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大炎不良人 > 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源

大炎不良人 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源

作者:鬼缔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3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士农工商兵,这个顺序是不能乱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是,在这个皇权时代,真正能够出头的,只有士,说白了,就是为官。

当然,这是就世俗王朝而言,在这五种职业之前,还有修行,不过,修行这种事情,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太过于遥远。

当兵的地位,其实是很低的,那些能够凭借军功位列中枢的人,终究是极少数人,很多人从军的时候,是个大头兵,离开军队之后,还是大头兵,在军队的时候,还有军饷可以拿,可是,他们离开军队之后,是没有任何的保障,除了耕种土地之外,也只能去走一些偏门。

有门路的,可以去府衙当衙役捕快,或者去给那些豪门大户当护卫家臣,没有门路的,却有一定能力的,可以选择经商,或者给人做工,至于说,那些啥也没有的人,若是不想当个农民,就会走一些极端的路子,比如加入各大帮派,或者直接当土匪去,占山为王,打家劫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和其的快哉。

很多地方的动-乱,往往都是这些退伍之人引起的,平头老百姓面对诸多不公之事,往往选择了忍气吞声,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跟朝廷为敌,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他们只会巴结朝廷,也不会跟朝廷为敌,可这些退伍之人,当他们遭遇不公的时候,往往都会拔刀,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悲剧。

总而言之,对于当兵的人,很多人是看不起的,也是厌恶,甚至是憎恨的,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地位使然,许一凡提出要提高士卒的地位,是一个很冒险的举动。

许一凡不是第一个有这个想法的人,在他之前,各大王朝就有人想到了这一点儿,也却做了,可是,收效甚微,甚至到了最后,得罪了一大堆人,弄得里外不是人,甚至还为此丢了性命,也没能改变这一点儿,许一凡想要做到这一点儿,几乎是不可能,别说他现在只是一个五品参将,即便他是大将军,也不是说做到就能做到的。

对于许一凡提出这个想法,童贯和墨尘起初也是愣了一下,心中有些诧异,但是,想到许一凡在西北的所作所为,也就释然了。

“详细说说。”童贯并没有直接反驳。

童贯在兵部待了这么多年,对军队的事情可谓是了若指掌,很多弊端其实他都知道,可知道又能如何,他也无力去改变,但是,他还是想听听许一凡的想法,毕竟,这个年轻人跟其他人有所不同。

许一凡深深地看了一眼童贯,就直接说道:“想要练兵,首先就得解决兵源的问题,而想要解决兵源,就得提高士卒的地位,这个地位不单单是在军中,也在朝堂之上,更要在百姓当中树立起来,最好是能做到,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地步。”

“嗯?”

此话一出,童贯眼前一亮,好一个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那你可有良策?”

许一凡点点头,说道:“第一,重建军功制度。”

“嘶......”

话才出口,童贯和墨尘就倒吸一口凉气,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重建军功制度可不是什么小事儿,大炎王朝以武立国,以儒治国,文人在大炎王朝的地位很高,几乎占据了大半个朝堂,而儒家向来反对用兵,对汉朝当初建立的二十级军功制度是非常排斥的,一方面是二十级军功制度,过于功利和血腥,因为军功制度,武将为了上位,就会不断的发起战争,这是很劳民伤财的,另一方面则是威胁到文官的地位。

大炎王朝虽然保留了军功制度,可那也只是在军队当中,在朝堂之上,考虑更多的还是其他的东西。

许一凡却没有理会二人的震惊,而是自顾自的说道:“重建军功制度,鼓励百姓参军,让他们看到,除了读书之外,还有另外的出路,要做到不以当兵为耻,而是要以当兵为荣,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当兵,甘愿当兵。”

“第二,要提高将士的待遇,这种提高,可以是军饷上,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比如赐予良田,可以拥有奴仆等等,待其退伍之后,朝廷负责给安排差事儿,可以去府衙当差,比如做捕快衙役等等,让他们即便退伍了,离开军队了,也能感受到,朝廷没有放弃他们。”

童贯听到这儿,微蹙的眉头此时已经紧蹙起来。

提高军饷,这不太现实,现在炎军将士可不低了,户部一直想要削减军饷,可惜没有成功,若是再增加饷银,估计户部会撸起袖子打人了。

赐予良田,这是常见的赏赐手段,若是将士立功,赏赐其良田也无可厚非,可让其拥有奴仆,可就有些过分了,最简单直接的一点儿,就是触动了那些地主世家的利益,因为拥有奴仆,是有钱人跟普通人的最大区别,若是寻常人也可以拥有奴仆,那些富家之人,他们的优越感就会大大降低。

至于说在这些士卒退伍之后,给他们安排差事儿,说实话,是会引起巨大反弹的,就拿各个府衙的衙役和捕快,他们的饷银不多,可披上官衣就是官,地位是要高人一等的,因此很多人在考取功名和经商无果之后,往往都会选择去府衙谋差事儿,若是把这些位置,让给了这些退伍的士卒,那之前的那些人又该何去何从呢?

