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名侦探 > 第549章异想天开的脑洞【下】

红楼名侦探 第549章异想天开的脑洞【下】

作者:嗷世巅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7:56:05 来源:蚂蚁文学

位于隆盛坊西北的宝润斋,以玉器石料为主,兼作各类木雕生意,论底蕴虽还比不得鸣玉坊那几家业内魁首,却也当得起翘楚之称。

穿过四开的乌木门,迎面便是两张花梨大理石长案,上面摆着十多件玉器木雕样品,料子未必有多贵重,却是极尽雕工之精美,或细琢深至纹理,或巧思以衬天成……

当然,这只是对普通人而言,孙绍宗如今饱经富贵,又刚从荣国府那等遮奢地方出来,再看这些物件便只觉的平平无奇。

众人正扫量那些玉器,店掌柜早带着伙计迎了上来,奴颜婢膝的躬身道:“小的见过千户大人,不知大人您莅临小店,是想买些现成的玩意儿,还是准备订做些器物?”

孙绍宗今儿原本是要在北镇抚司公干,穿的自然是墨蛟吞云袍,堂堂正五品的制式,加上龙禁卫的赫赫凶名,由不得那掌柜不谨慎小心。

眼见他诚惶诚恐的模样,孙绍宗和煦的微微一笑,自报家门道:“本官是顺天府治中孙绍宗,因有件涉案的玉器,希望让贵号帮着掌一掌眼,却不知贵号眼下方不方便?”

听得‘孙绍宗’三字,那掌柜的脊梁顿时又软了几分,哪还敢有什么不方便的?

忙不迭点头哈腰的应了,又从后院请出位年过半百的老匠人,向孙绍宗等人介绍道:“这位是小店的胡师傅,祖上三代都在玉匠行里摸爬滚打,素有八臂罗汉之称,但凡是这京城玉器行的事儿,没有胡师傅不晓得的!”

那胡师傅是个木讷的,听掌柜吹捧自己,老脸涨的血红,半晌方局促的挤出了一句‘不敢当’,旁的言语却是半句也无。

直到孙绍宗把那块玉交到他手里,胡师傅才一下子抖擞起了精神。

从袖筒里取出眼镜戴上,托着那枚玉翻来覆去,也不知聚精会神的瞧了多久,这才将眼镜重新摘了下来,回复了一脸的木讷。

“如何?”

孙绍宗迫不及待的问道:“胡师傅可从这块玉上,瞧出些什么来没?”

“回大人的话。”

胡师傅将那玉平托在手上,垂首嗫嚅道:“小老儿眼拙,也看不出太多的东西,只瞧出这块玉应该是先后经过三人之手。”

“头一个是南派雕工,应该是行里的好手,云纹雕的极精细,正反两面也削的极莹润,可惜也糟践了不少好料。”

“第二位应该不是我们行里的,而且书法根底不错,惜乎空有笔力,却败在了雕刀上。”

“第三位是北派雕工,最是讲究惜料,因而将玉从器物上取下之后,只顺着云纹做了些修补——可惜这人手艺差了些,仿的云纹徒有其型,却失了韵味,明眼人只要仔细端详,都能察觉出修补过的痕迹。”

这老头果然是有个有道行的!

他起先还有些磕绊,后面却是越说越顺畅,而且一番说辞和孙绍宗的推断大致吻合,甚至还补充了不少细节。

仇云飞原本并没抱多大希望,此时听他生手熟手、南排北派说的这般‘玄乎’,忍不住追问道:“那你能不能看出来,这东西是那家经的手?”

“这……”

胡师傅面露为难之色,支吾道:“最后这修补的手笔,京城多数雕工都能做到;至于前面哪位南派师父,倒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可单凭这一圈云纹,就想要认出是谁的手笔,却是万万没有可能的。”

“再说瞧这玉上的包浆,怕是有十几二十年光景了,这些年间,京城的南派雕工也换了好几茬,再加上内府常常从南边儿征调人手,三五年就又放归……”

“等等!”

孙绍宗忽然打断了他的话,追问道:“这块玉具体的年份,你能不能再判断的仔细些?到底是十几年,还是二十几年?”

“这……”

胡师傅脸上的愁色更浓,讪讪道:“单是常常把玩的,和不常常把玩的,包浆就能差出不少来——小老二只能根据经验判断,这块玉成型至少有十年以上光景,但应该不会超过三十年。”

“至于这修补处,则约莫是三五年间的事儿,包浆明显薄了不少。”

最近三五年间才拆下来的……

孙绍宗把这个时间段,同自己的推测对照了一下,心头顿时又多了几分把握。

仇云飞却是颇有些失望,于是又拉着那胡师傅追问了一通有的没的。

期间倒也不能说一无所获,至少他问出了在京城里,想请南派高手雕出这么块玉坯子,怕是至少有十几两银子。

不过这就更让仇云飞摸不着头脑了——既然花大价钱请了名家出手,却又为何仿的如此四不像?

