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 第三百三十九章时光匆匆

时光匆匆,两年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有识之士还在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普通老百姓依旧安安分分地过活。

只有李天明这个重生者知道,一切即将迎来巨大的转折。

又到了年底,一场大雪宣告着冬三月正式到来。

“哥,雪太大了,路都看不清!”

一辆大解放正在雪地里奋力朝前拱。

这雪下的不是时候,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只是零零星星的掉几个雪渣,开到一半,突然就变大了。

“不能停,继续往前走。”

眼瞅着就要到市里了,这会儿要是停车,等会儿还能不能发动起来都不一定。

天洪应了一声,用力把着方向盘,聚精会神地盯着前面。

天亮当兵以后,一直都是天洪跟着李天明往海城跑。

原先那辆拖拉机去年也光荣退休,还给钢铁厂,换来了这辆大解放。

这下倒是再也不用顶风冒雪地赶路了。

今年的最后一趟,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李天明往海城送鱼的频率就降下来了,基本上钢铁厂和电机厂,一个月各送三趟。

村里的事多,李天明没时间是一方面,更大的原因还是这两年国家的经济发展明显有抬头之势。

一些农副产品也变得丰富了。

像一些国企大厂的肉蛋类供应,偶尔也能满足正常需求了。

再加上李家台子的养殖场提供的物资,现在鱼差不多成了换换口味的次要需求。

更何况,经过之前几年的大肆捕捞,苇海里的鱼也确实不多了。

当初是为了尽早赚下第一桶金,可毕竟太没有节制了。

要是还和以往那样捕捞的话,苇海里的鱼非得绝种不可。

“哥,你快去歇着吧,我盯着卸货就行。”

哥俩好不容易把车开到钢铁厂,孙立已经带人在这边守着了。

“谁都不用,这一路冻坏了吧,赶紧进屋暖和暖和,有我呢。”

天洪还想再说什么,被李天明拉了一把,哥俩一起去了食堂主任的办公室。

里面生着炉子,李天明赶紧把鞋脱下来,放在边上烘烤。

“哥,天亮哥最近给家里寄信了吗?”

天洪也学着李天明的样子,把湿了的棉鞋烤干。

“没,这小子在外面心都野了,怕是早就忘了还有个家。”

提起天亮,李天明就憋气。

这小子刚走那年,差不多一个月能给家里寄封信,说说在部队里的情况。

可最近半年,一点儿音讯都没有,李天明也只知道人在成都军区。

“我也想当兵,我妈说什么也不让。”

说到这件事,天洪满脸郁闷。

他今年也18了,不再是当初那个拿着鞭炮,要往鸡屁股里塞的混小子。

“你还想当兵?不结婚了?”

天洪也到了要结婚的年纪,前段时间,相看了大鱼淀郑广元家的二闺女郑淑娟,两家已经定好了,计划等明年年底就结婚。

听李天明说起婚事,天洪还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都是我妈做主,我……不着急。”

看天洪的表情,就知道口不对心。

“不着急?是谁天天往对象家跑?三婶儿都跟我说了,平时在家都不见你这么勤快。”

“说什么呢?天洪要结婚了?”

说着话,孙立走了进来。

“哦,对了,天洪过完年都19了,到岁数了,确实应该考虑一下终身大事了。”

孙立把条子递给李天明。

李天明看都没看就推了回去。

“走吧,先吃饭,等会儿再去财务领钱。”

三个人一起去了前面的食堂,孙立去打了三份饭。

“天明,你们村大棚蔬菜还有多少?赶着年前,再给厂里送一车。”

村里的大棚规模,今年又扩大了一倍,沿着苇海边上,全都给扣上了。

除了村里自己吃,多出来的部分,也被李天明卖到了钢铁厂。

“我们村的,你就别惦记了,棉纺厂、电机厂、电风扇厂,还有电饭煲厂老早就和我定好了,给他们送完,剩下的还得供应村里,等回去,我问问大鱼淀,看看他们还有没有。”

李家台子的大棚蔬菜赚了钱,大柳镇的另外几个村子也学着扣上了大棚。

不光蔬菜大棚,这两年,那几个村子也陆陆续续的办起了养殖场。

“行,这事你千万记着。”

大冬天,现在想吃上一口绿叶菜,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吃过午饭,李天明跟着孙立去财务领钱。

“孙叔在厂里?”

“在呢,昨天还和我说,你最近来厂里,也不去看看他。”

李天明笑道:“我的错,孙叔这是挑我的理了。”

两人说着话,一起到了孙福满的办公室。

“天明来啦,快坐!”

孙福满努力争取了两年,最终还是没能坐上钢铁厂一把手的位置。

对此,孙福满已经看开了。

能坐上二把手的交椅,已经十分难得,能不能再进一步,便不再强求。

“孙叔,给您带了点儿东西,我给放食堂了,回头您想着拿。”

李天明前天去山上,又抓了一只狍子,今天来海城,就带了一半。

“有心了,上回的事……”

“上回啥事啊?”

李天明笑着给拦下了,没让孙福满说下去。

前段时间,钢铁厂三产供应的控制台外壳,质量明显不过关,为此,孙福满还专程去了一趟李家台子,回来就把负责组织生产的人给撸了。

三产一直以来都指望着李家台子的订单养活,要是因为质量的问题,影响到了双方合作,那可就完了。

孙福满闻言,知道这件事翻篇儿了,顿时松了一口气。

“行,不提了。我听孙立说,你爱人又有了?”

宋晓雨73年年底生下大闺女以后,最近又查出怀了三胎。

“刚俩月!”

“好啊,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越多越好,孙立,等会儿给天明带一箱奶粉和麦乳精,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

花花轿子人人抬。

李天明够意思,没再追究上次的事,孙福满也不能办差了。

“孙叔,我就不客气了。”

李天明现在不差钱,村里的产业,占股最多的就是他。

每年的分红加起来,能引来一群考据党。

“自己人,你要是真客气,那就见外了。”

待了一会儿,李天明起身告辞。雪还没停,今天只能住在市里了。

“东西我给你放车上了。”

除了一箱子奶粉和麦乳精,还有孙福满给天明和天洪哥俩准备的年货。

“走了!”

“路上慢点儿!”

李天明开着车,直奔钢铁厂的职工小区。

“哥!”

开门的是李想,她已经放寒假了。

“接过去啊!”

李天明从孙福满给他的那份年货里面挑了几样。

李想伸手接过,看到有一包奶糖,立刻喜笑颜开的。

女孩儿对甜的,一般都没什么抵抗力。

“就你一个人在家?”

严巧珍的母亲年初去世了,80岁的年纪,放在日后也算高寿了。

“我二哥他们都去玩儿了。”

“你二哥的工作还没解决呢?”

天和没考上中专,上了高中,今年毕业,在家待了半年,一直拖着没下乡。

“没呢!”

李想掏出一颗糖。

“我妈说,实在不行,就先安排他去三产上班。”

要是搁以前,李学军身为钢厂的中层领导,给天和安排个岗位也不算啥事。

但现在不行了,上上下下盯得都严,厂里要进人,必须冶金局的一把手点头才行。

待了一会儿,李学军和严巧珍下班了,天和他们几个也陆陆续续地回了家。

严巧珍手里提着一条肉,她知道李天明今天来了海城,特意去把家里剩下的定量全给买了。

“等着,今个吃炸酱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