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 第四百三十章 好的地方要学,有些方面…

李天明来到市委大院的时候,被告知王作先下基层慰问去了,好在市委的人都知道,他是领导面前的红人,做好了登记,有人带他去了休息室。

一直等到下午,王作先才回来,半天的时间,他去了四家工厂,给工人们拜年,与厂里的领导见面,加油鼓劲的话整整说了一箩筐。

虽然在特殊时期,生产工作一直没停,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背景之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些影响。

现在国家急需要发展,工业生产是重中之重,王作先身为海城的一把手,身上的担子自然轻不了。

“邛崃黑茶,提前说好,这可不是贿赂您,我弟弟结婚,您只派了刘秘书,都没喝上一杯喜酒,这个算是给您的回礼!”

茶是天亮带回来的,一共两块,其中一块,李天明和李学军等人给分了,剩下这一块,特意留着送给王作先。

王作先闻言笑了,拿着茶砖,犹豫了片刻,还是点点头收下了。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说完,王作先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把刘秘书给叫了过来。

“去食堂打两份饭,问问刘师傅,还有没有肉,有的话,做一份红烧肉,这是钱和票!”

王作先打开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取了钱和肉票,递了过去。

刘秘书知道王作先的脾气。

如果有客人来,需要加餐的话,超出标准之外的部分,一向都是王作先自己付钱。

“王主任,不用这么麻烦,随便吃点儿就行!”

李天明一直在休息室里等着,茶水喝了好几杯,这会儿早就饿了。

“要的!”

王作先示意刘秘书去准备。

李天明这才反应过来,那份红烧肉是王作先给他的回礼。

同志之间,也要讲究礼尚往来。

“家里怎么样?准备初几复工?”

“明天,年前已经计划好了,生产上的事,您只管放心,我们肯定不会拖后腿!”

之前楚明玉那一伙人,耽搁了去年春季广交会的订单,再加上秋季广交会上接下的,现如今全都压在了王作先的肩膀上。

“这就好,天明,时间虽然紧,但是,一定要严把质量关。”

“您放心,每一件从李家台子拉走的产品,质量方面,绝对有保障!”

对李天明,王作先还是非常信任的。

这小子做事,从来没有过放空炮的时候。

“你能有这种意识就很好!”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王作先的语气之中都透着难掩的疲惫。

从初二开始,这几天,王作先带人视察了海城的所有工厂,几乎每一个工厂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中最让王作先头疼的就是,技术上面的缺陷,导致的质量问题。

很多工厂的设备,还是当年大苏“援助”的,过去二十来年,早就应该被淘汰了,可如今依旧作为生产上的主力在使用。

“上次你说的,村里的厂子要扩大产能,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

王作先也知道,这么多的问题,想要解决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想要完成出口任务,李家台子的工厂更显得十分重要。

“新招的工人已经培训过了,年前就陆陆续续地上岗了,再磨合一段时间,应该就没问题了。”

王作先点点头,但还是提醒了李天明一句。

“追产量要紧,但是,工人们也要有相应的保障!”

“都有,都有,我们现在学着钢铁厂和纺织厂那样,也在厂里施行四班三运转,大家的休息时间都有保障,另外加班费,夜班补助,还有夜餐费,全都向国企看齐!”

听李天明这么说,王作先也非常满意。

他还真怕李天明为了追产量,不顾工人们的健康。

“好的方面要学,可有些方面……”

王作先话说到一半,李天明便已经猜到了想要说的是什么。

“不会,现在厂里施行的是按劳取酬,每个生产小组的组长负责监督,干得多拿得多,干得少拿得少,大家伙的积极性都很高!”

见李天明理解了自己的意思,王作先彻底放心了。

“这就好,这就好啊!”

