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 第四百九十五章 全力支持

听李天明提上老人家,王作先不禁笑道。

“你小子,胆量的确是够大的,在首长面前也敢口无遮拦,胡说八道。”

李天明闻言,不禁面露尴尬,话题一打开就容易上头。

“前些天我去组织部开会,去探望首长的时候,首长特意提到了这件事,你说的知识产权,还有与国际接轨,中枢领导的争议很大,有些领导认为这种向ZB主义靠拢的做法很危险。”

呃……

“那首长的意见是……”

“首长的态度是,可以尝试,但涉及到立法的问题,不是开几次内部会议就能定下的,还需要研究、讨论。”

研究?

讨论?

见李天明面露失望,王作先道:“凡事不能急躁,牵扯太大,首长也要慎重。”

李天明倒是能理解,可是,真要是拖下去的话,空气炸锅一旦亮相,有心人很快就能完成仿制。

像这种小家电,只要摸清楚工作原理,任谁都能鼓捣出来。

“大不了我豁出去这张老脸,再去求一份授权书。”

这事恐怕不容易,之前电饭煲的专利授权,还是因为上级领导对专利不了解,才被海城给钻了空子。

经过了春季广交会上发生的事,还想要专利授权,人家能不提防着?

“这事我去办,你要做的是尽快组织生产。”

李天明点应下,看似是一件小事,这里面有可能涉及到权利博弈,自然不是他这种小人物能参与的。

“还有一件事,王主任,我是来向您求援的。”

王作先点上了一支烟。

“有话就说。”

李天明拿过他的包,从里面拿出了一摞图纸。

“这是……”

“王主任,这个是和面机,这个是压面机,这个是切面机,这个是……”

“你先等会儿!”

王作先看着一张张摊开,铺在地上的图纸。

“这些是……你要做挂面?”

挂面没什么新鲜的。

海城就有一家专门生产挂面的工厂。

“不是挂面,是方便面!”

方便面?

“上海生产的那种?”

方便面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在了国内。

上海益民食品厂在1970年生产了国内第一款鸡蛋方便面,采用的是高压蒸煮工艺。

作为“奢侈品”,主要供给军队和远洋船员这类特殊群体。

李天明之前曾向上海的商贸局局长王长江了解过。

“上海益民生产的方便面是高温蒸煮的,我打算做油炸的。”

“油炸面条?”

这倒是新鲜。

“这些图纸都是谁画的?吴老师?”

“除了吴老师,谁还有这么大的能耐。”

王作先起身走了过来,蹲在地上看了半晌。

“你这是要做一条生产线啊!”

王作先大概已经猜到李天明来向他求助的目的了。

要建这么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可不是之前购置设备那么简单。

还需要完整的规划布局。

“这些是做什么用的?”

王作先指着其中一张图纸问道。

“这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将上一道工序的半成品,传送到下一道工序。”

王作先闻言,顿时皱起了眉。

“你这么做是为了节省人工?”

此前李学国给他打电话的时候,曾谈到过永河县未来发展的计划。

主要就是围绕着李家台子展开的,目前李家台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以他们为核心,其他村镇提供人力支持。

现在李天明要建的这个……方便面厂,却要节省人工,这样一来,李学国的计划还怎么开展?

“王主任,工业发展的最终结果,肯定是要让机器来代替人工。”

王作先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机器来代替人工?天明,你的意思是未来工人阶级将会被……”

“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李天明慌忙叫停。

好家伙的!

得亏没让王作先把“消灭”这两个字说出来。

否则的话,李天明的小肩膀可禁不起这么大的罪名。

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中国,有人竟然想要消灭。

打算干啥?

颠覆政权啊?

王作先也反应过来,尴尬的笑了。

“我不是说你,是说……算了!”

这个话题确实有点儿偏了。

“需要我做什么?”

李天明抬手在所有的图纸上划拉了一把。

“帮村里建成这条生产线。”

王作先点点头:“这件事,我全力支持你,各部门我会打招呼的。”

建厂自然没问题,王作先也想看看,李天明到底能折腾出多大的动静。

只是……

“你要做的这个方便面,也打算出口?”

上海益民的方便面,价格每袋五毛钱,对普通人来说,虽然不至于消费不起,但价格还是有点儿高了。

“如果每袋的价格能控制在两毛五,您觉得能不能打开国内市场?”

直接降一半?

王作先不禁怀疑:“能做到吗?”

李天明指着地上的图纸:“只要这条生产线建成,就一定能做到!”

生产一袋方便面的原材料成本用不了多少钱,关键是人工。

如果能将绝大多数工序交给机器来完成,降低人工成本的话,将价格压下来,完全不是问题。

李天明带着满意的答复回了村,没过几天,罐头厂旁边那块空地便热闹了起来。

李学国从全县调集了上千人参与施工。

时不时的还有市里相关部门的领导过来,参与工厂的建设规划。

“天明,那边还没弄好呢,这边又开始了,摊子一下铺这么大……能忙活的过来吗?”

李天明越来越能折腾,李学庆就越来越担心。

李家台子已经够显眼的了,再这么干下去……

万一哪天风向又变了,咋整?

“叔,您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就这,李天明还觉得慢呢。

有了市里领导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又有了中枢首长的支持,李天明要是还不能放开手脚的话,岂不是白重生一回了。

李学庆知道自己劝不住,也拦不住,更何况还有王作先在背后不停地给李天明上弦,他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9月底,生产空气炸锅的车间顺利竣工,设备也陆陆续续的进厂。

只是,随着700多名完成了培训的工人正式入职,问题又出现了。

“天明,咋回事啊?700多个名额,咋就分给我们村50个。”

“你们村还有50个呢,我们牛家店才20个,剩下那些,我看着咋还有岳兴镇的?”

“天明,有好事咋不紧着咱们自家人,这不是便宜外人了嘛!”

空气炸锅投产当天,何老四等人便找了过来。

“都吵吵啥?我们村才6了,我说啥了?”

李学庆虽然担心李天明步子迈的太大,可遇到事了,还是本能的挡在了李天明的前面。

这次李家台子确实只有六个进厂的名额,全都给了此前退股的那些人家。

李学庆开了口,李天明也不好反对。

都是乡里乡亲的,总不能把事情做得太过了。

这次就连杜巧都进了厂。

何老四等人来之前,杜巧两口子还特意登门道谢。

“几位主任先别着急,听我慢慢说。”

李天明散了一圈烟。

“这次确实从别的村镇招了一些工人,可大家伙想想,往后咱们大柳镇还要继续发展,总不能让所有人都来厂里上班,到时候地谁来种?”

“当初建那个电风扇厂的时候,市里的王主任就提了一个要求,无论如何都不能耽误农业生产。”

“赚钱再多,碗里才是最要紧的。”

何老四等人这下也都不说话了。

“还有句话,趁着大家都在,我也得念叨念叨了,眼光要放长远,现在还只是开始,村口那么大一片荒地,将来都要利用起来,真到了那时候,咱们大柳镇最缺的是啥?人工!”

李天明说着,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从大柳镇之外招工,这是迟早的事,几位主任记住这句话,好处……不能都落在咱们一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