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唐以前,滁州只是个三里之城,唐时增建至七里,到了朱元璋造反,占据滁州这个险要之地后没多久就兵发应天,直接拿下金陵了,没空也没精力好好改造滁州。

以至于赶夜路而来的顾正臣借着月光看到滁州城破旧的城墙与大门时,还以为走错了地方。

一道门,挡不住潭王、鲁王。

于是周宗提着两个家伙去叫门了,门开了,朱梓、朱檀也郁闷了,一个个看着周宗的眼神很不对劲,你丫的是不是蠢,叫门用两个人吗?你带一个人去不就好了,非要让我们都醒过来,知不知道能在马车上睡觉是多奢侈的一件事……

滁州官员并不知道顾正臣要来,主要还是顾正臣出了江浦之后,便命人收敛了动静,也不准对外说是镇国公府出行,纵是路过之人看到车队庞大询问,也只回应是官老爷回家,并不说破身份。

不过这门一开,二王到的消息自然就藏不住了。

滁州知州徐伯大得知消息后,赶忙起身去客栈拜见,刚想睡觉的朱梓、朱檀哪受得了徐伯大问来问去,哈欠连连之下,朱梓直说了:“我只是随从,你要拜见,就去拜见镇国公。”

“镇国公来了?”

徐伯大难以置信,对通报消息的人更是一顿训斥,这么大的事,这么重要的人,你们怎么搞的。

只是顾正臣已经睡下了,林白帆对徐伯大说:“镇国公只是路过,明日去过琅琊山之后便会离开,不需要地方官员接待。”

话是这样说,可徐伯大也不敢当真,直接在客栈守了半夜,实在熬不住了,索性在客栈住了下来,安排人等着,直至天亮,收到下官通报,徐伯大这才见到了顾正臣。

顾正臣对行礼的徐伯大道:“我只是路过此处,不会参与官府接待,你还是回衙门里去吧。”

徐伯大知道顾正臣清廉,名声在外,见顾正臣说话和气,神情认真,不像是假意推脱,便应了下来:“若是镇国公有需要,只要下官力所能及,必会帮之。”

顾正臣拒绝了徐伯大,安稳地吃过早饭之后,对张希婉、严桑桑等人道:“滁州至定远一百五十里,分三日走完吧。你们先带车队前面走着,有周宗、林白帆护着,不会有什么问题,最多三日,我便会追上来。”

张希婉深深看着顾正臣:“夫君挑选的这一条路,可不是游山玩水那么简单。”

顾正臣指了指西南的琅琊山方向,笑道:“我也是个醉翁。”

张希婉掩笑:“我会与母亲、祖母解释,夫君专心做事,早点跟上来。”

严桑桑对顾正臣保证:“放心,路上不会有危险。倒是夫君这里,要不要多留点人手?”

顾正臣端起粥:“那倒不必,我只是见几个人,问几句话而已。若是你们到了定远我还没来,那就留在定远等着。”

车队再次出发。

顾正臣带上徐允恭、萧成二人,骑着马朝着琅琊山而去。

十里路,骑马用不了多久便到了。

这里确实树木茂盛、幽深秀丽,沿着山路而行,也听到了潺潺水声,看到了酿泉,随着山势回环,抵达了一个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中。

这里,就是著名的醉翁亭。

三百多年前,欧阳修被贬至滁州任知州,没事干的时候就喜欢跑到山里来喝酒,还给自己起了个醉翁的别号,并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醉翁亭记,那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经常被后世人引用。

说起来,欧阳修被贬也不亏,喜欢喝酒做文章算什么事,当知州的,就应该在城里干活才是,跑城外山里喝酒干嘛?

一副与民同乐的样子,为后世人称道。

关键是也不告诉后人,谁家穷酸的百姓会跑山里来与你一起喝酒,该不会是什么大户子弟,前呼后拥,故意接近你,彼此心照不宣,这才嚷嚷出了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话吧……

当然,顾正臣也只是腹诽几句,实在是因为欧阳修还有心思喝酒看风景,而自己,只能看方美这张并不俊美的脸了。

方美低着头,有些惭愧:“镇国公,再给我们一些时间,城内已经摸过了,没有人知道李大祥、罗根夫妇,我们正在摸索城外。”

顾正臣示意方美坐下,询问:“户籍查了吗?”

方美点头:“查了,滁州确实有李、罗姓氏人家,只是没在户籍里找到罗根、李大祥的名字。这倒不是滁州户籍库失火了,而是当年户籍造册相当随意,朝廷真正规范户籍造册,还是几年前的事……”

顾正臣沉默了。

方美说的倒是没错,《赋役黄册》确实是前几年开始推行的。之前的户籍并不规范,也不明确,没什么存档丢了也没人管,再说了,十七年前的资料实在难找,鬼知道去了何处。

既然户籍找不到,城内也暗访过了,那就只能在城外一点点调查了。

驼子匆匆赶了过来,对顾正臣行礼道:“有些发现。”

方美看向驼子:“在哪里,快带镇国公去。”

驼子指了指山道处。

顾正臣、方美抬眼看去,只见一位老僧缓缓而至。

老僧年有六十余,虽上了年纪,胡须有些发白,可行动矫健,不见多少老态,一张脸,相当和气慈善,身后背着药草篓子。

“阿弥陀佛,贫僧觉乘,见过几位施主。”

老僧行礼。

顾正臣看向驼子,驼子重重点头,指了指山之上:“这里有一座开化禅寺,他便是这里面的僧人,出家四十余年了。”

“竟是僧院中人,倒是巧了。”

顾正臣看着老僧,问道:“高僧可知一个名为李大祥的人?”

觉乘掐动佛珠:“倒是认识一位李大祥的施主,不过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也不知是不是你们要找的人。”

顾正臣眉头一动,邀请觉乘坐下,言道:“二十年前,可否请长老仔细说说?”

觉乘打量着顾正臣,又看了看萧成、徐允恭、方美,心中有所顾虑,问道:“你们是官府中人?”

顾正臣抬手止住想要说话的徐允恭,回道:“我与宗泐是故交,今日前来探寻一些过往之事,请长老细说,莫问其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