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八百三十六章 从棺材出来的男人

大炎不良人 第八百三十六章 从棺材出来的男人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感谢盟主大大50638223的打赏,在新的一年,愿大佬历遍山河,人觉得人间值得,愿大佬功成名就,依然肆意洒脱。】

-------------------------------------

镇子小有镇子小的好处,街里街坊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呼喝一声整个镇子的人都知道了。

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有一些备受人关注的人,也有一些总是被人议论的人,当然也有被人厌恶的人,家长里短,闲言碎语,是小地方的特色。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王寡妇就是那个经常被人议论,也总是被人惦记的人。

王寡妇不姓王,她丈夫姓王,妇随夫姓是很正常的事情,老王是安民镇的原居民,家庭很是富裕,在安民镇这个小地方,也有一座大宅院,不敢说跟大城池那些人比,在安民镇至少是一个高门大户,殷实之家,只可惜,九代单传,到了他这一辈,算是彻底断了香火。

老王有一个相对文雅的名字,王智渊,至于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无人知晓,王智渊父亲在世的时候,镇子上的人称呼其为小王,当其父亲去世之后,小王也就变成了老王。

说起王智渊一家,镇子里的人都是摇头叹息,觉得家门不幸,娶了一个克夫命的媳妇,不过,除了叹息和背后议论之外,没人愿意主动靠近王家。

在镇子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有几个代代相传的禁忌,镇子东边的荒山不能去,镇子后山的太行山不能深入,镇子口的老槐树不能动,还有就是王家不能靠太近。

至于缘由是什么,老人们从来不解释,因为他们的祖辈也是这么告诉他们的。

王家在安民镇是数一数二的大户,可人丁凋零,从王智渊祖上开始,王家都是代代单传,王家在镇子里有田地,却从来没有种植过,都是租给镇子里其他人种植,租金不多,甚至可以说没有,而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耕种是最重要的生活来源,可王家却不是,他们一家人的吃住似乎是无穷无尽一般,或者说,他们家的吃穿用度全都靠买,而这钱怎么来的,也没人说的清楚。

王智渊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安民镇,有人说他是去参加科考了,也有人说他是参军入伍了,还有人说他是闯荡江湖,甚至有人觉得王智渊是去修行了,可真相到底是什么,没人知晓。

王智渊是被母亲一手带大的,他爹一年到头都在外面,不知道忙些什么,在其八岁那年,他爹回来了,不过是被人抬回来的,一个红漆棺材,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放在了王家的家门口。

老王死了,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甚至没有人知道老王回来了,只是在看到老王家门口挂上了白灯笼,他们才知道老王家出事儿了。

不过,镇子里的老人已经习惯了,王智渊的父亲是这样,王智渊的爷爷也是这样,都是离开家乡,然后横死在外,尸体被人送回来,一代又一代,都是如此。

王智渊的母亲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也是一个很守本分的女人,这个女人长的柔柔弱弱,很有江南女子的风情,说话做事有规有矩,显然是出身大家,可这样的女人却跟着王智渊那个粗鄙的老爹来到了安民镇这个小地方,不知道是王智渊父亲艳福不浅啊,还是那个女人的不幸啊。

王家似乎有个习俗,男子在十六岁之后,就需要离开安民镇,然后带个女人回来,每一代都是如此,王智渊自然也不例外,十六岁离家,二十四回来,走的时候是一个人,回来的是两个人。

可惜,王智渊第二年就死了,同样是尸体被放在红漆棺材当中,被送了回来,而他带回来的那个女儿,肚子不争气,并没有给其留下一儿半女。

在王智渊死后的第二年,镇子上就来了一个瞎子老头,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在那个风雪夜,第一个选择接纳这对爷孙的,也是王家,不过,从始至终,许一凡和孙瞎子都没有进过王家的大门,似乎镇子上的其他人也没有人进入过王家的大门。

许一凡小时候见过王智渊的母亲,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女人,如果放在长安城或者东海城这些地方,只能说一般,可放在安民镇这个地方,那确实是一个大美女。

妇人很慈祥,跟人说话细声细语的,对待孩子很有耐心,不过,她在许一凡五岁的时候,就突然失踪了,很多人都说是王寡妇克死了丈夫,又克死了婆婆,甚至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觉得是王寡妇谋杀了妇人,尸体就埋在院子里,但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些。

王寡妇的年龄并不大,她来安民镇的时候,好像才十五六岁,十多年过去了,也才三十出头而已,王寡妇人长得好看,胸脯大,腰肢细,屁-股也很大,用镇子妇人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生儿子的好材料。

王寡妇对许一凡格外的好,有啥好吃的,都会想到这个少年,对待许一凡就像对待儿子,或者弟弟一样,许一凡小时候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王寡妇给他缝制的,布料很好,针脚也很好,起初许一凡以为真的是这个女人缝制的,后来他才知道,这些衣物都是买来的。

