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竞月贻香 > 08 百官谋定长者疾

竞月贻香 08 百官谋定长者疾

作者:长桴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8 15:12: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到得一子这一对策,谢贻香虽然仍有不少疑问,但也好过先前的一头雾水,心中多少有了几分镇定。随后两人一路回到乌衣巷附近的大将军府老宅,便见得一子点名要来议事的各级文武官员已有部分抵达,一个个焦头烂额地等候在府邸门口,之前打过照面的禁军统领池中岳也在其中。

眼见谢贻香和得一子终于露面,众人相继松下一口大气,正欲上前询问,却见旁边一顶软轿帘幕掀开,从中下来一个脚步虚浮的长须老者,向谢贻香大声招呼道:“谢家侄女,逢此国难当头之际、生死存亡之时,你可得替叔叔好生谋划!”正是当今丞相宁慕曹。

谢贻香当然识得这位宁丞相,真要细论此人,可谓是恶事做尽、罄竹难书。早些年这位宁丞相为求得势,居然私下揣测皇帝兔死狗烹之意,相继做出污蔑父亲谢封轩谋反、毒害青田先生等一系列令人发指之事,虽然许多诡计最后并未成功,却也着实恶心到不少人。后来他位居丞相一职,深知皇帝有心铲除自己,竟不惜一切代价笼络朝野各方势力,尽数与他结为同盟,其牵扯之大,几乎覆盖了大半个朝廷。如此一来,皇帝若要动他,便等于要动整个朝廷,自然会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而此时这位宁丞相的处境,更是尴尬无比,谢贻香还没来得及回应,他已上前拉起谢贻香的手,焦急地说道:“我的好侄女!假借‘恒王’之名那逆贼也不知是何居心,声称‘清君侧’倒也罢了,但我宁慕曹兢兢业业,一生如履薄冰,所有行事都是依照皇帝旨意,半点不敢违抗,如何便成了朝中奸佞之首了?当真是岂有此理!如今皇帝又临危任命,让叔叔来接管金陵城防,这虽是皇帝对我宁慕曹赤胆忠心的肯定,可是……可是带兵打仗的事,叔叔可谓一窍不通,接下来只能仰仗你这位将门虎女了……”他口中对谢贻香说话,一双眼睛却贼溜溜地打量起了旁边的得一子,显是早已从宫中得到消息,知道是这位号称“鬼谷传人”的小道长,才是决定此战胜败的关键人物。

得一子自然不会理他,也不搭理等候在大将军府门口的其余众人,径直踏入大门,一路穿过天井进到大厅,大摇大摆地在正首席位的太师椅上坐下,示意谢贻香在旁站立。以宁丞相为首的一众官员紧跟着入内,三四十号人顷刻间便将整个大厅塞满,纷纷七嘴八舌地向得一子和谢贻香二人发问。只见得一子用他那对灰白色的瞳孔冷冷扫视在场众人,最后将目光停留在池统领身上,沉声问道:“我让你叫的那些人,眼下可有到齐?”

池统领微微一凛,连忙盘点厅中众人,恭声回禀道:“还缺十余人。”得一子冷笑一声,没好气地说道:“那便等人齐了再议!”说罢,他便在椅子上闭起双眼,再不多说一句。

眼见得一子这般姿态,厅中众人面面相觑,最后也只是敢怒不敢言,纷纷责问谁还没到。这边大将军府的仆人急忙入厅奉茶,虽能做到人手一盏茶,但三四十人齐聚在此,大都没有座位,只能双手端茶,站在厅中等候。如此又过了一顿饭的工夫,得一子要找的所有官员才陆续到齐,最后一个赶到的则是亲军都尉府的总指挥使、之前“太湖讲武”上玄武飞花门的掌门人叶定功,一脸歉意地说道:“下官方才正在宫中议事,得知谢三小姐和道长召见,急忙快马加鞭赶来,如有耽搁,还请诸位大人海涵!”

正中椅子上的得一子这才缓缓睁开双眼,冷冷扫视厅中众人。那宁丞相早已按捺不住,急忙问道:“既然人已到齐,敢问道长……”话刚出口,得一子已厉声打断道:“统统闭嘴,只管听我说便是!”宁丞相愕然当场,只得把话咽回肚子里。其余众人见丞相带头表态,一个个也只得照办,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只听得一子扬声问道:“叶大人,此番守城破敌,第一件差事便要交给你亲军都尉府来办,你可愿意?”叶定功来前便已知晓皇帝的心思,是要委任眼前这个小道士为此战的总指挥,当即不动声色,恭声说道:“道长尽管吩咐。”

得一子也不和他客气,随即说道:“从此刻起,一直到城外叛军败退,在此期间,我要亲军都尉府替我杀尽五类人。其一,不听号令者;其二,办事不利者;其三,私自出城者;其四,暗中通敌者;其五,临阵退缩者。此五者,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你可能办到?”

