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入梦仙游 > 第一卷:归乡风云 第三回 书记郎

入梦仙游 第一卷:归乡风云 第三回 书记郎

作者:朱元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18: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行正带着朱顺来到了熟悉的山路,看着远处的大片刚露头的小麦,不由感慨。

“变化是不是挺大?”张行正轻声问道,目光在朱顺的脸上一扫而逝。

朱顺点点头,没有说话。

他的目光穿过张行正,落在远方的村庄,那是一幅熟悉的画面。

他有看向远处的麦田,绿油油的麦田在阳光下泛着光芒,微风拂过,麦浪翻滚。

他又看向远处的河流,那正是武河。

朱顺说道:“还是那条熟悉的武河还记得小时候咱们一群人在武河游泳,杨宇这臭小子,直接甩着那雏鸟朝我们那撒尿。”他的话语像是打开了时光的闸门。

张行正哈哈大笑。

随后,张行正也望着那波光粼粼的河面

朱顺的目光在武河的河面上游移,眼中闪烁着深深的光芒。

“真是变化挺大。”朱顺说道。

朱顺点点头,目光远望,仿佛在试图寻找过去的踪迹。

.........

两人一起走上了村头。

村头旁边有一个巨大的石头,石头上刻着“武运村”三个大字。

朱顺走到石头前,轻轻抚摸着那几个字,仿佛在试图感受岁月的痕迹。“走,咱们进去看看。”朱顺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两人穿过村口,走进这个曾经熟悉的村庄。

他们沿着小路向前走,两旁的房屋和店铺熟悉而陌生。

街边有不少大妈,聚在一起唠嗑。

她们看到朱顺,都显得很震惊。

朱顺便给这些大妈打了招呼。

二人继续走在村庄小路。

朱顺说道:“咱们去学塾看看。”

张行正嗯了一声,便向村后头的学塾走去。

一路上那些邻居看到朱顺都会很惊讶,朱顺都会热情的打招呼。

学塾坐落在村子的最东头,原本是一座破旧的私塾。

如今的学塾变化也很大,原本破旧的房屋已经重新翻修过,变得更加宽敞明亮。

两人走进学塾门口,只见一个匾额立在门框——武运村学塾

朱顺和张行正走进学塾院子,朗朗读书声从学塾内传出来。

他们环顾四周,打量着这个曾经熟悉的场景。

只见一个男子蹲在窗外,偷偷看向学塾内。

这男子身穿白衣,身姿挺拔,看上去华贵非凡。

张行正见到那个男子,嘿嘿一笑,摆了一个嘘的手势,轻声道:“这就是杨宇,看来今个没事,还在偷偷听韦夫子上课,咱们吓他一下,你先躲起来,给他的惊喜。”

朱顺点点头,立刻闪身躲到了学塾的一侧。张行正则大步走向那个男子,一拍他的肩膀,笑道:“杨宇,看什么呢?”

那男子被吓了一跳,看清是张行正后,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然后指了指学塾内,小声道:“别打扰我听韦夫子讲课。”

课堂内的喧嚣声,随着外面的发出的声音,瞬间安静了下来。

孩子们忍不住好奇,纷纷向窗外看去。

只见学塾的女夫子,看到外面的情景微微皱眉,那夫子的长发披在肩上,微微卷曲,流淌着淡淡的柔顺。

她的嘴唇红润,透露出一股迷人的气质。

她身穿一件绿色的长裙,裙摆随着她轻盈的步伐摇曳生姿,仿佛一朵盛开的花朵。

她疑惑地听着外面的声音,然后慢慢走到了窗户旁边。

只见杨宇和张行正两人趴窗户底下,杨宇用手捂着张行正的嘴,大气不敢喘。

夫子探着头,环顾四周,看到一只黑白花猫一瞬间便爬上了院内的柳枝上,夫子便扭头对孩子们说道:

“是猫,好了好了,咱们继续讲课。”

说完,便继续带着孩子们读诗句: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摘自《庄子外篇知被游》

译: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色骏马在缝隙前飞快的越过,很快就过完一生。”

张行正拿开他的手,嘿嘿一笑道:“你这是干嘛,喜欢听韦夫子讲学,进去不就行了吗?”