一个守着偌大宅院的寡妇,一个住在荒山坟冢的瞎子,而且还走的那么近,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寡妇配瞎子,简直是绝配。

在许一凡小时候,镇子里的其他妇人,总是拿这件事开玩笑,尤其是在孙瞎子怂恿许一凡去偷看王寡妇洗澡被发现之后,这件事更是沦为人们的笑谈,不过,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许一凡再也没有去过王寡妇家,哪怕是他离开安民镇的时候,他也没有去找王寡妇。

只是,每个月王寡妇都会收到一笔银钱,还有一些生活用品,这些东西当然是许一凡寄过来的。

王寡妇人长得美,惦记,或者说觊觎她的人不少,不过,真正敢打王家寡妇主意的人却没有几个,因为凡是想半夜翻墙进入王家的男人,下场都很凄惨。

王家别的不多,就是狼多,在王家院子里,足足养了七匹狼,而且还是散养的,这些狼平时就待在院子里面,一旦有外人进入院子,死不死那就要看运气了,除了最开始的时候,有人以身犯险,被这些狼给咬残了,还被衙门的人带走,当众打了一顿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这么做了。

而且镇子里的老人都很厌恶王家,或者说忌惮王家,对家中晚辈都约束极严,而王家寡妇,几乎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那种,偶尔出门,也都是去镇子口接一些不知道是谁送来的货物,以及在镇子上买一些生活用品。

王家在安民镇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虽然是安民镇本地人,却在安民镇显得格格不入。

关于王家的风言风语,从很早之前就有,都是口中言,杀人刀,可王家寡妇从来不在乎这些,王寡妇就像活在自己的世界一般,外人怎么说跟她没有任何关系。

年底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很多人家家门口都贴上春联,这些春联要么让私塾的两位先生代写的,要么是让自家孩子写的,字虽然不太好看,可看着挺喜庆不是,若是在以往,整个镇子的春联都被那对爷孙包了,尤其是那个少年,人不大,字写的是真漂亮,而且每家每户写的春联都不一样。

王家大门从来没有贴过春联,可能这也是一种习俗吧。

今日,是个大雪天,王寡妇裹着厚厚的狐裘,行走在院落当中,院子里除了她自己之外,只有几匹狼而已,哦,对了还有一只大肥猫,这是很早之前,许一凡送给她的,送来的时候,眼睛都没睁开,巴掌大,这些年被她将养的极好,肥嘟嘟,胖乎乎的,走路都费劲。

王寡妇抱着的大花猫,走入后堂,来到一间常年打开大门的房间,房间很大,却很阴森,即便是在白天,房间内的光线也很昏暗。

这是王家祠堂,进门就能看到诸多牌位,牌位从上往下,有上百块,他们名字不同,可姓氏相同,都姓王,在灵牌的最下面,放置着一块盖着黑布的灵牌。

灵牌前面放置着一张供桌,供桌上放着贡品,最中间放着一个鲜红如血的香炉,香炉内插着三根香,香很粗也很长,如果不是有淡淡的青烟升起,还以为这三根香熄灭了呢。

香原来有多高,暂时不知道,但是,肯定很高,从香炉内的香灰就可以看出来,现如今这香已经燃烧过半了。

别人家的祠堂很是空旷,可这里的祠堂却很拥挤,在房间的两边,停放着七个红漆棺材,其颜色就像香炉一样,鲜红如血,在棺材的下方,各放置了一张油灯,正在熊熊燃烧,不过,让人感到诡异的是,这些油灯的灯火不是橘黄色的,而是纯白色的。

王寡妇走入后堂,没有直接跪拜下来,她径直走到第一口棺材旁边站定,然后蹲下,眼睛看着棺材下方的油灯。

油灯的灯油还很充盈,而燃烧的灯火,并没有因为王寡妇的到来而有所晃动,似乎那不是灯火,而是一个雕塑。

王寡妇盯着油灯看了一会儿,就站起身,依次走过,最后来到第七口棺材前面,这一次,她并没有蹲下,而是站在棺材前面,伸出手,拍了拍棺材盖,轻声道:“你该出来做事儿了。”

“......”

先是一片寂静,随即,棺材内就有声音响起,随即,一阵清风吹过,第七口棺材下面的油灯,开始摇曳起来,而其他几口棺材下的油灯也跟着摇曳,供桌上香炉内的三根香,此时开始剧烈的燃烧,有火星浮现。

“咚!咚!咚!”