这话一出,厅中所有人都是一惊,直吓得冷汗直冒。只有叶定功反倒松下一口大气,面露微笑道:“原来是要叶某人做监军了……哈哈,道长只管放心,这本就是亲军都尉府的分内之事。下官及麾下‘六瓣梅’、‘十二卫’乃至金陵城中的五百弟兄在此保证,从此刻起严查以上五类人,若有犯者,莫说是他本人,更连同他妻儿人头一并奉上,道长可还满意?”

要知道在场众人同朝为官,对亲军都尉府的手段再是清楚不过,听到叶定功这般承诺,当场吓得说不出话来。就连谢贻香也是惊骇不小,心知得一子这是要借亲军都尉府之手竖立威严,以免众人不听号令。随后得一子才微微点头,让叶定功先一步前去调度,自己则起身去往后堂,吩咐谢贻香道:“叫到名字的,一个一个单独带到后堂见我,其他人便先在这里等着。”说罢,他便叫出第一个名字,说道:“宁慕曹!”继而头也不回地去了后堂。

谢贻香见他对这帮文武官员如此无礼,心中又气又笑,但逢此危机时刻,也顾不得这些繁文缛节,当即向厅中众人致歉,叫大家在此稍候,便和宁丞相一同前往后堂找得一子议事。那宁丞相此时已急得如同没头苍蝇,路上一个劲地向谢贻香打听得一子的来历,又问他有什么谋略对策,甚至还问他平日里有何喜好,谢贻香全然不答。待到两人进到后堂,得一子早已稳坐堂上,向这位宁丞相冷冷说道:“你既是丞相,自当熟知朝中官员。那么从此刻起,你便要寸步不离地跟在我身旁,一切听我吩咐行事,却不能多嘴询问一句,你可明白?”

那宁丞相虽是声名狼藉,但到底也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几时受过这等羞辱?但他深知皇帝此番令自己接管金陵城防,仅仅是为了明面上有个交代,实际上却是将此战的主导权交给了眼前这个脾气古怪的小道士,甚至是将整个江山社稷的生死存亡一并交到了他手中。如此形势下,即便自己这个丞相再焦急、再委屈、再好奇,也只能暂且忍耐,万万不可逆他之意。

得一子见他果然不敢开口询问,随即略一点头,便问道:“我要征用金陵城里全部的火药,包括所有硫磺、硝石和木炭等制作火药的原料,再加上城里全部的火油、菜油,甚至只要是助燃之物,全都要收集征用。这些物件平日里是谁在管理?该派谁去筹备?”

宁丞相不禁脱口说道:“道长是打算用火攻……”话刚出口,他便及时醒悟过来,急忙止住话头,恭声回答道:“启禀道长,官用的火药和各类原料,皆是由朝廷工部掌管,同时城中民间也有不少存货;若要统一征用,工部尚书郑大人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除此之外,负责四季节气大典祭天的礼部,应当也有香烛烟火等助燃之物,可以让礼部尚书皇甫大人从旁协助。”

得一子当即应允,便让谢贻香出去通传。谢贻香早已知晓得一子这回又要以火为谋,心知此事事关重大,由于之前并未召集工部、礼部两位尚书前来议事,只能让禁军统领池中岳临时派人去请。在此期间,得一子便先传唤了“驭机营”统领,要他今夜率两千名佩戴“三眼火铳”的军士倾巢而出,兵分两路埋伏在“内城”西北方向滨江长江一段的仪凤门和钟阜门两处,听号令行事。

之后得一子又相继召见了池统领和皇城侍卫总管,要他们分别率领两千禁军和一百名宫中侍卫,于“外城”栅栏门与外金川门之间的两处水关,以及“内城”仪凤门和钟阜门之间的城墙上驻守,全力抵挡叛军明日一早的进攻。至于外城其余的十六道城门,则是由金陵城里的官差衙役以及各级武将府中的亲兵镇守,谢贻香所在的刑捕房同僚也被分派但其中。如此一来,仅“外城”的防御便已耗尽了所有兵力,作为金陵城第二道防线的“内城”,除了西北方向滨临长江的仪凤门和钟阜门一段,便再无一兵一卒镇守。

对此谢贻香难免心存疑虑,要知道得一子这般安排,无疑是将己方所有兵力全都集中在了金陵城西北方向滨临长江处、“外城”和“内城”重叠的这一小段,从而全力抵挡叛军从江上发起的进攻。可是叛军要从此处攻城虽然合乎情理,但到底只是得一子一厢情愿的猜测;即便当真被他猜中,也不能排除恒王叛军同时会从东西南北方向进攻“外城”的其余一十五道城门,届时仅凭数千名官差衙役和亲兵零零星星分守于各处城门,岂非不堪一击,顷刻间便会被叛军破城而入,直逼全无兵力防守的“内城”?

