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 第四百四十六章 恢复高考

如果真的有重生的机会,最想做的是什么?

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李天明得到上天的眷顾,人生重启,可他没啥宏图大志,唯一的念想就是让自己,还有身边的亲人们,过得比上一世好。

除此之外,他也期盼着通过自身的影响,让国家往好的方向发生一点变化。

自从去年在广交会上,和老人家聊过以后,李天明一直期待着,国家的发展历程能尽快迎来转机。

现在……

真的发生了。

报纸上的这篇社论并不是在探讨,而是明确宣布,国家将恢复高考,并详细说明了招生对象,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还特别注明了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人群,以及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包括在内。

和前世相比,这个消息的公布时间,整整提前了半年。

而且,高考的时间也被提前到了……

今年的7月份!

“叔,这是……好事啊!我咋看您还愁眉苦脸的!”

李学庆紧皱着眉头。

“是好事,可……天明,这消息要是让村里的知青知道了……”

“您还打算瞒着他们?”

李学庆两眼瞪得溜圆:“瞎说八道啥呢,我能干那缺德事!”

他也知道,高考对村里的那些知青,到底也意味着什么。

这是改变命运的契机。

原本要一辈子扎根儿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现如今,随着国家恢复高考,那些城里娃的人生也将迎来转变。

可是……

“知青们要是知道了,还能安心上班吗?”

李天明闻言,这才明白李学庆担心的是什么。

那些城里来的知青虽然干农活不行,但毕竟有文化,厂里的那些机械设备,摆弄起来明显要比村里人熟练得多。

一个个的早就成了厂里的骨干。

而且,还不止是李家台子的知青,年前厂里提产,大柳镇其他几个村的知青也都被招进了厂里。

眼下正是追产量的关键时刻,出口创汇的任务压得人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一旦知青们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势必没法继续安心工作。

甭管能不能考得上,谁不想试一试。

知青们都忙着去复习了,他们负责的工作,谁来完成?

“这倒是个问题!”

李天明之前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叔!你说咋办?”

“你问我?要不是问了学国,我都不知道高考是个啥,这事还得你来拿主意,不管咋样,也不能耽误生产,没啥比这个更要紧,生产任务可是王主任下的,完不成……”

别的事都能通融,唯独出口创汇这件事,在谁那里出了纰漏,王作先肯定要追责。

可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就耽误了大家伙的前程。

“这事您没和别人说吧?”

“瞒不住,我琢磨着最迟明天,知青们就全都知道了。”

李天明思量着:“我也得琢磨琢磨!”

既不能影响生产,还得让知青们有复习的时间。

正说着,李学工找了过来,拉着李学庆的胳膊进了院子。

“就等你了,快入席!”

“出啥事了?”

李天明被李学庆叫出来的时候,宋晓雨也看见了。

“看看吧!”

李天明说着,把报纸递给了宋晓雨。

宋晓雨接过,看了那篇社论,立刻瞪大了眼睛。

“这……真的?”

“都登报了,还能有假?”

宋晓雨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我得去告诉小琪和长英姐!”

说着就要走。

李天明想拦,但话到嘴边又忍住了。

李学庆说得没错,到不了明天,这个消息就会被传开。

晚上,知青点。

宋长英将报纸摊开,摆在了桌子上,听她说完这个消息之后,所有人立刻围了上来,争抢着那份报纸。

“别抢,都别抢了,扯碎了,谁也看不了!”

张超英大声说着,直接趴在了桌子上,护住那份报纸。

“吴玉娟,你来念!”

修养的大半年,吴玉娟的断了的腿已经恢复了,只是当时伤得太严重,走路的时候,还是有一点儿跛。

听张超英这么说,大家才讪讪地收回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吴玉娟的身上。

吴玉娟也是满心的激动,自从受伤,落下残疾以后,她的情绪变得十分消沉,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她原本黯淡的双眼,一瞬间又有了光彩。

拿起报纸,强压下躁动的情绪,清了清嗓子。

“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直接关系大学培养人才的质量,影响中小学教育,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是一件大事……”

“做好今年的招生工作,必须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伟大领袖的教育思想体系……”

“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

念到此处,吴玉娟的声音已经带着几分哽咽。

很快,屋里便响起了抽泣声。

“真的,是真的!”

“我们也能报名,我们也能参加高考!”

对于未来,他们这些知青早就已经认命了,甚至还带着几分庆幸。

当初分配的时候,能被分到李家台子,虽然同样要下地劳动,但是,能进厂上班,每个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相较于其他村的知青,已经非常幸运了。

可是,如果有机会回城,而且还是去上大学,试问谁会放弃这个机会。

“都多少年没看过课本了……”

苏红红突然小声嘀咕了一句,屋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是啊!

都多少年没看过课本了?

尤其是张超英、吴玉娟他们这些最早一批下乡的知青,他们大多数都已经二十六七岁了。

高中毕业到现在……

都快过去10年了。

国家恢复高考,对于他们而言,确实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难得的机会,但是……

该如何把握住呢?

宋长英见状,心里一时间变得非常矛盾。

她是早就得到消息了,也已经复习了几个月的时间。

可她的这些知青战友该怎么办?

“没……没关系,报纸上不是说了,7月份全国统一考试,还有时间,我们还有时间!”

距离高考还有三个多月,时间确实还有,但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这些年摸惯了锄头,让他们重新拿起课本……

三个多月够用吗?

更何况……

“我们连书都没有,怎么复习啊?”

“我这就给家里写信,让我爸妈把我以前的课本邮寄过来!”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不如去县城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前几届的毕业生,找他们买!”

“谁会舍得卖?我们想参加高考,难道人家不想?”

激动过后,一个接着一个的难题,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我记得……靳小琪有一套!”

屋里又陷入了安静。

事实上知青点的所有人都知道,靳小琪出嫁前,每天都会翻看高中的课本,当时还有人笑话她是浪费时间,背后没少议论。

“你们说……靳小琪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了?”

没有人回应,这种猜测显然不可能。

靳小琪自从到了李家台子,每天都会看高中的课本,她又怎么可能提前好几年就知道国家有朝一日会回复高考。

可这句话,宋长英听了,却忍不住一阵心虚。

“要不然……我们去找靳小琪……借?”

这句话是黄英说的,她也是和靳小琪一批来的杭州知青。

只是……

谁去借呢?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和靳小琪关系最好的苏红红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