杨宇趴在那里,脸红通通的,结结巴巴道:“我,我不是怕打扰韦夫子讲课吗?”

张行正忍不住啧啧一笑:“你的小心思别以为我不知道。”

杨宇连忙去捂张行正的嘴,着急地小声道:“别闹了,被发现就不好了。”张行正嘿嘿一笑,然后突然大声喊起来:“韦夫子,杨书记郎找你了。”他这一喊,把杨宇整的脸色通红。

夫子听到声音,有些意外:“杨书记郎?”

她好奇地看向学塾的门口。

杨宇瞪了一眼张行正,轻声道:“行正,你这不厚道啊。”

张行正捂着嘴偷笑。

说完就杨宇快步向院外跑去,刚准备跑出门,却被夫子喊住了:“有什么事吗?杨书记郎。”

韦夫子见到张行正,说道:“张大哥也来了啊。”

张行正双手抱肩,说道:“韦夫子好。”

女夫子名为韦玉清,郡城调来的教书先生。

杨宇转身,红着脸挠着头看着夫子,支支吾吾地说道:“玉清啊,真的打扰你讲学了,其实没什么事。”

韦玉清嫣然一笑,说道:“书记郎都找我了,一定有什么事,有什么事和我说就是。”

张行正看着杨宇,嘿嘿一笑,道:“书记郎看上夫子你了。“

杨宇闻言,脸色瞬间通红,他立马捂住张行正的嘴,焦急道:“别胡说。”

韦夫子红着脸不言语,她低垂着眼,看着自己的脚尖,胸膛在轻轻起伏。

杨宇领着张行正便快步向院外跑去,领走前说了一句:“没什么事,韦夫子,打扰你讲学了。”

他的声音有些粗重,仿佛在极力压抑着什么。

张行正跟在他的身后,忍不住偷偷笑起来,他捂着嘴,肩膀一抖一抖。

韦玉清嫣然一笑。

张行正跟在杨宇的身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杨书记郎,你害羞了?”张行正大笑道。

杨宇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快步走着。

他的心中乱糟糟的,仿佛一团麻,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

“杨书记郎,你喜欢韦夫子吗?”张行正又问道。

杨宇瞪了一眼张行正,说道:“你看你干的好事,这让韦夫子怎么想。”

张行正说道:“喜欢一个人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杨宇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他的目光有些闪烁。

良久,他终于开口了:“我只是觉得,喜欢一个人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就像看到一朵美丽的花朵,心里会感到无比的愉悦。”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但是,这种喜欢应该是默默的,不应该说出来。”

张行正闻言,嘿嘿一笑道:“那你就放在心里好了。”

杨宇轻声道:“嗯,我会的。”

他抬起头,看向远方。

对视的闪躲,面无表情的擦肩而过,控制不住的自卑,人群中一眼就能锁定某人,小心翼翼的对视的开心,所爱知人有所爱之人的窒息。

相遇的故意的擦肩而过,装作不在意的表情,按耐不住的心跳。

什么狗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我偏偏要“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张行正拍了拍杨宇的肩膀,说道:“我领你见一个人。”杨宇疑惑道:“见谁。”张行正嘿嘿一笑道:“一个熟人。”

“杨宇。”

远处传来声音。

只见一个男子腰间刀剑错,牵着一只毛驴,就这样静静看着杨宇。

杨宇见到这个男子,又兴奋又激动,瞬间跑向他,紧紧抱住他,说道:“朱顺你都好几年没回家了。”

朱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小子出息了,。”杨宇闻言,咧嘴一笑,他抬起头,看向朱顺,眼神中满是激动。

杨宇说道:“走走,来我家我请你们喝酒。”

朱顺闻言,嘿嘿一笑道:“你小子行啊,现在都当书记郎了,出息大了。”

杨宇笑了笑,说道:“只是运气好,咱们走。”

说完,三个人便来到了杨宇的宅邸。

众人进入杨宇的宅邸,这是一座有着古朴大气的宅子,青砖黑瓦,朱红的大门,门上挂着一块镌刻着“杨府”二字的门匾。

朱顺看着杨宇的宅邸,显得很震惊,他把毛驴拴在了门口。

杨宇嘿嘿一笑,拉着朱顺和张行正走进了院子。

宅邸里有一个七旬老太,见到朱顺有些震惊,说道:“顺啊,什么时候来的?”