还有,每年都有大量的士卒退伍,朝廷若是真的如此安排,那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啊,这会大大加大朝廷的负担。

想到这儿,童贯就把这些担忧说了出来,许一凡听完之后,却笑着说道:“大炎王朝盘踞中原,中原地大物博,可真正算得上良田的却不多,很多地方的土地都是荒废的,若是赐予这些有功士卒田地,即便是薄田,也能开垦出来,甚至可以借此屯田,开发出更多的田地出来,开垦的田地越多,粮食就越多,如此一来既可强国,又可富民,何乐而不为呢?”

“那奴仆呢?”墨尘问道。

“每年都会出现各种天灾人祸,导致很多百姓流离失所,经常出现卖儿卖女的情况,而这些人在豪门大户,充其量就是仆役而已,可若是让他们给这些士卒做工,虽说是奴仆,可也和常人无异,还多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还解决了那些士卒的后顾之忧,如此一来,总比让这些活不下去的人,饿死街头,或者沦落风尘要好得多吧。”

说完这个之后,许一凡继续说道:“只有说退伍士卒安排差事儿,看似是出力不讨好,其实,是一种另类强民强兵的手段。”

“哦?何以见得?”童贯端着茶杯,斜眼看向许一凡。

“现如今的各大府衙,除了被朝廷任命的官员之外,其他大部分人都是不入流的官吏,而像衙役捕快这些人,完全是出于半官半民的状态,说好听点,他们是朝廷中人,说难听点儿,就是一群地痞无赖,这种人除了仗势欺人,鱼肉百姓之外,真正愿意为朝廷做事儿的人不多,可朝廷却花费无数的银钱去养着这些人,其目的何在?用处何在呢?”

面对许一凡的反问,童贯和墨尘都没有说话。

各个府衙的衙役捕快,其实没有许一凡说的那么不堪,但是,真实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大部分的衙役捕快跟朝廷属于雇佣关系,朝廷出钱,他们做事儿,很多脏活累活都是他们在做,而很多府衙为了省钱,安排的人不是自己的亲戚,就是一些地痞无赖,当基层官员也有基层官员的难处。

衙役捕快不可能没有,可太多也不行,可如何选人用人,往往跟府衙的官员有直接的关系,那些素质高的衙役捕快不是没有,可这样的人毕竟少之又少。

“若是把这些差事儿都安排给了士卒,那之前的那些衙役该如何处置?”童贯开口问道。

“入伍啊,据我所知,这些人是不用服兵役的,很多人为了躲避兵役,甘愿去当个小捕快的,大炎王朝三十六洲,府衙何其之多,单单这些衙役就是一个很大的生力军,若是把他们收入军中,加以改造,可比征集民间之人,起到的作用会更大,既然是当兵,总不能所有卖命的事情,全落在老百姓身上吧。”许一凡缓缓说道。

童贯闻言,点点头,他倒不是赞同了许一凡提出的这些意见,而是认可了许一凡最后说的那句话。

“除了这两点,还有其他的吗?”童贯问道。

“有。”

许一凡点点头说道:“从民间百姓当中征集士卒太慢了,最快成军的兵源,其实还是在那些世家和官家手里,据我所知,大部分的家族、世家,家里都豢养了一定数量的家奴和家臣,这些人只负责主家的利益,却不用服兵役,更不会为朝廷做事儿,可是,他们自身的战力却是不俗,这样的生力军为何不加以利用呢。”

“嗯。”

此话一出,童贯点点头。

许一凡说的没错,从民间征集将士,数量是上去了,可战力却始终是个大问题,很多士卒都是农民,种地是一把好手,可想要他们提刀杀人,很难做到,一方面是心关难过,另一方面则是自身实力不够。