对大锅饭,王作先深恶痛绝,或许当初制定这个政策的时候,想法是好的。

只是不合时宜。

毕竟人们的思想境界还没高到那个份上,干多干少都一个样,谁还愿意白费力气。

按劳取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刺激人们的劳动热情。

本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却在特殊时期被人大肆批判,还被冠上了ZB主义的大帽子。

这时候,刘秘书捧着几个饭盒进来。

其中两个是市委的标准工作餐,还有一个里面装着油汪汪的红烧肉。

“先吃饭,吃完饭,咱们再接着谈!”

李天明早就饿得不行了,听王作先这么说,也就不客气了。

抄起饭盒就开干。

王作先看着,不禁笑了。

到底是年轻人,吃饭都好像打仗一样,只片刻的工夫,李天明的饭盒就已经空了一半。

“分给你点儿!”

王作先起身,把自己饭盒里的白米饭给了李天明一半。

李天明是真的饿极了,一顿狼吞虎咽,将饭菜吃了个干干净净。

“饱了吗?”

“饱了!”

王作先也撂下了筷子,不过没急着把刘秘书叫进来收拾,而是将吃剩下的几块红烧肉扣在了饭盒里,随后又把饭盒放进了抽屉。

这是准备要带回家的。

看到这一幕,李天明不禁想到了上一世。

爱马仕的裤腰带,百达翡丽的手表,出门有人给打伞,饿了有人专门负责点餐。

如果有可能的话,李天明真的很想把那些官员都抓到这个年代,让他们看一看什么才叫真正的父母官。

“不能浪费!”

王作先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丝毫没觉得这有什么丢面子。

“有件事,之前忘了问你,你到底给吴月华同志他们灌了什么**汤,让他们放着原单位不回,也要去李家台子。”

本来王作先还想着和上级领导申请,把吴月华留在海城,在轻工业局任职呢。

结果那老太太说什么都不答应,非得回李家台子,说是去……

养老!

国家刚刚初步恢复稳定,发展建设急需要大量的人才,吴月华才多大,哪能放她去养老。

可吴月华坚持,王作先也没有办法。

上面在着手调查特殊时期冤假错案的文件当中特意指出,对于被错误打倒的同志,在安排工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个人意愿。

“王主任,这事和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吴老师他们说要留在李家台子的时候,我都以为他们是闹着玩玩的,谁知道……”

王作先摆了摆手,打断了李天明的话。

“我不听你解释,既然他们要回村里,我尊重他们的意愿,但是,可不是去养老的,你得想办法,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价值,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了!”

李天明闻言,心中暗喜,王作先就算是不提吴月华等人,他都准备提个醒。

至于发挥这些大学问人的自身价值……

“王主任,您说的这个事,我还真考虑了!”

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

“您看看能不能帮着解决一下!”

这是什么?

王作先接过,只看了一眼,顿时面露疑惑。

这小子不会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吧?

居然全都想在了前头。

“我就是随口一提,你都提前做好准备了?”

王作先说着,扬了扬手里的那张纸。

上面罗列着的都是各种实验仪器,像什么显微镜,培养皿,试管,还有烘焙箱……

“这些都是吴月华同志他们要的?”

“每一位老师都有,我准备在村里,给他们建实验室,还有就是……他们当初在原单位的时候,都有学生做助手,后来和他们一样都被下放了,王主任,您看能不能……”

李天明又从另外一个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了王作先。

这张纸上面全都是郄国良等人当初带过的学生,不过身份信息也只有姓名、籍贯、年龄,有的还写上了体貌特征。

动乱年代,一切都乱套了,能不能找到,能找到几个,全都是未知数。

只能是……

尽力而为!

听李天明说完,王作先沉默片刻,郑重地点了点头。

随后将两张纸放在桌子上,伸出手指在上面点了两下。

“这两件事,我安排专人来办。”

李天明喜道:“这可真是太感谢您了!”

“先别忙着谢,将来我要看你的成绩。”

说着,王作先的话风突然一转。

“我这里还有个好消息,想不想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