这老太正是杨宇的奶奶李氏,朱顺见到李氏说道:“二奶奶好,我今日刚回来。”

李氏见到朱顺,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她拉着朱顺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顺啊,真的越来越人物了。”

杨宇咧嘴一笑,说道:“奶奶,我们这几个哪有不人物的,哈哈哈。”

李氏笑着说道:“是啊,没觉得都长成人了。”

杨宇说道:“朱顺这一路很辛苦的,奶奶帮我们弄一些饭菜。”

李氏笑道:“好的,你们先坐好,我这就给你们做。”

朱顺说道:“二奶奶,麻烦了。”

张行正说道:“麻烦太太了。”

李氏笑道:“不麻烦,又不是外人。“

李氏转身走进了灶房。

杨宇三人则来到了客厅,只见客厅的家具摆设都十分古朴,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显得很有品味。

三人坐了下来,杨宇问道:“朱顺,这几年还好吧?”朱顺说道:“挺好的,走过见过太多东西了。”

杨宇又问道:“那你在外面一定发财了吧。”

朱顺嘿嘿一笑道:“没发财,就是在江湖上混口饭吃。”

杨宇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朱顺太谦虚了。”

朱顺笑道:“哈哈哈,没有,没有。“

张行正嘿嘿一笑道:“朱顺现在可是一个大侠啊,他还写了一本游记呢。”

杨宇闻言,显得很激动,他立刻凑到朱顺身边,眼睛一亮,看到朱顺腰间的刀剑,忍不住摸了摸,说道:“我去,这刀剑一看就是好兵器,我之前也想闯荡江湖的,但是家里让我科举,所以这就有些遗憾了。”

朱顺闻言,淡淡一笑道:“科举当官挺好啊。”

杨宇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他叹了口气,说道:“是啊,可是我不喜欢,我觉得江湖上比较好,可以闯荡天涯。”

朱顺微微一笑,说道:“科举当官多好啊,谁不想当官啊,其实大多数江湖人都有自己的雄心壮志,但是事与愿违,但是都想有自己的事业所以多数都浪迹江湖谋出路。当官多好啊,可以给百姓谋幸福,我们江湖人虽然自由,但是有时候也会为衣食住行而烦恼。”

杨宇听了朱顺的话,陷入了沉思。

他抬起头,看着朱顺,他说道:“朱顺,你说的对。”

这时,李氏已经端着几盘菜肴走进了客厅,还拿了三坛黄酒。

杨宇站了起来,接过李氏手中的菜肴,放在了桌子上。

朱顺看着满桌的菜肴,心中有些感慨,这些年在外闯荡,虽也吃过不少名吃,但这桌家乡菜让他感到格外亲切。

杨宇说道:“咱们喝。”

朱顺和张行正闻言,都站了起来,与杨宇一起走到桌边坐下。

李氏则拿起酒坛,给三个人的酒杯都倒满了酒。

朱顺说道:“二奶奶,我们自己来就行。”

李氏说道:“朋友一生一起走,你们就好好叙叙吧。”说完李氏便笑着走出屋门。

杨宇举起酒碗,看着朱顺和张行正,说道:“琅琊不大,风景如画,朋友不多,全在这桌,今天我左手端碗右转弯,碗起碗落我敬一圈,我先敬人后敬神,三碗喝出个聚宝盆,来喝。”

朱顺和张行正纷纷举碗,说道:“咱们喝。”

三人一饮而尽。

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畅饮一碗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在他们笑谈之中。

然后三人开始品尝起桌上的菜肴。

李氏在门外,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三人。

她喃喃道:“不知不觉都长大了啊。”