想到这里,谢贻香不禁望向一旁的宁丞相,只见他脸上也有同样的疑惑,却又不敢向这位皇帝钦点的小道士发问。便在此时,原本在朝中议事的工部尚书郑大人和礼部尚书皇甫大人听到传唤,同时抵达大将军府老宅,喘着粗气冲进后堂。得一子也不等他们缓过气来,便问火药和相关原料的数量,郑大人思索片刻,回答说道:“眼下库房中存放的官用火药,约有两千三百余斤,硫磺、硝石和木炭等原料倒是充足,若是连夜配制,再加上派人到民间征用,应当可以凑足一万之数。”

谁知得一子冷冷说道:“一万斤不够,我要三万斤,务必在明天日落前凑足。”郑大人愕然半晌,身旁礼部尚书皇甫大人急忙帮衬道:“下官这里能帮着凑五千斤。”郑大人沉吟许久,当即一咬牙,说道:“便依道长所言,明日酉时之前,凑足三万斤火药!却不知……不知道长要这许多火药做何用途?”

宁丞相急忙向两人使眼色,示意他们不该发问,谁知得一子竟不隐瞒,正面回答道:“三万斤火药,尽数布置在‘外城’东面观音门到仙鹤门之间的城墙内,于后日午时同时引爆,将‘外城’这一段长达一十五里的城墙彻底炸毁。”

这话一出,在场的谢贻香、宁丞相和工部、礼部两位尚书都是脸色大变。得一子若是要用三万斤火药去炸叛军,倒也在情理之中,可为何是要将金陵城“外城”的城墙炸毁一大段?郑大人和皇甫大人又想发问,却被宁丞相摇头阻止,告诉他们只管听令行事便是。那郑大人思索良久,不禁说道:“道长既有皇帝旨意,下官也不敢多问。只是‘外城’城墙高二十余丈、厚约五丈,皆是由坚硬无比的花岗石堆砌,即便三万斤火药,恐怕……恐怕也难以将整整一十五里城墙彻底炸毁。”

得一子顿时脸色一黯,冷冷说道:“我只要结果,不问过程,若是三万斤不够,那便准备十万斤、三十万斤!又或者你们自己想办法,连夜拆掉‘外城’这一段城墙的部分砖石,只要不被城外叛军知晓便是。总之后日午时,我要亲眼见到这一十五里城墙被当场炸毁,若是办事不利,自有亲军都尉府的叶定功来取你人头!”

听到这话,郑大人直吓的双腿发颤,险些坐倒在地,哪里还敢多问?随后得一子又让他将城中的火油、菜油以及各种助燃之物通通收集起来,留作他用。待到郑大人领命离去,礼部尚书皇甫大人也想跟着走,却被得一子叫住,要他和宁丞相一起替自己在“内城”仪凤门和钟阜门之间的城墙上搭建一座道坛。

谢贻香本以为听完得一子的部署,多少也能猜到几分他的谋略,谁知听得越多,反倒越是迷糊,越不知道这位鬼谷传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当下她正要再听得一子这座道坛应当如何搭建,却见府上一名老仆扣门而入,向谢贻香低声说道:“三小姐,胡老他……恐怕是捱不到日落了。”

谢贻香听到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一时竟没回过神来,脱口问道:“你说什么?”那老仆人低声解释道:“是竞月公子府上的那位胡老……前几日胡老感染风寒,谁知竟越病越重,竞月公子因公务繁忙,又念着昔日的情分,于是瞒着三小姐私底下托我们代为照料。谁知方才本该在先府照料胡老的小厮来报,说胡老恐怕是不行了,整个人已经晕死过去,可竞月公子又偏偏又不在城中……”

谢贻香这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顿时惊愕当场。要知道师兄自幼父母双亡,全靠这位胡老将他养大成人,算得上是家里唯一的长辈,如今胡老病重垂危,师兄却不能在榻前尽孝,以自己和师兄的关系,又岂能坐视不理?

想到这里,谢贻香也顾不得再听得一子的部署,匆匆和众人打了个招呼,便离开大将军府老宅,一路往先竞月府邸飞奔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