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镇国公扰民、乱民

周大山、周慈等人听着周胡子的话连连点头。

官府万一骗人,画一块地说这是一分院,丢一个木板说是床,指着土堆说是灶,你能拿官府怎么样,到头来,还不是一样自己盖茅草屋?

这就是诱导人移民的伎俩。

徐左听闻之后,哈哈大笑起来:“你这话说得也不无道理,可问题是,你知不知道我为何先说,主持移民的是镇国公,就是因为镇国公在为此事作担保。”

“不瞒你们,在阳曲集议时,镇国公确定了移民纲目,其中有一目,说的就是移民安置彻查彻究。若是移民安置到位,没有小院,没有肥沃的田地,

没有水源灌溉,可以写信给镇国公,也可以直接派人去找镇国公。”

“镇国公答应你们的事,一定会兑现。若是没兑现,谁那里出了问题,镇国公便会拿谁开刀!镇国公的为人与名声你们信不过吗?他可是官场人屠,认祖归宗途中,还杀了一个贪官一个大户……”

徐左洪亮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频频点头的不少。

眼见众人被自己说服,徐左喊道:“五月一日之前,签下主动移民文书,不仅有十两银,还有一文钱的一分院,这在以往的移民里可从未有过,大家可莫要辜负了镇国公的一片好心,有没有现在就报名主动移民的?”

场面冷冷。

没一个人动弹。

徐左原本期待的笑容逐渐没了,尴尬地笑了笑,说:“诸位可一定要记住,五月一日只是截止主动移民的时间,一旦过了五月一日,主动移民的户口数凑不到五千户。那县衙便会强制移民,大家抽签,抽走谁便是谁。”

“只是这部分人,没有主动移民的十两银,也没有一文钱一分院,到地方之后,可以花钱买一分院,也可以自己领个帐篷过渡一段时日,自己找人搭茅草屋。”

“所以啊,大家主动一些报名,反而是一件好事。”

里长周波拉着长脸走了出来,对徐左道:“徐典史,大家只求一个安稳过日子,在哪里日子不一样过。说实话,就是移民出去了,该干的活还是需要干,吃不饱,还是吃不饱。”

“多少人在这里扎下根来,生活了几十年,甚至祖辈就在这里垦荒耕种,祖坟就在这里,若是移民走了,日后谁来上坟,祖宗知道了不怪罪我们吗?”

甲长周成也不赞同移民,对徐左道:“若是只是移那么几户人家,谁家枝繁叶茂,迁出去一些也无妨,可朝廷如此大动作,这是想将所有枝条都砍了,只留下一个光秃秃的主干啊。”

“镇国公是体恤我们,可这份体恤是不是太虚伪了?他反对移民,反对让我们这些人遭罪,这才是真正对百姓的体恤与在乎啊。我年纪五十多了,最多只能活十几年,我想让儿子、孙子陪着,不想他们离开这里。”

大户周湾、周顺对视了一眼,虚惊一场啊,看来不用大户自己出手,这里长、甲长、老人也会出手,再看看这些百姓,他们不也一样,谁愿意离开这里?

生活了几十年,这里就是他们的根。

扎根了,想拔走,难啊。

镇国公主持移民,确实挺吓人,也能赢得部分人心,可问题是——

镇国公不是神灵,不是说县衙将镇国公搬出来,拿出点好处,百姓就乐呵呵地听从了他的话,回家收拾行李就准备搬家移民了。

移民没那么简单,镇国公将这事看得太过容易,想得太过美好了。

典史徐左见百姓里没一个愿意移民的,脸上也没恼怒的神情,而是劝道:“迁出山西,去了山东、河南、北平等地,那就有自己的田地了,不需要再当佃户佃农。以后收上来的粮食,没人会找你们二税一。”

“五年免税赋啊,还有良田,只要不遇到大灾,五年时间,还不够你们将家底打出来吗?存留的粮食可以换成钱钞,也可以购置新衣,不必忍饥挨饿,这不是好事吗?”

老人周三立拄着拐杖走了出来,对徐左摇了摇头:“自古以来,咱们汉人便是重土难迁啊,若非战事、灾荒,实在活不下去了,才可能主动迁移出去。但凡有点活路,没人愿意离开啊。”

“徐典史,我们都知道镇国公爱民护民,可他现在做的,却是害民之事,我们这些人活得好好的,日子虽然苦一点,可毕竟没人饿死,谁愿意背井离乡,远走他处,谁愿意忍受分离之苦,谁又愿意舍了祖坟家业?”

徐左叹了口气。

移民这工作,果然不好做,纵然是知县给所有人说了种种困难,可真正执行起来时,还是举步维艰。

徐左刚想开口,却被里长周波打断:“朝廷移民总也应该有个限度,如此一杆子打下来,这是要我们的命啊。大明国泰民安十七年,朝廷一再说休养生息,少扰民,可为何镇国公如此扰民、乱民?”

看着怀疑镇国公用心的周波,徐左严肃地说:“我听知县说,大规模移民乃是朝廷定下的事,镇国公主持罢了,为了山西百姓顺利移民,少受点罪,少吃点苦,带病商议对策,你不应该说镇国公的不是。”

周波面色凛然,拱了拱手:“是草民无知,但如此移民,我们不答应啊,朝廷若是强行移民,结果只能是父母子孙分离,兄弟姐妹分离,如此离散,天各一方,这等痛楚,换作是镇国公,他能承受吗?”

大户周湾笑呵呵地走了出来,顺势喊了一嗓子:“没错,镇国公不是认祖归宗了,他的族人主动移民没有,若是他的族人都没移民,凭什么让我们移民!”

徐左目光一冷,看着附和的百姓,咬牙喊道:“怎么,若是陛下让你们移民,你们还要问诸皇子有没有移民不成?镇国公有爱民之名,不是让你们拿来戏谑调侃的,而是让你们敬重的!”

老人周三立的拐杖捣了捣地:“镇国公有功于社稷,他又刚认祖归宗,自不可能让家人移民。我们这些草民也不敢与镇国公并论,只是,还请徐典史转告知县,让知县转告镇国公,如此大范围移民,我们这些小民难以承受,不如求镇国公宽大、怜悯则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