资格参与的再生礼,圣眷之隆,举国无匹。”

“耶律休哥一生当中唯一一次败仗就是败给了李继隆,李继隆是外戚出身,字霸图。”

“枢密副使李处耘长子,赵光义第三任皇后的长兄。”

“也就是赵二的大舅哥,他曾经跟随宋太祖赵匡胤一起参与过南唐,北汉的灭国之战。”

“后来又跟随着大将崔瀚,潘美在满城,雁门两度击败辽军。”

“989年7月,北宋驻扎在河北徐水的威虏军粮食即将耗尽。”

“宋太宗命令李继隆率领着一万多名骑兵押运着数千辆运粮车往河北徐水运送粮食。”

“这一绝密情报被耶律休哥获取。于是耶律休哥带领着八万精锐骑兵袭击粮车,夺取粮食。”

“在领兵南下的途中,耶律休哥遇上了领着一千余人巡逻的大宋北面边疆都巡检使尹继伦。”

“耶律休哥对尹继伦率领的一千来号人完全没放在眼里,理都没理就挥军南下了。”

“于是,尹继伦带兵悄悄跟踪辽军三十多里,跟到徐河。”

“趁辽军休息用餐,突然杀入辽营,直扑耶律休哥中军大帐。”

“耶律休哥正在吃饭,被宋军杀入,并被砍伤手臂。”

“这是典型的阴沟里翻船,李继隆得知消息,马上起兵配合尹继伦。”

“双方夹击,辽军溃败,俘虏了数量巨大的辽军。”

“耶律休哥狼狈逃走。耶律休哥败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尹继伦。”

“而此战之后,尹继伦因为面皮黝黑,被称为黑面大王。”

“此后十余年间。两国基本上处于相持态势。”

“在澶州之战前,再无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从此之后,耶律休哥既严格禁止戍兵不得进犯宋朝,即使是马和牛跑到辽境,也尽数还给宋民。”

“此时的耶律休哥适时的减轻了南京地区人民的赋税徭役,并颁布政令体恤孤寡,他在南京地区大兴农业,修治武备。”

“耶律休哥采取的这一切措施都让南宋大军不敢北犯,这有力的维护了辽宋边境的安定,让辽朝的统治得以长治久安。”

“公元998年,一代名将耶律休哥寿终正寝于幽州。”

朱由检:耶律休哥充分利用辽军骑兵机动性强以及熟悉燕云地形得优势,巧妙与宋军交战。

并在岐沟关大败宋军主力东路军,迫使宋军全面撤退。

赵匡义苦心策划的雍熙北伐运动全面破产,宋军伤亡惨重,建国以来得精锐损失殆尽。

耶律休哥一举扭转宋辽战争得形势,从此辽国占据宋辽战争得主动权。

而宋太宗收复燕云十六州得梦想彻底破灭,终北宋一朝。

燕云十六州再不复得,耶律休哥因功被封为宋王。

同年末,耶律休哥又在君子馆之战中全歼北宋宋军数万禁军精锐,一战名动天下。

统和六年,耶律休哥率辽军大举南征,接连攻陷涿州、长城口,兵锋直驱唐河。

宋军慑于耶律休哥得威名,皆坚壁不出,耶律休哥益加骄横。

当时在唐河南岸的宋将李继隆对君子馆之战耿耿于怀,如今又遇到耶律休哥这个老冤家,可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于是,李继隆不顾赵匡义坚守不战的命令,亲率3000静塞军渡河北击辽军。

斩首辽军15000级,缴获战马万余匹,是为唐河之战。

唐河之战是耶律休哥军事生涯上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场失利。

统和七年,耶律休哥再率三万辽军南征,意在报唐河之战的一箭之仇。

耶律休哥以威虏军为诱饵,率军围攻威虏军,吸引宋军增援,继而在威虏军附近围点打援。

宋军内部对救援威虏军展开激烈争论,多数将领建议放弃威虏军。

但李继隆力排众议,并亲率万余宋军驰援威虏军。

李继隆在徐河与耶律休哥决战,耶律休哥大败。

接连在唐河、徐河的两场大败,让耶律休哥意识到宋军并不可小觑。

于是停止南征的步伐,并以燕民疲弊,省赋役,恤孤寡。

使得燕云大治,边境安宁,宋辽两国也进入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光。

统和十六年,耶律休哥去世,一代名将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