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农学院袁生(二更)

顾正臣弯下腰,捡起了脏了的金桔,擦了擦,放回了盘子里,神情肃然地回道:“臣领旨。”

不去,不行。

正如朱元璋所言,办成事与办好事完全不一样。

仅仅想要办成事,大明官员那么多,随便选几个能干的官员,比如方克勤、韩宜可、魏观、开济等等,甚至是山西现在的布政使司也能办了。

可办成事,看的是结果,不问过程。

至于迁移过程中是不是使用了暴力,是不是对待百姓如同囚犯一样绑起来,是不是切了脚指甲当移民标记,是不是冻饿而死也不管不顾……

这些没人在意。

即便有人在意,受限于权力、能力,地方上的掣肘,他们也未必能管得过来。

移民说起来就两个字,可背后牵扯的事太多太多,历史中明初的大移民,就是从洪洞那里,以欺骗、强制的手段,将百姓迁出去的。

嚎啕于野,尸寒于路,这事不是没发生过。

百姓被绑住双手,想去上个厕所都需要喊一嗓子“解手”,以至于移民之后,解手成为了一些地方上厕所的代称。

这背后的百姓苦难,许多官员压根就不在乎。

但顾正臣在乎。

这一世,祖上洪洞。

而上一世,祖上也是来自于洪洞,至于是从哪里被赶到洪洞迁出去的,已是找寻不见。

洪洞大槐树,可以说是两世的根。

在这个时代里,若是可以,顾正臣希望做点什么,至少,在移民的过程中,让百姓少受点罪,少死几个人,少一些悲剧与怨恨。

正如老朱所言,顺路的事……

苦涩地笑了笑,顾正臣直言道:“陛下,那移民之策……”

朱元璋摆了摆手:“和以往一样,移民之后垦荒田地五年不上税,三年不服徭役,朝廷给耕牛、农具等。每一户给道里费、安置费银钞三十贯,这是朝廷能做到的极限了。”

仅仅是移民花销,便是六百万银钞。

别以为在这个五贯钱足够一家五口开支一年的洪武朝,给三十贯还给耕牛之类的待遇多好,这三十贯钱包含了道里费与安置费,也就是说,离开山西之后,吃的喝的,是需要用钱来买的,朝廷可以沿途摆摊,但你必须花钱……

还有到了地方,你总需要住的地方吧,茅草屋也不是没成本的,不花钱你哪来的木头,随便捡一些树枝也搭不出来房子,到了地方你也得吃喝吧……

三十贯看着是不少了,可也耐不住用钱的地方多。

这个费用,只能办成事,距离办好这件事,远远不够。

朱元璋对盘算的顾正臣,直言道:“朕知道这些钱财不够,可也没办法,这是全部了。”

顾正臣盘算了一番,认真地说:“臣可以从其他地方弄来一些钱钞,只是这件事需要陛下点头才行……”

朱元璋听完顾正臣的话之后,并没有立刻答应,从亭中走出,思索了片刻,这才回道:“这法子虽是可行,但蒙受损失的是朝廷。不过——目前来看,损失一些也就损失一些吧,朕准了。”

顾正臣送朱元璋上了辇车,朱元璋隔着帘子说了句:“若是有人找你麻烦,就推到秦王身上。”

“谢陛下。”

顾正臣行礼,目送辇车离开。

唐大帆、马直、万谅、赵臻等人走了过来,行礼寒暄。

顾正臣仔细看着每一个人,唐大帆、马直等人还好,虽然熬出了些白发,可毕竟算年轻,只是赵臻这老头,是越发的苍老了,老的胡须已白如雪,老脸之上全是褶子,有些皮都耷拉着。

“一别许久,诸多辛苦了。”

顾正臣拱手。

唐大帆、马直等人笑得很是灿烂。

唐大帆将一本册子递给顾正臣:“这是自顾堂长出航之后,格物学院的事件简报,详细的情况则在书楼之内。”

顾正臣接过册子:“高产农作物的消息传开之后,格物学院内部有没有争议?”

马直重重点头:“确实有过争议,毕竟这事超出了我们的认知。不过格物学院的规训在那摆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出真知,一直教导全院弟子反对要有证据,不靠捕风捉影来发言,所以有些议论,却没大的动静。”

唐大帆咳了咳:“说起来,儒学院的议论声最大,这些人引经据典,只为说明古来不曾有之。可蒸汽机古来也不曾有,难不成就没有了?青霉素古来不曾有,难不成就没有了?”

“举例反驳,这些人也就哑了。可话说出去之后,我们心里也没底。那,顾堂长,这是农业学院的代院长袁生,博闻强识不说,还是个庄稼老手,本是想过过悠然南山的日子,被我们请了来……”

顾正臣看着袁生,瘦削的面颊,颧骨微凸,脸上有数道如龟裂稻田的皱纹,从眼角爬至鬓角,脸上出现了深褐色的晒斑,一双眼微微眯着,似是怎么也睁不大,一双粗糙的手垂着,笑得很是憨厚。

“不必代院长,直接任职院长便是,你们选出来的人我信得过。”顾正臣对袁生点了点头,然后问:“你也不信亩产十几石的话吧?”

袁生很是直接地点了下头:“确实,我不信。所以我会安排好每个农学院的人做好细节,并掌握栽种方法,日后收成时,好证明我是对的,还是定远侯是对的。”

顾正臣哈哈大笑起来,对苦笑的唐大帆道:“这是一个合格的农业学院院长,实事求是,不唯权贵,很好。”

唐大帆松了一口气。

格物学院上下不信高产的人可不在少数,但苦于没有证据,加上这些是海外之物,谁也没见过,所以不好站出来说什么。

农学院的人更是如此,他们知道田地里能长出什么,长不出什么。

所以,大家都很努力,努力去证明一个结果。

顾正臣看向赵臻:“我听说金陵建了一座京师大医院,并接纳了不少病症,甚至都已经完成了二十几场手术,可有此事?”

赵臻眼神中带着几分骄傲,张开没了门牙,漏风的嘴:“是啊,新医学终于从格物学院走出去了,我老了,能活到这一日,也算是没遗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