练兵是个体力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任何一支军队,不是凑齐人就可以的,还需要各种训练,而这些从民间征集而来的士卒,训练起来无比的艰难,如果是步卒还好说一点,只要一往无前的冲锋厮杀就可以了,可军队除了步卒之外,还有其他的冰种,比如骑兵、斥候、弓弩手等等,想要让这些以前只摸过菜刀和柴刀的人,学会这些,没有一定的时间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般士卒服役只有两年,如果把更卒也算上的话,一个士卒也就服役五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要有所成效,除非是那种练兵有方的将领,不然的话,带出来的兵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这样的兵上了战场,完全就是炮灰,除了送人头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反观那些家奴和家臣,他们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练兵手段,毕竟,家奴和家臣不是想做就能做的,甚至很多家族的家奴和家臣,其能力是不逊色,甚至要高于军队当中的将领的,这样的人却放置在一家一户当中,不是浪费是什么。

若是把这些人放在军队当中,军队的实力绝对能提升一个档次,甚至更多。

但是,问题在于,既然是家奴和家臣,想要把他们编入军中,难度不小,对于那些中小型家族,只要朝廷一道旨意下来,自然不是什么问题,可那些大型家族,如此去做,这可是动了他们的利益,阻拦和反对是必然的。

不过,眼下却是一个不错的机会,炎武帝要对世家集团出手,这些家奴和家臣是世纪集团的重要依仗,若是能够把这些人编入军中,既可以提高炎军的力量,又可以削减世家的实力,当然,这需要操作得当,若是操作不当的话,会让世家在军中占据主导地位。

炎武帝此次直接硬刚世家集团,其实,满朝文武当中,反对者是占据大多数的,毕竟,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出身世家,不管他们愿意与否,在这个时候,都得为世家说话,而炎武帝态度如此坚决,已经准备拿房巨鹿开刀了,若是没有人从中调和的话,很可能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朝堂,会演变成内乱,在这个乱世降临的时期,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如果以这些家臣家奴为切入点的话,或许是个不错的调和手段。

“另外,还有两大兵源可以善加利用。”许一凡继续说道。

“哦?说说看。”

“其一,江湖势力驳杂,门派繁多,朝廷为了遏制和掣肘这些江湖势力,每年花费了无数心血,可还是无法阻止这些江湖势力的崛起。”

“你的意思是......”

童贯眯眼看着许一凡,显然他是想到了什么。

许一凡点点头,说道:“童大人猜测的不错,江湖虽大,可属于朝廷的一部分,既然是朝廷的一部分,就该遵守朝廷的律法,而服兵役也是其中一项,如果可以的话,把江湖势力进行整合,纳入军中的话,那炎军的实力绝对会增强不少。”

童贯和墨尘对视一眼,缓缓点点头,江湖势力确实一直是朝廷的心病,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是必然的存在,不可能剿灭,可也不能让其无序的发展,若是能够把江湖势力整合一番,像许一凡说的那样,纳入军队的话,那炎军的强大是可想而知。

只是,这个想法是不错,可真要做起来,可是千难万难的,先不说朝廷跟江湖人的关系,一直都很恶劣,即便是能做到,估计也有限,像当年的许淳,他最多也只是组建了一支侠义军而已,整合江湖势力,难度太大。

“剩下一个是什么?”童贯开口问道。

“匪患!”许一凡缓缓说道。

闻听此言的童贯,下意识的点点头。

所谓的匪患就是土匪,在长安附近自然不存在土匪,可是,在远离京都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土匪的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比如巫州、甘州等地,土匪猖獗,很多土匪占山为王,专门做那打家劫舍的勾当,越是在不太平的时候,土匪越是猖獗。

每年朝廷为了消除匪患,剿灭土匪,就耗费了无数的银钱,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收效甚微,这些土匪狡猾的很,人少不顶事儿,人多他们就跑,跟你打游击战,让你烦不胜烦。

能够跟朝廷纠缠这么久的土匪,其实力往往都不弱,若是能够把这些人整合起来,编入军中,那绝对是一大生力军,只是,想做到这一点儿,不比整合江湖势力难度小。

为了对付这些土匪,清剿、招安、安抚等手段,朝廷都用过,可往往只能管一段时间,时间长了,还是恢复到老样子,可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对于许一凡提出的这些解决兵源的办法,童贯还是很认同的,虽然其中有些事情,让他无法接受,可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想到这儿,童贯就不着痕迹的看向墨尘,恰好墨尘也看向他,二人对视一眼,都暗暗点头,之前,他们就听说许一凡在治军练兵这方面,极有天赋和手腕,他们还不太相信,毕竟,他们不曾亲眼所见,而许一凡又如此年轻,可今日一见,这番话说出来之后,二人不但相信了之前的那些传闻,更是对许一凡无比的认同起来。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谋略和手腕,假以时日,必然是国之栋梁,不,他现在已经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