要知道荣国府可从未藏着掖着,一直是不遗余力的宣扬‘衔玉而生’的故事,但凡用心打听一下,就能把那块玉的形貌仿出七八分相似。

却说眼见再问不出别的,孙绍宗又叮嘱店家不得对外泄露今日之事,这才带着众人离开了宝润斋。

出得门来,仇云飞又问行止。

这次孙绍宗却是铁了心的要甩开他,随口找了个理由,便单人独骑向着北镇抚司而去。

眼见到了北镇抚司左近,他却又勒转了马头,随便选了一家街边小店,食不知味的填饱了肚子。

等吃饱喝足,守着一桌的杯盘狼藉,隔窗望向不远处的北镇抚司,孙绍宗却是陷入两难之境。

而让他左右为难的,正是上文曾提到过的,那个异想天开的脑洞:

在荣国府时,仇云飞曾一度认定贾宝玉那块才是仿冒品,并以此推断出周曦是贾政的私生子。

但随着‘私生子’的立论被彻底推翻,荣国府也便没了仿冒的理由——毕竟是拿来给孩子扬名的东西,若没有特殊原因,谁会从同款物件上胡乱抄袭?

因此也便基本可以断定,周曦那枚通灵宝玉才是仿冒品。

于是眼下最迫切需要解开的谜团,就是周曦花了大价钱弄出那枚四不像,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和他的被杀存不存在直接关系?

孙绍宗一度也是满头雾水,毕竟单以常理推断,连打听一下都不肯,却花大价钱搞个四不像出来,还珍而重之的放在夹层里,实在是于理不通。

但在荣国府时,他却突然想到了另一种不合常理的可能——或许那块玉的主人,是在通灵宝玉诞生之前,就开始仿造的!

这乍听起来似乎更不合逻辑,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又谈何仿造?

可别忘了,这个世界是存在穿越者的,而且还不止孙绍宗一个!

虽然孙绍宗没有读过《红楼梦》,却也从那块贾宝玉的名字上,判断出这块通灵宝玉,必是书中重要道具之一。

试想如果有读过红楼梦的穿越者,穿越到贾宝玉诞生之前,又通过荣宁二府的存在,得知自己是在红楼梦的世界里,于是在没有亲眼见过通灵宝玉的情况下,提前弄出这么一块四不像来,也便情有可原了。

没错,这说的正是那位被圈禁了的义忠亲王!

而孙绍宗这番推测,也并非是毫无佐证的空想。

首先,义忠亲王年轻时最爱白龙鱼服,出入青楼妓馆之中,直到广德帝登基之后,才收敛了这方面的兴趣爱好。

而那周曦的父亲,先是在礼部教坊司为官,后来又沦落为乐师,出入青楼妓馆之中,彼此之间有所交集,也算是合理的推测。

其二,如果把仇云飞那‘私生子’的推断,套用在义忠亲王和周曦身上,似乎更能说得通。

当然,丧期行淫之说,肯定是不存在的。

义忠亲王之所以不敢认下这个私生子,大约是因为周曦的确是赵氏所生--而那赵氏,当时早已经嫁给了周父。

另外……

有赵姬与吕不韦的故事在前,再加上这些年膝下无子,义忠亲王大约也不敢百分百确定,周曦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其三,周曦的父母都死于广德八年秋,而也正是在这年夏秋之交,义忠亲王因为谋反未遂被圈禁,党羽也大半被株连。

根据胡师傅的推断,那枚玉从饰物上卸下来,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

如果顺着前面的思路推演,周曦的父母双双离世,恐怕也未必是什么‘生则同衾、死则同穴’佳话,而是义忠亲王坏事后的连锁反应!

而在父母死后,周曦将仿冒的宝玉拆下,藏在香炉夹层之中,则很有可能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真实身世’。

再以此为基础推断的话,那蒙面人会害怕周曦落在官府手里,将他射杀后又自杀,也……

不对!

这里似乎还缺了些什么必要的因素!

单只是因为怕周曦落在官府手里,也不该直接下杀手。

要知道那可是自家主人的‘儿子’——即便只是疑似,也不是随便就能牺牲掉的!

而蒙面人事后以死谢罪,显然也不是害怕会被周曦牵连。

再说了,他既然已经直到周曦被官府拿获,及时通知与周曦有联络的同党,让其提前转移也便是了,又怎么舍得一箭射杀周曦?

除非……

这背后还隐藏着什么惊天机密,不是牵连到皇位之争,就是能危及到义忠亲王的性命——当然,也极有可能是两者皆有。

因此那蒙面人才会不惜痛下杀手,然后再以死谢罪。

想到这里,孙绍宗却是愈发的为难起来。

那义忠亲王可是和自家有旧怨,一旦让义忠亲王卷土重来,甚至篡夺了皇位,孙家就算不会被翻旧帐,也断不会像现在这样受到重用。

因而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孙绍宗应该去揭发,或者至少先验证一下自己的推断才对。

可问题是……

这一番推断,都建立在义忠亲王是穿越者的前提上,否则整件事情很难说得通。

然而穿越者的事儿,孙绍宗又是打死也不敢说出口的。

所以事情就陷入了一个死结,让人进退两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