他们从圆日高照聊到了夕阳西下,三人的酒碗几乎没有停顿。

窗外的阳光逐渐暗淡,夕阳的余晖洒在窗纸上,映照出三人影子。

酒坛已空,桌上菜肴也已凉透。但他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他们聊着聊着,仿佛永远也聊不够。

“朱顺来了?”门外传来声音,只见一中年男子快步走来,那男子约莫不惑之年,身高七尺,虽不惑之年,但是身形壮硕,他正是杨宇的父亲——杨念舟

杨念舟走进了客厅,三人欢快的喝酒聊天,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杨念舟走到了桌边,看着满桌的菜肴和酒坛,说道:“你们几个年轻人啊,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

朱顺和张行正看到杨念舟,都放下了酒碗,站了起来。

杨念舟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起身,随后自己拉过一个凳子,便坐了下来。

朱顺说道:“杨叔,好久不见,现在杨叔越来越精神了。”

杨念舟拍了拍朱顺肩膀,说道:“真是好久不见啊,你个小鬼越来越会说话了。”

杨念舟看着朱顺腰间的刀剑,笑道:“哈哈哈,朱顺都成江湖高手了。”

朱顺笑道:“没有杨叔。”

说完,朱顺拿出一个空碗,给杨念舟满上,说道:“杨叔,咱们喝。”

杨念舟抬起酒碗,朱顺拿起酒碗碰了碰杨念舟酒碗下面,说道:“来,杨叔。”

杨念舟与朱顺干了一杯,又与张行正干了一杯。

他放下酒碗,说道:“没想到四年不见,朱顺都成小酒鬼了。”

朱顺说道:“杨叔,你有所不知,这酒啊,越喝越想喝。这正如人生,总是充满着未知与新奇。”

杨念舟闻言,点了点头,说道:“说得好,说得好。这酒啊,就像人生,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人碰碗,一饮而进。

酒入喉头,带着家乡的气息。

他们的心情愈发轻松起来。

窗外夕阳余晖渐渐散去,但屋内却依然温暖如春。

几人在酒桌前畅谈人生,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悟,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

杨念舟看着三人,说道:“我说一句话。”

张行正说道:“我们都会仔细听的。”

朱顺说道:“对的,叔。”

杨宇说道:“爹,你说就是。”

杨念舟说道:“无论以后怎么样,你们都是朋友,永远的朋友。哪怕有人混的不好,也不要看不起,如果有难,能帮的一定要帮,如果有人当了大官,也不要忘了好友,无论以后如何,你们都是永远的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朱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说道:“杨叔,我们会的。”张行正和杨宇也纷纷表示赞同。

杨念舟说道:“我小时候也和你们一样,我想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小时候我和一群哥们成天混在一起玩,关系非常好。但是后来啊,交往就越来越少了,有些觉得自己混的不好就怕好友笑话,自此就没有了交往,有些出息大了,身居高位,就看不起儿时的好友,然后就这样交往就慢慢断了。”

杨念舟碗中酒喝光了,张行正连忙满上。

杨念舟看了朱顺一眼,继续道:“江湖朋友大多数都是酒肉朋友,都是利益的相互利用,如果你对他没有好处,谁都不会和你玩,为什么能玩在一起?还不就是有好处吗?话也不能说的绝,江湖朋友也会有些真的交心的,但是到底不如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啊。”

朱顺点了点头,杨念舟继续说道:“大多数小时候玩的很好的小伙伴,长大后的关系反而变得越来越陌生,大家都很默契的不去找对方玩,即使偶遇了儿时玩伴,双方寒暄几句也就没有什么聊到了,到底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呢?”

杨宇答道:“接触的人多了,方向不同,圈子不一样,不像小时候的无忧无虑了。”

杨念舟说道:“对,我希望你们可以永远保持儿时的一切,你们能做到吗?”

众人答道:“会的。”

杨念舟爽朗一笑,他心中无比痛快,他说道:“好,好!“

杨念舟起身,说道:“你们好好叙,我先出去一趟,千万不要忘了这个约定!”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出房间,留下三人在桌前。

朱顺双眸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与张行正、杨宇掌握掌,仿佛立下了一个永恒的约定。

朱顺长叹一声,道:“我这一趟江湖之行一回来,都不知道自己干什么了,现在已经入冬了,也快过年了,我想年前不出去闯荡了,得找个职位挣点积蓄啊,你们有什么好的出路吗?”