一阵沉闷的声音从棺材内响起,似乎是有人在拍打棺材盖。

王寡妇怀里的大花猫,似乎是受到了什么惊吓,蹭的一声从其怀里跳了下来,然后头也不回的跑出了祠堂,而在祠堂外面,七匹狼整齐排列在门口,跪倒在地,似乎是有什么恐怖的东西要出来一般。

“嘎吱。”

随着一声开门声响起,第七口棺材的棺材盖被人缓缓推开,王寡妇并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只是微微退后两步。

当棺材盖被推开大半之后,一个人从棺材内坐了起来,一双眼睛透露着迷茫,看向站在前面的女人,微微皱眉,盯着王寡妇看了一会儿之后,其眼中的迷茫逐渐消失,他缓缓转头,顿时响起一阵骨骼摩擦的咯嘣声。

当男人的目光落在供桌上那炷香上的时候,微微眯起眼睛,声音沙哑道:“时间未到。”

“你该做事了。”王寡妇沉声道。

男人闻言,皱了皱眉头,转过头,眼神冷漠的看向女人。

“镇子上来了不该来的人。”王寡妇又说道。

“他们是来找那东西的?”男人沉吟片刻之后问道。

王寡妇点点头,看了一眼男人,转身离开,临走时说道:“阿娘在京城。”

说完,王寡妇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而门口的七匹狼,在呜咽一声之后,看了看还坐在棺材里的男人,然后也跟着离开了。

此时,整个祠堂内,一切重归平静,摇曳的灯火再次停息,而男人不知道何时,已经从棺材里走了出来,当他离开棺材的时候,原本红漆棺材,瞬间变成了黑漆棺材,而棺材下的油灯已经熄灭,原本满满当当的灯油,却消失的无影无踪。

男人站在棺材旁边,看了看剩余的几口棺材,收回目光,伸出手,在黑漆棺材内一掏,一把锈迹斑斑的刀出现在手中,提刀在手,然后男人就大步离开。

-------------------------------------

私塾内。

柳宗厚和武道二人正围坐火炉吃火锅。

火锅很丰盛,辣味十足,食材是刚才还活蹦乱跳的两只兔子,以及其他一些食材。

“那东西究竟是什么?”武道大口大口吃着肉,突然问道。

柳宗厚斜瞥了一眼武道,从碗里夹起一块兔肉,递给站在其肩膀上的鹦鹉,鹦鹉一口吞下。

“我也不知道,他只是告诉我,当我看到那东西的时候,就会知道它是什么。”柳宗厚摇摇头说道。

武道闻言,微微蹙眉,然后闷声道:“不知道东西是什么,那该怎么找?”

柳宗厚沉默不语,这也是他头疼的问题。

见柳宗厚不说话,武道继续说道:“这个小镇,我感觉怪怪的,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

安民镇奇怪吗?

没什么好奇怪的,大炎王朝三十六洲,类似安民镇这样的镇子,不计其数,安民镇和其他的镇子没有什么区别,不管是小镇上的人,还是小镇上的东西,都并没有稀奇的地方。

“小镇上的人不简单。”

武道闻言,转过头,看向柳宗厚。

“这里的人没有习武,也没有修行,可是,他们给给我一种很危险的感觉,尤其是镇子里那几个老人,他们看我们的眼神,很奇怪,那是猎手看待猎物的眼神。”

武道闻言,又夹了一筷子兔肉放入嘴中,一边咀嚼一边说道:“这里背靠太行山,镇子里的猎户很多,有这种眼神不奇怪。”

柳宗厚还想说些什么,犹豫一下,摇摇头,没有再说下去,他也只是觉得有些奇怪而已,可能真的像武道说的那样,这只是错觉。

此时,外面大雪纷飞,大门虚掩着,一阵寒风吹过,木门被吹开,风雪瞬间涌入房间,让正在围炉吃肉的二人,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武道转过头,看了一眼门口,皱了皱眉头,端着碗站起身,吐槽道:“我讨厌冬天,这地方太冷了。”

说着话,他就朝门口走去,伸出一只手准备关门,同时转过头对柳宗厚说道:“等找打那东西,我就离开这鬼地......”

话还没说完,武道就僵直不动了,一股巨大的危机,席卷全身,他感觉在他的身后出现一个人,他扭动着脖子,缓缓转头,瞳孔瞬间放大,在他身后果真站着一个人。

武道刚想开口示警,他的视线瞬间就模糊不清,整个人宛若泥塑一般倒下,身体倒地之后,身体宛如瓷器一般,瞬间碎裂,化为一地的灰烬,在寒风的吹拂之下,消失的无影无踪。

方才还坐在火炉边的柳宗厚,此时已经不在这里,而是站在卧房门口,其手里多了一把剑,那柄完全充当摆设的长剑。

不知道是因为恐惧,还是因为别的,那把剑始终无法出鞘。

站在门口的男人,缓缓走进房间,抬起头,看向柳宗厚,声音沙哑道:“想活跟我走,想死就拔剑。”

说完,男人转身离开。

柳宗厚看着男人消失的背影,脸色凝重而煞白,沉吟良久之后,他低头看向地面,那只妖兽鹦鹉已经死了,身体也化为了灰烬,柳宗厚苦涩一笑,摇摇头,提着剑,走出了房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