杨宇安慰道:“这你放心,我和郡守大人说一声为你谋个职位,我想他同意的。”

张行正笑道:“郡守大人可是亲自提拔的杨宇呢,谋个职位还不简简单单?”

朱顺长叹一声,说道:“杨宇,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想用自己的能力谋出路,我现在武功也说得过去,去衙门当个衙役应该可以。”

朱顺的话语刚刚落下,张行正和杨宇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他们没有想到朱顺会有这样的想法。

毕竟,朱顺的武功虽然不错,但是在官场上的地位还远远不够。

“你确定吗?”杨宇问道。

“是的。”朱顺的语气非常坚定,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他不想依靠别人的帮助,想要通过自己的能力实现。

杨宇说道:“朱顺啊,你这么有能力,我觉得当个小衙役太屈才了啊。”

朱顺笑道:“没事,我不差这些钱财,就是不想一直闲着找个事干干。”

杨宇看着朱顺,觉得朱顺这么有能力,应该去更大的舞台展现自己,而不是在这个小郡城里当个衙役。

杨宇说道:“听上边说半月后琅琊郡城有一场比武,获胜者可以直接当琅琊郡捕头。”

朱顺有些惊讶说道:“真的吗,这是一个机会我可以试一试。”

杨宇点了点头,道:“原琅琊郡衙门捕头-箫远峰,因为带着一群衙役去喝酒,醉后调戏一个漂亮姑娘,被姑娘报案了。这件事传到了郡守那里,郡守颜面尽失。因为箫远峰是郡守的亲侄子,所以郡守撤了他的职。现在衙门里缺少捕头,所以准备在半月后琅琊郡的比武中,选出新的捕头。”

张行正哈哈大笑,说道:“这个箫远峰真的是坑叔啊,这件事掀起很大的风波呢,郡守箫玉鹤都成百姓的笔伐口诛的对象呢,为了自己的颜面才把他亲侄子撤了的。”

朱顺听后有些惊讶,他没想到琅琊郡衙门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不过这也让他有些心动,如果他能够成为捕头,不仅可以有更高的地位,还可以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

杨宇说道:“我和郡守大人说一声就行了,现在就是关系人脉的天下,有关系人脉比什么都强呢,你不必比武就行。”

朱顺说道:“我还有别的打算了,我想凭借这场比武让百姓知道我这个人呢。”

杨宇笑道:“也看你自己的打算了。”

朱顺沉思片刻,他知道杨宇的好意,他不想依靠别人的帮助,他想要用自己的能力。

于是,朱顺决定参加这场比武。

他相信,一定能够让百姓知道自己的存在。

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一定能够完成任何事情。

他闯荡江湖四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他为国土远游海关打寇鬼,什么没干过,一场小小的比武算什么呢。

朱顺起身说道:“杨宇,张行正,我回家一趟,见见爹娘,先走了。”

张行正说道:“去吧。”

杨宇说道:“明个咱们继续喝,”

朱顺说道:“管。”

说完便转身踏出房门。

刚踏出房门他便突然停顿了下来,朱顺回过头,说道:

”杨宇,杨显真老爷子喜欢喝黄酒,我想拿一坛回头给他。“

杨宇说道:“当然可以,一坛怎么够呢,拿两坛去,我不差酒。”说完杨宇就快步向一个房间走去。

片刻后,杨宇抱了两大坛黄酒走了出来,朱顺笑道:“一坛就够了,老爷子年纪大了,虽然他喜欢黄酒,但还是少喝的好。”

杨宇说道:“也是,你装一坛酒吧。”

朱顺拿出包袱,便将这坛酒装上了。

朱顺说道:“先走了。”说完便踏出房门......

他已经四年没有见爹娘了,虽然远游经常和家人书信来往,但是好久没有看到家人的面孔了,马上就可以见到爹娘了,他的心情非常激动。

朱顺牵着毛驴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幕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